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714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
【背景技术】
[0002]新风换气机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送风另一侧引风,则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的原理进行设计研制的。它依靠机械送风、引风,强迫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是一种时刻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清新的新型环保电器。
[0003]现有的新风换气机在不同季节、地区、空间使用时,存在对换气效率的不同需求。尤其是在大空间或者急需要大量换气的时候,就需要大功率的电机带动新风换气机,才能满足需求。然后大功率的电机带来的大量的能耗,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大功率的电机满负荷长时间运转存在火灾隐患。目前的空气新风换气机采用增加电机的方式来提高空气换气效率,但这种方法浪费电能,并且增加了成本,从整体经济效益来看有悖于节能的原则,gp节约的能量可能不能补偿增加电机所带来的成本和增加的电机所消耗的能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替换方案,尤其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换气效率,并且不增加能耗的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机箱内设置有静止式全热交换器、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排风风机、新风风机、伺服电机和电源控制器;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与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将机箱分为排风进风室、排风出风室、新风进风室、新风出风室;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安装在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内;所述排风风机有两台,分别安装在排风进风室和排风出风室内;所述新风风机有两台,分别安装在新风进风室和新风出风室内;所述机箱的排风进风室上位于排风风机的气流进口处设有排风进口;所述机箱的排风出风室上位于排风风机的气流出口处设有排风出口;所述机箱的新风进风室上位于新风风机的气流进口处设有新风进口 ;所述机箱的新风出风室上位于新风风机的气流出口处设有新风出口 ;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传动杆连接位于机箱同侧的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电源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机箱的外侧,并与排风风机和新风风机电连接。
[0007]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外侧连接排风进风室、排风出风室、新风进风室、新风出风室的四个面各设有一个空气过滤网。
[0008]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所述空气过滤网(17)为合成尼龙纤维。
[000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由机箱、静止式全热交换器、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排风风机、新风风机、伺服电机和电源控制器组成,排风风机和新风风机各设有两台,处于同侧的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通过传动杆与同一台伺服电机连接,由同一台伺服电机分别为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提供动力,即两台排风风机一台抽风,一台送风;两台新风风机一台抽风,一台送风。本设计采用双向驱动提高换气效率,同时也没有增加驱动电机,故没有大量增加能耗。通过电源控制器的调节,能够实现新风换气速率由低到高的线性调节。避免了在不需要的时候造成的能量浪费。
【附图说明】
[0010]图1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实施例1: 一种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如图1所述,包括机箱1,机箱1内设置有静止式全热交换器2、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3、排风风机4、新风风机5、伺服电机6和电源控制器7 ;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3与机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3将机箱1分为排风进风室8、排风出风室9、新风进风室10、新风出风室11 ;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2安装在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2内;所述排风风机4有两台,分别安装在排风进风室8和排风出风室9内;所述新风风机5有两台,分别安装在新风进风室10和新风出风室11内;所述机箱1的排风进风室8上位于排风风机4的气流进口处设有排风进口 12 ;所述机箱1的排风出风室9上位于排风风机4的气流出口处设有排风出口 13 ;所述机箱1的新风进风室10上位于新风风机5的气流进口处设有新风进口 14 ;所述机箱1的新风出风室11上位于新风风机5的气流出口处设有新风出口 15 ;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传动杆16连接位于机箱1同侧的新风风机5和排风风机4 ;所述电源控制器7固定安装在机箱1的外侦牝并与排风风机5和新风风机6电连接。
[0013]实施例2:—种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如图1所述,包括机箱1,机箱1内设置有静止式全热交换器2、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3、排风风机4、新风风机5、伺服电机6和电源控制器7 ;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3与机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3将机箱1分为排风进风室8、排风出风室9、新风进风室10、新风出风室11 ;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2安装在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2内;所述排风风机4有两台,分别安装在排风进风室8和排风出风室9内;所述新风风机5有两台,分别安装在新风进风室10和新风出风室11内;所述机箱1的排风进风室8上位于排风风机4的气流进口处设有排风进口 12 ;所述机箱1的排风出风室9上位于排风风机4的气流出口处设有排风出口 13 ;所述机箱1的新风进风室10上位于新风风机5的气流进口处设有新风进口 14 ;所述机箱1的新风出风室11上位于新风风机5的气流出口处设有新风出口 15 ;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传动杆16连接位于机箱1同侧的新风风机5和排风风机4 ;所述电源控制器7固定安装在机箱1的外侧,并与排风风机5和新风风机6电连接,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2外侧连接排风进风室8、排风出风室9、新风进风室10、新风出风室11的四个面各设有空气过滤网17。
[0014]实施例3:—种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如图1所述,包括机箱1,机箱1内设置有静止式全热交换器2、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3、排风风机4、新风风机5、伺服电机6和电源控制器7 ;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3与机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3将机箱I分为排风进风室8、排风出风室9、新风进风室10、新风出风室11 ;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2安装在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2内;所述排风风机4有两台,分别安装在排风进风室8和排风出风室9内;所述新风风机5有两台,分别安装在新风进风室10和新风出风室11内;所述机箱I的排风进风室8上位于排风风机4的气流进口处设有排风进口 12 ;所述机箱I的排风出风室9上位于排风风机4的气流出口处设有排风出口 13 ;所述机箱I的新风进风室10上位于新风风机5的气流进口处设有新风进口 14 ;所述机箱I的新风出风室
11上位于新风风机5的气流出口处设有新风出口 15 ;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传动杆16连接位于机箱I同侧的新风风机5和排风风机4 ;所述电源控制器7固定安装在机箱I的外侧,并与排风风机5和新风风机6电连接,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2外侧连接排风进风室8、排风出风室9、新风进风室10、新风出风室11的四个面各设有空气过滤网17,所述空气过滤网17为合成尼龙纤维。
【主权项】
1.一种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机箱(1)内设置有静止式全热交换器(2)、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3)、排风风机(4)、新风风机(5)、伺服电机(6)和电源控制器(7);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3)与机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3 )将机箱(1)分为排风进风室(8 )、排风出风室(9 )、新风进风室(10 )、新风出风室(11);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2)安装在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2)内;所述排风风机(4 )有两台,分别安装在排风进风室(8 )和排风出风室(9 )内;所述新风风机(5 )有两台,分别安装在新风进风室(10)和新风出风室(11)内;所述机箱(1)的排风进风室(8)上位于排风风机(4)的气流进口处设有排风进口(12);所述机箱(1)的排风出风室(9)上位于排风风机(4)的气流出口处设有排风出口( 13);所述机箱(1)的新风进风室(10)上位于新风风机(5 )的气流进口处设有新风进口( 14);所述机箱(1)的新风出风室(11)上位于新风风机(5 )的气流出口处设有新风出口( 15 );所述伺服电机(6 )通过传动杆(16 )连接位于机箱(1)同侧的新风风机(5)和排风风机(4);所述电源控制器(7)固定安装在机箱(1)的外侧,并与排风风机(5)和新风风机(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2)外侧连接排风进风室(8)、排风出风室(9)、新风进风室(10)、新风出风室(11)的四个面各设有空气过滤网(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网(17)为合成尼龙纤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驱动的新风换气机,包括机箱,机箱内设置有静止式全热交换器、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排风风机、新风风机、伺服电机和电源控制器;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与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将机箱分为排风进风室、排风出风室、新风进风室、新风出风室;所述静止式全热交换器安装在静止式全热交换器框架内;所述排风风机有两台,分别安装在排风进风室和排风出风室内;所述新风风机有两台,分别安装在新风进风室和新风出风室内,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传动杆连接位于机箱同侧的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同侧的排风风机和新风风机通过单一伺服电机驱动,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效率,保证新风和排风风量相同。
【IPC分类】F24F13/30, F24F7/007
【公开号】CN205026861
【申请号】CN201520659061
【发明人】陈泽民, 张永彪, 邱克军, 张万新
【申请人】江苏知民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