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室外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232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的室外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的室外机,更详细地说,涉及分体式空调器中可积层设置多个室外机的空调器室外机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空调器的制冷操作由通过压缩机将高温高压工作流体压缩的阶段、通过压缩机的液态工作流体经过膨胀阀时变换为低温液态及气态的减压阶段、通过膨胀阀的低温液态及气态的工作流体经过蒸发器时吸收周围热量并使外部温度变为较低温度后再流回到压缩机的阶段等构成的热交换循环来完成。
构成上述热交换循环的空调器一般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考虑到噪音和设置环境问题而较多使用的是分体式空调器。
分体式空调器由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机和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构成。室内机通过流动有较冷工作流体作为热交换器的蒸发器,以及将吸气口吸入的室内较热空气通过蒸发器冷却后吹送到排出口的送风扇来完成制冷操作。室外机包括有对通过室内机蒸发器流入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机,对压缩的工作流体进行放热使其逐渐变为液态的作为热交换器的冷凝器,为促进冷凝器放热而吸入并排出室外侧空气的室外侧送风扇,对通过冷凝器放热的工作流体进行减压的膨胀阀等部分。
图1为已有技术的空调器的室外机分解图。如图所示,在空调器的室外机内部,底板(1’)构成室外机(1)的底面,而室外机(1)的一侧面和背面外观则由机壳(1a)构成。同时,前面板(1b)形成室外机(1)的前面外观,另一侧面由侧面板(1c)形成,室外机(1)的上面外观则由遮盖板(1d)形成。
在室外机(1)的内部,冷凝器(2)作为热交换器设置于机壳(1a)对应的位置,并设置有用于通过冷凝器(2)时形成放热作用的气流的送风扇(3)。前面板(1b)设置有排风格栅(4),用于排出通过送风扇(3)的旋转而对冷凝器(2)进行热交换的较热空气。
此外,室外机(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5),隔板(5)用于分划设置有冷凝器(2)和送风扇(3)的空间和附加的空间,在附加的空间里设置有压缩机(6)和控制部(7)。压缩机(60)作为构成热交换循环的部分而用于压缩工作流体。
如上结构的室外机在空调器工作时,工作流体将传送到冷凝器(2)中,由送风扇(3)形成的气流通过机壳(1a)的通气孔吸入,并经过冷凝器(2)排出到排风格栅(4)。上述过程中,在制冷操作的情况下,由送风扇(3)形成的气流吸收工作流体的热量向外部放出,上述压缩机(6)则用于压缩工作流体。
但是,如上所述的已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随着空调器的普及,一个家庭中可能设置有多台空调器。在分体式空调器的情况下,室外机(1)将设置于阳台等地方并按与空调器的个数相当的数量设置。
由此,当使用多台空调器的情况下,阳台空间将被室外机的设置所占据。特别是,室外机(1)的周围需要有确保空气流动的空间,故不能在相邻的等高度上设置。
为此,如图2a所示,最近出现将室外机2段积层设置的结构。但是,室外机(1)特别是其压缩机(6)将发生较大的振动。压缩机(6)的振动将导致位于上端的室外机(1)的位置移动,严重时会使位于上端的室外机(1)掉下来,这是因为室外机(1)上面的面积和设置所需的面积几乎相同的缘故。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b所示,使用了附加的设置台(10)。但是,即便使用附加的设置台(10),若不固定设置于设置台(10)上的室外机(1),压缩机(6)的振动也会存在导致其落下的危险。若不想在设置台(10)上固定室外机(1),则需设置台(10)的上表面有相对较大的设置面积,但是,这会增加设置台(10)的设置空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已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实现积层2段以上稳固搭载的室外机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系统包括设置有热交换循环的工作流体和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以实现热交换的热交换单元;内部设置有压缩热交换循环的工作流体的压缩机并连接热交换单元的压缩单元。
上述压缩机至少按热交换单元的个数设置,而各压缩机则连接于相对应的热交换单元上。
设置的多个热交换单元将分别连接各空调器的室内机使用并按其顺序积层设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室外机系统有如下效果。
在本发明的室外机系统由热交换单元和可设置多个压缩机的压缩单元构成,并在积层设置多个热交换单元的同时,设置于一个压缩单元的多个压缩机各连接到上述热交换单元。
因此,可避免产生较大振动的压缩机设置于热交换单元中,使积层设置的多个热交换单元的设置状态相对坚固。


图1为一般空调器的室外机结构的分解图。
图2a为已有技术中室外机积层设置状态的正面图。
图2b为已有技术中使用附加的设置台积层设置室外机的设置状态正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外机系统结构的概略图。
图面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20、20’热交换单元, 22机壳,23柱腿, 24排风格栅,26控制遮盖, 28电源线,30配管, 39工作阀,40支持台, 50压缩单元,52机壳, 53柱腿,54连接阀, 56通气孔,58电源线, 60压缩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3显示出本发明中的空调器室外机系统结构的概略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外机系统大体上由热交换单元(20,20’)和压缩单元(50)构成。热交换单元(20,20’)的外观由机壳(22)形成,机壳(22)内部形成的空间设置有称为冷凝器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及用于形成通过室外热交换器气流的送风扇等部分。机壳(22)的下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整体机壳(22)的柱腿(23),上述柱腿(23)设置有多个。当热交换单元(20,20’)积层使用时,相对设置于上端的热交换单元(20’)的柱腿(23),将安置于相对设置于下端的热交换单元(20)的上面。这里,热交换单元(20,20’)分别使用于不同的空调器中。
机壳(22)的一面设置有排风格栅(24),用于形成通过室外热交换器的空气向热交换单元(20,20’)的外部排出的通道。机壳(22)的至少背面和以图面为基准的左侧面设置有多个通气孔,用于将外部空气供给到室外热交换器中。
机壳(22)的右侧面形成有控制遮盖(26),通过由控制遮盖(26)遮蔽的机壳(22)的一侧贯通有电源线(28)。机壳(22)的右侧面下端设置有多个工作阀(39),工作阀(39)对热交换单元(20)的内外部分中流动的热交换循环工作流体起到连接作用,必要时也可起到补充工作流体的作用。工作阀(39)连接配管(30),使空调器的热交换单元(20,20’)的内外部分流动工作流体。
热交换单元(20,20’)的柱腿(23)安置于支持台(40)上,使热交换单元(20,20’)支撑在离底面一定高度上。支持台(40)安置于室外机系统所处的底面上,支撑最下部的热交换单元(20)的柱腿(23)。
同时,机壳(52)形成压缩单元(50)的外观,机壳(52)的内部则设置有压缩机(60)。机壳(5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压缩机(60),压缩机(60)的个数对应于热交换单元(20,20’)的个数。
压缩单元(50)的大小根据其内部设置的压缩机(60)而设计。例如,根据压缩机(60)自身的大小或个数而设计。压缩单元(50)的内部可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压缩机(60)所需的各前置部件的控制部(图中未示)。当然,控制部也同时可设置于热交换单元(20)内部,或者设置于热交换单元(20)及压缩单元(50)中的一个内部。
压缩单元机壳(52)的底面上也设置有柱腿(53),柱腿(53)用于支撑机壳(52)的整体。当然,也可将压缩单元(50)柱腿(53)支撑于附加的支持台(40)上,支持台(40)具有吸收压缩单元(40)产生的振动或噪音的作用。
压缩单元(50)的机壳(52)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阀(54),连接阀(54)是向压缩单元(50)内部的压缩机(60)供给工作流体的配管和将压缩机(60)中压缩的工作流体传送到室内机的配管(30)相连接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向压缩单元(50)的内部传送工作流体的连接阀(54)和从压缩单元(50)向室内机传送工作流体的连接阀分离设置,但并非必须如此设置。
压缩单元(50)的机壳(52)上形成有通气孔(56),用于防止压缩机(60)中产生的热量引起内部温度升高。通气孔(56)设置于机壳(52)的多处位置较为合适。
压缩单元(50)也同热交换单元(20)一样,在其一侧面设置有控制遮盖(图中未示),通过由控制遮盖遮蔽的部分贯通有电源线(58)。压缩单元(50)的电源线(58)与热交换单元(20)的电源线(28)一同连接到室内机一侧。
下面详细说明如上结构的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系统的作用。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适用于至少使用2台分体式空调器的情况,并将上述热交换单元(20,20’)积层设置。上述热交换单元(20,20’)中位于下部的安置于支持台(40)上较为合适,而设置于上部的热交换单元(20’)将安置于设置在下部的热交换单元(20)的上面。
因此,即便在下部的热交换单元(20)上设置有热交换单元(20’),两者间并未设置有最大振动源的压缩机(60),故可防止相对位于上部的热交换单元(20’)的设置状态因振动产生错位的现象。
此外,设置有压缩机(60)的压缩单元(50)将位于热交换单元(20)所处的底面上较为合适。此时,压缩单元(50)的柱腿(53)与热交换单元(20)的柱腿(23)一同安置于支持台(40)上,这是为了防止底面的水分传送到压缩单元(50)或者压缩单元(50)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传递到底面。
同时,热交换单元(20)和压缩单元(50)及一侧的室内机之间,以及热交换单元(20’)和压缩单元(50)及另一侧的室内机之间,分别通过配管(30)相连接,以用于工作流体的流动。这里,以包含有热交换单元(20)的空调器在制冷操作的情况为例说明热交换循环的工作状态。
首先,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中吸收热量而变为相对高温的工作流体,通过配管(30)传送到压缩单元(50)中。压缩单元(50)中压缩的工作流体传送到热交换单元(20)。即,在工作流体传送到热交换单元(20)的室外热交换器并通过送风扇形成的气流经过室外热交换器时进行热交换。此时,工作流体将热量传递到通过室外热交换器的气流中而变为相对较低的温度。
通过室外热交换器的工作流体在膨胀阀(图中未示)中膨胀并传送到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在膨胀阀中,工作流体变为室内热交换器中较易膨胀的状态,传送到室内热交换器的工作流体将反复如上所述的过程。当然,包含有另一侧热交换单元(20’)的空调器中也进行有相同的热交换循环。
另外,本发明中将室外机一侧产生振动最大的压缩机(60)另行设置于压缩单元(50)中,因此,即便积层设置热交换单元(20,20’),热交换单元(20,20’)中几乎不会产生振动而可保持其稳定的积层状态。
本发明中的权利不只局限于上述的实例,而是隶属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在不超出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相关行业的技术者可对其进行多种变形。
在本发明的实例中,以设置有2个压缩机的压缩单元为参考而设置有2个热交换单元的室外机系统作为一例说明。但是,本发明同时包含有多个压缩机设置于压缩单元,并设置与此个数对应的热交换单元的室外机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器的室外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热交换循环的工作流体和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以实现热交换的热交换单元;内部设置有压缩热交换循环工作流体的压缩机,并连接于热交换单元而使用的压缩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压缩机至少按热交换单元的个数设置,各压缩机连接于相对应的热交换单元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的热交换单元将分别连接各空调器的室内机使用并按其顺序积层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的室外机系统,由如下结构组成设置有热交换循环的工作流体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以实现热交换的热交换单元(20,20′);内部设置有压缩热交换循环工作流体的压缩机(60),并连接于热交换单元(20,20′)而使用的压缩单元(50)等。压缩机(60)至少按热交换单元(20,20′)的个数设置,而各压缩机(60)则连接于相对应的热交换单元(20,20′)上。设置的多个热交换单元(20,20′)分别连接于各空调器的室内机使用并按其顺序积层设置。本发明涉及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系统可防止热交换单元(20,20′)的设置随室外机系统运行产生的振动而错位。
文档编号F25B31/00GK1712867SQ20041001965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1日
发明者崔元俊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