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554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循环系统。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装置和电机,压缩装置包括:分别具有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中隔板;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滑片和第二滑片;驱动第一和所述第二活塞旋转的曲轴;主轴承和副轴承;设在主轴承的上方的第一排气消音器;设在副轴承的下方的第二排气消音器;以及将第一和第二排气消音器内的高压冷媒排出的排气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排气组件,改善了排气效率,以提高体积效率和防止过压缩。另外,使两个压缩腔的供油量的差异做到最小,可以防止由于冷媒泄漏而导致的压缩效率降低和改善滑动部件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与壳体内压为低压侧的双缸旋转压缩机相关,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搭载旋转式压缩机的设备在全世界得到普及,该旋转压缩机基本上所有都是壳体内压为高压侧的,这是由于高压式旋转压缩机在能效、成本、紧凑性、以及油控制等是有利的。另一方面,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考虑,采用C02和HC等的自然冷媒受到广泛关注,另夕卜,将HC冷媒应用于旋转压缩机的计划也正在推进。
[0003]但是,C02的动作压力非常高,在壳体高压侧的旋转式压缩机中,耐压能力需要10MPA以上,铁壳体的壁厚至少要7mm,在制造性和成本上是一个大课题。另外,R290等HC系列冷媒由于可燃性强,所以要控制对冷冻循环系统的封入量。由于这样的背景,相对于壳体高压侧的旋转压缩机,强烈期望能开发出壳体壁厚薄的、冷媒封入量少的壳体低压侧旋转压缩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基于实用新型人对以下事实的认识:(1)高压式双缸旋转压缩机,附带在压缩机上的储液器所弓I出两个吸气管分别与壳体内部的两个气缸连接。两个吸气管是独立的,与两个气缸连接的理由是为了避开相邻3个压缩腔的吸气干扰。同样,低压式双缸旋转压缩机上,也是为避开上述的吸气干扰,独立的两个吸气手段需要与两个气缸连接。但是,在上下重叠的两个压缩腔中连接独立的两个吸管是困难的。(2)低压式双缸旋转压缩机,有必要使两个排气消器的排气冷媒从一个排气管中排出。另外,需要通过把排气回路做成最短来防止排气压力增加引起的效率下降。(3)低压式旋转压缩机通常需要往压缩腔供一定量的油。并且,上述供油的大部分,需要使在油分离器中分离后所保留的油在压缩腔中循环。S卩,形成压缩腔与油分离器之间的油循环系统。从冷冻循环系统的吐油量控制与压缩机效率控制的观点来看是重要的。另外,低压式双缸旋转压缩机中,对两个压缩腔的供油量不一致的话,就会出现压缩效率降低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缩效率较高且可防止过压缩的旋转式压缩机。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系统。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装置和电机,所述壳体底部具有容纳润滑油的油池,所述壳体顶部具有吸气管,所述电机设在所述压缩装置的上方且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分别具有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上分别具有沿轴向贯穿其的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二吸气孔连通;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分别可旋转地设在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内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同步运转的第一滑片和第二滑片;驱动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旋转的曲轴;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主轴承上具有沿轴向其的主轴承吸气孔,所述主轴承吸气孔与所述第一吸气孔连通,所述第一吸气孔、所述第二吸气孔和所述主轴承吸气孔构成吸气通道;;第一排气消音器,所述第一排气消音器设在所述主轴承的上方;第二排气消音器,所述第二排气消音器设在所述副轴承的下方;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一排气消音器和所述第二排气消音器内的高压冷媒排出;以及所述旋转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分割部件,所述分割部件设在所述吸气通道内以将所述吸气通道分成彼此不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一吸气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吸气孔连通。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排气组件,改善了排气效率,以提高体积效率和防止过压缩。另外,使两个压缩腔的供油量的差异做到最小,可以防止由于冷媒泄漏而导致的压缩效率降低和改善滑动部件的可靠性。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截面积相等。由此,通过分割组件将一个吸气通道分割成两个、使吸气通道独立的效果。并且,由于分割管有足够的长度,可以防止一边的压缩腔夺取另一边压缩腔的低压冷媒的问题发生。可以避免上述的冷冻能力降低问题的发生。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隔板上具有沿轴向贯穿其的组装孔,其中所述分割部件固定在所述组装孔内。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割部件为中空的分割管,且所述组装孔为圆柱形。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气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吸气孔的直径。
[0013]可选地,所述分割部件为壁厚为0.lmm-0.2mm的钢管。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割部件为板状体,且所述组装孔为半圆柱形。
[0015]优选地,所述分割部件为塑料材料制成。
[0016]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设在所述中隔板上且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以适于与外部的油分离器相连;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排气管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一排气消音器;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所述排气管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二排气消音器;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均竖直设置且长度相等。由于同样长度的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与配备在中间板上的排气管连接,所以可以避免仅仅排气消音器的一边变得异常高压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容易发生压缩机启动时易产生的滑动部件的故障。
[0018]所述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第一供油管,所述第一供油管的一端伸入所述中隔板内,所述第一供油管的所述一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供油孔与所述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连通,所述两个第一供油孔分别由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旋转时打开或关闭;第二供油管,所述第二供油管的一端伸入所述中隔板内,所述第二供油管的所述一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二供油孔与所述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连通,所述第二供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池连通,所述两个第二供油孔分别由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旋转时打开或关闭。[0019]由此在两个压缩腔中,这两个供油孔的孔位置与内径的相对误差为零。所以油分离器中的油经过一个供油回路,可均匀地回到两个压缩腔。并且,吐油量造成的不充足部分需要从油池中补充,本实用新型由于经过中隔板对两个气缸吸入孔的供油是相当的,所以两个压缩腔的供油量的差异很小,所以具有优化油控制方法的效果。另外,制造也方便。
[0020]优选地,所述两个第一供油孔形成在所述中隔板上且沿所述中隔板的轴向延伸至所述中隔板的相应表面上;所述两个第二供油孔形成在所述中隔板上且沿所述中隔板的轴向延伸至所述中隔板的相应表面上。
[0021]所述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毛细管,所述毛细管适于连接在所述第一供油管的另一端和所述外部的油分离器之间以调整所述对所述压缩机的供油量。
[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通过冷媒吸气效率和排气效率的改善可以提高体积效率和防止过压缩。另外,使两个压缩腔的供油量的差异做到最小,可以防止由于冷媒泄漏而导致的压缩效率降低和改善滑动部件的可靠性。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设在所述壳体外且与所述排气装置相连;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油分离器相连以接收所述油分离器排出的高压冷媒;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入口通过膨胀阀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所述壳体的吸气管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相连。
[002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旋转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002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剖视放大图;
[0028]图3是图2中X-X向剖视图;
[0029]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剖视放大图;
[0030]图5是图4中Y-Y向剖视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R、旋转式压缩机;
[0033]4、压缩装置;5、吸气管;6、排气管;S、油分离器;T、毛细管;
[0034]10a、第一气缸;10b、第二气缸;
[0035]I la、第一气缸吸气孔;I lb、第二气缸吸气孔;
[0036]第一连通孔12a ;第二连通孔12b ;
[0037]13a、第一压缩腔;13b、第二压缩腔;
[0038]20a、第一滑片;20b、第二滑片;
[0039]24a、第一活塞;24b、第二活塞;
[0040]25、主轴承;30、副轴承;26、第一排气消音器;32、第二排气消音器;[0041]61、第一供油管;62、第一供油孔;66、分割管;
[0042]71、第二供油管;72、第二供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
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6]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旋转式压缩机,例如为壳体低压式双缸旋转压缩机。
[0047]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2、压缩装置4和电机3,壳体2底部具有容纳润滑油的油池,壳体2顶部具有吸气管,电机3设在压缩装置4的上方且与电机3相连。
[0048]压缩装置4包括:第一气缸IOa和第二气缸10b、中隔板36、第一活塞24a和第二活塞24b、第一滑片20a和第二滑片20b、曲轴、主轴承25和副轴承30、第一排气消音器26、第二排气消音器32、排气组件以及分割部件66。
[0049]第一气缸IOa和第二气缸IOb分别具有第一压缩腔13a和第二压缩腔13b,第一气缸IOa和第二气缸IOb上分别具有沿轴向贯穿其的第一吸气孔Ila和第二吸气孔11b,第一吸气孔Ila和第二吸气孔Ilb连通,中隔板36设在第一气缸IOa和第二气缸IOb之间,第一活塞24a和第二活塞24b分别可旋转地设在第一压缩腔13a和第二压缩腔13b内,第一滑片20a和第二滑片20b分别与第一活塞24a和第二活塞24b同步运转,曲轴驱动第一活塞24a和第二活塞24b旋转。
[0050]主轴承25上具有沿轴向其的主轴承吸气孔29,主轴承吸气孔29与第一吸气孔Ila连通,第一吸气孔I la、第二吸气孔Ilb和主轴承吸气孔29构成吸气通道。
[0051]第一排气消音器26设在主轴承25的上方,第二排气消音器32设在副轴承30的下方,排气组件被构造成将第一排气消音器26和第二排气消音器32内的高压冷媒排出。低压式双缸旋转压缩机的特征是:主轴承和副轴承各自配备第一和第二排气消音器,壳体2在低压侧时冷媒冷凝的条件下,由于压缩机的启动后壳体2的压力急剧降低,所以就会产生起泡现象(冷媒沸腾),吸入大量的液态冷媒。由于吸入大量的液冷媒,两个排气消音器就会变得异常高压,由于液冷媒的阻力,配置有较长连通孔的排气消音器的压力会变得更加高,在曲轴16和压缩腔内滑动的活塞和滑片的故障危险率就会增加。由此,通过在第一排气消音器26或者第二排气消音器32上配置排气组件,可以将一边的排气消音器的冷媒导入另一边的排气消音器。
[0052]分割部件66设在吸气通道内以将吸气通道分成彼此不连通的第一通道661和第二通道662,第一通道661与第一吸气孔Ila连通,第二通道662与第二吸气孔Ilb连通。
[005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排气组件,改善了排气效率,以提高体积效率和防止过压缩。另外,使两个压缩腔的供油量的差异做到最小,可以防止由于冷媒泄漏而导致的压缩效率降低和改善滑动部件的可靠性。
[005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通道661和第二通道662的截面积相等。由此,通过分割组件66将一个吸气通道分割成两个、使吸气通道独立的效果。并且,由于分割管66有足够的长度,可以防止一边的压缩腔夺取另一边压缩腔的低压冷媒的问题发生。可以避免上述的冷冻能力降低问题的发生。可选地,中隔板36上具有沿轴向贯穿其的组装孔39,其中分割部件66固定在组装孔39内。
[005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分割部件66为中空的分割管,且组装孔39为圆柱形。优选地,第一吸气孔Ila的直径大于第二吸气孔Ilb的直径。可选地,分割部件66为壁厚为0.lmm-0.2mm的钢管。
[005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分割部件66为板状体,且组装孔39为半圆柱形。可选地,分割部件66还可以为塑料材料制成。
[0057]如图1-图3所示,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6、第一连通孔12a和第二连通孔12b,排气管6的一端设在中隔板36上且另一端伸出壳体2以适于与外部的油分离器S相连,第一连通孔12a连通排气管6的一端和第一排气消音器26,第二连通孔12b连通排气管6的一端和第二排气消音器32。优选地,第一连通孔12a和第二连通孔12b均竖直设置且长度相等。由于同样长度的第一连通孔12a和第二连通孔12b与配备在中间板36上的排气管连接,所以可以避免仅仅排气消音器的一边变得异常高压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容易发生压缩机启动时易产生的滑动部件的故障。
[005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第一供油管61和第二供油管71,第一供油管61的一端伸入中隔板36内,第一供油管61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供油孔62与第一压缩腔13a和第二压缩腔13b连通,两个第一供油孔62分别由第一活塞24a和第二活塞24b旋转时打开或关闭,第二供油管71的一端伸入中隔板36内,第二供油管71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二供油孔72与第一压缩腔13a和第二压缩腔13b连通,第二供油管71的另一端与油池连通,两个第二供油孔72分别由第一活塞24a和第二活塞24b旋转时打开或关闭。这样,在第一压缩腔13a内,相应的第一供油孔62和第二供油孔72是连通的,且在第二压缩腔13b内,相应的第一供油孔62和第二供油孔72也是连通的。所以在两个压缩腔13a、13b中,这两个供油孔的孔位置与内径的相对误差为零。所以油分离器中的油经过一个供油回路,可均匀地回到两个压缩腔。并且,吐油量造成的不充足部分需要从油池中补充,本实用新型由于经过中隔板对两个气缸吸入孔的供油是相当的,所以两个压缩腔的供油量的差异很小,所以具有优化油控制方法的效果。另外,制造也方便。
[0059]优选地,两个第一供油孔62形成在中隔板36上且沿中隔板36的轴向延伸至中隔板36的相应表面上;两个第二供油孔72形成在中隔板36上且沿中隔板36的轴向延伸至中隔板36的相应表面上。
[0060]在一些可选示例中,旋转式压缩机还可以包括毛细管,毛细管适于连接在第一供油管61的另一端和外部的油分离器S之间以调整对压缩机的供油量。
[006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通过冷媒吸气效率和排气效率的改善可以提高体积效率和防止过压缩。另外,使两个压缩腔的供油量的差异做到最小,可以防止由于冷媒泄漏而导致的压缩效率降低和改善滑动部件的可靠性。
[006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油分离器S、冷凝器C、和蒸发器E,油分离器S设在壳体2外且与排气装置相连,冷凝器C与油分离器S相连以接收油分离器S排出的高压冷媒,蒸发器E的入口通过膨胀阀V与冷凝器C相连,壳体2的吸气管与蒸发器E的出口相连。
[0063]下面将参考图1-图5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系统。
[0064]实施例一,
[0065]实施例1的壳体低压式双缸旋转压缩机R和制冷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旋转压缩机R是由安装在密封壳体2内径的压缩装置4、以及配置在其上部的电动式电机3构成。压缩装置4是由固定在壳体内径的气缸IOa和配置在其下面的中隔板36、气缸IOb、主轴承25和副轴承30等构成,以上部件是通过螺钉来组装的。
[0066]在中隔板36的外周连接的排气管6和油注入管61与油分离器S连接在一起。油注入管61与油分离器S之间,配备了调整压缩腔的供油量的毛细管T。并且,在壳体2的上端配置吸气管5,油池8中封入油7。另外,吸气管5也有配置在电机3与压缩装置4之间的情况。
[0067]从吸气管流入壳体2的低压冷媒,冷却电机3后,经过吸入盖65的内部,再从第一吸气孔Ila与第二吸气孔Ilb吸入到各个压缩腔(13)(如图2所示冲。但是,第二吸气孔Ilb经过分割管66。
[0068]在第一气缸IOa与第二气缸IOb中被压缩的高压冷媒,如后述那样,经过主轴承25和副轴承30各自的排气消音器,从配置在中隔板上的排气管6排到油分离器S中。排出的高压冷媒中的油在油分离器S中分离。分离后的油积存在油分离器S的底部,已分离油的冷媒,从分离器排气管51朝冷凝器C排出。
[0069]在冷凝器C中冷凝的高压冷媒,按从膨胀阀V至蒸发器E的顺序流动,变成低压冷媒,再从吸气管5吸入到壳体2中。其结果就成为冷媒可循环的制冷循环系统。另外,油分离器S中分离出来的油,如后述那样,从油注入管61返回到两个压缩腔中。
[0070]图2所示为压缩装置4的详细截面图。另外,图3为图2的X?X截面图,S卩,中隔板36的截面图和隐藏在其下面的气缸IOb的平面图用虚线来表不。配备在气缸IOa和气缸IOb的中央处的圆柱形的第一压缩腔13a和第二压缩腔13b是通过主轴承25和副轴承30和中隔板36来密封的。曲轴16是通过主轴承25和副轴承30来滑动支持的,配备在两个压缩腔上活塞24a和活塞24b是在通过曲轴16来驱动的各个压缩腔中运转。另外,实施例I中的两个压缩腔的排量是相当的。
[0071]主轴承25和副轴承30分别配备密封的第一排气消音器26和第二排气消音器32。其消音器分别配备对第一压缩腔13a和第二压缩腔13b上开口的排气孔(14、如图3所示)和排气阀(图省略)。另外,从两个排气消音器贯通第一气缸IOa和第二气缸IOb的第一连通孔12a和第二连通孔12b,分别连接配备在中间板36上的排气管6。
[0072]固定在主轴承25上部冲压加工而成的吸气盖65。并且,在吸气盖65里面配备有主轴承吸气孔29,并连通第一吸气孔11a。为了贯通主轴承吸气孔29和第一吸气孔Ila而配备的分割管66,压入固定在配置有中间板36的组装孔39上。因此,分割管66的上部是在吸气盖65上开孔,下部是在第二吸气孔Ilb上开孔。
[0073]于是,通过分割管66把一个吸气通道分割成2部份,两个气缸吸气口可以独自在第一压缩腔13a和第二压缩腔13b上开孔。因此,被分割成2部份的各个吸气通道截面积是相当的。另外,分割管66使用壁厚为0.1?0.2mm的薄钢管。另外,当使用平板来替代分割管66时,组装孔39的形状为半圆。即,分割管66可以通过改变组装孔39的形状来选择各种形状。另外,由于分割管66和吸气盖65的内外压差较小,所以可以使用塑料等作为该材料。
[0074]其次,通过图2进行说明壳体2与压缩装置4的内部的冷媒的流向。流入吸气盖65里的低压冷媒吸入到主轴承吸气孔29和分割管66的2条流道中,分别从第一吸气孔I Ia流至第一压缩腔13a、从第二吸气孔Ilb流至第二压缩腔13b。低压冷媒在第一压缩腔13a和第二压缩腔13b中压缩后变成高压冷媒,分别排出到第一排气消音器26和第二排气消音器32。此后,该高压冷媒分别经过第一连通孔12a和第二连通孔12b,在排气管6合流。最后,排出到油分离器S中。
[0075]在此,说明分割管66的效果。旋转压缩机具有通过压缩腔中旋转的活塞同时实施吸气行程和压缩行程的特征。因此,两个活塞的运转相位即使为180度,两个压缩腔也能同时吸入冷媒。但是,两个压缩腔的吸气量分别根据活塞的角度产生变化。因此,一个吸气通道如果在两个压缩腔上开孔的话,一边的压缩腔就会交互产生从另外一边的压缩腔夺取低压冷媒的现象。因此,两个压缩腔的实际吸气量就会减少,产生冷冻能力降低5%?10%的课题。为了解决这个课题,双缸旋转压缩机的吸气通道需要是独立的。
[0076]分割管66有使一个吸气通道分割成两个、使吸气通道独立的效果。并且,由于分割管66有足够的长度,可以防止一边的压缩腔夺取另一边压缩腔的低压冷媒的问题发生。可以避免上述的冷冻能力降低问题的发生。另外,低压式双缸旋转压缩机中,为了控制冷冻循环统的吐油量,不能吸入壳体2内部的油,所以产生吸气孔的配置受限制的课题。但是,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分割管来解决。
[0077]其次,说明在中隔板36上配置排气管6的效果。低压式双缸旋转压缩机的特征是:主轴承和副轴承各自配备第一和第二排气消音器,壳体2在低压侧时冷媒冷凝的条件下,由于压缩机的启动后壳体2的压力急剧降低,所以就会产生起泡现象(冷媒沸腾),吸入大量的液态冷媒。由于吸入大量的液冷媒,两个排气消音器就会变得异常高压,由于液冷媒的阻力,配置有较长连通孔的排气消音器的压力会变得更加高,在曲轴16和压缩腔内滑动的活塞和滑片的故障危险率就会增加。由此,通过在第一排气消音器26或者第二排气消音器32上配置排气组件,可以将一边的排气消音器的冷媒导入另一边的排气消音器。
[007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由于同样长度的第一连通孔12a和第二连通孔12b与配备在中间板36上的排气管连接,所以可以避免仅仅排气消音器的一边变得异常高压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容易发生压缩机启动时易产生的滑动部件的故障。
[0079]实施例二,
[0080]图4与表示图4的Y?Y截面的图5,所示的是配备在压缩装置4上的两个压缩腔的润滑设计。由于高压旋转压缩机的壳体内部压力为高压侧,所以由于与压缩腔之间的压差,油池的油会自动润滑滑动部件(滑片和活塞)和压缩腔内部,防止滑动部件的磨耗造成的压缩效率低下。但是,由于低压式旋转压缩机的壳体压力为低压侧,所以要强制供油给压缩腔中滑动的部件。
[0081]图4与图5所示,中隔板36上具备的第一供油管61与第二供油管71是对两个压缩腔的供油手段。由于第一供油管61是在油分离器S中分离出来的油中开孔的,第一供油管61的内压基本上与压缩腔的排气压力是相同,都为高压侧。并且,第一供油管61在其前端部上配备在第一压缩腔13a和第二压缩腔13b上开孔的第一供油孔62。另外,毛细管T是调整对第一供油管61的供油量的手段。
[0082]两个第一供油孔62是在两个压缩腔上开的贯通孔,各自的开孔端是通过第一活塞24a和第二活塞24b的旋转来打开与关闭的。也就是说,开孔端是旋转的活塞通过气缸吸入口后开孔、经过活塞压缩后的冷媒在到达排气压力前闭孔。因此,第一供油管61的油不会泄漏在低压回路中,另外,高压冷媒不会从压缩腔逆流到第一供油管61中。关于活塞在压缩腔内旋转时对供油孔的开关动作对本领域人员已知(参考对比文件1),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0083]另一方面,配备在中间板36上的L字形的第二供油管71,其下端是在油池8上开孔,上端的第二供油孔72邻接两个压缩腔的吸气孔,或者,在第一吸气孔IIa与第二吸气孔Ilb上开孔。即,第二供油孔72是在两个压缩腔通常是低压的范围内开孔。因此,通过吸入冷媒被吸入压缩腔时发生的拉丝(压力效果),油池8的油7被吸引到两个压缩腔中。其结果,能对两个压缩腔提供必要充分的油,补充从上述的第一供油管61提供的油,可以满足各个压缩腔所需的供油量。
[0084]如果说明其详细内容的话,旋转压缩机不管是高压式还是低压式,需要往压缩腔提供相当于流入制冷循环系统的循环冷媒量(Q)的约5%的供油量(G)(G /Q=0.05)。双缸旋转压缩机中,由于一个缸的压缩腔容积较小,在实施例1中,各个压缩腔中有4%的油是从第一供油管和第二供油管71的2个回路提供的(G = 4%)
[0085]从油分离器S经过第一供油管61到各压缩腔中要供3.5%的油,从第二供油管71向各压缩腔的供油量要供0.5%的油就可以满足4% (G = 4%)0另外,2个压缩腔的供油量的总量为8% (2G = 8%)0即,8%的油与高压冷媒共同排至油分离器S中。
[0086]在此,油分离器S的油分离效率为η的话,η χ 8%是油分离器S中分离确保的油量,如无法确保(1-η) χ 8%的话,就会变成冷媒循环系统的吐油量(OCR)。通常,OCR的上限为1%。实施例2,如果OCR为1%的话,与第二供油管71的两个压缩腔的总供油量(2g=l%)是一致的。[0087]也就是说上述的油量控制方法中与2g=0CR有关,油分离器S的效率(η)如果恶化的话,吐油量(OCR)就会增加,也需要增加从供油管往压缩腔输送的必要供油量。因此,实施例2的油循环控制方式是成立的,另外,如果知道油分离效率(η)的话,可以确定供油管61相关的供油量和第二供油管71出来的所需供油量。也就是说,第一供油管61的供油量=η X 2G,从第二供油管71出来的所需供油量=(1-n) x 2G。
[0088]低压式双缸旋转压缩机中,尽量减少对两个压缩腔的供油量,并且需要减少其差异。这是因为,如果增加对压缩腔的供油量,就要扩大油分离器,必须提高油分离器效率U)。实施例1,明确以上的课题,解决了对压腔腔的最佳供油量。并且,由于在中间板36上配备了第一供油管61和第二供油管71,可以分别从一个供油管往两个压缩腔供油,另外,由于第一供油孔62和第二供油孔72是贯通的一个孔,所以在2个压缩腔中,孔位置与供油孔的孔径上就不会发生相对误差。因此,对2个压缩腔的供油量不会产生误生,所以具有优化油控制方法的效果。另外,在制造性上也有利。
[0089]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应用于壳体内压力为低压侧的双缸旋转压缩机中,也可应用于具备同样特征的摇摆式旋转压缩机。在空调机、冷冻机、热水器等上,使用C02、HC等的自然冷媒时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揭示技术,可实现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低压式旋转压缩机。另外,可能需要借用目前的量产设备,制造也方便。
[009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系统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9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9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压缩装置和电机,所述壳体底部具有容纳润滑油的油池,所述壳体顶部具有吸气管,所述电机设在所述压缩装置的上方且与所述电机相连; 所述压缩装置包括: 分别具有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上分别具有沿轴向贯穿其的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二吸气孔连通; 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 分别可旋转地设在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内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 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同步运转的第一滑片和第二滑片; 驱动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旋转的曲轴; 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主轴承上具有沿轴向其的主轴承吸气孔,所述主轴承吸气孔与所述第一吸气孔连通,所述第一吸气孔、所述第二吸气孔和所述主轴承吸气孔构成吸气通道; 第一排气消音器,所述第一排气消音器设在所述主轴承的上方; 第二排气消音器,所述第二排气消音器设在所述副轴承的下方;以及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一排气消音器和所述第二排气消音器内的高压冷媒排出; 分割部件,所述分割部件设在所述吸气通道内以将所述吸气通道分成彼此不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一吸气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吸气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截面积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上具有沿轴向贯穿其的组装孔,其中所述分割部件固定在所述组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部件为中空的分割管,且所述组装孔为圆柱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吸气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部件为壁厚为0.lmm-0.2mm 的钢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部件为板状体,且所述组装孔为半圆柱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部件为塑料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包括: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设在所述中隔板上且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以适于与外部的油分离器相连; 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排气管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一排气消音器; 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所述排气管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二排气消音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均竖直设置且长度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供油管,所述第一供油管的一端伸入所述中隔板内,所述第一供油管的所述一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供油孔与所述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连通,所述两个第一供油孔分别由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旋转时打开或关闭; 第二供油管,所述第二供油管的一端伸入所述中隔板内,所述第二供油管的所述一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二供油孔 与所述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连通,所述第二供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池连通,所述两个第二供油孔分别由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旋转时打开或关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供油孔形成在所述中隔板上且沿所述中隔板的轴向延伸至所述中隔板的相应表面上; 所述两个第二供油孔形成在所述中隔板上且沿所述中隔板的轴向延伸至所述中隔板的相应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毛细管,所述毛细管适于连接在所述第一供油管的另一端和所述外部的油分离器之间以调整对所述压缩机的供油量。
14.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 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设在所述壳体外且与所述排气装置相连;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油分离器相连以接收所述油分离器排出的高压冷媒;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入口通过膨胀阀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所述壳体的吸气管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相连。
【文档编号】F25B1/04GK203717344SQ201420048764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7日
【发明者】小津政雄, 喻继江, 高斌, 王玲 申请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