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144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具有多台压缩机的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来构成制冷循环的空调机,特别地涉及用于将润滑油均等地积存在各压缩机中的回油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有一种最适合在具有多个空调区域的建筑物中使用的空调机。在这种空调机中包括回油回路,该回油回路形成为将积存于各压缩机达规定量以上的润滑油分别经由均油管取出,并将所取出的润滑油转移到润滑油不足的压缩机。此外,由于在从各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中含有润滑油的油成分,且存在多台压缩机,因此,所排出的润滑油的量也不容忽视。因此,在制冷循环中设有油分离器,以将排出气体中所含的润滑油的油成分分离。被分离的润滑油成分也经由回油回路 返回至各压缩机。问题在于能否使润滑油均等地返回至各压缩机,而不出现过多或不足的情况。为了避免油量的不平衡,可考虑在回油回路中设置电磁切换阀,但这会对成本造成影响。若以检测油面为目的而在回油回路中安装毛细管,则无法对应于压缩机的运转容量变化及运转台数变化,导致回油量出现差异。例如,作为与三台压缩机连接的、对润滑油进行分配的返回用分岔管,公开有使用能进行三方分配的分盆部来代替T型管的例子(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6 — 112668号公报)。具体来说,上述分岔部由具有润滑油的流入口的滤网部、一端与该滤网部的流出口连接的连接管部以及与该连接管部的另一端连接的分配器构成。在上述分配器的端部设置有多个流出流路,其分别与流出口连通。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配管疲劳损坏,用于制冷剂分流的分配器通常是与压缩机等振动源隔着一定距离设置的。但是,用于回油的分配器的二次侧配管被连接至将储罐与压缩机的吸入部连通的制冷剂吸入管。因此,在非常靠近压缩机的位置上设置有分配器,伴随着压缩机的驱动而产生的振动会从二次侧配管传递至分配器,容易导致配管疲劳损坏。而且,上述文献所公开的分流器安装成将流入口朝向下部、流出口朝向上部而呈大致垂直姿势,以使润滑油从下朝上流动。若分岔部倾斜设置,则配管内的润滑油会偏向一侧,在分岔部分流的情况下,润滑油就会在偏向一侧的状态下被分流。虽然记载了基于上述理由而将分岔部设置为垂直姿势,但这是容易使从压缩机传递的振动扩大的结构,因而会进一步加剧配管疲劳破坏。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其包括多个压缩机,能容易且可靠地对为使油均等地返回各压缩机而设置的分配器进行固定,能减少制造偏差,并且能避免伴随着压缩机的驱动而产生的配管应力集中,以实现防止配管疲劳损坏。
为满足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调机是由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压缩机的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来构成制冷循环,具有均油管,该均油管将积存在各个压缩机内达规定量以上的润滑油取出;分配器,该分配器将润滑油从上述均油管中导出,并分配至多个流路;以及回油管,该回油管将上述分配器的分配流路与各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管连通,并使润滑油返回至各个压缩机,上述分配器沿着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管的水平部分,并且以水平姿势安装固定于制冷剂吸入管。


图I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结构图。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向压缩机回油的回油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分配器的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是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结构图。上述空调机由一台室外机I和多台(在此为四台)的室内机2A 2D构成。在上述室外机I中设置有多台压缩机,即第一压缩机3a、第二压缩机3b及第三压缩机3c。在与各压缩机3a 3c连接的排出制冷剂管4a 4c上设置有单向阀5a 5c,而且排出制冷剂管汇聚于一根制冷剂管6。换言之,第一压缩机3a 第一压缩机3c并联连接于制冷剂管6。在该制冷剂管6上连接有油分离器7、四通阀8的第一端口 Qa及第二端口 Qb、并联连接的两台室外热交换器9a、9b、并联连接的两个室外膨胀阀10a、10b、液体箱11、第一填料阀12,其中,上述油分离器7具有将气体制冷剂中所含的润滑油成分分离的功能,上述第一填料阀12是室外机I的液体管20的连接部。与上述四通阀8的第三端口 Qc连接的制冷剂管13与作为室外机I的气体管21的连接部的第二填料阀14连接。与四通阀8的第四端口 Qd连接的制冷剂管连接至储罐15内。在上述储罐15内部弯曲成U字形的制冷剂管16在设于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的吸入部的储罐17a 17c的前方被分岔为三根,并分别与压缩机3a 3c连接。特别地,将在储罐15内弯曲成U字形、并沿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延伸出的制冷剂管16称为主吸入制冷剂管。将从该主吸入制冷剂管16分岔的、与第一压缩机3a的储罐17a连接的制冷剂管18a称为第一吸入制冷剂管。同样地,将从主吸入制冷剂管16分岔的、与第二压缩机3b的储罐17b连接的制冷剂管18b称为第二吸入制冷剂管,将从主吸入制冷剂管16分岔的、与第三压缩机3c的储罐17c连接的制冷剂管18c称为第三制冷剂管。如后所述,从储罐15导出的制冷剂从主吸入制冷剂管16分别经由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 第三吸入制冷剂管18c而被吸入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因此,第一压缩机3a位于最上游侧,接着第二压缩机3b、第三压缩机3c按照第二压缩机3b、第三压缩机3c的顺序设置在下游侧。在上述第一填料阀12上连接有朝向上述室内机2A 2D延伸的液体管20。同样、地,在上述第二填料阀14上连接有朝向室内机2A 2D延伸的气体管21。上述液体管20在末端部被分岔为多根,并分别经由膨胀阀24a 24d而与设置在各室内机2A 2D内的室内热交换器23a 23d连接。上述气体管21也在末端部被分岔为多根,并与各室内机2A 2D内的上述室内热交换器23a 23d连接。以上便构成了空调机的制冷循环回路。另外,与设置在室外机I中的室外热交换器9a、 9b相对地配置有室外风扇25,并利用与遥控器(未图示)电连接的室外控制部来对室外风扇及上述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等的运转进行控制。在室外机I上设置有逆变器,其对商用交流电源的电压进行整流,将整流后的电压变换为与室外控制部的指令相应频率的交流电压并输出。上述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是可变容量型的压缩机,其通过逆变器的输出而被分别驱动。与设置在各室内机2A 2D中的室内热交换器23a 23d相对地配置有室内风扇26a 26d。上述室内风扇26a 26c通过操作上述遥控器运转而被控制并驱动。此外,在室外机I上设置有均油回路,下面将详细进行说明。在第一压缩机3a的壳体侧面上的规定高度位置处连接有第一均油管30a的一端,该均油管30a的另一端被连接至积油管体31。在第一均油管30a上设置有单向阀32a和毛细管33a,在该毛细管33a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34。在第二压缩机3b的壳体侧面上的规定高度位置处连接有第二均油管30b的一端,该均油管30b的另一端被连接至上述积油管体31。在第二均油管30b上设置有单向阀32b和毛细管33b,在该毛细管33b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5。在第三压缩机3c的壳体侧面上的规定高度位置处连接有第三均油管30c的一端,该均油管30c的另一端被连接至上述积油管体31。在第三均油管30c上设置有单向阀32c和毛细管33c,在该毛细管33c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36。在上述积油管体31的一端部连接有从高压侧制冷剂管6分岔的旁通管38,在该旁通管38上设置有毛细管和第四温度传感器39。在积油管体31的另一端部连接有均油导向管40和平衡管41。上述均油导向管40经由第一电磁开闭阀42而与后述的分配器43的流入口连接。在积油管体31与第一电磁开闭阀42之间的均油导向管40上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44。在上述平衡管41上,不仅设置有第二电磁开闭阀46和单向阀47,而且连接有设于室外机I端面的平衡管用填料阀48。设置上述平衡管用填料阀48是为了在将多个室外机并联连接的情况下保持设置在各个室外机中的压缩机与润滑油的油量的平衡。在上述平衡管41的单向阀47与平衡管用填料阀48之间连接有辅助旁通管49的一端部。辅助旁通管49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在储罐15与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之间的主吸入制冷剂管16,在其中途部连接有单向阀50a与第四电磁开闭阀50b的并联回路。另一方面,在上述油分离器7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油导出管51,在油分离器7的侧部连接有第二油导出管52。在上述第一油导出管51上设置有毛细管和第三电磁开闭阀53,该第一油导出管51被连接至均油导向管40的第一电磁开闭阀42与分配器43之间的部分。在第二油导出管52上仅设置毛细管,该第二油导出管52被连接至均油导向管40的积油管体31与第一电磁开闭阀42之间的部分。上述分配器43是如后所述以水平姿势安装的装置,在一个端面上开设有一个流入口,在另一个端面上开设有三个流出口。在分配器43的内部,与流入口连接的流路被分岔为三个,各个流路与上述流出口连通。如图3所示,在分配器43的侧视图中,第一流出口 Rf位于上部左侧,第二流出口Rg位于下部中央,第三流出口 Rh位于上部右侧。另外,第一流出口 Rf与第二流出口 Rh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在第一流出口 Rf上连接有第一回油管55,上述回油管55与从主吸入制冷剂管16分岔的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连接。在第二流出口 Rg上连接有第二回油管56,上述回油管56与从主吸入制冷剂管16分岔的第二吸入制冷剂管18b连接。在第三流出口 Rh上连接有第三回油管57,上述回油管57与从主吸入制冷剂管16分岔的第三吸入制冷剂管18c连接。另外,仅在与三台压缩机3a 3c中的配置在正中间的第二压缩机3b连接的第二回油管56上设置有作为电磁开闭阀的油回流截止阀58。以上便构成了均油回路。图2是表示实际的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周围的配管结构的立体图。在图的右侧部配置有第一压缩机3a,在正中间配置有第二压缩机3b,在左侧部配置有第三压缩机3c。压缩机3a 3c均为立式的压缩机,在上端部突出设置有排出制冷剂管4a 4c,且沿着各自的侧部设置有储罐17a 17c。从第一压缩机3a的上方部沿着设置面延伸的管是与此处未图示的储罐15连接的主吸入制冷剂管16,其被设置到靠近第三压缩机3c的部位处。在主吸入制冷剂管16的靠 近第一压缩机3a的部位上设置有T型管60,以便与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连接。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先沿着与第一压缩机3a连接的储罐17a立起形成,之后被弯曲成倒U字形。接着,在延伸至配置面后弯曲成U字形,在储罐17a的上方再次被弯曲成倒U子形后,与储Sil 17a的上端部连接。在靠近第二压缩机3b的部位的主吸入制冷剂管16上也设置有T型管61,此处连接着第二吸入制冷剂管18b。第二吸入制冷剂管18b也以与上述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完全相同的方式弯曲,从而连接至沿着第二压缩机3b设置的储罐17b的上端部。在上述主吸入制冷剂管16的末端部直接连接设置有第三吸入制冷剂管19c。该第三吸入制冷剂管18c也与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第二吸入制冷剂管18b完全同样地弯曲。接着,被连接至沿第三压缩机3c设置的储罐17c的上端部。另一方面,在主吸入制冷剂管16的沿着各压缩机3a 3c的设置面设置的部分、即主吸入制冷剂管16的水平姿势的一部分上,通过配管固定件62安装有上述分配器43。也就是说,分配器43从沿着主吸入制冷剂管16的水平部位安装的部位开始呈水平姿势。在图中的分配器43的左侧部连接有从此处未图示的积油管体31延伸出的均油导向管40。从分配器43的右侧部延伸出合计三根回油管55、56、57,其中,上部延伸出两根,下部延伸出一根。上部侧的一个管作为第一回油管55先沿着主吸入制冷剂管16的水平部分延伸,然后沿着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立起形成,并连接至该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的中途部。下部侧的管作为第二回油管56先沿着主吸入制冷剂管16的水平部分延伸,然后沿着第二吸入制冷剂管18b立起形成。接着,第二回油管56在与第二吸入制冷剂管18b的被弯曲成倒U字形的部位大致相同的高度处被水平弯曲,并与上述油回流截止阀58连接。在图中,仅示出了油回油截止阀58的阀芯,而省略了电磁线圈部。从油回流截止阀58伸出的第二回油管56通过配管固定件62被固定在第二吸入制冷剂管18b上,在下方部位处与第二吸入制冷剂管18b连接。分配器43上部侧的另一个管作为第三回油管57被弯曲成与均油导向管40平行,并被连接至第三吸入制冷剂管18c的立起部分。接着,对制冷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一旦对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进行驱动,从各个压缩机3a 3c排出的 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就会经由与压缩机3a 3c分别连接的排出制冷剂管4a 4c而被引导至制冷剂管6。接着,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6被供给至油分离器7,在此对气体制冷剂中所含的润滑油进行分离。从油分离器7中排出的气体制冷剂被引导至四通阀8,并在制冷运转时被引导至室外热交换器9a、9b而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气体制冷剂被冷凝液化而变成液体制冷齐U,并依次经由室外膨胀阀(10a、10b)、液体箱11、第一填料阀12、液体管20而被引导至各室内机2A 2D。在室内机2A 2D中,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a 24d进行绝热膨胀后流动至室内热交换器23a 23d,并在各个室内热交换器23a 23d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蒸发。此时,制冷剂从室内空气中夺取蒸发潜热,并将室内空气变为冷气。在室内风扇26a 26d的作用下,冷气被吹出到室内,起到制冷作用。从上述室内热交换器23a 23d导出的蒸发制冷剂流出室内机2A 2D,并经由第二填料阀14而被引导至室外机I。在室外机I中,蒸发制冷剂在经由四通阀8被引导至储罐15并进行气液分离之后,从主吸入制冷剂管16分流至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 第三吸入制冷剂管18c。蒸发制冷剂从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 第三吸入制冷剂18c经由储罐17a 17c而被吸入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制冷剂在各个压缩机3a 3c中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在上述路径中循环。在制热运转时,通过切换四通阀8来将制冷剂朝向与制冷运转时相反的方向引导。在各室内机2A 2D的室内热交换器23a 23d中,制冷剂发生冷凝而向室内空气释放冷凝热。室内空气变为暖气后被吹出至室内,以起到室内的制热作用。接着,对润滑油在均油回路中的流动进行说明。在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的各密闭壳体内积存有润滑油,该润滑油的油面高度有时比与各个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的侧部连接的第一均油管30a 30c的连接位置更高。超过第一均油管30a 第三均油管30c的连接位置的润滑油的量作为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中的剩余量,被导出至第一均油管30a 第三均油管30c。接着,润滑油经由毛细管33a 33c而被引导至积油管体31。从高压侧制冷剂管6被分流至旁通管38的微小量的、处于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上述积油管体31。流入积油管体31的润滑油从旁通管38在通过毛细管施加的压力的作用下被引导至均油导向管40。设于该均油导向管40的第一电磁开闭阀42通常被控制为打开,以使从积油管体31流出的润滑油被导向至分配器43。在分配器45中,润滑油从流入口被引导至朝三个方向分离的流路,并经由各个流路的流出口流出。S卩,在分配器43中润滑油被均等地分流至第一回油管55 第三回油管57中。接着,润滑油从第一回油管55 第三回油管57被引导至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 第三吸入制冷剂管18c。特别地,被引导至第二回油管56的润滑油在被控制为打开的油回流截止阀58中流通。流入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 第三吸入制冷剂管18c的润滑油与在制冷循环中循环并从储罐15导出的蒸发制冷剂一起,被吸入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
例如,第一压缩机3a的油面高度比第一均油管30a的连接位置高,第二压缩机3b的油面高度比第二均油管30b的连接位置低,第三压缩机3c的油面高度是第三均油管30c的连接位置。即,在各压缩机3a 3c中,有时彼此的油面水平会出现偏差。此时,润滑油流入与第一压缩机3a连接的第一均油管30a,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与第二压缩机3b连接的第二均油管30b。上述流入均油管30a、30b的润滑油和气体制冷剂汇聚在积油管体31中,在从此处流出时呈混合状态,并被引导至均油导向管40。接着,上述润滑油和气体制冷剂从均油导向管40流入分配器43,并被均等地分流至三个流路。上述润滑油和气体制冷剂从分配器43经由第一回油管55 第三回油管57、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 第三吸入制冷剂管18c等而被引导至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这样,润滑油就会从润滑油的油量较多一侧的压缩机例如第一压缩机3a朝向油量较少一侧的压缩机例如第二压缩机3b移动。因此,可使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中的油面水平迅速平衡。另一方面,在从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排出的气体制冷剂中,混合有被积存在各个压缩机中的润滑油的一部分。上述混合流体朝排出制冷剂管4a 4c排出,并从高压侧制冷剂管6被引导至油分离器7。在该油分离器7中,润滑油被从气体制冷剂中分离。在与油分尚器7的底部连接的第一油导出管51上设有第三电磁开闭阀53,但该电磁开闭阀53通常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在此被分离的润滑油暂时积存在油分离器7中,仅气体制冷剂被引导至四通阀8。积存在油分离器7内的润滑油增加,最终上升到与油分离器7的侧部连接的第二油导出管52的连接位置处。超过上述油导出管52的连接位置的润滑油从油导出管52流入均油导向管40,并经由分配器43和第一回油管55 第三回油管57而如上所述地返回至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有时会因某些情况而导致所有压缩机3a 3c的密闭壳体内的油面水平一起下降。此时,对在油分尚器7底部的第一油导出管51上设置的第三电磁开闭阀53发出打开信号,并对均油导向管40的第一电磁开闭阀42发出关闭信号。被积存在油分离器7内的所有润滑油从第一油导出管51被引导至均油导向管40,并经由分配器43、第一回油管55 第三回油管57、主吸入制冷剂管16、第一吸入制冷剂管18a 第三吸入制冷剂管18c等而被吸入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以均等地分配至上述压缩机3a 3c。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配管固定件62将回油用的分配器43安装至与各压缩机3a 3c连接的主吸入制冷剂管16的水平部分,而使回油用的分配器43处于水平姿势。S卩,在上述分配器43中,分配侧的二次侧配管与第一制冷剂吸入制冷剂管18a 第三制冷剂吸入制冷剂管18c连接,从而设置在非常靠近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的位置上。因此,伴随着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的驱动而产生的振动容易经由第一制冷剂吸入制冷剂管18a 第三制冷剂吸入制冷剂管18c和主吸入制冷剂管16而传递至 分配器43。但是,通过如上所述地将分配器43设置为水平姿势并将其安装固定于主制冷剂吸入管16,就可使其处于同一振动系统中,从而能防止配管疲劳损坏。此外,在将分配器设置为垂直姿势的情况下,在制造工序中的分配器的倾斜修正上需要耗费工夫,且对分配器和连接配管的尺寸管理也很麻烦,但在本发明中,由于将分配器43设置为水平姿势来将其安装固定于主吸入制冷剂管16,因此,在不用耗费上述管理工夫,从而能减少产品偏差、削减制造成本。在包括多台压缩机的室外机I中,有时同时存在运转着的压缩机和停止运转的压缩机。在这种运转状况下,有时经由均油回路回流的润滑油的比率无法均等。例如,第一压缩机3a和第二压缩机3b运转,第三压缩机3c停止运转。此时,从分配器43经由第一回油管55返回至第一压缩机3a的润滑油的量与经由第二回油管56返回至第二压缩机3b的润滑油的量是相同的。上述分配器43构成为对于一个流入口具有三个流路,且润滑油在各个流路中均等地流动。当然,相同量的润滑油也从分配器45被引导至第三回油管57,并流向第三压缩机3c。但是,如上所述,第三压缩机3c停止运转,因此,从第三回油管57流动至第三吸入制冷剂管18c的润滑油不会被吸入第三压缩机3c。上述润滑油便没有了去处,而从第三吸入制冷剂管18c流动至主吸入制冷剂管16。接着,在位于上游侧的第二压缩机3b的吸引力的作用下,在第三回油管57中流动的润滑油的绝大部分被引导至第二吸入制冷剂管18b。在此,与经由第二回油管56导入的润滑油汇合,而被吸入第二压缩机3b。其结果是,第一压缩机3a与回流至第二压缩机3b的润滑油量的比例为I :2,在第二压缩机3b中润滑油积存过多,而在第一压缩机3a中处于油不足的状态。在本发明中,在第二回油管3b上设置有油回流截止阀58,以在上述状况下控制为将油回流截止阀58关闭。由此,润滑油从分配器43被引导至第一回油管55和第三回油管57,但在第二回油管56中,润滑油没有流动。润滑油从第一回油管55回流至第一压缩机3a,润滑油从第三回油管57回流至第二压缩机3b。润滑油不会流向停止运转的第三压缩机3c这点没有变化。
即,在与三台压缩机中的正中间的压缩机3b连通的第二回油管56上设置油回流截止阀58,在上述状况下控制为关闭。如图3所示,分配器43的第一流出口 Rf与第三流出口 Rh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会有大致相同量的润滑油流向第一回油管55和第三回油管57。即,相同量的润滑油回流到第一压缩机3a和第二压缩机3b中,因而第一压缩机3a和第二压缩机3b彼此间不会出现润滑油过多或不足的情况。此外,即便在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中的某个压缩机暂时出现油不足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油回流截止阀58的开关,就可对运转中的压缩机所具有的润滑油的量进行调节。例如,在关闭油回流截止阀58的期 间,有时第二压缩机3b会陷入油不足的状态。通过对设于旁通管38的第四温度传感器39与设于第一均油管30a 第三均油管30c的第一温度传感器35 第三温度传感器37的检测温度间的比较,就可获知油不足的情况。当润滑油在第一均油管30a 第三均油管30c中流动时,它们的检测温度会比旁通管38的检测温度高。相反,当制冷剂在第一均油管30a 第三均油管30c中流动时,旁通管38的检测温度比它们的检测温度高,则可知第一压缩机3a 第三压缩机3c陷入油不足的情况。如上所述,若在关闭油回流截止阀58的期间检测到第二压缩机3b陷入油不足的情况,则将油回流截止阀58控制为打开。如图3所示,分配器43的第二流出口 Rg在三个流出口中位于最下部侧,因此,流入与第二流出口 Rg连接的回油管56的润滑油会比流入回油管55、57的润滑油多。因此,从第二回油管56返回第二压缩机3b的润滑油的量增加,而使在第一压缩机3a和第二压缩机3b中含有的润滑油的量平衡。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本身,在实施阶段中能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对构成要素进行变形来进行具体化。此外,也能通过对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种构成要素进行适当组合来形成各种发明。工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具有分配器的固定容易且可靠、制造偏差减少并能防止伴随着压缩机的驱动而产生的配管疲劳损坏等效果的空调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机,其由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压缩机的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来构成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具有 均油管,该均油管将积存在各个所述压缩机内达规定量以上的润滑油取出; 分配器,该分配器将润滑油从所述均油管中导出,并分配至多个流路;以及回油管,该回油管将所述分配器的分配流路与各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管连通,并使润滑油返回至各个压缩机, 所述分配器沿着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管的水平部分,并且以水平姿势安装固定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并联设有三台, 在润滑油最容易流入的上述回油管上设置能自由开关的油回流截止阀。
全文摘要
一种空调机,其具有将积存在油分流器(7)及各压缩机(3a~3c)达规定量以上的润滑油取出的均油管(30a~30c);将从油分离器(7)和均油管(30a~30c)导出的润滑油分配至多个流路的分配器(43);以及将分配器(43)的分配流路与各压缩机(3a~3c)的制冷剂吸入制冷剂管(18a~18c)连通,并使润滑油返回至各压缩机(3a~3c)的回油管(55~57),分配器(43)沿着压缩机(3a~3c)的制冷剂吸入管(16)的水平部分,并以水平姿势安装固定于制冷剂吸入管(16),通过这样,能容易且可靠地对分配器(43)进行固定,可减少制造偏差,并且能避免伴随着压缩机(3a~3c)的驱动而产生的配管应力集中,以防止配管疲劳损坏。
文档编号F25B1/00GK102753913SQ201180009458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5日
发明者木口行雄 申请人: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