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418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尤其是涉及分体式房间空调器室外机中的冷凝器组件。
分体式房间空调器的室外机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组件、电机、风叶、管路组件等构成。夏天制冷时,制冷剂被压缩机压缩成为高温高压气体后,流入冷凝器组件的U形管内,通过冷凝器组件与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高温高压液体,而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冬天制热时,流向发生变化,制冷剂被毛细管节流成为低温低压液体后,流入冷凝器组件的U形管内,通过冷凝器组件吸入周围的空气的热量,变成低温低压气体。对于制冷量范围在2600w-3200w的分体式房间空调器,为使冷凝器组件具有足够的换热能力,并确保冬天制热时,冷凝器结霜慢,化霜情况好,冷凝器组件通常采用垂直的板块式设计,采用两排或三排U形管结构,其中每排的U形管根数在十根以上。如名称为“小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的中国专利ZL96209087就公开了一种具有三排U形管结构的冷凝器组件。目前冷凝器组件的发展趋势是在保持一定的冷凝器组件制冷能力的情况下,尽量使冷凝器组件的体积小型化和尽量节省所使用的材料。而U形管根数的选择和布置方式决定了冷凝器组件的体积大小和消耗材料的多少。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两排或三排U形管结构的冷凝器组件的一匹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高度一般为540毫米以上,整机体积较大,原材料消耗量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对冷凝器组件中U形管根数的合理选择和优化布置,在不影响冷凝器组件换热能力的前提下,减小冷凝器组件的高度和体积,从而提供一种高度和体积减小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样实现的,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组件、电机、风叶、管路组件以及外壳部件,冷凝器组件为垂直的板块式设计,所述冷凝器组件采用两排U形管结构,各排U形管均为八根。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由于冷凝器组件的U形管根数选择和走管布置合理,使制冷剂流程设计得到优化,冷凝器组件换热效率得到提高。在不影响冷凝器组件换热能力及整机化霜性能的前提下,冷凝器组件的高度和体积大大减小,从而使整个空调器室外机的高度和体积减小,材料消耗降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的实施例一中,冷凝器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冷凝器组件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的实施例二中,冷凝器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冷凝器组件的侧视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压缩机4、冷凝器组件1、电机2、风叶3、管路组件以及外壳部件。其中,其冷凝器组件1的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故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仅对其冷凝器组件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冷凝器组件1为垂直的“L”形板块式设计,采用两排U形管结构,每一排设置有八根U形管。考虑到风叶3的高度和其他标准部件的尺寸要求,我们选用每排具有16个管口的冷凝器组件,并将第一排的八根U形管设置在外侧,将第二排的八根U形管设置在内侧。则,在冷凝器组件1的一侧为两排从上到下垂直排列的U形管,其中,第一排的八根U形管分别设置在第一排第一和第二管口之间,第三和第四管口之间,第五和第六管口之间,第七和第八管口之间,第九和第十管口之间,第十一和第十二管口之间,第十三和第十四管口之间,第十五和第十六管口之间,依此标记为111、112、113、114、115、116、117、118,第二排的八根U形管分别设置在第二排第一和第二管口之间,第三和第四管口之间,第五和第六管口之间,第七和第八管口之间,第九和第十管口之间,第十一和第十二管口之间,第十三和第十四管口之间,第十五和第十六管口之间,依此标记为121、122、123、124、125、126、127、128;冷凝器组件1的另一侧为两排从上到下垂直排列的管口,其中,第一排的十六个管口依此标记为181a、182a、……、195a、196a,第二排的十六个管口依此标记为181b、182b、……、195b、196b。冷凝器组件第一排第二管口182a和第三管口183a之间,第四管口184a和第五管口185a之间,第六管口186a和第七管口187a之间,第十管口190a和第十一管口191a之间,第十二管口192a和第十三管口193a之间,第一排第十六管口196a和第二排第十六管口196b之间,第二排的第十二管口192b和第二排第十三管口193b之间,第十管口190b和第二排第十一管口191b之间,第一排第八管口188a和第二排第九管口189b之间,第二排的第六管口186b和第二排第七管口187b之间,第二排的第四管口184b和第二排第五管口185b之间,第二排的第三管口183b和第二排第二管口182b之间,分别通过小弯头131a、132a、133a、134a、135a、136a、136b、135b、134b、133b、132b、131b相连接;第一排第一管口181a和第二排第一管口181b及进气管16之间,第一排第十四管口194a和第二排第十四管口194b及第二排第十五管口195b之间,分别通过三通管141、142相连接;第一排第九管口189a和第二排第八管口188b之间,通过大弯头151相连接。出液管17接第一排第十五管口195a。
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由压缩机排出,流经进气管16,分成两路。其中,一路由管口181a进入,经U形管111到小弯头131a到U形管112到小弯头132a到U形管113到小弯头133a到U形管114到小弯头134b到U形管125到小弯头135b到U形管126到小弯头136b到U形管127到三通管142;另一路由管口181b进入,经U形管121到小弯头131b到U形管122到小弯头132b到U形管123到小弯头133b到U形管124到大弯头151到U形管115到小弯头134a到U形管116到小弯头135a到U形管117到三通管142;两路冷媒三通管142汇合后,经U形管128(又称过冷管)到小弯头136a到U形管118至出液管17,变成高温高压液体,完成在冷凝器组件1中的排热过程。当制热运行时,制冷剂沿反向流动。
通过在GB/T7725-1996标准工况下(即制冷运行室内侧空气干球温度27℃、湿球温度19℃,室外侧空气干球温度35℃、湿球温度24℃;制热运行室内侧空气干球温度20℃、湿球温度15℃,室外侧空气干球温度7℃、湿球温度6℃)测试,通过改变制冷剂的灌注量及节流装置的参数,整机制冷量可达2600~3200w,制热量为3100~3800w。
实施例二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冷凝器组件1同样为冷凝器组件1为垂直的“L”形板块式设计,采用两排U形管结构,每一排设置有八根U形管。考虑到风叶3的高度和其他标准部件的尺寸要求,我们选用每排具有16个管口的冷凝器组件,并将第一排的八根U形管设置在外侧,将第二排的八根U形管设置在内侧。则,在冷凝器组件1的一侧为两排从上到下垂直排列的U形管,其中,第一排的八根U形管分别设置在第一排第一和第二管口之间,第三和第四管口之间,第五和第六管口之间,第七和第八管口之间,第九和第十管口之间,第十一和第十二管口之间,第十三和第十四管口之间,第十五和第十六管口之间,依此标记为211、212、213、214、215、216、217、218,第二排的八根U形管分别设置在第二排第一和第二管口之间,第三和第四管口之间,第五和第六管口之间,第七和第八管口之间,第九和第十管口之间,第十一和第十二管口之间,第十三和第十四管口之间,第十五和第十六管口之间,依此标记为221、222、223、224、225、226、227、228;冷凝器组件1的另一侧为两排从上到下垂直排列的管口,其中,第一排的十六个管口依此标记为281a、282a、……、295a、296a,第二排的十六个管口依此标记为281b、282b、……、295b、296b。冷凝器组件第一排第二管口282a和第二排第三管口283b之间,第一排第四管口284a和第二排第五管口285b之间,第一排第六管口286a和第二排第七管口287b之间,第一排第八管口288a和第二排第九管口289b之间,第一排第十管口290a和第二排第十一管口291b之间,第一排第十二管口292a和第二排第十三管口293b之间,第一排第十六管口296a和第二排第十六管口296b之间,分别通过小弯头231b、232b、233b、234b、235b、236b、237b相连接。冷凝器组件第一排第三管口283a和第二排第二管口282b之间,第一排第五管口285a和第二排第四管口284b之间,第一排第七管口287a和第二排第六管口286b之间,第一排第九管口289a和第二排第八管口288b之间,第一排第十一管口291a和第二排第十管口290b之间,第一排第十三管口293a和第二排第十二管口292b之间,分别通过大弯头231a、232a、233a、234a、235a、236a相连接。第一排第一管口281a和第二排第一管口281b及进气管26之间,第一排第十四管口294a和第二排第十四管口294b及第二排第十五管口295b之间,分别通过三通管241、242相连接。出液管27接第一排第十五管口295a。
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由压缩机排出,流经进气管26,通过三通管241分成两路。其中,一路由管口281a进入,经U形管211到小弯头231b到U形管222到小弯头232a到U形管213到小弯头233b到U形管224到小弯头234a到U形管215到小弯头235b到U形管226到小弯头236a到U形管217到三通管242;另一路由管口281b进入,经U形管221到大弯头231a到U形管212到大弯头232b到U形管223到大弯头233a到U形管214到大弯头234b到U形管225到大弯头235a到U形管216到大弯头236b到U形管227到三通管242;两路冷媒在三通管242汇合后,经U形管228到小弯头237b到U形管218至出液管27,变成高温高压液体,完成在冷凝器组件1中的排热过程。当制热运行时,制冷剂沿反向流动。
通过在GB/T7725-1996标准工况下(即制冷运行室内侧空气干球温度27℃、湿球温度19℃,室外侧空气干球温度35℃、湿球温度24℃;制热运行室内侧空气干球温度20℃、湿球温度15℃,室外侧空气干球温度7℃、湿球温度6℃)测试,通过改变制冷剂的灌注量及节流装置的参数,整机制冷量可达2600~3200w,制热量为3100~3800w。
根据行业标准,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U形管的管距选取为25.4mm,冷凝器组件尺寸宽×高×厚为508×406×210mm,相比通常一匹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组件,其高度减小102mm。从而使得整个室外机高度减小115mm,其外形尺寸宽×高×厚为660×425×255mm,整个室外机体积比现有机型减小32.3%。在提高整机的单位体积制冷量和单位重量制冷量的情况下,降低了成本,并节省了材料的消耗。
根据行业标准,U形管的管距定为18-26mm之间,相应地,冷凝器组件1板块的高度尺寸在290-410mm之间,尤其是,U形管的管距选择为25.4mm时,冷凝器组件1板块的高度尺寸在394-410mm之间较佳。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压缩机(4)、冷凝器组件(1)、电机(2)、风叶(3)、管路组件以及外壳部件,冷凝器组件(1)为垂直的板块式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组件(1)采用两排U形管结构,每一排设置有八根U形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组件(1)采用每排具有16个管口的冷凝器组件,第一排的八根U形管设置在外侧,第二排的八根U形管设置在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在冷凝器组件(1)的一侧为两排从上到下垂直排列的U形管;冷凝器组件(1)的另一侧为两排从上到下垂直排列的管口;冷凝器组件第一排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之间,第四管口和第五管口之间,第六管口和第七管口之间,第十管口和第十一管口之间,第十二管口和第十三管口之间,第一排第十六管口和第二排第十六管口之间,第二排的第十二管口和第二排第十三管口之间,第十管口和第二排第十一管口之间,第一排第八管口和第二排第九管口之间,第二排的第六管口和第二排第七管口之间,第二排的第四管口和第二排第五管口之间,第二排的第三管口和第二排第二管口之间,分别通过小弯头(131a、132a、133a、134a、135a、136a、136b、135b、134b、133b、132b、131b)相连接;第一排第一管口和第二排第一管口及进气管(16)之间,第一排第十四管口和第二排第十四管口及第二排第十五管口之间,分别通过三通管(141、142)相连接;第一排第九管口和第二排第八管口之间,通过大弯头(151)相连接;出液管(17)接第一排第十五管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冷凝器组件(1)的一侧为两排从上到下垂直排列的U形管;冷凝器组件(1)的另一侧为两排从上到下垂直排列的管口;冷凝器组件第一排第二管口和第二排第三管口之间,第一排第四管口和第二排第五管口之间,第一排第六管口和第二排第七管口之间,第一排第八管口和第二排第九管口之间,第一排第十管口和第二排第十一管口之间,第一排第十二管口和第二排第十三管口之间,第一排第十六管口和第二排第十六管口之间,分别通过小弯头(231b、232b、233b、234b、235b、236b、237b)相连接;冷凝器组件第一排第三管口和第二排第二管口之间,第一排第五管口和第二排第四管口之间,第一排第七管口和第二排第六管口之间,第一排第九管口和第二排第八管口之间,第一排第十一管口和第二排第十管口之间,第一排第十三管口和第二排第十二管口之间,分别通过大弯头(231a、232a、233a、234a、235a、236a)相连接。第一排第一管口和第二排第一管口及进气管(26)之间,第一排第十四管口和第二排第十四管口及第二排第十五管口之间,分别通过三通管(241、242)相连接;出液管(27)接第一排第十五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组件(1)的板块的高度尺寸在290-410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组件(1)的板块的高度尺寸在290-410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组件(1)的板块的高度尺寸在290-410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组件(1)的板块的高度尺寸在394-410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组件(1)的板块的高度尺寸在394-410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组件(1)的板块的高度尺寸在394-410mm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组件、电机、风叶、管路组件以及外壳部件,冷凝器组件为垂直的板块式设计,所述冷凝器组件采用两排U形管结构,各排U形管均为八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外机,由于冷凝器组件的U形管根数选择和走管布置合理,使制冷剂流程设计得到优化,冷凝器组件换热效率得到提高,冷凝器组件的高度和体积大大减小,从而使整个空调器室外机的高度和体积减小,材料消耗降低。
文档编号F25B39/04GK2470765SQ0026365
公开日2002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5日
发明者朱江洪, 郑祖义, 陈育峰, 林崐, 杨孟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