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526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船用空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各类船只上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船用空调与传统陆地上的空调有较大的差异,由于不同航线上的空气温度、湿度以及海水的温度不一样,特别是船舶在航行的过程中,由于太阳照射的位置和方向都在不断的变化,从而导致热负荷波动较为剧烈,并且海平面上的空气中混有溶有盐分的小水滴,容易对换热设备的翅片等金属部件产生腐蚀作用,特别是采用海水作冷却方式时,海水对换热器的金属管有着强烈的腐蚀作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船舶舱内的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对空调的大小限制条件也越来越严格,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既高效又结构紧凑的空气调节装置来满足这种需求。传统的风冷式空调装置,当热负荷剧烈波动时容易产生各种保护,压缩机也会频繁启动,这就影响空调机组的使用寿命。并且传统的风冷式空调装置未进行特殊的防腐蚀处理,很容易产生腐蚀,从而导致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的衰减,严重时机组将停止运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风冷式空调未能有效的利用海水这个巨大的冷热源,使得能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现有船用空调也有利用海水作冷热源,但这些机型基本上均采用板式换热器,该种换热器为了防止海水的腐蚀常采用纯钛或钛合金,这样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并且由于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通道比较细,当船舱的热负荷变化剧烈的时候,换热通道很容易冻裂,因而为了防止出现冻裂的情况发生,需要安装很复杂的控制设备,这不仅增加了空调机组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机组出现故障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防腐蚀船用空调。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船用空调,其包括一压缩机、一高压开关、第一换热器、第一过滤器、第一截流毛细管、第二换热器和外转子离心风机,上述各部件依次连接组成闭合回路,其中,该第一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其包括两根管径不同的铜管,内管为含镍10%以上的镍铜管螺纹管,外管为紫铜管,二者焊接而成,该第二换热器为翅片管式换热器,其包括螺纹紫铜管和套在外面的涂有金色亲水膜的铝翅片。
由于本实用新型分别以套管式换热器和翅片管式换热器替代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由两根管径不同的铜管组成,内管为含镍10%以上的镍铜管螺纹管,该结构的管路可以有效防腐蚀,外管为紫铜管,二者焊接而成,而翅片管式换热器包括螺纹紫铜管和套在外面的涂有金色亲水膜的铝翅片,也可以有效防止翅片被海水液滴腐蚀,并且无需辅助结构,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用空调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统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用空调第二实施方式的系统原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船用空调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组装方式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船用空调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组装方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船用空调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统原理图,该船用空调主要是由压缩机1、高压开关2、套管式换热器3、过滤器4、节流毛细管5、翅片管式换热器6、外转子离心风机7、低压开关8等部分组成。该结构船用空调主要用于船舱的空气调节,它具有制冷、单独送风两项功能。制冷时,制冷剂经压缩机1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套管换热器3。套管换热器3由两根管径不同的铜管构成,内管为含镍为10%以上的镍铜管通过扭转工艺变成四通道的螺纹管,外管为紫铜管,四通道的螺纹管外套紫铜管然后焊接而成,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将焊接好的套管弯成所需要的形状。镍铜管里面通海水,镍铜管和紫铜管的夹层走制冷剂。之所以采用含镍10%以上的镍铜管一方面是考虑到海水的腐蚀性,另一方面是为了尽量保持铜管的换热性能。海水经水泵(用户配备)泵送至套管换热器3,对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行冷却使其冷凝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滤器4和节流毛细管5降压后成为气液两相流进入翅片管式换热器7中,对空气进行冷却再由外转子离心风机7送入船舱内。制冷剂吸热蒸发后变为气体,最后被吸入压缩机1。送风时,压缩机1与水泵均不工作,只有外转子离心风机7工作,并且根据需要可任意选择高、中、低三挡进行送风运行。
第二实施例参见图2、图3和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用空调第二实施方式的系统原理图。该船用空调主要是由压缩机11、高压开关12、四通阀13、套管式换热器14、过滤器15、15’节流毛细管16、16’、单向阀17、翅片管式换热器18、外转子离心风机19、低压开关20等部分组成。该结构的船用空调具有制冷、单独送风、制热等三项功能,其中制冷与单独送风功能和第一实施例船用空调工作过程相同,但增加了一个制热功能。制热时,制冷剂经压缩机11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四通阀13换向后进入翅片管式换热器18。翅片管式换热器18由内螺纹管外套涂有金色亲水膜的铝翅片组成,空气在翅片管式换热器18中经加热后再由外转子离心风机19送入船舱内。制冷剂放热冷凝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滤器15’、节流毛细管16’及单向阀17降压后成为气液两相流进入套管式换热器14,在套管换热器14中制冷剂与海水进行热交换,吸收海水中的热量后成为气体,最后进入压缩机进行下一次循环,进行热交换的海水则直接排放入大海。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船用空调第二实施方式的两种组装方式立体图,图3为第一种组装方式图,翅片管式换热器18安装于外转子离心风机与套管式换热器14之间,图4为第二种组装方式图,套管式换热器14安装于外转子离心风机与翅片管式换热器18之间,底座100底部还设有一减振海绵,套管式换热器14和压缩机安装在一个壁高20-60毫米的接水盘底座上,接水盘下部有两个相对的排水管。另外,所有裸露在外的管路以及底座100均喷有抗腐蚀性的油漆。
本实用新型根据船用空调的特点合理的利用了海水这一容量巨大的冷热源,从而使得机组高效、稳定,其能效比大大超过了传统以空气为冷热源的空调机组,而且对环境污染也较小。为了防止海水对换热器腐蚀,并且尽量确保换热管高效换热,套管换热器的海水接触的换热管采用含镍为10%以上的镍铜管以取代价钱昂贵的钛或钛合金,这就减少了空调机组的投资成本。海平面上的空气中混有大量微小的海水液滴,这些液滴对空调设备有着强烈的腐蚀性,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翅片采用防腐性能极强的涂有金色亲水膜的铝翅片,同时所有裸露在外的管路以及机组底座均喷有抗腐蚀性的油漆。尽管该空调机组的振动与噪音已经很小,但为了减少由于船舶自身的振动从而导致机组产生受迫振动,本实用新型在机组底座的底部增加了一减振海绵。由于本实用新型分别以套管式换热器和翅片管式换热器替代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由两根管径不同的铜管组成,内管为含镍10%以上的镍铜管螺纹管,该结构的管路可以有效防腐蚀,外管为紫铜管,二者焊接而成,而翅片管式换热器包括螺纹紫铜管和套在外面的涂有金色亲水膜的铝翅片,也可以有效防止翅片被海水液滴腐蚀,并且无需辅助结构,结构相对简单。
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一些变形或者改进,如果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受到本实用新型的启发做出的显而易见的非实质性的改变或者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船用空调,其包括一压缩机、一高压开关、第一换热器、第一过滤器、第一截流毛细管、第二换热器和外转子离心风机,上述各部件依次连接组成闭合回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其包括两根管径不同的铜管,内管为含镍10%以上的镍铜管螺纹管,外管为紫铜管,二者焊接而成,该第二换热器为翅片管式换热器,其包括螺纹紫铜管和套在外面的涂有金色亲水膜的铝翅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式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还装有一低压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用空调,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四通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空调,其特征在于,该船用空调的第一截流毛细管与翅片管式换热器之间还设有一单向阀、一第二截流毛细管和第二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空调,其特征在于,其底部还设有一减振海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空调,其特征在于,该套管式换热器安装于外转子离心风机与翅片管式换热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空调,其特征在于,该翅片管式换热器安装于外转子离心风机与套管式换热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有裸露在外的管路以及机组底座均喷有抗腐蚀性的油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和压缩机安装在一个壁高20-60毫米的接水盘底座上,接水盘下部有两个相对的排水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各类船只上的空调装置。一种船用空调,其包括一压缩机、一高压开关、第一换热器、第一过滤器、第一截流毛细管、第二换热器和外转子离心风机,上述各部件依次连接组成闭合回路,其中,该第一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其包括两根管径不同的铜管,内管为含镍10%以上的镍铜管螺纹管,外管为紫铜管,二者焊接而成,该第二换热器为翅片管式换热器,其包括螺纹紫铜管和套在外面的涂有金色亲水膜的铝翅片。本实用新型分别以套管式换热器和翅片管式换热器替代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由两根管径不同的铜管组成,该结构的管路可以有效防腐蚀,外管为紫铜管,二者焊接而成,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
文档编号F25B39/00GK2811875SQ20052006219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9日
发明者夏光辉, 王骏峰, 黎华平, 谢斌斌, 欧阳录春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