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9946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源热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机领域,尤其涉及水源热泵机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泵机一般采用空气介质进行热交换,而水源热泵机则采用比热容大、传热性能较好的水介质进行热交换。由于冷凝器主要起热交换作用,将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汽经冷却水冷却后排出,因此冷凝器的换热效率直接影响了水原热泵机的工作效率。专利ZL98217094.7《水冷风管式空调器》(申请日1998年7月16日)公开了一种具水冷套管式冷凝器的空调器,如图1所示,通过将直径不同且相套的铜管分隔为互不相通的两个空间,分别接水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该结构制冷剂流动于大小管间的环隙,而水流则逆向流动于管内,换热效率较高,且造价较低,但由于换热管直径的限制,通常需要将若干条管束集为一束,再绕成盘圆,以增大换热距离。这样,一方面水的冲刷震动易使管体间相互碰撞接触,影响了热交换效率,且易导致管壁的磨损破裂;另一方面,管束所绕成的盘圆结构其中间形成空间,无形中增大了整机体积,因此该结构一般用于住宅或楼层等中小型场所。后来,专利ZL00253851.2《一种具有高效换热器的水源热泵》(申请日2000年10月10日)公开了一种具列管式换热器的水源热泵机,如图2所示,通过在换热器壳体两端的封头中设置呈上、下位置关系的隔板,将管束上下划分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区域,形成换热器的多个管程。该结构可用于大型机,但由于其换热管为直管,长度受限,当要求较高的换热效率而增加管直径时,会导致水路冲刷速率的降低,从而影响了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且换热效率较高的水源热泵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电气部件,所述冷凝器包括有壳体、进气管、汇流管、换热管、进水口、出水口,壳体为封闭圆筒状;进气管、汇流管沿壳体轴向设置于壳体外;换热管为1个或1个以上,水平设置于壳体内,沿平面螺旋路径盘绕,其两端伸出壳体外,分别与进气管、汇流管相通,其中与汇流管相通的一端应低于与进气管相通的一端;壳体上部位于换热管上方设有进水口,壳体下部位于换热器下方设有出水口;另有一支撑管穿置于换热管螺旋中心,其两端固定于壳体上。
当采用上述结构后,一方面高压冷却水由壳体上部的进水口进入后,从壳体上端冲刷下来,直接与换制管内的制冷剂蒸汽进行热交换,热交换效果较好。另一方面,换热管盘绕为多层的平面螺旋状,增大了换热管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其螺旋状结构的中间留空位置基本被支撑管填补,避免了水流的空冲刷,提高了换热效率;而支撑管支撑起的换热管层状排列方式避免了管体相互间的碰撞接触,延长了管体的使用寿命;由于换热管的管径较小,其所绕成的螺旋状结构较为紧凑,中间留空较小,使整机结构更为小巧紧凑。
为使换热管内的制冷剂冷凝效果更好,可使每根换热管均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螺旋路径的外端与进气管相通,下层螺旋路径的外端与汇流管相通,上、下层螺旋路径的内端顺连。
为更好地定位换热管及支撑管,可在换热管的上方和下方设置固定在壳体上的压条,支撑管的上、下端面固定于压条上;为避免换热管间的相互接触,可在每层换热管间设有固定在支撑管上的层隔离条;为避免换热管与壳体接触,可在压条、壳体与换热管之间设置有一圈周边隔离条。
上述结构的压条与层隔离条一般为十字形,定位效果较好,且节约材料。
当本实用新型所需的冷凝器体积较大时,为保证冷却水的均匀冲刷,可于壳体内部在压条上方封闭有横向的隔板,其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均流孔,使冷却水由均流孔均匀流出。
综上所述,该结构与背景技术相比,体积较小,换热效率较高,且耐用性较高。


图1是背景技术1的结构图;图2是背景技术2的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纵部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电气部件,所述冷凝器包括有壳体、进气管、汇流管、换热管、进水口、出水口。
壳体为封闭圆筒状;进气管、汇流管沿壳体轴向设置于壳体外;换热管为1个或1个以上,水平设置于壳体内,沿平面螺旋路径盘绕,每根换热管均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螺旋路径的外端伸出壳体外与进气管相通,下层螺旋路径的外端伸出壳体外与汇流管相通,上、下层螺旋路径的内端顺连;壳体上部位于换热管上方设有进水口,壳体下部位于换热器下方设有出水口;在换热管的上方和下方有固定在壳体上的十字形压条,一穿置于换热管螺旋中心的支撑管的上、下端面固定于压条上;在每层换热管间设有固定在支撑管上的十字形层隔离条,在压条、壳体与换热管之间设置有一圈周边隔离条。
当本实用新型所需的冷凝器体积较大时,可在壳体内部于压条上方封闭有横向的隔板,其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均流孔。
权利要求1.一种水源热泵机,其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电气部件,所述冷凝器包括有壳体、进气管、汇流管、换热管、进水口、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壳体为封闭圆筒状;进气管、汇流管沿壳体轴向设置于壳体外;换热管为1个或1个以上,水平设置于壳体内,沿平面螺旋路径盘绕,其两端伸出壳体外,分别与进气管、汇流管相通,其中与汇流管相通的一端应低于与进气管相通的一端;壳体上部位于换热管上方设有进水口,壳体下部位于换热器下方设有出水口;另有一支撑管穿置于换热管螺旋中心,其两端固定于壳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热泵机,其特征在于每根换热管均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螺旋路径的外端与进气管相通,下层螺旋路径的外端与汇流管相通,上、下层螺旋路径的内端顺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源热泵机,其特征在于在换热管的上方和下方有固定在壳体上的压条,支撑管的上、下端面固定于压条上,在每层换热管间设有固定在支撑管上的层隔离条,在压条、壳体与换热管之间设置有一圈周边隔离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源热泵机,其特征在于该压条与层隔离条均为十字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源热泵机,其特征在于壳体内部在压条上方封闭有横向的隔板,其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均流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源热泵机,其中的冷凝器的进气管、汇流管沿壳体轴向设置于壳体外,换热管为1个或1个以上,水平设置于壳体内,沿平面螺旋路径盘绕,其两端伸出壳体外,分别与进气管、汇流管相通,壳体上部位于换热管上方设有进水口,壳体下部位于换热器下方设有出水口。这样,高压冷却水从壳体上端冲刷下来,直接与换制管内的制冷剂蒸汽进行热交换,热交换效果较好,而多层平面螺旋状的换热管则增大了换热管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其螺旋状的结构也较为紧凑。因此,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且换热效率较高。
文档编号F25B30/00GK2525446SQ0127302
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2日
发明者何华明 申请人:柯俊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