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并排布置的制冰器和冰盒的薄型冰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9443发布日期:2019-01-16 07:2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具有并排布置的制冰器和冰盒的薄型冰格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制冷器具以及一种冰格,所述冰格用于容置制冰器和用于存放冰的冰盒。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并排布置的制冰器和冰盒的薄型(slimline)冰格。



背景技术:

通常,制冷器具、比如家用制冷器具往往具有用于制冰并用于存放冰的大体积冰格,所述冰格位于新鲜食物格内。冰格组件具有上下布置方式,其中,在冰格内,制冰器位于顶部处,而冰盒位于制冰器下方。

在另一方面,使冰格和盒尤其在竖直高度方向上较大会使冰格和盒在新鲜食物格中占据非常多的容积,这是顾客/用户不期待的。对此,顾客/用户想要尽可能地增大新鲜食物格的用于存放新鲜食品的容积。使得冰格较高还会使设计被限制成仅能用在较高的门上(例如,将无法用在具有1个以上抽屉和两个门的样式中),和/或使得冰和水分配器不得不定位在较低的位置处,该位置对于顾客/用户在人体工程学上不是最优的。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设备涉及一种具有自成一体的专用格,该格用于制造并存放冰,而无需使用在冰格外制造的冷空气也无需使冷空气导入和导出冰格。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设备涉及一种具有并排布置的制冰器和冰盒的薄型冰格。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设备涉及一种薄型冰格,所述冰格在新鲜食物格中占据较小的体积并能实现更快速的制冰。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涉及薄型冰格的各种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设备涉及冰盒的前盖以及位于前盖与薄型冰格之间的非闭合式垫圈。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器具,所述制冷器具包括新鲜食物格;冷冻格;位于新鲜食物格或冷冻格中的至少一个中的冰格;位于冰格中的制冰器;以及用于存放冰的冰盒,冰盒位于冰格内。制冰器和冰盒在冰格内沿水平方向并排地布置。

根据另一方面,冰格位于新鲜食物格内。

根据另一方面,冰格位于新鲜食物格的上拐角中。

根据另一方面,制冷器具是从底部安装的法式门式(frenchdoor-bottommount)构造,其在顶部上具有新鲜食物格并在新鲜食物格下方具有冷冻格。

根据另一方面,冰格位于新鲜食物格的左上拐角中。

根据另一方面,冰盒可移除地安装在冰格内。

根据另一方面,冰格在竖直高度方向上具有薄的尺寸h,该尺寸近似为5.6英寸±2.0英寸。

根据另一方面,冰格的水平宽度w近似为10.4英寸±2.0英寸。

根据另一方面,冰盒具有前盖,前盖在底部中具有用于排出冰体的开口。

根据另一方面,新鲜食物格包括门,并且还包括用于冰分配器且位于门中的冰道,冰道构造成通过冰道延伸部与前盖中的开口连通。

根据另一方面,前盖具有非闭合式垫圈,所述垫圈具有位于前盖与冰格之间的迷宫结构(labyrinth)。

根据另一方面,冰盒在其底表面上包括多个肋。

根据另一方面,冰格通过u形绝热壳体、和新鲜食物格的与所述u形绝热壳体配合的内顶壁和内后壁限定。

根据另一方面,垫圈位于u形绝热壳体的边缘与新鲜食物格的内顶壁、内后壁之间。

根据另一方面,壳体框套部位于u形绝热壳体的敞开的前部上,壳体框套部其在内具有用于接收冰盒的开口。

根据另一方面,壳体框套部包括至少一个保持肋,所述保持肋伸入开口内并构造成与冰盒接合以在冰盒完全插入冰格中时将冰盒保持在冰格内。

根据另一方面,u形绝热壳体包括从边缘的下后部延伸的定位延伸部,定位延伸部构造成适配在定位于新鲜食物格的内后壁中的支架内。

根据另一方面,壳体框套部定位在u形绝热壳体的敞开的前部上,壳体框套部在其内具有用于接收冰盒的开口,壳体框套部还具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多个固定孔构造成接收用于将u形绝热壳体固定至新鲜食物格的内顶壁的固定件。

根据另一方面,冰格由l形绝热壳体、和新鲜食物格的与所述l形绝热壳体配合的内侧壁、内顶壁和内后壁形成。

根据另一方面,垫圈位于l形绝热壳体的边缘与新鲜食物格的内顶壁、内侧壁、内后壁之间。

根据另一方面,l形绝热壳体在l形的水平部的端部上包括竖直突起,竖直突起构造成与新鲜食物格的内侧壁的台阶部配合。

根据另一方面,垫圈位于l形绝热壳体的边缘与新鲜食物格的内顶壁、内侧壁的台阶部、内后壁之间。

根据另一方面,冰盒在其外后壁上包括抗旋转部件,所述抗旋转部件构造成与冰格的后部处的互补部件接合。

根据另一方面,抗旋转部件包括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从冰盒的后外壁突出并具有一对凹部,这对凹部与空气输送/螺旋电机(augermotor)组件上所形成的作为互补部件的对应的h形突起配合。

根据另一方面,在制冰器沿竖直高度方向向下投影时,冰盒没有任何部分位于制冰器下方。

根据另一方面,壳体框套部位于部冰格的敞开的前部上,壳体框套部在其内具有用于接收冰盒的开口,其中,壳体框套部包括至少一个保持肋,所述至少一个保持肋伸入开口内并构造成与冰盒的底表面上的多个肋的前端部接合以在冰盒完全插入冰格内时将冰盒保持在冰格内。

根据另一方面,前盖在前盖与冰格之间具有非闭合式垫圈,所述非闭合式垫圈呈具有面向上、面向下、面向左或面向右的开口部分的大致u形。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器具,所述制冷器具包括:冷藏格;冷冻格;位于冷藏格中的冰格;位于冰格中的制冰器;和用于存放冰的冰盒,冰盒位于冰格内;其中,冰盒可移除地安装在冰格内,冰盒具有前盖,前盖具有位于前盖与冰格之前的非闭合式垫圈,以允许在冷藏格与冰格之间具有至少一些空气交换量。

根据另一方面,非闭合式垫圈包括迷宫结构。

根据另一方面,非闭合式垫圈在前盖与冰格之间包括大致u形,所述大致u形具有面向上、面向下、面向左或面向右的开口部分。

根据另一方面,前盖在底部中具有用于排出冰体的开口。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器具,所述制冷器具包括:冷藏格;冷冻格;位于冷藏格中的冰格;位于冰格中的制冰器;以及用于存放冰的冰盒,冰盒位于冰格内;其中,冰格由l形绝热壳体、和冷藏格的与所述l形绝热壳体配合的内侧壁、内顶壁和内后壁共同形成,并且l形绝热壳体在l形的水平部的端部上包括竖直突起,竖直突起构造成与冷藏格的内侧壁的台阶部接合。

根据另一方面,台阶部通过下述方式形成:使得冷藏格的内侧壁在与l形绝热壳体的内部对应的区域处变得比冷藏格的内侧壁的位于该区域下方的且与竖直突起接合的区域更厚。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器具,所述制冷器具包括:新鲜食物格;冷冻格,制冷器具是从底部安装的法式门式构造,这种构造在顶部上具有新鲜食物格并在新鲜食物格下方具有冷冻格;位于新鲜食物格的上拐角中的冰格;位于冰格内的制冰器;以及用于存放冰的冰盒,冰盒位于冰格内;其中,制冰器和冰盒在水平方向上并排地布置在冰格内,以使得在制冰器沿竖直高度方向向下投影时,冰盒没有任何部分位于制冰器下方。

附图说明

申请文件中所并入的并形成为申请文件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方案。

图1示出从底部安装的法式门类型的制冷器具的局部前透视图,其中,门是打开的以露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薄型冰格;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完整的制冰器/冰盒/冰格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完整的制冰器/冰盒/冰格组件的俯视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冰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完整的制冰器/冰盒/冰格组件的局部被切割后从侧方观察的正视图;

图4b是从侧方观察的局部正视图以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位于冷藏格内的冰格的外部;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u形冰格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定位特征的u形冰格的透视图;

图5c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u形冰格在利用定位特征定位在其位置处时放大透视图;

图5d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u形冰格在利用壳体框套部固定时的放大前透视图;

图6a、图6b、图6c和图6d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抗旋转部件的不同图示,所述抗旋转部件位于冰盒的后外壁上并构造成与位于冰格的后部处的互补部件配合;

图7a和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壳体框套部和带有前盖的冰盒的不同图示;

图8是局部前正视图,其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l形冰格,其中,具有前盖的冰盒和壳体框套部均被移除以易于理解;

图9a和图9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改型l形冰格的前剖视图,其中,具有前盖的冰盒和壳体框套部均被移除以易于理解;

图10a和图10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改型l形冰格组件在不带有和带有壳体框套部情况下的透视图;

图11a和图11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前盖的后部和冰盒在不具有垫圈的情况下的透视图和正视图;

图12a和图12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前盖的后部和冰盒在具有闭合的垫圈的情况下的透视图和正视图;

图13a和图13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前盖的后部和冰盒的在具有开口式垫圈的情况下的透视图和正视图,其中,所述开口式垫圈具有迷宫结构;

图14a和图14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前盖的后部和冰盒在具有开口式垫圈的不同变型例的情况下的透视图和正视图,其中,所述开口式垫圈具有迷宫结构;

图15a和图15b、图16a和图16b、图17a和图17b、以及图18a和图18b均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四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前盖的后部和冰盒的透视图和正视图,其分别具有开口式垫圈的不同变型,这些垫圈具有大致u形,所述大致u形分别面向上、面向下、面向右和面向左;并且

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冷冻格/制冰器制冷剂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提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代表必要的信息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在参考附图阅读下述说明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并将意识到这些构思的没有在本文中具体说明的应用。应当被理解的是,这些构思和应用落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此外,应当被理解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比如顶、底、前、向后、上、下、向上、向下等是用于在描述示例性实施例时针对附图的定向而言的并且不应当限制本发明。而且,术语比如大致、近似、和约旨在允许差异以考虑制造公差、测量公差或相对于理想值的将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接受的差异。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从底部安装的法式门类型的制冷器具100,其中,门是打开的以露出薄型冰格200。更特别地,制冷器具100包括绝热体,所述绝热体具有被冷冻门102遮盖的冷冻格101(安装在底部)、以及位于冷冻格101上方的新鲜食物格103(也被称作冷藏格103),新鲜食物格103具有两个示出为处于打开位置的冷藏门104和105(法式门类型)。尽管示出的是两个冷藏门,但明显的是单一个冷藏门、或两个以上门、比如门内门构造也可以被使用。搁板和食物架已经从新鲜食物格103内部和从冷藏门104和105内侧移走以易于理解。左门104包括位于内衬上的突出壳体部106,所述突出壳体部106容置有水和冰分配器组件(不可见),所述水和冰分配器组件能够被用户从门104的前侧触及。用于将冰引导向分配器的分配器冰道(不可见)的开口107布置在突出壳体部106的顶部上。如下文中所更详细地说明的,分配器冰道通过冰道延伸部108与冰盒的前盖中的开口连通。新鲜食物格103的内衬侧壁包括用于支撑搁板(未示出)的凸起109。右门105包括用于支撑门架(未示出)的突起110。还在图1中示出的是用于冷空气进入新鲜食物格103的空气开口111(参见较小的细长槽)和用于返回空气离开新鲜食物格103的开口111’(参见左下方的较大的方形开口)。冷冻格通常设定为-18℃或更冷,新鲜食物格通常设定为1℃至4℃。

薄型冰格200位于新鲜食物格103的左上拐角中。薄型冰格200可以定位在新鲜食物格103中的其它位置处或者定位在冷藏门104、105之一中、或者甚至在需要的情况下、尤其在并排设置的冷冻/冷藏室构造中定位在冷冻格101中。薄型冰格200在竖直高度h的方向上具有近似5.6英寸±2.0英寸的薄尺寸并具有近似10.4英寸±2.0英寸的水平宽度w。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完整制冰器/冰盒/冰格组件200a(在下文中被称作“完整制冰格组件200a”)的分解透视图。更特别地,完整制冰格组件200a包括制冰器组件210、空气输送/螺旋电机组件220、冰格壳体组件230、块冰/碎冰电机和簧片开关组件240、以及冰盒组件250。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完整制冰格组件200a的俯视图。各个组件210-250中每个的多个方面将在下文中结合其它附图予以更详细地讨论。

如图2、图3a和图3b所示,制冰器组件210(其包括制冰器211)和冰盒组件250(其包括冰盒251)在水平方向上彼此并排或在彼此旁边布置在冰格壳体组件230内。换言之,如果制冰器211沿着竖直高度方向向下投影的话,冰盒251没有任何部位位于制冰器211下方。

如图3b最佳所示,制冰器组件210包括制冰盘/蒸发器212,制冰盘/蒸发器212具有蒸发器冷却管213(例如由铜或铜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形成),蒸发器冷却管213例如压铸模制(diecastover-mold)在制冰盘部212a(例如由铝、铝合金、或其它压铸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形成)内,以使得蒸发器冷却管213嵌设在制冰盘部212a内并由此与制冰盘部212a直接接触,从而使制冰盘/蒸发器212作为一件式单元形成。优选地但不是必需的,蒸发器冷却管213由铜形成并且制冰盘部212a由铝形成。替代地,制冰盘/蒸发器212由两个半部制成。蒸发器冷却管213具有蒸发器管入口214a和蒸发器冷却管出口(吸入管)214b,蒸发器管入口214a具有毛细管连接部(即,端部下垂并连接至毛细管)。

如图19所示,蒸发器冷却管213(参见图3b)连接在制冷剂回路500中。制冷剂回路500包括制冰盘/蒸发器212,制冰盘/蒸发器212与冷冻格蒸发器504串联地与蒸发器冷却管出口(吸入管)214b连接,所述冷冻格蒸发器504进而连接至储液器505、压缩机506、冷凝器507和干燥器508,并然后连接至具有毛细管连接部的蒸发器管入口214a。制冷剂回路500还包括旁通管线509,旁通管线509具有毛细管510和位于具有毛细管连接部的蒸发器管入口214a之前的制冷剂阀511以使制冰盘/蒸发器212被旁通并使制冷剂流向冷冻格蒸发器504。蒸发器管入口214a和蒸发器冷却管出口214b通过焊接或通过锁环联接至通过发泡而定位在制冷器具体内的管(所述管于制冷器具100的后部处位于绝热空间内)。新鲜食物格103可以利用通过冷空气供应部513中的风门512从冷冻格101选择性地导入的冷空气并通过暖空气返回部514(参见图19)返回暖空气,或者新鲜食物格103可以是单独的独立的制冷剂回路的一部分,具有它自身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器、毛细管和蒸发器。

制冰盘/蒸发器212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具有多个用于接收用来制造冰体的水的腔212’。制冰盘/蒸发器212包括模制的蒸发器翅片f,所述蒸发器翅片f从制冰盘/蒸发器的底部竖直向下延伸。制冰器护罩215固定至制冰盘/蒸发器212的面向冰盒251的那侧。制冰器护罩215包括多个突起或指部215’。推顶指部216布置在可旋转的轴216’上并能够在突起215’之间的空间内移动。制冰器支架217位于具有多个腔212’的模具上方并包括用于将水导入腔212’的水填充杯217’。制冰器支架217通过固定件(例如四个螺栓s)附接至制冰盘/蒸发器212。制冰器支架217还包括位于其顶表面上的多个(例如三个)安装钩h1,所述安装钩用于与位于发泡材料内的支架b(参见图4b)中所形成的对应安装部件(未示出)配合,支架b是制冷器具结构的一部分。安装钩h1允许制冰器组件210通过位于发泡材料内的支架b容易地组装至新鲜食物格103的内顶壁或内衬103’。用于将制冰器211连接至制冷器具100的线束(未示出)可以连接至对应的连接器(未示出),所述对应的连接器例如在新鲜食物格103的内顶壁103’中位于冰格200内的一部位处。

呈环形式的除霜加热器dh位于制冰盘/蒸发器212下方并能够操作成在收获模式期间加热制冰盘/蒸发器212以释放冰体从而收获冰体,除霜加热器dh还用来阻止在制冰盘/蒸发器212上于制冰盘/蒸发器212下方和在蒸发器翅片f和除霜槽上形成任何冰或霜,所述除霜槽由金属排出板219b形成,如下所述。除霜加热器dh在需要维护时被容易地更换。

如图3b所示,齿轮箱218定位在制冰盘/蒸发器212的前端部(面向制冷器具的前部)并包括齿轮和用于驱动可旋转的轴216’的电机(未示出)以及用于感测冰盒251中的冰体的量的探测臂(bailarm)或光学传感器系统(未示出)。温度或盘传感器比如热敏电阻t位于齿轮箱218面向制冰盘/蒸发器212的外部上(参见图3b)。替代地,热敏电阻t可以定位直接在制冰盘/蒸发器212上(参见图19)。对此,薄型冰格200内没有空气温度控制部,而是,制冰盘/蒸发器212和冰格200内的受电机驱动的风扇222(参见图3a)是利用热敏电阻t控制的,所述热敏电阻直接监测冰/制冰盘/蒸发器212的温度以运行受电机驱动的风扇222和双稳态制冷剂阀511“开(on)”和“关off”,从而使冰格200内的温度保持在所建立的范围内。此外,替代只有一个热敏电阻t的是,附加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也可以定位在齿轮箱218内并感测齿轮箱218的塑料壳体的温度。更进一步而言,所述附加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可以被构造在受电机驱动的风扇222的主体内。

具有绝热部219a和219a’(由例如发泡聚丙烯(epp)制成)、金属(例如铝)排出板219b和框套部219c的排出组件219定位在制冰盘/蒸发器212下方并与制冰盘/蒸发器212附接。尽管金属排出板219b在图3b中示出为扁平金属板,但是它也可以形状配合至绝热部219a以形成除霜槽。排出组件219朝向后部倾斜地构造从而使得来自制冰器211的除霜模式的任何水可以从制冰器组件210的后端部排走并且排出组件219与管道(未示出)连通,所述管道进而与制冷器具100的机器室中的蒸发盘(未示出)连通。排出组件219还与制冰盘/蒸发器212的底部共同形成位于制冰盘/蒸发器212下方且穿过蒸发器翅片f的空气流通道p。

参考图2、图3a和图4a,空气输送/螺旋电机组件220位于薄型冰格200的后部处。空气输送/螺旋电机组件220包括具有空气通道221的空气引导部ag,所述空气通道221中布置有受电机驱动的风扇222。尽管受电机驱动的风扇222以竖直定向示出,但是受电机驱动的风扇222也可以在空气通道221的竖直部中水平地定向。空气通道221位于空气输送/螺旋电机组件220的上部处。空气通道221与制冰盘/蒸发器212下方的空气流通道p连通。受电机驱动的风扇222的入口与位于制冰盘/蒸发器212下方且穿过蒸发器翅片f的空气流通道p连通,以使得受电机驱动的风扇222产生抽吸并从制冰盘/蒸发器212抽吸冷空气并且通过空气通道221将冷空气排放到冰盒251上方或绕着冰盒251地排放,以阻止冰体融化。在冰格200内循环的凉的或冷的空气仅需要保持冰格200足以冷至能避免存放在冰盒251中的冰融化即可,这通常低于-3℃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需地为约-5℃。空气流通道221具有大致90度的拐弯并在通到冰盒251之前扩宽。螺旋电机223位于空气输送/螺旋电机组件220的下部处。螺旋电机223包括电机轴224,电机轴通过耦接部225连接至螺旋部件226、比如盘绕的螺旋线或管等。螺旋部件226的另一端连接至螺旋筒226’,所述螺旋筒226’将冰体导向碎冰刀片和位于前盖中的开口,这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空气输送/螺旋电机组件220包括位于顶表面227上的多个(例如四个)安装钩h2(参见图2和图6b),以与位于发泡材料内的支架b中所形成的对应安装部件(未示出)接合,所述支架b是制冷器具结构的用于将空气输送/螺旋电机组件220安装至新鲜食物格103的部件。空气输送/螺旋电机组件220还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竖直安装板228,所述竖直安装板228具有固定孔229(参见图6b),以用于通过固定件比如螺栓(未示出)将空气输送/螺旋电机组件220进一步安装至新鲜食物格103的内后壁或衬103”。

如图2、图4b和图5a最佳所示,冰格壳体组件230的一个实施例由u形绝热壳体231与新鲜食物格103的内顶壁103’和内后壁103”共同形成。如图4b最佳所示,u形绝热壳体231的轮廓构造成适配于新鲜食物格103的内顶壁103’和内后壁103”的形状。u形绝热壳体231包括u形外壁232、u形绝热部233(例如由发泡聚丙烯(epp)、发泡聚苯乙烯(eps)、真空绝热板(vip)形成)、u形内壁234、垫圈235以及壳体框套部236,所述垫圈235位于u形绝热壳体231的边缘与新鲜食物格103的内顶壁103’、内后壁103”之间的,壳体框套部236位于u形绝热壳体231的敞开的前部上,壳体框套部236中具有用于接收冰盒251的开口236’。垫圈235可以是例如由橡胶化的聚氯乙烯(pvc)以挤出的方式形成的垫圈,所述例如由橡胶化的聚氯乙烯(pvc)插入沿着u形绝热壳体231的边缘所形成的槽内。

参考图5b-5d,u形绝热壳体231包括l形内定位壁pw,所述l形内定位壁pw用于使u形绝热壳体在制冰器组件210上定位就位。u形绝热壳体231还包括从边缘的下后部延伸的定位延伸部e(例如两个延伸部e),定位延伸部e构造成适配在定位于新鲜食物格103的内后壁103”中的支架237(参见图5c)中。此外,其内具有用于接收冰盒251的开口236’的壳体框套部236还包括多个固定孔238,所述多个固定孔构造成用于接收用于将u形绝热壳体231固定至新鲜食物格103的内顶壁103’的固定件(例如三个螺栓238’,参见图5d)。通过这种结构,u形绝热壳体231在新鲜食物格103的左上拐角中且在制冰器组件210上滑入就位并然后通过位于下后部处的定位延伸部e以及孔238中的固定件238’被保持在其位置处。

参考图2、图3a、图4a和图7b,块冰/碎冰dc电机和簧片开关组件240于制冰器组件210前方的一部位处定位在冰格壳体组件230内并安装至例如壳体框套部236的后壁或类似位置。块冰/碎冰dc电机和簧片开关组件240被用来控制块状冰还是碎冰输送给用户。更特别地,冰盒或容器251具有位于前盖c中的冰盒输出开口252(从底部可观察到),冰体被输送通过冰盒输出开口252,如下文中所更详细地说明的。冰盒输出开口252具有枢转以打开或关闭的冰门253。在冰门253关闭时,组件240会使冰体、比如呈块状形式的冰体朝向多个碎冰刀片254运送(例如在“碎”冰被用户选取时)。在另一方面,当“块状”冰被用户选取时,冰门253被打开以由此允许冰块在不经过碎冰刀片的情况下通过冰盒输出开口252输出。冰门253的缺省位置是关闭的,这能在用户拉出冰盒251时尽可能地避免任何冰块通过冰盒开口252落出。这还会阻止用户在拉出冰盒251时触碰到刀片。冰门253的枢转通过杆253’(参见图7b)执行,所述杆接合在被块冰/碎冰dc可逆电机255(例如12伏dc可逆电机)控制的致动器头内以向上移动(关闭冰门253)和向下移动(打开冰门253)。杆253’延伸穿过壳体框套部236中的开口258(参见图2、图5d和图7a)。冰盒组件250具有磁体(未示出),所述磁体位于冰盒251的前盖c中并与组装在块冰/碎冰dc可逆电机255的电机支架上的簧片开关260相互作用。由此,当冰盒251从冰格200的壳体框套部236中的开口236’移走时,簧片开关260打开电路从而禁用:任何冰分配,制冰器211,以及受电机驱动的风扇222。这进而在冰盒251不在时阻止任何冰收获,而且还最大程度地减少冰格200内的湿气侵入。一旦冰盒251被放回到冰格壳体组件230中,则恢复正常运行。

参考图2、图3、图4a、图6a-6d、图7a和图7b,冰盒组件250包括冰盒或容器251,所述冰盒或容器251用于存放冰体并且螺旋部件226位于冰盒或容器251内,冰盒组件250还包括前盖c。如上所述,冰盒251可移除地安装在薄型冰格200内。如图4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冰盒251的内侧壁265形成有多个通孔或槽266,所述通孔或槽266使得已经冷却冰的空气离开冰盒251并在制冰盘/蒸发器212下方于空气流通道p的前端部处进入空气流通道p以被再次冷却。如上所述,前盖c在底部处具有冰盒输出开口252,在用户分配冰体时冰体被运送通过冰盒输出开口252。冰盒输出开口252与冰道延伸部108配合,以在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将冰体运送给分配器。冰盒输出开口252与冰道延伸部108的顶部之间的接口可以利用垫圈来密封,可以具有部分垫圈或开口垫圈,或者也可以完全没有垫圈。在后两种情况下,允许一些空气在新鲜食物格103与冰格200之间以下述方式移动:通过进入冰道延伸部108内的区域并穿过冰盒输出开口252并且进入冰格200,或反向移动。

如图6a-6d最佳所示,抗旋转部件270位于冰盒251的后外壁275上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构造成与位于冰格的后部处的互补部件配合。更特别地,抗旋转部件270包括环状凸缘271,环状凸缘具有一对间隔开的、例如以180度间隔开的缺口或凹部272(参见图6a)。缺口272构造成在冰盒251完全插入冰格壳体组件230时与互补突起273接合。每个突起273可以是h形的以使得h的横条与对应的缺口272接合(参见图6b、6c、6d)。如图6b所示,h形突起273可以形成在空气输送/螺旋电机组件220上。

图7a和7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壳体框套部236和具有前盖c的冰盒251的不同图示。图7a示出保持肋280,所述保持肋从壳体框套部236的下表面向上突起并伸入开口236’中并且构造成与形成在冰盒251的底表面上的多个肋或轨道285的前端部285’接合,从而在冰盒251完全插入冰格内时将冰盒251保持在冰格200内。肋285还在冰盒251被用户移走或移回到冰格壳体组件230中的位置处时利于冰盒251的滑动动作。前盖c的底部还包括用于用户的抓握凹部g,以使用户的手指能插入所述抓握凹部从而拉动并移走冰盒251或使冰盒归位。用户可以利用抓握凹部g容易地抬起并回拉前盖c以在保持肋280上滑动冰盒251的肋285。

图8是局部前视立体图以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l形冰格300,其中,具有前盖的冰盒以及壳体框套部均被移走以易于理解。l形冰格300具有与u形冰格组件230相同的层级构造。然而,l形冰格300与制冷器具100a的新鲜食物格103a的内顶壁103a’、内后壁103a”、内侧壁103a”’配合以形成绝热冰格。垫圈(未示出)可以被包含在l形壁的边缘与新鲜食物格103a的内壁之间。支架b’在图8中也是可见的,所述支架b’是制冷器具结构的一部分并具有与进入管连接的连接部wf,并且替代性空气输送/螺旋电机组件220a的前壁在图8中也是可见的。

图9a和9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改型的l形冰格400的前视剖视图,其中,具有前盖的冰盒以及壳体框套部均被移走以易于理解。图10a和10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改型的l形冰格组件在具有和不具有壳体框套部的情况下的透视图。尤其,经改型的l形冰格400定位在冷藏格1003的左上拐角中。冷藏格定位在从底部安装的法式门式制冷器具1000的冷冻格1002上方。经改型的l形冰格400包括l形绝热壁430,所述绝热l形壁具有与u形冰格组件230相同的层级构造。l形绝热壁430包括位于l形壁430的水平部的端部上的竖直突起434,竖直突起434构造成与新鲜食物格1003的内侧壁1003”’的台阶部437配合。l形壁430与新鲜食物格1003的内顶壁1003’、内后壁1003”和内侧壁1003”’配合以形成绝热冰格。垫圈435可以被包含在l形壁430的边缘与新鲜食物格1003的内壁之间。另外的垫圈435’可以被包含在较小的竖直突起434与台阶部437之间。此外,壳体框套部436位于l形壁430的敞开的前部上,壳体框套部436其内具有用于接收冰盒251的开口436’。台阶部437可以通过使新鲜食物格1003的内侧壁1003”在对应于l形壁430的内部的区域1003a处变得比新鲜食物格1003的内侧壁1003”’的区域1003b更厚而形成,竖直突起434接合在所述区域1003a下方。

图11a和11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前盖c的后部290和冰盒251在没有垫圈的情况下的透视图和正视图。通过在前盖c的后部处不设置垫圈,在冰盒251处于完全插入的位置时,前盖c的后部接合壳体框套部236但仍允许冰格200与新鲜食物格103之间存在一些空气移动。前盖c的空心内部包括绝热部,并且所述绝热部可以完全填充前盖c的内部。替代地,冰盒输出开口252周围的下部区域可以没有任何绝热部。

图12a和12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前盖的后部和冰盒在具有闭合的垫圈的情况下的透视图和正视图。该构造与图11a和11b的构造是相同的,除了以下内容:垫圈295包围前盖c的后部290的整个外边缘部以形成闭合的垫圈295。通过在前盖c的后部设置闭合的垫圈295,当冰盒251处于完全插入的位置时,前盖c的后部接合壳体框套部236以使得垫圈295将冰格200相对于新鲜食物格103密封,从而阻止任何空气在这两个格之间移动。

图13a和13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前盖c的后部290和冰盒251在具有开口式垫圈的情况下的透视图和正视图,其中,所述垫圈具有迷宫结构296。该构造与图11a和11b的构造是相同的,除了以下内容:非闭合的垫圈被使用,所述非闭合的垫圈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开口296’的迷宫结构296,以使得在冰盒251处于完全插入的位置时,前盖c的后部通过非闭合的垫圈借助于迷宫结构296接合壳体框套部236但仍允许冰格200与新鲜食物格103之间通过开口296’进行一些空气移动。

图14a和14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前盖c的后部290和冰盒251在具有开口式垫圈的不同变型例的情况下的透视图和正视图,其中,所述垫圈具有迷宫结构。尤其,图14a的变型例具有包括迷宫结构297的开口式垫圈,迷宫结构297在沿着前盖c的后部290的一侧向下延伸的部分的底端处包括至少一个开口297’。图14b的变型例具有包括迷宫结构298的开口式垫圈,迷宫结构298在沿着前盖c的后部290的一侧向下延伸的部分的底端处包括至少一个开口298’,而且迷宫结构298还包括水平延伸部299,所述水平延伸部沿着前盖c的后部290的下边缘部延伸超过开口298’。

图15a和15b、图16a和16b、图17a和17b、和图18a和18b均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四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前盖的后部和冰盒的透视图和正视图,其具有开口式垫圈的不同变型例,其中,开口式垫圈分别具有面朝上、面朝下、面朝右和面朝左的大致u形。尤其,图15a和15b示出大致u形的垫圈600,其在顶部处具有开口601,图16a和16b示出大致u形的垫圈700,其在底部处具有开口701,图17a和17b示出大致u形的垫圈800,其在右侧处具有开口801,并且图18a和18b示出大致u形的垫圈900,其在左侧处具有开口901。

在运行中且在制冰模式期间,制冷剂阀511(参见图19)使制冷剂气体流过通过压铸模制在制冰盘/蒸发器212内而直接接触冰盘的蒸发器管213。位于连接至连接部wf的水填充管中的水填充阀(未示出)被打开以向腔212’填充水,然后,在经过预定的时长(例如5秒)后,使水填充阀关闭。一旦各腔212’中的水结冰,则制冷剂阀511使制冷剂气体旁通或偏转至例如冷冻蒸发器504并然后“接通”除霜加热器dh,其中,这种结冰是通过热敏电阻t确定的,所述热敏电阻持续感测制冰盘/蒸发器212以检测是否达到预定的温度。一旦达到预确定的温度,就“断开”除霜加热器dh并通过轴216’转动推顶指部216以从盘腔212’铲走冰体(例如冰块)。在推顶指部转动完整的360度后,通过下述方式重新开始周期:使水通过水填充阀(参见用于水填充管的连接部wf)填充腔212’并且制冷剂阀511使制冷剂重新流向制冰盘/蒸发器212。

本发明具有许多改型的可能性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例如,尽管图1示出从底部安装的法式门(fdbm)类型的制冷器具,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在具有一个或多个中间格(比如非限制性的拉出式抽屉)的fdbm构造中,所述中间格可以运行为新鲜食物格或冷冻格并且可以位于主新鲜食物格与主冷冻格之间,本发明也可以应用在并排式制冷器具的构造中,其中,冷藏格和冷冻格以竖直定向并排地布置,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在其它普遍知晓的制冷器具构造中,比如非限制性地应用在顶部冷冻室构造中、底部冷冻室构造中等。而且,尽管薄型冰格示出为位于新鲜食物格中,但是薄型冰格也可以位于冷冻格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改进和改型。所有的这些改进和改型被视作位于本文所披露的方案及下文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