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842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热泵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热泵。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以下结构的热泵:具有室外机和室内机,在使用多台热泵时,各热泵的室外机能够与多台热泵的室内机之间进行制冷剂的交换(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多台热泵的室外机彼此借助连接路径而连接,在该连接路径设置有开闭阀。利用该连接路径和开闭阀,室外机彼此也能够进行制冷剂的交换。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7648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专利文献1未公开如下制冷剂填充用端口,该制冷剂填充用端口用于在设置例如多台热泵之后对各热泵分别填充制冷剂。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室外机和室内机的热泵,该热泵具有如下结构:在使用多台热泵时,各热泵的室外机能够与多台热泵的室内机之间进行制冷剂的交换,并且具有制冷剂填充用端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

提供一种具有室外机的热泵,

室外机具有:

压缩机;

机油分离器,其设置于压缩机的排出路径;

室外机连接管,其用于将压缩机的吸入路径和其他热泵的室外机连接起来、且向其他热泵的室外机供给制冷剂;

供油管,其从机油分离器的规定位置延伸、且与室外机连接管连接;

开闭阀,其设置于供油管;

膨胀阀,其设置于与吸入路径连接的连接部和与供油管连接的连接部之间的室外机连接管的一部分;以及

制冷剂填充用端口,其设置于与供油管连接的连接部和膨胀阀之间的室外机连接管的一部分。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

提供一种具有室外机的热泵,

室外机具有:

压缩机;

机油分离器,其设置于压缩机的排出路径;

制冷剂填充管,其用于将压缩机的吸入路径和其他热泵的室外机连接起来、且将由其他热泵的室外机供给的制冷剂填充于压缩机的吸入路径;

供油管,其从机油分离器的规定位置延伸、且与制冷剂填充管连接;

开闭阀,其设置于供油管;

膨胀阀,其设置于与吸入路径连接的连接部和与供油管连接的连接部之间的制冷剂填充管的一部分;以及

制冷剂填充用端口,其设置于与供油管连接的连接部和膨胀阀之间的制冷剂填充管的一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室外机和室内机的热泵,该热泵具有如下结构:在使用多台热泵时,各热泵的室外机能够与多台热泵的室内机之间进行制冷剂的交换,并且该热泵具有制冷剂填充用端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的结构的回路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的结构的回路图。图2是表示热泵的一部分的立体图。此外,在图1所示的回路图中,为了简化说明,省略了过滤器等热泵的构成要素。

图1还示出了多台热泵,具体而言,示出了2台热泵10a、10b,这2台热泵10a、10b分别具有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1台室外机12a、12b、以及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2台室内机14a、14b。

各热泵10a、10b的室外机12a、12b构成为与多台热泵10a、10b的室内机14a、14b之间进行制冷剂的交换,后面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另外,多台室外机12a、12b的结构实质上相同,而且多台室内机14a、14b的结构实质上也相同。因此,在图1中对室外机12b进行了简化。

热泵10a、10b的室外机12a、12b具有: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的压缩机16;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18;以及四通阀20。另一方面,室内机14a、14b具有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22。

压缩机16由例如燃气发动机燃气发动机(gasengine)等驱动源24驱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2台压缩机16和1台燃气发动机24搭载于室外机12a、12b。如图2所示,压缩机16分别经由离合器26和传动带28而与在燃气发动机24的输出轴安装的飞轮30连结。因经由离合器26而能够由1台燃气发动机24选择性地对压缩机16的至少一方进行驱动。

利用四通阀20使从压缩机16的排出端口16a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向室外机12a、12b的热交换器18或室内机14a、14b的热交换器22。制热运转的情况下,从压缩机16排出的气态制冷剂被输送给室内机14a、14b的热交换器22。另一方面,制冷运转的情况下,气态制冷剂被输送给室外机12a、12b的热交换器18。

在压缩机16的排出路径上、即在压缩机16的排出端口16a和四通阀20之间的制冷剂路径上设置有对制冷剂中所含有的冷冻机油(机油)进行分离的机油分离器32。另外,从制冷剂分离出、且贮存于机油分离器32的底部32a的机油经由回油路径(未图示)而返回到压缩机16内的滑动部。

制热运转的情况下,从压缩机16排出且从四通阀20(实线)通过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室内机14a、14b的热交换器22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即,借助热交换器22而使得热从制冷剂向室内空气移动。其结果,使得制冷剂变成低温、高压的液态。

储液器36设置于室外机12a、12b。储液器36是暂时供在室内机14a、14b的热交换器22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后的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蓄积的缓存容器(buffertank)。从室内机14a、14b的热交换器22流出的液态制冷剂从止回阀34通过并向储液器36内流入。

储液器36内的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被输送给室外机12a、12b的热交换器18。在储液器36的底部36a和热交换器18之间的路径设置有止回阀38和膨胀阀40。利用膨胀阀40使从储液器36的底部36a流出的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膨胀而变为低温、低压的液态(雾状)。

从膨胀阀40通过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室外机12a、12b的热交换器18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即,借助热交换器18而使得热从外部空气向制冷剂移动。其结果,使得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

供在室外机12a、12b的热交换器18与外部空气进行了热交换之后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暂时蓄积的气液分离器42设置于室外机12a、12b。气液分离器42设置于压缩机16的吸入路径(压缩机16的吸入端口16b和四通阀20之间的路径)。

气液分离器42内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被吸入至压缩机16内而进行压缩。其结果,制冷剂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并被再次朝向室内机14a、14b的热交换器22输送。

另外,在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暂时存留于气液分离器42的期间,气态制冷剂中所含有的少量的液态制冷剂分离。该液态制冷剂贮存于气液分离器42内。

另一方面,在制冷运转的情况下,从压缩机16的排出端口16a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四通阀20(双点划线)而向室外机12a、12b的热交换器18移动。通过在该热交换器18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制冷剂变成低温、高压的液态。从热交换器18流出的制冷剂从膨胀阀40通过而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雾状)。从膨胀阀40通过的制冷剂按顺序从止回阀44、储液器36、止回阀46通过而到达室内机14a、14b的热交换器22。通过在该热交换器22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然后,从热交换器22流出的制冷剂从四通阀20、气液分离器42通过而返回到压缩机16。

另外,为了提高制冷效率,热泵10a、10b的室外机12a、12b具有用于对从储液器36流向止回阀46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的冷却用热交换器48。

冷却用热交换器48构成为在从储液器36流向止回阀46的液态制冷剂和雾状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即,利用雾状制冷剂对液态制冷剂进行冷却。该雾状制冷剂是利用膨胀阀50使从冷却用热交换器48流向止回阀46的液态制冷剂的一部分形成为雾状而成的。该膨胀阀50是为了选择性地进行冷却用热交换器48对液态制冷剂的冷却而能够调整开度的阀。

当热泵10a、10b的控制装置(未图示)对膨胀阀50进行控制而使得该膨胀阀50的至少一部分打开时,从冷却用热交换器48通过且从止回阀46通过之前的液态制冷剂的一部分从膨胀阀50通过而形成为雾状。利用膨胀阀50而形成为雾状的制冷剂流入至冷却用热交换器48内,从由储液器36流出并流过止回阀46之前的液态制冷剂夺取热,由此实现气化。其结果,温度比膨胀阀50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温度低的液态制冷剂流入至室内机14a、14b的热交换器22。

另一方面,从由储液器36流出并流过止回阀46之前的液态制冷剂夺取热之后的气态制冷剂从冷却用热交换器48直接返回至压缩机16。另外,该气态制冷剂用于使贮存于气液分离器42的液态制冷剂蒸发。即,通过将开闭阀52打开,使得气液分离器42内的液态制冷剂与从冷却用热交换器48返回至压缩机16的气态制冷剂混合而气化,并使得它们返回到压缩机16。

而且,热泵10a、10b具有用于使从四通阀20返回到压缩机16的气态制冷剂中所含有的液态制冷剂气化的辅助蒸发用热交换器54。

为了判定返回到压缩机16的气态制冷剂是否含有液态制冷剂,在四通阀20和气液分离器42之间的路径设置有对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56和压力传感器58。温度传感器56和压力传感器58将与检测结果对应的检测信号输出至热泵10a、10b的控制装置(未图示)。控制装置基于来自温度传感器56和压力传感器58的检测信号而判定返回到压缩机16的气态制冷剂中是否含有液态制冷剂。即,如果由压力传感器58检测出的制冷剂的压力与由温度传感器56检测出的温度所对应的蒸汽压力大致相同,则判定为返回到压缩机16的气态制冷剂中几乎不含有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实质上为零)。

辅助蒸发用热交换器54利用从储液器36流出并流过止回阀38之前的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的一部分。因此,在储液器36和辅助蒸发用热交换器54之间,设置有开度能够调节的膨胀阀60。

当热泵10a、10b的控制装置(未图示)判定为返回到压缩机16的气态制冷剂中含有规定量以上的液态制冷剂时,对膨胀阀60进行控制。由此,膨胀阀60的至少一部分打开。

当膨胀阀60的至少一部分打开时,从储液器36流出并流过止回阀38之前的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的一部分在膨胀阀60流动而变成低温、低压的雾状。

从膨胀阀60通过的雾状制冷剂在辅助蒸发用热交换器54被例如燃气发动机24的高温废气、冷却液等加热。由此,从膨胀阀60通过并流入至辅助蒸发用热交换器54的雾状制冷剂变成高温、低压的气态。在该辅助蒸发用热交换器54加热的高温气态制冷剂被投入至四通阀20和气液分离器42之间的路径。由此,从四通阀20通过而返回到压缩机16的气态制冷剂中所含有的液态制冷剂被来自辅助蒸发用热交换器54的高温气态制冷剂加热而蒸发(气化)。其结果,流入至气液分离器42的制冷剂大致变成气态。

接下来,对使用多台热泵时所利用的热泵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热泵10a、10b各自的室内机14a、14b与共用制冷剂管62、64连接。另外,热泵10a、10b各自的室外机12a、12b也与共用制冷剂管62、64连接。由此,热泵10a的室外机14a和热泵10b的室外机14b中的至少一方能够借助共用制冷剂管62、64而与室内机14a、14b中的至少一者进行制冷剂的交换。

例如,有时室外机12a、12b(其压缩机16)的双方运转、且至少一个室内机14a、14b运转。此外,室内机14a、14b中分别设置有开度能够调整的膨胀阀66。通过打开该膨胀阀66,使得制冷剂流入至热交换器22内,从而室内机14a、14b运转。另外,通过调整该膨胀阀66的开度而调整室内机14a、14b的输出。

另外,例如有时只有室外机12a、12b(其压缩机16)中的任一方运转、且至少一个室内机14a、14b运转。具体而言,相对于至少一个室内机14a、14b的总输出而言,有时室外机12a、12b中的任一方的输出便足够。在这种情况下,室外机12a、12b(其压缩机16)中的任一方运转、且另一方停止。这是因为:与以比额定输出低的输出对室外机12a、12b的燃气发动机24双方进行驱动的情况相比,在以额定输出仅对室外机12a、12b的燃气发动机24中的一方进行驱动而使另一方停止的情况下,耗油量、能效、寿命等均较为优异。

不过,在只有室外机12a、12b(其压缩机16)中的任一方运转的情况下,有时制冷剂在运转中的室外机中变得不足。这是因为存在如下趋势:与作为室外机12a、12b中的任一方的停止中的室外机相比,从室内机14a、14b的热交换器22流出的制冷剂向运转中的室外机流动。

另外,如果室外机12a、12b中的任一方的运转中的室外机的制冷剂不足,则与此同时对运转中的室外机的压缩机16进行润滑的机油有时不足。这是因为:从运转中的室外机的压缩机16排出且含有机油的制冷剂在从室内机14a、14b的热交换器22流出之后,与机油一同向停止中的室外机流动。

作为应对之策,本实施方式的热泵的室外机构成为:在使用多台室外机时,能够从停止中的室外机向运转中的室外机供给制冷剂和机油。

举例说明室外机12b处于运转中而室外机12a处于停止中的情况。此外,如果将符号的后缀“a”、“b”互换,则以下的说明还可以应对室外机12a处于运转中而室外机12b处于停止中的情况。

如图1所示,当室外机12b(其压缩机16)运转时,从室外机12b流出的制冷剂(及其内部含有的机油)经由共用制冷剂管62而流入至至少一个室内机14a、14b的热交换器22。在热交换器22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的制冷剂的大部分因运转中的室外机12b的压缩机16的吸引而流向该室外机12b侧,但是,一部分流向停止中的室外机12a侧。并且,该一部分制冷剂存留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内。因此,需要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向运转中的室外机12b供给一部分制冷剂。

为了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向运转中的室外机12b供给制冷剂,停止中的室外机12a具有用于与运转中的室外机12b连接的室外机连接管70。

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室外机连接管70将其压缩机16的吸入路径与运转中的室外机12b连接起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室外机连接管70的一端与作为压缩机16的吸入路径的一部分的、辅助蒸发用热交换器54和膨胀阀60之间的路径部分连接(连接部70a)。另一方面,在其另一端附近,设置有能够手动地进行开闭的开闭阀72。

另外,如图2所示,在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室外机连接管70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运转中的室外机12b连接的连接器74。具体而言,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室外机连接管70的连接器74经由图1所示的连接配管76而与运转中的室外机12b的室外机连接管70的连接器74连接。其结果,制冷剂能够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室外机连接管70经由连接配管76而向运转中的室外机12b的室外机连接管70流动。即,在运转中的室外机12b中,室外机连接管70作为用于将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供给的制冷剂填充于压缩机16的吸入路径的制冷剂填充管而起作用。

在停止中的室外机12a中,大部分制冷剂贮存于储液器36和热交换器18。为了将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储液器36内的制冷剂供给至运转中的室外机12b,使得将储液器36和室外机连接管70直接连接起来的第一制冷剂供给管78设置于室外机12a。

第一制冷剂供给管78与储液器36的侧面36b连接。具体而言,在相对于底部36a位于规定高度的储液器36的侧面36b的位置连接有第一制冷剂供给管78。由此,能够经由第一制冷剂供给管78和室外机连接管70而将贮存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储液器36内的制冷剂供给至运转中的室外机12b。另外,能够使停止中的室外机12a将来运转时需要的规定量的制冷剂存留于储液器36内。

此外,在第一制冷剂供给管78设置有开闭阀80和止回阀82。当室外机12a(其压缩机16)处于运转中时,开闭阀80处于关闭状态。止回阀82在室外机12a停止时防止: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供给管78而向储液器36倒流。

为了将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热交换器18内的制冷剂供给至运转中的室外机12b,使得第二制冷剂供给管84设置于室外机12a。

第二制冷剂供给管84的一端与四通阀20和热交换器18之间的路径连接。具体而言,在四通阀20与热交换器18之间的路径,设置有在压缩机16停止中关闭以使得制冷剂不会从热交换器18倒流至压缩机16的排出路径(排出端口16a)的开闭阀86。第二制冷剂供给管84的一端与该开闭阀86和热交换器18之间连接。

另一方面,第二制冷剂供给管84的另一端与辅助蒸发用热交换器54和膨胀阀60之间的路径连接。

由此,能够经由第二制冷剂供给管84和室外机连接管70而将贮存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热交换器18内的制冷剂供给至运转中的室外机12b。

此外,在第二制冷剂供给管84设置有开闭阀88和止回阀90。在室外机12a(其压缩机16)处于运转中时,开闭阀88处于关闭状态。止回阀90在室外机12a停止时防止: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供给管84而向热交换器18倒流。

如上所述,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储液器36内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和热交换器18内的制冷剂经由第一及第二制冷剂供给管78、84和室外机连接管70而供给至运转中的室外机12b。不过,即使这样,有时制冷剂在运转中的室外机12b中也变得不足。

此时,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储液器36进一步向处于运转中的室外机12b供给制冷剂。

具体而言,在制热运转中,将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开闭阀100打开而将运转中的室外机12b的排出制冷剂吸入,并将滞留于储液器36的制冷剂向止回阀46和第一制冷剂供给管78推压。推压至止回阀46的制冷剂经由共用制冷剂管64而向运转中的室外机12b流动。向第一制冷剂供给管78推压的制冷剂经由开闭阀80和止回阀82而从连接配管76向室外机12b流动。此时,对室外机12b的膨胀阀110的开度进行控制而调整从连接配管76流入的制冷剂量。

另一方面,在制冷运转中,将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开闭阀88打开,使得滞留于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经由止回阀88、第二制冷剂供给管84、辅助蒸发用热交换器54、四通阀20以及共用配管62而被向运转中的室外机12b吸引。

制冷剂经由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第一及第二制冷剂供给管78、84(根据情况的不同,有时还经由第三及第四制冷剂供给管92、98)而从室外机12a供给至运转中的室外机12b。除此之外,还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供给用于对运转中的室外机12b的压缩机16进行润滑的机油。

为此,将从机油分离器的规定位置延伸、且与室外机连接管70连接的供油管104设置于室外机12a。

另一方面,供油管104的一端与连接于压缩机16的吸入路径的连接部70a、和手动开闭阀72之间的室外机连接管70的一部分连接(连接部70b)。

另一方面,供油管104的另一端与相对于机油分离器32的底部32a而位于规定高度的机油分离器32的侧面32b的规定位置连接。由此,能够将贮存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机油分离器32内的机油经由供油管104和室外机连接管70而供给至运转中的室外机12b。另外,能够使停止中的室外机12a(其压缩机16)将来运转时需要的规定量的机油存留于机油分离器32内。

此外,在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机油供给管104设置有开闭阀106和止回阀108。开闭阀106在该室外机12a处于运转中时关闭。止回阀108防止制冷剂从室外机连接管70向机油分离器32内流入。

下面对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被供给制冷剂和机油之后的运转中的室外机12b进行说明。另外,如上所述,室外机12a、12b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因此,为了理解室外机12b的结构,可以利用图1所示的室外机12a的结构。

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供给的制冷剂流入到运转中的室外机12b的室外机连接管70(即,制冷剂填充管)内。对于运转中的室内机12b而言,第一制冷剂供给管78上的开闭阀80、第二制冷剂供给管84上的开闭阀88、第三制冷剂供给管92上的开闭阀94、第四制冷剂供给管98上的开闭阀100以及供油管104的开闭阀106关闭。因此,流入到运转中的室外机12b的室外机连接管70内的制冷剂按顺序从辅助蒸发用热交换器54、气液分离器42通过而进入压缩机16的吸入端口16b。

在运转中的室外机12b的室外机连接管70设置有能够调整开度的膨胀阀110。膨胀阀110设置于与压缩机16的吸入路径连接的连接部70a、和与供油管104连接的连接部70b之间的室外机连接管70的一部分。当在停止中的室外机12a和运转中的室外机12b之间经由室外机连接管70而进行制冷剂的交换时,膨胀阀110打开。

利用膨胀阀110而使得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供给、且流入到运转中的室外机12b内的室外机连接管70内的制冷剂变成雾状。借助膨胀阀110而变成雾状的制冷剂被辅助蒸发用热交换器54加热而气化。其结果,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供给的制冷剂能够以气态流入到运转中的室外机12b的压缩机16内。

另外,从停止中的室外机12a供给的机油伴随着同样从室外机12a供给的制冷剂而流入到运转中的室外机12b的室外机连接管70(即、制冷剂填充管)内。因此,室外机连接管70(即、制冷剂填充管)作为用于不仅供给制冷剂而且还供给机油的机油供给路径而起作用。

流入到运转中的室外机12b的室外机连接管70内的机油与制冷剂一同进入压缩机16内,并与气态制冷剂一同从压缩机16排出,且被机油分离器32回收。回收至机油分离器32的机油经由回油回路(未图示)而被供给至压缩机16的滑动部。

运转中的室外机12b的控制装置在判断为制冷剂不够充足的情况下,向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控制装置发送请求制冷剂的信号。另一方面,接收到制冷剂请求信号的停止中的室外机12a的控制装置将第一制冷剂供给管78上的开闭阀80、第二制冷剂供给管84上的开闭阀88、第三制冷剂供给管92上的开闭阀94、第四制冷剂供给管98上的开闭阀100和供油管104的开闭阀106中的至少1个打开,并向运转中的室外机12b供给制冷剂。

另外,在室外机12a、12b的室外机连接管70设置有用于填充制冷剂的制冷剂填充用端口112。具体而言,制冷剂填充用端口112设置于与供油管104连接的连接部70b和膨胀阀110之间的室外机连接管70的一部分。

具体而言,制冷剂填充用端口112在设置例如多台热泵10a、10b之后设置多台室外机12a、12b和多台室内机14a、14b,并将它们连接起来,然后将它们用于向各个热泵10a、10b的室外机12a、12b填充制冷剂。

在经由制冷剂填充用端口112向室外机12a、12b分别填充制冷剂时,由作业者将室外机连接管70的手动开闭阀72关闭。另外,在室外机12a、12b各自的压缩机16运转的状态下,经由制冷剂填充用端口112而填充制冷剂。即,设置有制冷剂填充用端口112的室外机连接管70作为制冷剂填充用路径而起作用。

另外,由于在室外机连接管70设置有手动开闭阀72和制冷剂填充用端口112,因此,如图2所示,手动开闭阀72和制冷剂填充用端口112接近。其结果,作业者能够在确认到手动开闭阀72已关闭的状态之后经由制冷剂填充用端口112而向室外机12a、12b填充制冷剂。

利用膨胀阀110使经由制冷剂填充用端口112向室外机连接管70内填充的制冷剂变成雾状,并利用辅助蒸发用热交换器54使该制冷剂气化。气化的制冷剂流入到压缩机16内。然后,制冷剂被排出到压缩机16而填充于整个路径。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具有室外机12a、12b和室内机14a、14b的热泵10a、10b,热泵10a、10b具有以下结构:在使用多台热泵时,热泵10a、10b各自的室外机12a、12b与多台热泵10a、10b的室内机14a、14b之间进行制冷剂的交换,并且具有制冷剂填充用端口112。

以上,列举上述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2台热泵10a、10b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2台热泵。例如,也可以是3台以上的热泵。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热泵10a、10b分别具有1台室外机12a、12b和2台室内机14a、14b,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针对热泵的1台室外机而设置3台以上的室内机。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泵10a、10b还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此时,手动开闭阀72、第一制冷剂供给管78上的开闭阀80、第二制冷剂供给管84上的开闭阀88、第三制冷剂供给管92上的开闭阀94、第四制冷剂供给管98上的开闭阀100和供油管104的开闭阀106维持为关闭状态。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热泵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热泵10a、10b。广义而言,本发明所涉及的热泵是具有室外机的热泵,室外机具有:压缩机;机油分离器,其设置于压缩机的排出路径;室外机连接管,其用于将压缩机的吸入路径和其他热泵的室外机连接起来、且向其他热泵的室外机供给制冷剂;供油管,其从机油分离器的规定位置延伸、且与室外机连接管连接;开闭阀,其设置于供油管;膨胀阀,其设置于与吸入路径连接的连接部和与供油管连接的连接部之间的室外机连接管的一部分;以及制冷剂填充用端口,其设置于与供油管连接的连接部和膨胀阀之间的室外机连接管的一部分。

另外,广义而言,本发明所涉及的另一热泵具有室外机,室外机具有:压缩机;机油分离器,其设置于压缩机的排出路径;制冷剂填充管,其用于将压缩机的吸入路径和其他热泵的室外机连接起来、且将从其他热泵的室外机供给的制冷剂填充于压缩机的吸入路径;供油管,其从机油分离器的规定位置延伸、且与制冷剂填充管连接;开闭阀,其设置于供油管;膨胀阀,其设置于与吸入路径连接的连接部和与供油管连接的连接部之间的制冷剂填充管的一部分;以及制冷剂填充用端口,其设置于与供油管连接的连接部和膨胀阀之间的制冷剂填充管的一部分。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在压缩机的排出路径设置有机油分离器的热泵。

虽然参照附图并与优选实施方式相关联地对本文公开的内容进行了记载,但是,对于熟悉该技术的人员而言,不言而喻,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修改。这样的变形、修改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则应当理解为包含于本发明中。

通过参照的方式而将2014年11月2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237145号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的公开内容全部并入本说明书中。

附图标记说明

10a热泵

10b热泵

12a室外机

12b室外机

16压缩机

32机油分离器

70室外机连接管

70a连接部

70b连接部

104供油管

106开闭阀

110膨胀阀

112制冷剂填充用端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