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式太阳能闭式带压吸热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560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2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存储缓冲罐3的另一侧通过管路与所述循环栗4的进口相连,循环栗4的出口与吸热器I的进口相连,循环栗4的两端还通过旁路阀12相连;在吸热器I出口与换热器2进口的相连管路上设有排空阀13,排空阀13高于吸热器I ;所述换热器2的蓄热介质进口与低温储罐14相连,换热器2的蓄热介质出口与高温储罐15相连,在低温储罐14与换热器2之间设有蓄热介质循环栗17,高温储罐15与低温储罐14之间设有蒸汽发生及过热装置16 ;
[00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A)关闭进气管7上的阀门10和排料阀5,打开排气管8和吸热介质加入管6上的阀门11、阀门9、排空阀13及旁路阀12 ;B)通过吸热介质加入管6向存储缓冲罐3中加入足够量的吸热介质,再关闭排气管8上的阀门11,打开进气管7上的阀门10,通过进气管7向存储缓冲罐3充入带压气体,随着存储缓冲罐3中压力的上升,吸热介质将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克服重力的作用,顺着存储缓冲罐3两侧的管路,逐渐往上流动,直至吸热介质充满排空阀13以下循环回路中的所有空间,再关闭排空阀13、吸热介质加入管6上的阀门9及旁路阀12 ;C)待吸热器I出口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关闭进气管7上的阀门10 ;D)启动循环栗4,暂不启动蓄热介质循环栗17,吸热介质将在循环栗4的作用下在系统中循环流动,通过吸热器I吸收太阳能;过一段时间再启动蓄热介质循环栗17,驱动蓄热介质沿低温储罐14、换热器2、高温储罐15、蒸汽发生及过热装置16正向循环流动,吸热介质通过换热器2加热蓄热介质;当太阳光照充足时,蓄热介质保持正向流动;当太阳光照不足时,蓄热介质循环栗17驱动蓄热介质反向流动,即蓄热介质由高温储罐15流向换热器2,使用蓄热介质通过换热器2加热吸热介质,将其升温至较高温度,以避免吸热介质的凝固,保证系统长期的正常工作;
[0018]吸热介质和蓄热介质可以是熔盐、液态金属、水等流体介质中的一种,本实施例适用于吸热介质和蓄热介质不同的工况;本实用新型通过运行前使得系统处于带压状态,运行后,吸热介质自塔顶下落的势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由循环栗4提供的动力需求大大减小,只需克服介质在回路中循环流动的阻力,不仅降低对循环栗4的技术要求,也大大降低系统运行功耗,同时该回路的闭合稳定运行也将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低、安全性好的优点;运行中可通过调节循环栗4的转速来调节吸热介质流量,从而控制吸热器I出口的介质温度;控制蓄热介质的流量,从而控制吸热介质冷却后的温度;通过控制存储缓冲罐3中的压力,从而控制吸热器I出口的压力。另外,在吸热器I启动阶段,暂不启动换热器2,只是吸热介质循环受热,这样可缩短吸热器I启动时间;旁路阀12可让吸热介质快速充满或回落;当停运循环栗后,根据需要可打开排料阀5,排出存储缓冲罐3中的吸热介质。
[0019]实施例二
[0020]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吸热介质加入管6与蓄热介质循环栗17的出口相连,排料管与低温储罐14相连;本实施例适用于吸热介质和蓄热介质为同一种介质的工况,在启动时将低温储罐14中的介质充入存储缓冲罐3 ;在排空时,将介质排入低温储罐14 ;可简化系统结构。
【主权项】
1.一种塔式太阳能闭式带压吸热系统,包括位于高位的吸热器、位于低位的换热器,吸热器的出口与换热器的进口通过管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低位的存储缓冲罐,在存储缓冲罐上联有吸热介质加入管,在高于吸热介质加入管的存储缓冲罐上还联有进气管和排气管,在进气管、排气管和吸热介质加入管上均设有阀门,存储缓冲罐的一侧通过管路与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存储缓冲罐的另一侧通过管路与循环栗进口相连,循环栗出口通过管路与吸热器的进口相连,吸热器通过管路与一排空阀相连,排空阀高于吸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式太阳能闭式带压吸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栗的两端通过旁路阀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塔式太阳能闭式带压吸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间壁式换热器,换热器的蓄热介质进口与低温储罐相连,换热器的蓄热介质出口与高温储罐相连,在低温储罐与换热器之间设有蓄热介质循环栗,高温储罐与低温储罐之间设有蒸汽发生及过热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塔式太阳能闭式带压吸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缓冲罐下端联有排料管,排料管上设有排料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塔式太阳能闭式带压吸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介质加入管与蓄热介质循环栗的出口相连,排料管与低温储罐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式太阳能闭式带压吸热系统,包括位于高位的吸热器、位于低位的换热器,吸热器的出口与换热器的进口通过管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低位的存储缓冲罐,在存储缓冲罐上联有吸热介质加入管,在高于吸热介质加入管的存储缓冲罐上还联有进气管和排气管,在进气管、排气管和吸热介质加入管上均设有阀门,存储缓冲罐的一侧通过管路与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存储缓冲罐的另一侧通过管路与循环泵进口相连,循环泵出口通过管路与吸热器的进口相连,吸热器通过管路与一排空阀相连,排空阀高于吸热器;本实用新型具有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低、安全性好、吸热器启动时间较短的优点,并保证系统长期的正常工作。
【IPC分类】F24J2/34, F24J2/46
【公开号】CN205066203
【申请号】CN201520755303
【发明人】李维成, 奚正稳, 肖欣悦, 臧平伟, 孙登科
【申请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