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6753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机发生器,特别是一种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



背景技术: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本质是利用液体蒸发吸热的原理进行制冷,其发生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量将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中的水蒸发,溶液变浓后进入到吸收器吸收水分使得蒸发器的水蒸发吸热,蒸发的水则进入冷凝器最后循环到蒸发器。工业余热是一种低品位热能,很适合作为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的热源。工业余热通常由废气废液携带进入溴冷机发生器中的换热器,通过换热器将工业余热传导至发生器中。然而工业废气废液常常具有腐蚀性、毒性或夹带颗粒物,会对换热器的钢铁管道产生腐蚀,在换热器管道内结垢,不利于安全和稳定地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的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可消除由于换热器堵塞或被腐蚀而造成的热量损失或者废液废气泄露。

发明内容:一种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在所述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内插入脉动热管冷凝段;所述脉动热管另一端为蒸发段,蒸发段位于工业废液废气管道内;发生器与废液废气热管之间为脉动热管的蒸发段,采用分级结构,依据热负荷大小分3-5级甚至更多,达到使废热充分回收的目的。

由于蒸发段在管道内若伸出得太多,流动压损太大,伸出得太少又会削弱传热效果,所以所述脉动热管蒸发段末端位于管道中轴线上。

为了防止溴化锂水溶液或者工业废液废气泄露,分别在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与工业废液废气管道上用于插入脉动热管的孔内设有密封圈压环,通过脉动热管和器壁之间的挤压作用使得孔口处形成密封,所述密封圈压环最里面是柔性石墨夹金属耐高温密封环,外套o型橡胶密封环。

为了进一步减少脉动热管中间绝热段的热量损失,在中间绝热段1外层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材料可以为聚氨酯或石棉;在保温层外侧还设有一层高密度聚乙烯保护层,可以防止内部管道机械损伤。

工作原理:工业废液废气通过工业废液废气管道流经脉动热管的蒸发段,脉动热管将废液废气中的工业余热从蒸发段传导至冷凝段,将热量输送到发生器内,使得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中的水遇热蒸发。

有益效果:

1、.脉动热管的高当量传热系数保证了良好的换热效果,所占空间小,从而可以减少溴化锂制冷机的体积,使得溴化锂制冷机的应用范围更广,甚至可以用于车载回收汽车尾气从而利用冷媒水制冷等用途。

2、脉动热管无运动部件,可以随意弯折,从而减少了工业废气废液通道和发生器的相对位置布置所受的限制,增强了设计灵活性。

3、工业废气废液不必经过发生器内流道复杂的换热器进行换热,消除了发生器管道腐蚀,结垢甚至堵塞管道的危险,仅仅需要对脉动热管的蒸发段定期进行检查即可,使得溴化锂制冷机的热源适应性变广。

4、利用脉动热管传热可以避免换热器的压力损失。脉动热管伸入废气废液管道之中,所造成的压理损要大大小于管道式换热器,从而使得用于输运废气废液的泵与风机耗电量大大减少,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5、由于脉动热管本身设有绝热段,大大减少了在导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孔密封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包括脉动热管1、发生器2以及工业废液废气管道3;所述脉动热管1一端为冷凝段,所述冷凝段插入发生器2内,脉动热管1另一端为蒸发段,蒸发段插入工业废液废气管道3内;蒸发段端部位于工业废液废气管道3的中轴线上;发生器2与工业废液废气管道3之间为蒸发器绝热段,所述绝热段外层包覆有一层保温层,保温层材料为聚氨酯或石棉,保温层外层还包覆有一层防护层,所述防护层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

为了使得导热效果更佳,可以依据热负荷的大小设置3-5个,甚至更多的脉动热管1平行或呈一定角度错位排列地插入废气废液管道3中,达到分级的目的。错位排列相比平行排列传热效果更佳但是也会导致压损增大。可以依据不同级的热负荷,采用不同的热管设计参数,使得设计更加灵活。

如图2所示,发生器2与工业废液废气管道3上用于插入脉动热管的孔内设有密封圈压环,通过脉动热管和器壁之间的挤压作用使得孔口处形成密封,所述密封圈压环最里面是柔性石墨夹金属耐高温密封环,外套o型橡胶密封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所述发生器内插入有脉动热管的冷凝段,脉动热管另一端为蒸发段,所述脉动热管蒸发段埋设在工业废气废液管道内,所述蒸发段的端部位于管道中轴线上;脉动热管将工业废气废液管道内的热量从蒸发段传递到冷凝段为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提供热源。本发明传热效果好,利用脉动热管代替了传统的溴化锂制冷机内的换热器,消除了换热器腐蚀,结垢等问题,减少了换热过程中工业废气废液管道内的压损,从而降低了输运废气废液的泵和风机的耗电量。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昕;冯嘉伟;邢天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4.28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