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2654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属于能源再利用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间冷器是煤气发生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煤气从煤气发生设备制得后,经过多次降温后再进入间冷器进行降温,最后形成常温的煤气。现有技术下,间冷器的设计都是通过水冷进行降温,不仅需要电力来进行驱动并消耗冷却水,消耗水量巨大,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再利用,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同时,该设备结构复杂,需要水泵和大量管路进行连接,维护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电力驱动和循环水并能实现资源再利用,节能降耗的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包括空气动能间冷器和风力发电装置,所述的空气动能间冷器包括间冷器外壳,间冷器外壳为竖直的柱形壳体,间冷器外壳上下两端均为开放式结构,间冷器外壳上端开口处安装风力发电装置,间冷器外壳内部设有竖直向的煤气换热管,煤气换热管通过入口和出口与外部管路相连通。煤气在煤气换热管内为100°c左右的高温状态,煤气换热管的管壁也由于煤气的作用也为高温状态,而煤气换热管外部的间冷器外壳空间内空气为温度低的常温或者冷空气,低温空气遇热上升形成风力,从间冷器外壳上端开口排出,空气又从间冷器外壳下端开口进入,形成风力循环,冷空气带走煤气换热管内热量,对煤气换热管内煤气进行降温,完成冷却。同时排出的风通过风力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实现能源再次利用。
[0005]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排风装置、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控制器和逆变器,所述的排风装置支撑安装在间冷器外壳上端开口处,排风装置中心轴连接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连接风力发电控制器,风力发电控制器连接逆变器。排风装置与风力发电机的输入轴相连,带动风力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送入风力发电控制器内,由风力发电控制器对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进行控制。通过风力发电控制器可直接对直流负载进行供电,也可以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为交流负载进行供电。
[0006]所述的风力发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风力发电控制器同时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将风力发电机发出的多余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当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不足时,调取蓄电池内的电能对负载进行供电。
[0007]所述的排风装置为叶轮风机,叶轮风机通过支架支撑安装在间冷器外壳上端开口。排风装置可以加快风循环速度,提高冷却效率。
[0008]所述的间冷器外壳下端开口处设有喇叭口状的进风口,进风口通过支撑架进行支撑安装固定。进风口远离地面,风从支撑架的空隙处进入进风口,进风量大。
[0009]所述的煤气换热管的入口和出口均穿过间冷器外壳外壁伸出间冷器外壳外部。
[0010]所述的间冷器外壳高度为10-15米。加大间冷器外壳高度,可以使风量更大,增加冷却效果。
[0011]所述的进风口处安装有风机。可以通过风机增大风量,提高降温效率,风机可以连接风力发电装置,由风力发电装置直接提供电力。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的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利用空气动能实现间冷器内的煤气冷却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风力进行发电,不仅无需电力驱动和循环水,而且有效利用能源,节能降耗:设计柱形壳体状的间冷器外壳,间冷器外壳上下两端均为开放式结构,间冷器外壳内部设有竖直向的煤气换热管,煤气在煤气换热管内为100°C左右的高温状态,煤气换热管的管壁也由于煤气的作用也为高温状态,而煤气换热管外部的间冷器外壳空间内空气为温度低的常温或者冷空气,低温空气遇热上升形成风力,从间冷器外壳上端开口排出,空气又从间冷器外壳下端开口进入,形成风力循环,冷空气带走煤气换热管内热量,对煤气换热管内煤气进行降温,完成冷却。同时排出的风通过风力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实现能源再次利用,节能降耗,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
[0014]2、间冷器外壳上端开口处设有排风装置,排风装置可以加快风循环速度,提高冷却效率。
[0015]3、结构简单,无需大量管路连接,维护更加方便。
[0016]4、进风口处安装有风机。可以通过风机增大风量,提高降温效率,风机可以连接风力发电装置,由风力发电装置直接提供电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该空气动能间冷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风力发电装置的连接框图。
[0019]图3是该空气动能间冷器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风力发电装置 2、进风口 3、出口 4、入口 5、煤气换热管 6、间冷器外壳7、支撑架8、风机9、排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2]参照附图1:该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包括间冷器外壳6,间冷器外壳6为竖直的柱形壳体,间冷器外壳6高度为10-15米。间冷器外壳6上下两端均为开放式结构,间冷器外壳6下端开口处设有喇叭口状的进风口 2,进风口 2通过支撑架7进行支撑安装固定。间冷器外壳6内部设有竖直向的煤气换热管5,煤气换热管5的入口 4和出口 3均穿过间冷器外壳6外壁伸出间冷器外壳6外部。煤气换热管5通过入口4和出口 3与外部管路相连通。
[0023]间冷器外壳6上端开口处设有排风装置9,排风装置9为叶轮风机,叶轮风机通过支架支撑安装在间冷器外壳6上端开口。
[0024]参照附图2:风力发电装置I包括排风装置9、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控制器和逆变器,排风装置9支撑安装在间冷器外壳6上端开口处,排风装置9中心轴连接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连接风力发电控制器,风力发电控制器连接逆变器。通过风力发电控制器可直接对直流负载进行供电,也可以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为交流负载进行供电。
[0025]工作时,需要冷却降温的煤气从外部管路通过入口 4进入煤气换热管5内部,煤气换热管5关闭受热影响温度升高,而煤气换热管5外部的间冷器外壳6空间内空气为温度低的常温或者冷空气,低温空气遇热上升形成风力,从间冷器外壳6上端开口排出,空气又从间冷器外壳6下端开口进入,形成风力循环,冷空气带走煤气换热管5内热量,对煤气换热管5内煤气进行降温,完成冷却,该设计结构简单,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无需电力驱动和循环水、成本低、节能降耗,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同时,由于排风装置9与风力发电机的输入轴相连,带动风力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送入风力发电控制器内,由风力发电控制器对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进行控制。通过风力发电控制器可直接对直流负载进行供电,也可以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为交流负载进行供电。
[0026]参照附图3:上述实施例中,间冷器外壳6下端开口处的进风口 2—侧安装风机8,通过风机8往间冷器外壳6内吹入空气,可以实现对煤气换热管5的强制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风机可以连接风力发电装置1,由风力发电装置I直接提供电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动能间冷器和风力发电装置,所述的空气动能间冷器包括间冷器外壳(6),间冷器外壳(6)为竖直的柱形壳体,间冷器外壳(6)上下两端均为开放式结构,间冷器外壳(6)上端开口处安装风力发电装置(1),间冷器外壳(6)内部设有竖直向的煤气换热管(5),煤气换热管(5)通过入口(4)和出口(3)与外部管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I)包括排风装置(9)、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控制器和逆变器,所述的排风装置(9)支撑安装在间冷器外壳(6)上端开口处,排风装置(9)中心轴连接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连接风力发电控制器,风力发电控制器连接逆变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力发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装置(9)为叶轮风机,叶轮风机通过支架支撑安装在间冷器外壳(6)上端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冷器外壳(6)下端开口处设有喇叭口状的进风口(2),进风口(2)通过支撑架(7)进行支撑安装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气换热管(5)的入口(4)和出口(3)均穿过间冷器外壳(6)外壁伸出间冷器外壳(6)外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冷器外壳(6)高度为10-15米。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2)处安装有风机(8)。
【专利摘要】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属于能源再利用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空气动能间冷器和风力发电装置,所述的空气动能间冷器包括间冷器外壳(6),间冷器外壳(6)为竖直的柱形壳体,间冷器外壳(6)上下两端均为开放式结构,间冷器外壳(6)上端开口处安装风力发电装置(1),间冷器外壳(6)内部设有竖直向的煤气换热管(5),煤气换热管(5)通过入口(4)和出口(3)与外部管路相连通。该空气动能间冷发电设备结构简单、无需电力驱动和循环水、成本低、节能降耗。
【IPC分类】F28D7/10, F03D9/00
【公开号】CN204678927
【申请号】CN201520263690
【发明人】程宪水
【申请人】程宪水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