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门框装饰条及拉手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5589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冰箱门框装饰条及拉手的装配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冰箱,具体是一种冰箱门框装饰条及拉手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高档冰箱在外观上都配置有装饰条,其中有一种电镀材料制作的饰条,装配在冰箱的拉手或外观线条上,其装配方式一般都采用卡扣固定及定位,一般设计与周围结构件平齐,但这样两个零件反而不能完全平齐,这样外观上档次更低。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3857734U中有提到使用饰条装配到端盖上,从设计的角度上分析,饰条可以夹持在端盖上,但是容易沿卡入方向脱出,而且一整条装配,有部分区域装配不到位会使饰条拱起,使产品外观上看扭曲,这样不但不能使产品更美观,反而更加难看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38081050B中提到的饰条装配通过卡扣配合,两端部采用螺钉或铆接方式固定,饰条与端盖搭接面会有明显的间隙,且两个零件装配后必定会存在误差,触摸其间隙时触感明显。饰条内部空缺,用力按压有凹陷感,体感较差。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39003290B中提到的饰条也是通过卡扣连接,将卡扣孔直接设计在外观面上,实际装配效果是没有卡扣的地方与端盖平齐,有卡扣的地方可见到饰条伸进端盖里面,整体上看产品档次非常低

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制作成本低、设计合理、方便操作、适用多种外观工艺的装配方式的冰箱门框装饰条及拉手的装配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门框装饰条及拉手的装配结构,包括上端盖、下端盖以及门面板;所述的门面板上设置有拉手及装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面板上设置有装配位;所述的装配位与拉手相互匹配;所述的装饰条上设置有装配槽;所述的装配槽插接于拉手和门面板上。

所述的装配位为与拉手形状相匹配的缺口;所述的拉手卡接于装配位内。

所述的装配位内竖向均布有卡位;所述拉手与装配位接触一侧设置有与卡位相对应的卡扣;所述的拉手自下而上卡接于装配位内。

所述的装饰条为长条形,且其截面为倒L形;所述的装配槽的截面为C形;所述的装配槽位于装饰条底部。

所述的装饰条底部设置有限位卡扣;所述的限位卡扣与拉手相互卡合。

所述的装饰条两端还设置有止位块;所述的止位块滑动连接于装饰条上。

所述的门面板U形面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形门面板上设有缺口,缺口形状与门拉手相配合。装配时门拉手先定位在U形门面板上,拉手饰条为长条形,上有C形槽,其C形槽可插入门拉手及U形门面板上,拉手饰条上布置有卡扣,当拉手饰条插入到位时,可防止饰条脱出。拉手饰条两端设置有止位块,防止因制造误差导致拉手饰条过长或过短,从而使拉手饰条与U形拉手长度不一致而产生装配间隙。

本实用新型在车间装配时,最大限度地通用各种外观工艺,工人装配时操作简便,门体发泡后主要外观上没有缝隙,次要外观面缝隙非常小,使门体整体的线条感更丰富,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门面板与拉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门面板与拉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A-A方向剖面图。

图5为B-B方向剖面图。

图6为装饰条与门面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上端盖与门面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上端盖与门面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端盖,2为下端盖,3为门面板,3.1为装配位,3.11为卡位,4为拉手,4.1为卡扣,5为装饰条,5.1为装配槽,5.2为限位卡扣,5.3为止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9,一种冰箱门框装饰条及拉手的装配结构,包括上端盖1下端盖2以及门面板3;门面板3上设置有拉手4及装饰条5,门面板3上设置有装配位3.1;装配位3.1与拉手4相互匹配;装饰条5上设置有装配槽5.1;装配槽5.1插接于拉手4和门面板3上。

进一步的说,装配位3.1为与拉手4形状相匹配的缺口;拉手4卡接于装配位3.1内。装配位3.1内竖向均布有卡位3.11;拉手4与装配位3.1接触一侧设置有与卡位3.11相对应的卡扣4.1;拉手自下而上卡接于装配位内。

进一步的说,装饰条5为长条形,且其截面为倒L形;装配槽5.1的截面为C形;所述的装配槽5.1位于装饰条5底部。装饰条5底部设置有限位卡扣5.2;限位卡扣5.2与拉手4相互卡合。

进一步的说,装饰条5两端还设置有止位块5.3;止位块5.3滑动连接于装饰条5上。

进一步的说,门面板3为U形面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