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0542阅读:19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在世界能源紧张的大趋势下,各国均在不断加强节能减排的要求,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趋势。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占社会能源的比例将不断增加,然而在整个建筑能耗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据相当的比例,所以提升空调系统的性能、效率,降低能耗,节能减排的工作刻不容缓。中央空调(供冷)系统的冷源设备通常采用风冷冷水机组或水冷冷水机组。风冷冷水机组由于其可室外安装,无需专用机房且安装简单而被广泛应用,但其存在冷凝温度高,机组能耗大的缺点。水冷冷水机组相比风冷机组而言能耗低,但其需要配置冷却塔、冷却水泵及管路系统,整机组需要单独的专用机房,存在占地面积大,管路复杂,工程投入大, 工期长的问题。目前空调主机设备厂家往往只提供空调主机设备部分,冷却塔、水泵等由其他专业设备厂家提供,并且每个厂家的空调主机设备控制部分也存在差异,虽然许多空调主机设备厂家都为客户预留一些少量的控制接点,但是终究很难与用户实际空调水路系统的控制有效的匹配,无法令整个空调系统运行在最佳的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其软、硬件集中程度高,具有节能可靠的,安装方便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 包括压缩机、双冷型蒸发式冷凝器、膨胀节流机构、蒸发器、冷冻水循环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双冷型蒸发冷凝器一端与压缩机出口相接,另一端通过膨胀节流装置与蒸发器进口相连,蒸发器的出口连接于压缩机的进口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同时,该冷冻水循环装置包括水处理装置、膨胀罐、冷冻水循环泵、电动二通阀,且该冷冻水循环装置连接于该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在冷冻水进口。所述压缩机为螺杆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或活塞式压缩机。所述双冷型蒸发冷凝器,包括布水器装置、冷凝盘管、PVC填料层、接水槽、冷凝风机、冷却水循环泵、水处理装置;且布水器装置通过水处理装置和冷却循环水泵与接水槽相通,布水器装置下依次布置有冷凝盘管、PVC填料层和接水槽,同时,冷凝风机位于机组的顶部。所述接水槽配有电加热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管路所配温度、压力传感器、对冷却水循环泵和冷凝风机的启停进行控制,对冷冻水循环泵及电动二通阀进行控制。所述压缩机、双冷型蒸发式冷凝器、膨胀节流装置、蒸发器、冷冻水循环水泵、水处理设备、膨胀罐、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置于同一箱体结构内。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机组采用双冷型蒸发式冷凝器,体积更小、效率更高,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和维护,并且节省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缩机;2、双冷型蒸发冷凝器;3、膨胀节流装置;4、蒸发器;5、冷冻水循环装置;6、控制装置;7、箱体;21、布水器装置;22、冷凝盘管;23、PVC填料层;24、接水槽; 25、冷却水循环泵;26、52水处理装置;27、冷凝风机;28、浮球阀;29、电加热器;51、膨胀罐;53、冷冻水循环泵;54、电动二通阀;61 64、温度传感器;65、压差传感器;66、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或类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软、硬件高度集中的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包括1压缩机、2双冷型蒸发式冷凝器、3膨胀节流机构、4蒸发器、5冷冻水循环装置及 6控制装置;详细地分为1压缩机、2双冷型蒸发式冷凝器中的22冷凝盘管、3膨胀节流机构、4蒸发器通过管路串联为一个封闭的制冷剂循环系统。4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吸收热量蒸发为气态制冷剂,进入1压缩机进口压缩成高压气体后排出进入2双冷型蒸发式冷凝器冷凝为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继而经过3膨胀节流机构变为低压液态制冷剂回到蒸发器中,周而复始地循环制冷。上述的2双冷型蒸发冷凝器由21布水器装置、22冷凝盘管、23PVC填料层、24接水槽、25冷却水循环泵J6水处理装置、27冷凝风机组成。其特征在于21布水器装置通过25 冷却循环水泵和26水处理装置与M接水槽相通,21布水器装置下依次布置22冷凝盘管、 23PVC填料层和M接水槽,27冷凝风机位于顶部;21布水器装置将喷淋水完全均勻地覆盖在22冷凝盘管的表面,22冷凝盘管管内为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管外为喷淋水和由27冷凝风机强迫对流的空气流。管内制冷剂被喷淋水和空气流双重冷却,尤其在风机的作用下喷淋水一部分吸热后蒸发为气态,利用水的汽化潜热由风机带走大量的热量,极大地提高了冷凝器换热效果。未蒸发的喷淋水散落到23PVC填料层中,被流经的空气冷却后温度降低进入底部M接水槽,再经25循环水泵继续进行循环,在冷凝过程中蒸发掉的水份由观水位调节浮球控制器自动给予补充。上述的M接水槽配有四电加热装置,29电加热器来防止当冷凝器停止运行时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出现冰冻现象。机组所配5冷冻水循环装置接于4蒸发器进、出口之间,主要是将在蒸发器中释放热量降温后的冷冻水输送到用户端。具体为机组冷冻水进水口连接有51膨胀罐并经过52 水处理装置和53冷冻水循环泵接至4蒸发器进口,在机组冷冻水进、出口之间接有M电动二通阀,用于根据用户负荷需求调节进入用户端的冷冻水流量。 机组同时配有6控制装置,由CPU处理器和数据采集模块组成,除常规的控制压缩机按负载启停外,其特征在于1.可根据压缩机66压力传感器和冷却喷淋进水64温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对冷却水循环泵和冷凝风机的启停进行控制,以适应机组全年工况运行。 2.可根据冷冻水管路进、出水61 63温度传感器和65压差传感器传输的信号,对53冷冻水循环泵和讨电动二通阀进行控制,以适应系统冷负荷变化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包括压缩机、双冷型蒸发式冷凝器、膨胀节流机构、蒸发器、冷冻水循环装置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冷型蒸发冷凝器一端与压缩机出口相接,另一端通过膨胀节流装置与蒸发器进口相连,蒸发器的出口连接于压缩机的进口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同时,该冷冻水循环装置包括水处理装置、膨胀罐、冷冻水循环泵、电动二通阀,且该冷冻水循环装置连接于该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在冷冻水进口。
2.根据权利1所述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螺杆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或活塞式压缩机。
3.根据权利1所述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冷型蒸发冷凝器,包括布水器装置、冷凝盘管、PVC填料层、接水槽、冷凝风机、冷却水循环泵、水处理装置;且布水器装置通过水处理装置和冷却循环水泵与接水槽相通,布水器装置下依次布置有冷凝盘管、PVC填料层和接水槽,同时,冷凝风机位于机组的顶部。
4.根据权利3所述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配有电加热装置。
5.根据权利1所述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管路所配温度、压力传感器、对冷却水循环泵和冷凝风机的启停进行控制,对冷冻水循环泵及电动二通阀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1所述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双冷型蒸发式冷凝器、膨胀节流装置、蒸发器、冷冻水循环水泵、水处理设备、膨胀罐、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置于同一箱体结构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包括压缩机、双冷型蒸发式冷凝器、膨胀节流机构、蒸发器、冷冻水循环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双冷型蒸发冷凝器一端与压缩机出口相接,另一端通过膨胀节流装置与蒸发器进口相连,蒸发器的出口连接于压缩机的进口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同时,该冷冻水循环装置包括水处理装置、膨胀罐、冷冻水循环泵、电动二通阀,且该冷冻水循环装置连接于该一体化双冷高效冷水机组在冷冻水进口。其所具有的优点是机组采用双冷型蒸发式冷凝器,体积更小、效率更高,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和维护,并且节省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文档编号F25B39/00GK202328886SQ20112040944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师红亮, 金辉, 高建廷 申请人: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