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515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调节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式的空气调节机,特别涉及供暖运转和除霜运转交替进行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在热泵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当利用供暖循环对室内供暖时,由于室外的热交换器从外部空气吸热,所以温度降低。在外部空气温度低的情况下,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冷凝而在室外热交换器上积霜。在室外热交换器的表面附着的霜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将其除掉,该工序一般称为除霜。除霜运转中通过切换四通阀,从供暖循环变更为制冷循环。其结果,通过使被压缩机升温的制冷剂流向室外热交换器,去除室外热交换器的表面堆积的霜。除霜运转中停止室内风扇和室外风扇。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58-115235号(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缩短除霜运转时间的技术。按照该文献的技术方案,在除霜运转中和除霜运转前后的供暖运转中的一定时间内,压缩机的转速被设定为高于根据室温和室温设定值计算出的设定转速。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278536号(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热泵式制冷循环中设置了带制冷剂加热器的旁通回路的空气调节机。该文献的空气调节机在供暖运转结束时,通过使因制冷剂加热器而过热的制冷剂流向室外热交换器,不必切换四通阀就可以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58-115235号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278536号在外部空气温度为_8°C以上时,使用制冷循环的除霜运转所需的时间在15分钟以内就可以结束,但是当外部空气温度在_15°C以下时,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上升会需要时间。因此,如果在外部空气温度较低状态下持续除霜运转直到完全除霜,则室温会过低。按照前述的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58-115235号(专利文献1),如果在除霜运转中和除霜运转前后的供暖运转中的一定时间内,提高压缩机的转速,则可以抑制室温降低。然而,如果因压缩机的转速上升到最大转速而导致室温急剧过度上升,则利用随后的反馈运转使室温稳定会花费很长时间。反之,压缩机的转速不足时,在外部空气温度较低的状态下制冷剂压力降低,所以由于制冷剂压力不足可能导致四通阀难以切换。这是由于四通阀的切换需要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压力的辅助。如果按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278536号(专利文献2)那样,设置具有制冷剂加热器的旁通回路,则可以将来自压缩机的高压喷出制冷剂和制冷剂加热器双方的能量都用于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所以,能缩短除霜运转时间。可是,由于在通常的制冷剂线路之外需要设置制冷剂加热器和旁通回路,所以导致室外机大型化,并且导致控制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即使外部空气温度较低时,也可以使用将供暖循环切换为制冷循环进行除霜运转的方法,使除霜运转后的供暖运转稳定。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包括转速可变的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四通阀;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部,控制压缩机和四通阀。四通阀切换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的流向,以使供暖运转时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流向室内热交换器,且在除霜运转时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流向室外热交换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外部空气温度。当从除霜运转切换到供暖运转时,外部空气温度在规定的外部空气温度基准值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对四通阀发出切换指令,并使压缩机以第一转速运转。另一方面,当从除霜运转切换到供暖运转时,外部空气温度高于外部空气温度基准值的情况下,控制部对四通阀发出切换指令,并使压缩机以低于第一转速的第二转速运转。优选的是,第一转速为压缩机的能设定的转速中的最大转速,第二转速根据即将开始除霜运转之前的供暖运转时的压缩机的转速而设定。优选的是,空气调节机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室温。这种情况下,在供暖运转开始后,当检测出的室温到达与室温设定值对应的范围时,控制部将压缩机的转速从第一转速或第二转速变更为第三转速。此后,对压缩机的转速进行反馈控制,以使检测出的室温保持为室温设定值。在此,第三转速根据即将开始除霜运转之前的供暖运转时的压缩机的转速而设定。优选的是,空气调节机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这种情况下,当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成立时,控制部结束除霜运转,第一条件是指检测出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在规定的除霜结束基准温度以上,第二条件是指开始除霜运转后经过了规定的最长除霜时间。优选的是,当由于第二条件成立而结束除霜运转时,控制部将第三转速以及对压缩机的转速进行反馈控制时的转速上限值,限制为低于能设定的最大转速。优选的是,在开始供暖运转并经过了规定的除霜限制时间之后,并且检测出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在根据外部空气温度而预设的除霜开始基准温度以下时,控制部开始除霜运转。这种情况下,当满足第二条件而结束除霜运转时,与满足第一条件而结束除霜运转时相比,控制部将作为下次开始除霜运转时的条件的除霜限制时间设定成较短。优选的是,空气调节机还包括转速可变的室外风扇,室外风扇向室外热交换器送风。这种情况下,当检测出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高于除霜开始基准温度、且在根据外部空气温度而预设的结霜基准温度以下时,与检测出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高于结霜基准温度时相比,控制部提高室外风扇的转速。按照本发明,对应外部空气温度,变更在除霜运转结束后开始供暖运转时的压缩机的转速。因此,在外部空气温度低于基准值时,可以避免由于压缩机的吐出压力不足而导致四通阀不能切换。当外部空气温度高于基准值时,与外部空气温度在基准值以下的情况相比,由于降低设定压缩机的转速后开始供暖运转,所以能够抑制室温的急剧上升。其结果,可以通过随后的反馈运转稳定地进行室温控制。


5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30结构的制冷剂线路图。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制冷剂线路图中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向的图。图3是室内机7的外观图。图4是简略表示图3的室内机7内部结构的断面图。图5是室外机14的外观图。图6是简略表示图5的室外机14内部结构的图。图7是空气调节机30的功能框图。图8是表示图7的控制部32的动作的流程图。图9是用于说明室外热交换器8结霜的判断方法的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控制部32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控制部32的动作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温度传感器(室温用)2温度传感器(室内热交换器用)12温度传感器(外部空气温度用)13温度传感器(室外热交换器用)3室内热交换器4室内风扇7室内机8室外热交换器9室外风扇10四通阀11压缩机14室外机15毛细管30空气调节机31操作部32控制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对相同或相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30结构的制冷剂线路图。图1表示供暖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向。图1的空气调节机30是包含室内机7和室外机14的分离式装置。室内机7包括室内热交换器3和室内风扇4。室外机14包括室外热交换器8、室外风扇9、四通阀10、压缩机11、作为膨胀机构的毛细管15、三通阀16和二通阀17。作为膨胀机构,也可以使用膨胀阀代替毛细管15。
室内风扇4向室内热交换器3供给室内空气。在室内热交换器3中,室内风扇4 供给的室内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室外风扇9向室外热交换器8供给室外空气。在室外热交换器8中,室外风扇9供给的室外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四通阀10切换供暖运转时和除霜运转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压缩机11压缩制冷剂。毛细管15降低制冷剂的压力。三通阀16和二通阀17用于在安装室内机7和室外机14时向配管内注入制冷剂。图1的箭头示出了供暖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室外热交换器8产生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四通阀10供给至压缩机11。被压缩机11压缩后的温暖的制冷剂气体,在室内热交换器3中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而液化。这样,室内空气被加热。室内热交换器3中产生的制冷剂液体通过毛细管15减压后,供给至室外热交换器8,并利用室外热交换器8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而汽化。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制冷剂线路图中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向的图。参照图2, 当室外热交换器8附着有霜时,室外热交换器8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因此,例如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在对应外部空气温度的规定值以下时,判断室外热交换器8结霜并进行除霜运转。图9详细说明结霜的判断基准。图2的箭头示出了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停止驱动室内风扇4和室外风扇9。室内热交换器3中产生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四通阀10供给至压缩机11。被压缩机 11压缩的温暖的制冷剂气体,将热量传递给室外热交换器8而液化。这样,室外热交换器8 被加热并进行了除霜。室外热交换器8中产生的制冷剂液体通过毛细管15减压后供给至室内热交换器3,并利用室内热交换器3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而汽化。图3是室内机7的外观图。图4是简略表示图3的室内机7内部结构的断面图。图4是从图3的Y轴方向观察的室内机7的断面图。在图4中,除了图1、图2所示室内热交换器3和室内风扇4以外,室内机7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2、百叶板5和百叶板电动机6。温度传感器1(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室温。 温度传感器2检测室内热交换器3的温度。百叶板5是设置在室内机7的吹出口上的风向引导构件。百叶板电动机是用于驱动百叶板5转动的电动机。多个百叶板被驱动成朝向相同方向。图5是室外机14的外观图。图6是简略表示图5的室外机14内部结构的图。图6中,除了图1、图2所示室外热交换器8、室外风扇9、四通阀10和压缩机11以外,室外机14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2、13。 温度传感器12 (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外部空气温度。温度传感器13 (第三温度传感器) 检测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图7是空气调节机30的功能框图。图7中,除了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装置以外,空气调节机30还包括操作部31和控制部32。操作部31包括电源开关、温度调节键、 风量调节键和计时器等。控制部32是组装在室内机7内的计算机。基于操作部31输入的室温设定值等用户指令和温度传感器1、2、12、13的检测结果等,控制部32进行压缩机11 的转速控制、四通阀10的切换和风扇4、9的转速控制等。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30中,使用FD值阶段性控制压缩机11的转速。FD值设定为8挡以上。例如,将最大转速设为FD = 10时,最小转速设定为FD= 1、停止时为FD=0,且将额定转速设定为FD = 6。在供暖运转时,控制部32对压缩机11的转速进行反馈控制,使得用户输入的室温设定值与室温相等。由于外部空气温度越低,从室内流到室外的热量(热负荷)越大, 所以稳定状态下的FD值变高。但是,在寒冷地区普及的高隔热住宅中,即使外部空气温度为_8°C,有时也以FD = 1的最小转速运转。图8是表示图7的控制部32的动作的流程图。图8示出了在供暖运转中检测到室外热交换器8结霜而切换至除霜运转、随后再次恢复到通常的供暖运转的步骤。在刚开始供暖运转的步骤Sl中,从供暖运转开始直到经过规定时间(除霜限制时间)为止,即使室外热交换器8结霜,控制部32也不进行向除霜运转的切换。进行所述步骤Sl是为了保证直到空气调节机30的运转状态稳定的时间,以及室温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间。所述除霜限制时间通常设定在20 40分钟。经过除霜限制时间后,基于温度传感器12检测出的外部空气温度(步骤S2)和温度传感器13检测出的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步骤S; ),控制部32判断室外热交换器8是否结霜(步骤S4)。下面说明结霜的判断方法。图9是用于说明室外热交换器8结霜的判断方法的图。图9的横轴表示外部空气温度,纵轴表示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基于外部空气温度和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判断是否结霜。室外热交换器8的散热片上完全没有结霜时,室外热交换器8被外部空气加热。所以,如图9的实线35所示,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与外部空气温度成比例。而如果室外热交换器8上结霜,则由于外部空气不能通过,所以如图9的虚线36所示,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下降。随着结霜的发展, 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持续下降,最后到达基准线38以下的区域(图中的点39)。利用这种现象,控制部32判断结霜状态。具体而言,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在根据外部空气温度而预设的除霜开始基准温度以下的状态、即图9的双点划线的基准线38以下的状态持续3分钟左右时,控制部32判断室外热交换器8完全结霜,并将运转模式切换为除霜运转。基准线38按照空气调节机30的机种而不同,通过实际试验来确定。为了更准确判断结霜,优选使用压缩机11的转速进行修正。再次参照图8,利用控制部32检测到结霜后(步骤S4中为“是”),进入步骤S5。 随后的步骤根据进入步骤S5之前的步骤S2中测量的外部空气温度是否超过规定的基准值 (例如-15°C )而不同。(i)外部空气温度在基准值(_15°C )以下的情况(步骤S5中为“否”)即使外部空气温度在_15°C以下进行供暖运转时,在高隔热住宅不断增加的今天, 压缩机11的转速也大多没有达到最大转速。例如,设FD值最大为10时,有时在FD = 5的程度室温就等于设定值而处于稳定状态。控制部32在检测到结霜后开始除霜运转(步骤S10)。具体而言,为了切换四通阀 10,控制部32暂时停止压缩机11。控制部32在对四通阀10发出切换指令后,再次启动压缩机11。此时,为了尽早结束除霜,例如将压缩机11的转速设定为最大转速(FD = 10)。压缩机11启动后,四通阀10接受压缩机11的吐出压力的辅助而切换。由于压缩机11的转速为最大转速,所以即使在制冷剂温度低时,也可以保证四通阀10切换所需的足够的制冷剂压力。可以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的温度下降、且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上升来确认四通阀10的切换。在除霜运转时,控制部32停止室内风扇4和室外风扇9。这是为了不向室内吹出冷风,而且,也是不让外部空气夺走为了除霜而向室外热交换器8供给的温暖制冷剂气体的热量。除霜运转开始后,利用温度传感器13检测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Thexl (步骤 S11),控制部32判断检测出的温度Thexl是否在除霜结束基准温度以上(步骤S12)。理论上讲,如果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超过0°C,则霜已被除去,但是为了保证效果,将除霜结束基准温度设定在10°C左右。当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Thexl在除霜结束基准温度(10°C )以上时(步骤S12中为“是”),控制部32再次开始供暖运转(步骤S13)。具体而言,为了切换四通阀10,控制部 32暂时停止压缩机11。控制部32在对四通阀10发出切换指令后,再次启动压缩机11。此时,外部空气温度在基准值(_15°C )以下时,压缩机11的转速设定为最大转速(FD = 10)。 另外,假设在最长15分钟左右的除霜运转中外部空气温度基本不变。在室外风扇9停止过程中也能通过温度传感器12检测出外部空气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步骤S13中重新检测外部空气温度,并基于检测出的外部空气温度设定供暖运转开始时的压缩机11的转速。压缩机11启动后,四通阀10接受压缩机11的吐出压力的辅助而切换。由于压缩机11的转速为最大转速,所以即使制冷剂温度低时,也能保证四通阀10切换所需的足够的制冷剂压力。利用室内热交换器3和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确认四通阀10已切换后,控制部32 使室内风扇4和室外风扇9运转。可以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的温度上升、且室外热交换器 8的温度下降来确认四通阀10的切换。供暖运转再次开始后,通过温度传感器1检测室温(步骤S14),控制部32判断检测出的室温是否达到与用户输入的室温设定值对应的规定范围(步骤S15)。在图8的例示中,判断检测出的室温是否在设定值以上。当室温在设定值以上时(步骤S15中为“是”),控制部32将运转模式恢复为通常的反馈运转(步骤S16)。具体而言,控制部32将压缩机11的转速设定为,比即将开始除霜运转之前的供暖运转时的转速(FD = 5)仅仅高出规定值(+1)的转速(FD = 6)。随后,控制部32对压缩机11的转速进行反馈控制,以使通过温度传感器1检测出的室温与用户输入的室温设定值相等。以下,重复步骤Sl以后的步骤。为了使空气调节机30的运转状态在除霜运转后的供暖运转时也保持稳定,在刚开始供暖运转的规定时间(除霜限制时间)内限制向除霜运转切换(步骤Si)。(ii)外部空气温度超过基准值(_15°C )的情况(步骤S5中为“是”)例如,高隔热住宅设置的空气调节机30中,在外部空气温度为2°C左右时,以压缩机的转速为最小设定转速(FD = 1)的方式进行供暖运转。控制部32检测到结霜后开始除霜运转(步骤S6)。具体而言,为了切换四通阀10, 控制部32暂时停止压缩机11。控制部32在对四通阀10发出切换指令后,再次启动压缩机11。此时,压缩机的转速被设定为等于或略高于额定转速(FD = 6)。在外部空气温度高时,四通阀10接受压缩机11的吐出压力后容易地进行切换。除霜运转中,控制部32停止室内风扇4和室外风扇9。除霜运转开始后,通过温度传感器13检测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Thexl (步骤 S7),控制部32判断检测出的温度Thexl是否在除霜结束基准温度(10°C )以上(步骤S8)。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Thexl在除霜结束基准温度(10°C )以上时(步骤S8中为 “是”),控制部32再次开始供暖运转(步骤S9)。具体而言,为了切换四通阀10,控制部32 暂时停止压缩机11。控制部32在对四通阀10发出切换指令后,再次启动压缩机11。此时,当外部空气温度超过基准值(_15°C )时,不将压缩机11的转速设定为最大转速。在外部空气温度高的状态下,如果将压缩机11的转速提高到最大转速,则室温会急剧上升。因此,恢复反馈运转时室温的超调(overshoot)增大,而室温恢复稳定需耗费大量时间。所以,压缩机11的转速被设定为,比即将开始除霜运转之前的供暖运转的转速 (FD = 1)大规定值(+3 4)的转速(FD = 4 幻。这样,可以稳定控制室温而使其不会急剧变化。由于外部空气温度高,所以即使压缩机11的转速低,也能够保证四通阀10切换所需的足够的制冷剂压力。随后的步骤S14以后的步骤中,与外部空气温度在基准值(_15°C )以下的情况相同,所以不再重复说明。按照上述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30,当外部空气温度在基准值以下时,除霜运转结束后开始供暖运转时压缩机11的转速被设定为最大转速。所以,可以避免因压缩机11 的吐出压力不足而导致四通阀10无法切换的情况。与外部空气温度在基准值以下的情况相比,当外部空气温度高于基准值时,由于较低地设定了压缩机的转速后开始供暖运转,所以可以抑制室温的急剧上升。其结果,可以通过随后的反馈运转稳定地进行室温控制。(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1中,在图8的步骤S8、S12中,当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Thexl在除霜结束基准温度(10°c)以上时(第一除霜结束条件),结束除霜运转。但是,当外部空气温度在-20°c以下时,即使进行除霜运转,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几乎不上升。因此,如果直到室外热交换器8的霜完全被去除为止持续除霜运转,则室温就会过低。所以,在实施方式2中,当除霜运转时间超过上限值(最长除霜时间)时也会结束除霜运转(第二除霜结束条件)。最长除霜时间设定为15分钟左右。另外,由于除霜运转中室内风扇4停止,所以不能通过温度传感器1准确检测室温。因此,不依照室温而是根据除霜时间进行控制。当以第二除霜结束条件结束除霜运转时,在室外热交换器8的除霜完全结束之前就再次开始供暖运转。所以,需要进行特别控制,以防止未完全除去的霜堆积后使室外机14 处于结冰状态。以下进行具体说明。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控制部32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0的控制部32的动作步骤与图8的动作步骤的不同点在于,在步骤S11、S12之间包含步骤S12A。步骤S12A 为第二除霜结束条件。而且,在第二除霜结束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步骤S12A中为“是”), 图10的控制部32的动作步骤包含步骤S20 S27。由于图10的其他动作步骤与图8的情况相同,对相同或相应的步骤赋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不再重复说明。在步骤S12A中,控制部32判断除霜运转开始后是否经过了最长除霜时间(例如15分钟)。在未经过最长除霜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2A中为“否”),进入步骤S12,控制部 32判断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Thexl是否在除霜结束基准温度(10°C )以上,即,判断第一除霜结束条件是否成立。当经过了最长除霜时间时(步骤S12A中为“是”),控制部32将除霜运转强制结束并再次开始供暖运转(步骤S20)。具体而言,控制部32暂时停止压缩机11,在对四通阀 10发出切换指令后,再次启动压缩机11。此时,由于外部空气温度在基准值(_15°C)以下, 所以压缩机11的转速被设定为最大转速(FD = 10)。压缩机11启动后,四通阀10接受压缩机11的吐出压力的辅助而进行切换。在利用室内热交换器3和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确认四通阀10已切换后,控制部32使室内风扇4和室外风扇9运转。供暖运转再次开始后,通过温度传感器1检测室温(步骤S21),控制部32确认检测出的室温是否达到与用户输入的室温设定值对应的规定范围(步骤S22)。在图10的例示中,确认检测出的室温是否在室温设定值以上。当室温在设定值以上时(步骤S22中为“是”),控制部32将运转模式恢复为反馈运转(步骤S2!3)。具体而言,控制部32将压缩机11的转速设定为,比即将开始除霜运转之前的供暖运转时的转速仅仅高出规定值(+1)的转速。随后,控制部32对压缩机11的转速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利用温度传感器1检测出的室温与用户输入的室温设定值相等。但是,在步骤S23的情况下,压缩机11的转速的上限值被限制为低于最大转速。例如,即使除霜运转即将开始之前的压缩机11的转速为FD = 9,开始反馈运转时的转速不会上升到最大转速(FD = 10),而是被限制为小于最大转速的值(FD = 9)。这样,可以降低结霜的速度。如上所述,为保持空气调节机30的运转状态稳定,在供暖运转刚开始的规定时间 (除霜限制时间)内不向除霜运转进行切换。步骤S24中,控制部32将所述除霜限制时间设定为小于通常情况的除霜限制时间。例如,如果通常的除霜限制时间为30分钟左右,则在步骤SM中缩短至20分钟左右。这样,比通常情况更早地判断室外热交换器8是否结霜, 在结霜还不严重的情况下进行除霜运转。而且,也可以通过将图9中说明的除霜开始基准温度设定成比通常情况更高,在小于通常情况的结霜量下开始除霜运转。利用以上的步骤,可以防止结霜发展而导致室外机14处于结冰状态。随后,基于温度传感器12检测出的外部空气温度(步骤S2Q和温度传感器13检测出的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步骤S26),控制部32判断室外热交换器8是否结霜(步骤S27)。当检测到结霜时,返回步骤S10,控制部32开始除霜运转。在最长除霜时间内结束了除霜时(步骤S12中为“是”),控制部32进行图8中说明的步骤S13 S16,恢复到通常的反馈运转。(实施方式3)由于室外风扇9的转速越大,则作为显热使用的热量越多,所以室外热交换器8越不易结霜。可是,由于室外风扇9安装在室外,所以转速过大时成为噪音源。因此,室外风扇9通常以低于最大转速的转速运转。而当室外热交换器8开始结霜时,由于散热片之间被霜覆盖,所以即使增加室外风扇9的转速,噪音也几乎不会增大。因此在实施方式3中,控制部32检测室外热交换器8未完全结霜的状态、即开始部分结霜的状态。并且,当室外热交换器8开始部分结霜时,控制部32使室外风扇9的转速比通常的转速升高100 200rpm左右。这样,由于作为显热使用的热量增多,所以不易结霜,并且也提高了室外热交换器8的热交换效率。由于开始了结霜,所以因霜的存在使室外风扇9的噪音也比无霜状态小。可以基于温度传感器12、13对外部空气温度和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进行的检测,来判断室外热交换器8上开始结霜的状态。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当室外热交换器8 的温度高于前述的除霜开始基准温度(图9的双点划线38)、且在根据外部空气温度而预设的结霜基准温度(图9的点划线37)以下时,控制部32增加室外风扇9的转速。结霜基准温度和除霜开始基准温度的差设定为1°C左右。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控制部32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1的控制部32 的动作步骤与图10的动作步骤的不同点在于,取代步骤S4而是包含判断室外热交换器8 的结霜状态的步骤S4A。而且,图11的动作步骤还包含步骤S30,在步骤S4A中判断为室外热交换器8部分结霜时执行该步骤S30。由于图11的其他动作步骤与图10的情况相同,对相同或相应的步骤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不再重复说明。步骤S4A中,基于步骤S2中检测出的外部空气温度和步骤S3中检测出的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控制部32判断室外热交换器8的结霜状态。具体而言,当室外热交换器 8的温度超过对应外部空气温度的结霜基准温度(图9的点划线37)时,控制部32判断正常并使处理返回步骤S2。当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在对应外部空气温度的除霜开始基准温度(图9的双点划线38)以下时,控制部32执行步骤S5以后的处理,并开始除霜运转。当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在对应外部空气温度的结霜基准温度以下、且超过除霜开始基准温度时,控制部32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0。在步骤S30中,控制部32使室外风扇9的转速比通常的转速高100 200rpm左
右ο上述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全部为举例说明,而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表示而不局限于上述说明,并且还应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内容以及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机(30),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速可变的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8); 室内热交换器⑶;四通阀(10),切换所述压缩机(11)压缩的制冷剂的流向,以使供暖运转时所述压缩机 (11)压缩的制冷剂流向所述室内热交换器(3),且在除霜运转时所述压缩机(11)压缩的制冷剂流向所述室外热交换器(8);第一温度传感器(12),检测外部空气温度;以及控制部(32),控制所述压缩机(11)和所述四通阀(10),当从除霜运转切换到供暖运转时,外部空气温度在规定的外部空气温度基准值以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3 对所述四通阀(10)发出切换指令,并使所述压缩机(11)以第一转速运转,当从除霜运转切换到供暖运转时,外部空气温度高于所述外部空气温度基准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32)对所述四通阀(10)发出切换指令,并使所述压缩机(11)以低于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转速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3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速为所述压缩机(11)的能设定的转速中的最大转速,所述第二转速根据即将开始除霜运转之前的供暖运转时的所述压缩机(11)的转速而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3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机(30)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检测室温, 在供暖运转开始后,当检测出的室温到达与室温设定值对应的范围时,所述控制部 (32)将所述压缩机(11)的转速从所述第一转速或第二转速变更为第三转速,并且对所述压缩机(11)的转速进行反馈控制,以使检测出的室温保持为所述室温设定值,所述第三转速根据即将开始除霜运转之前的供暖运转时的所述压缩机(11)的转速而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3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机(30)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13),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1 检测所述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当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成立时,所述控制部(3 结束除霜运转,所述第一条件是指检测出的所述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在规定的除霜结束基准温度以上,所述第二条件是指开始除霜运转后经过了规定的最长除霜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机(30),其特征在于,当由于所述第二条件成立而结束除霜运转时,所述控制部(3 将所述第三转速以及对所述压缩机(11)的转速进行反馈控制时的转速上限值,限制为低于能设定的最大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机(30),其特征在于,在开始供暖运转并经过了规定的除霜限制时间之后,并且检测出的所述室外热交换器 (8)的温度在根据外部空气温度而预设的除霜开始基准温度以下时,所述控制部(3 开始除霜运转,当满足所述第二条件而结束除霜运转时,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而结束除霜运转时相比,所述控制部(3 将作为下次开始除霜运转时的条件的所述除霜限制时间设定成较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机(3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机(30)还包括转速可变的室外风扇(9),所述室外风扇(9)向所述室外热交换器(8)送风,当检测出的所述室外热交换器⑶的温度高于所述除霜开始基准温度、且在根据外部空气温度而预设的结霜基准温度以下时,与检测出的所述室外热交换器(8)的温度高于所述结霜基准温度时相比,所述控制部(3 提高所述室外风扇(9)的转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当从除霜运转切换到供暖运转时,在温度传感器(12)检测出的外部空气温度在规定的基准值以下的情况下,空气调节机(30)的控制部(32)对四通阀(10)发出切换指令,并使压缩机(11)以第一转速运转。另一方面,当检测出的外部空气温度高于基准值时,控制部(32)将压缩机(11)的转速设定成低于第一转速的第二转速,并开始供暖运转。优选第一转速为能设定的最大转速,且第二转速基于即将开始除霜运转之前的供暖运转时的压缩机(11)的转速而设定。
文档编号F25B47/02GK102472539SQ20108003131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2日
发明者有贺彻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