一种中药烘干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6967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烘干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烘干装置,特别是一种中药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中药材在加工的过程中,一般的工艺是挑选、洗净、煮制、烘干和包装,煮制后的中药材是很有湿度的,需要使用烘干装置进行烘干。
[0003]目前现有的烘干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药烘干器(申请号:200720194596.9 ),它包括外壳、保温层、电热管、热反射罩和时间控制器,其特征是:烘干器呈中空的箱式结构,耐高温的保温层固定于整个外壳的内壁,耐高温、可平行反射的热反射罩布置于上部的中间,电热管布置于热反射罩下部的平行反射的焦点处,热反射罩和电热管的两端固定于两侧外壳,内托架水平固定于两侧外壳下部,可自由活动的托盘放在内托架上,电热管与托盘的垂直距离为8到20厘米,门布置于前部,上缘不超过热反射罩下缘,下缘超过内托架,不超过保温层,两侧不超过保温层,门的内壁固定有保温层,电线从后下部穿出,内接电热管的两端,插头布置于电线的前端,时间控制器布置于线的后部,外壳后壁的上方有数个小排气孔。
[0004]该专利公开的中药烘干器能较好的烘干中药,但是该中药烘干器中的托盘是要操作者把手伸入到外壳内取出的,导致操作不便,另外,如果外壳的深度过大,手不容易够到。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中药烘干装置,该烘干装置具有方便拿出中药的特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药烘干装置,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上部具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两对应的内壁由上固定有相互平行的导轨一和导轨二,所述的导轨一和导轨二竖直设置,所述的导轨一中设置有滑块一、导轨二中设置有滑块二,所述的滑块一和滑块二之间固定有隔网,所述的滑块一下部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一相连,所述的滑块二下部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二相连,所述壳体内固定有电加热管。
[0007]将需要烘干的中药放到托盘内,通过升降机构一和升降机构二使隔网上升到最高处,再将托盘放在隔网上;再通过升降机构一和升降机构二使隔网下降并处于壳体中部处;电加热管开始工作,将托盘中的中药进行烘干;当需要取出托盘的时候,在升降机构一和升降机构二的作用下,使隔网上升到最高处,方便取出托盘。
[0008]在上述的中药烘干装置中,所述的升降机构一包括气缸一和升降板一,所述的气缸一的缸体固定在壳体底部处,所述的升降板一套设并固定在气缸一的活塞杆中部处,气缸一的活塞杆上端固定在滑块一的下部处。
[0009]在上述的中药烘干装置中,所述的升降机构二包括气缸一和升降板二,所述的气缸二的缸体固定在壳体底部处,所述的升降板二套设并固定在气缸二的活塞杆中部处,气缸二的活塞杆上端固定在滑块二的下部处。
[0010]在上述的中药烘干装置中,所述的电加热管数量为两个,即电加热管一和电加热管二,所述的电加热管一固定在升降板一上,所述的电加热管二固定在升降板二上。
[0011]通过这样的结构,使气缸一和气缸二能带动滑块一和滑块二沿着导轨一和导轨二上下升降,同时,电加热管一和电加热管二也能上下升降,保证受热温度。
[0012]在上述的中药烘干装置中,所述的隔网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3]在上述的中药烘干装置中,所述滑块一的侧部开设有凹槽一,所述的隔网一端卡设并固定凹槽一中,所述滑块二的侧部开设有凹槽二,所述的隔网另一端卡设并固定凹槽二中。
[0014]作为另外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中药烘干装置中,所述的隔网一端通过螺钉一固定在滑块一上,所述的隔网另一端通过螺钉二固定在滑块二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6]1、通过气缸一和气缸二来带动滑块一和滑块二的上下升降,从而带动隔网的上下升降,使放置在隔网上的托盘和中药能方便取出。
[0017]2、通过升降板一和升降板二,使电加热管一和电加热管二也能上下升降,保证受热温度,使中药受热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壳体;2、导轨一 ;3、导轨二 ;4、隔网;5、气缸一 ;6、升降板一 ;7、气缸二 ;8、升降板二 ;9、电加热管一 ;10、电加热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所示,一种中药烘干装置,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1,所述的壳体I上部具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壳体I两对应的内壁由上固定有相互平行的导轨一 2和导轨二 3,所述的导轨一 2和导轨二 3竖直设置,所述的导轨一 2中设置有滑块一、导轨二 3中设置有滑块二,所述的滑块一和滑块二之间固定有隔网4,所述的滑块一下部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一相连,所述的滑块二下部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二相连,所述壳体I内固定有电加热管。
[0023]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升降机构一包括气缸一 5和升降板一 6,所述的气缸一 5的缸体固定在壳体I底部处,所述的升降板一 6套设并固定在气缸一 5的活塞杆中部处,气缸一 5的活塞杆上端固定在滑块一的下部处;具体而言,升降板一 6中开设有安装孔一,气缸一 5的活塞杆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安装孔一的孔壁上。升降机构二包括气缸一 5和升降板二 8,所述的气缸二 7的缸体固定在壳体I底部处,所述的升降板二 8套设并固定在气缸二 7的活塞杆中部处,气缸二 7的活塞杆上端固定在滑块二的下部处。具体而言,升降板二 8中开设有安装孔二,气缸二 7的活塞杆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安装孔二的孔壁上。
[0024]在上述的中药烘干装置中,所述的电加热管数量为两个,即电加热管一 9和电加热管二 10,所述的电加热管一 9固定在升降板一 6上,所述的电加热管二 10固定在升降板二 8上。
[0025]通过这样的结构,使气缸一 5和气缸二 7能带动滑块一和滑块二沿着导轨一 2和导轨二 3上下升降,同时,电加热管一 9和电加热管二 10也能上下升降,保证受热温度。
[0026]在上述的中药烘干装置中,所述的隔网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0027]在上述的中药烘干装置中,所述滑块一的侧部开设有凹槽一,所述的隔网4 一端卡设并固定凹槽一中,所述滑块二的侧部开设有凹槽二,所述的隔网4另一端卡设并固定凹槽二中。
[0028]将需要烘干的中药放到托盘内,通过气缸一 5和气缸二 7使隔网4上升到最高处,再将托盘放在隔网4上;再通过气缸一 5和气缸二 7使隔网4下降并处于壳体I中部处;电加热管开始工作,将托盘中的中药进行烘干;当需要取出托盘的时候,在气缸一 5和气缸二7的作用下,使隔网4上升到最高处,方便取出托盘。
[0029]实施例二:
[0030]本实施例二中的内容大致与实施例一中的内容相同,所不同的是实施例一中的滑块一的侧部开设有凹槽一,所述的隔网4 一端卡设并固定凹槽一中,所述滑块二的侧部开设有凹槽二,所述的隔网4另一端卡设并固定凹槽二中;而在本实施例二中隔网4一端通过螺钉一固定在滑块一上,所述的隔网4另一端通过螺钉二固定在滑块二上。
[003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2]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1、壳体;2、导轨一 ;3、导轨二 ;4、隔网;5、气缸一 ;6、升降板一 ;7、气缸二 ;8、升降板二 ;9、电加热管一 ;10、电加热管二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主权项】
1.一种中药烘干装置,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上部具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两对应的内壁由上固定有相互平行的导轨一和导轨二,所述的导轨一和导轨二竖直设置,所述的导轨一中设置有滑块一、导轨二中设置有滑块二,所述的滑块一和滑块二之间固定有隔网,所述的滑块一下部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一相连,所述的滑块二下部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二相连,所述壳体内固定有电加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一包括气缸一和升降板一,所述的气缸一的缸体固定在壳体底部处,所述的升降板一套设并固定在气缸一的活塞杆中部处,气缸一的活塞杆上端固定在滑块一的下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二包括气缸一和升降板二,所述的气缸二的缸体固定在壳体底部处,所述的升降板二套设并固定在气缸二的活塞杆中部处,气缸二的活塞杆上端固定在滑块二的下部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管数量为两个,即电加热管一和电加热管二,所述的电加热管一固定在升降板一上,所述的电加热管二固定在升降板二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网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一的侧部开设有凹槽一,所述的隔网一端卡设并固定凹槽一中,所述滑块二的侧部开设有凹槽二,所述的隔网另一端卡设并固定凹槽二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网一端通过螺钉一固定在滑块一上,所述的隔网另一端通过螺钉二固定在滑块二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烘干装置,属于中药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中药烘干装置存在取出中药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中药烘干装置,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上部具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壳体两对应的内壁由上固定有相互平行的导轨一和导轨二,所述的导轨一和导轨二竖直设置,所述的导轨一中设置有滑块一、导轨二中设置有滑块二,所述的滑块一和滑块二之间固定有隔网,所述的滑块一下部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一相连,所述的滑块二下部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二相连,所述壳体内固定有电加热管。本实用新型具有取出中药方便、加热更加稳定等优点。
【IPC分类】F26B9-06, F26B23-04, F26B25-00
【公开号】CN204478742
【申请号】CN201520127072
【发明人】宋颖, 邓文, 黄英, 苟星宇
【申请人】四川中创药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