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机用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3480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冰机用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装置的蒸发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冰机上的蒸发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冰机用蒸发器,是一根弯曲的蒸发管,将其置于液体(水)中,在蒸发管内通入制冷液,使其周围的液体(水)结成冰。此类蒸发器的制冷表面积过小,制冷效率低,制成冰后,蒸发管脱冰也比较麻烦。因此,该种蒸发器已被市场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的蒸发器,它是在原有的蒸发管上加设了若干根平行排列的制冰棒,这些制冰棒的内部空腔与蒸发管相通,使用时将该蒸发器的制冰棒置于液体(水)中,制冷液在蒸发管和制冰棒内流动形成回路,产生制冷效果,从而使液体(水)在制冰棒上结成冰柱。该种蒸发器是在垂直的制冰棒的表面上制冰,既增加了制冷表面积,使制冷效率提高,又使脱冰变得容易。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该种蒸发器仍存在不足由于制冷液在制冰棒内流动不够充分,长期使用后,在制冰棒的内底部会有冷冻油沉积,从而影响到制冰效果,使制冰效果变差,脱冰时间延长,导致了制冰产量的下降,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冰机用蒸发器,其目的一是克服现有蒸发器在长期使用后制冰效果降低的缺陷,使蒸发器使用寿命延长;二是进一步提高制冰效率,加快制冰和脱冰速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冰机用蒸发器,包括蒸发管和间隔平行排列的制冰棒,制冰棒垂直固定在蒸发管的下方,制冰棒为圆筒状,其上端与蒸发管固定连接,其下端封闭,其内部型腔与蒸发管的型腔相通;所述蒸发管为短管拼接结构,各蒸发管短管的头、尾拼接处对称设置有下通接口,该下通接口的朝下管口处向下延伸形成一直通段,该直通段的横截面为“D”形;两相邻的下通接口的直通段以平行壁面相对,在壁面间夹设有一隔片,两个直通段、一个隔片三者相靠,其横截面与制冰棒的内径相配,三者一同卡在制冰棒的敞口内,并在敞口处密封;所述隔片的下部向下延伸至制冰棒的内腔下方,其两侧与制冰棒的内壁相接触,将制冰棒的型腔分隔为进液腔和出液腔;隔片的底部边沿与制冰棒的型腔底部有一空隙,前段蒸发管短管、进液腔与出液腔、后段蒸发管短管通过该空隙联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关内容和变化解释如下1、上述技术方案中,为进一步提高制冷效果,增加制冷液的流速,所述进液腔内的直通段的长度小于出液腔内直通段的长度;并且,蒸发管内腔的截面积大于进液腔和出液腔的截面积。
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蒸发管一端接毛细管,另一端接制冷液出管。
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是制冰棒型腔内由隔片分隔而成的两个腔,其中一腔与通入制冷液的前段蒸发短管连接,该腔即为进液腔;另一腔与通出制冷液后段蒸发短管连接,该腔即为出液腔。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通接口直接是蒸发管短管上的端部折弯结构,其直通段则是将折弯结构的下端口再压制成的横截面为“D”形的一段。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在制冰棒内腔加设隔片,用该隔片扰动制冷液,使冷冻油不易沉积,另一方面将插入制冰棒的蒸发管管口压制成了“D”型,使插入制冰棒的蒸发管管口的截面积加大,制冷液的流动更为顺畅,使制冷效果明显提高。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将进液腔内的直通段设计的较短,出液腔内的直通段设计的较长,蒸发管的截面积比进液腔和出液腔的截面积都要大,这样制冷液在制冰棒型腔内的流动速度就大于蒸发管内的流动速度,使制冰棒部分的热交换效率增大,进一步提高了制冷效果;由于制冰时是将制冰棒垂直插入溶液(水)中,是在制冰棒上制成冰柱,脱冰时,可将制冰机换向工作,启动制热过程,当制冰棒表面的积冰稍许溶化,即可快速方便地脱冰。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实型新型在制冰棒内加设了隔板,通入制冰棒的蒸发管管口的横截面设计成“D”形,使制冰效率大大提高,在不增加蒸发器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制冰产量一倍以上。
2、由于本实型新型的蒸发管与制冰棒连接处的特殊结构设计,使该蒸发器的各连接处的气密性更易保证,生产、装配方便,便于大批量生产。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图;附图3为实施例的主视图;附图4为附图3的俯视图;附图5为附图3的左视图;以上附图中1、制冰棒;2、蒸发管短管;3、下通接口;4、直通段;5、平行壁面;6、隔片;7、进液腔;8、出液腔;9、空隙;10、毛细管;11、制冷液出管;12、蒸发器固定板;13、蒸发器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5所示,一种制冰机用蒸发器,由S型盘绕的蒸发管和十个互相平行排列的制冰棒1组成,制冰棒1垂直固定在蒸发管的下方,制冰棒1为圆筒状,其上端与蒸发管固定连接,其下端封闭;所述蒸发管由九段蒸发管短管2拼接而成,各蒸发管短管2的头、尾拼接处对称设置有下通接口3,该下通接口3为向下折弯的接口,其朝下的管口处向下延伸形成一直通段4,该直通段4的横截面为“D”形;两相邻的下通接口3的直通段4以平行壁面5相对,在壁面5间夹设有一隔片6,两个直通段4、一个隔片6三者相靠,其横截面与制冰棒1的内径相配,三者一同卡设在制冰棒1的敞口内,并在敞口处焊接密封;所述隔片6的下部向下延伸至制冰棒的内腔下方,其两侧与制冰棒1的内壁相接触,将制冰棒1的内部型腔分隔为进液腔7和出液腔8;隔片6的底部边沿与制冰棒1的型腔底部有一空隙9,前段蒸发管短管2、进液腔7与出液腔8、后段蒸发管短管2通过该空隙9联通;进液腔7内的直通段4的长度小于出液腔8内直通段4的长度,蒸发管短管2的截面积分别大于进液腔7和出液腔8的截面积。蒸发管一端通过一段蒸发器接管13接毛细管10,另一端接制冷液出管11。
本实施例中,下通接口3直接是蒸发管短管2上的端部折弯结构,其直通段4则是将折弯结构的下端口再压制成的横截面为“D”形的一段;各连接处均为焊接连接。
工作时,可将本实施例用蒸发器固定板12固定在制冰盒上方,制冰棒1垂直浸入液体(水)中,通入制冷液,制冷液经毛细管10,通过蒸发器接管13,进入第一个制冰棒1的进液腔7,绕过隔片6至出液腔8,然后再从第一根蒸发管短管2通出,再依次流经第二至第十个制冰棒,最后从制冷液出管11流出蒸发器。
权利要求1.一种制冰机用蒸发器,包括蒸发管和间隔平行排列的制冰棒[1],制冰棒[1]垂直固定在蒸发管的下方,制冰棒[1]为圆筒状,其上端与蒸发管固定连接,其下端封闭,其内部型腔与蒸发管的型腔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为短管拼接结构,各蒸发管短管[2]的头、尾拼接处对称设置有下通接口[3],该下通接口[3]的朝下管口处向下延伸形成一直通段[4],该直通段[4]的横截面为“D”形;两相邻的下通接口[3]的直通段[4]以平行壁面[5]相对,在壁面[5]间夹设有一隔片[6],两个直通段[4]、一个隔片[6]三者相靠,其横截面与制冰棒[1]的内径相配,三者一同卡在制冰棒[1]的敞口内,并在敞口处密封;所述隔片[6]的下部向下延伸至制冰棒的内腔下方,其两侧与制冰棒[1]的内壁相接触,将制冰棒[1]的型腔分隔为进液腔[7]和出液腔[8];隔片[6]的底部边沿与制冰棒[1]的型腔底部有一空隙[9],前段蒸发管短管[2]、进液腔[7]与出液腔[8]、后段蒸发管短管[2]通过该空隙[9]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用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腔[7]内的直通段[4]的长度小于出液腔[8]内直通段[4]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用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的截面积分别大于进液腔[7]和出液腔[8]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用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一端接毛细管[10],另一端接制冷液出管[11]。
专利摘要一种制冰机用蒸发器,包括蒸发管和间隔平行排列的制冰棒1,制冰棒1垂直固定在蒸发管的下方,制冰棒1为圆筒状,其上端与蒸发管固定连接,其下端封闭,其内部型腔与蒸发管的型腔相通;其特征在于各蒸发管短管2的头、尾对称设置有下通接口3,其朝下的管口处向下延伸形成一向下的横截面为“D”形的直通段4;两相邻的直通段4以平行壁面5相对,在壁面5间夹设有一隔片6,三者一同卡入制冰棒1的敞口内,并在敞口处密封;所述隔片6的下部向下延伸至制冰棒的内腔下方,其两侧与制冰棒1的内壁相接触,将制冰棒1的内部型腔分隔为进液腔7和出液腔8;隔片6的底部边沿与制冰棒1的型腔底部有一空隙9。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蒸发器在长期使用后制冰效果降低的缺陷,并进一步提高了制冰效率。
文档编号F25B39/02GK2755518SQ20042010941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日
发明者孙兴泉 申请人:吴江市荣达制冷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