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碎冰袋和碎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38490发布日期:2019-01-28 12:48阅读:5058来源:国知局
实验室碎冰袋和碎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碎冰,具体地涉及实验室碎冰袋和碎冰方法。



背景技术:

实验室经常用到冰水浴和冰盐浴这两种冷却方法,而在使用冰水浴和冰盐浴时,要想达到最好的冷却效果,要求冰的颗粒很小,成碎末状。因为实验室学生用量大,家用冰箱配备的冰格制冰量太小,购买太多冰格的成本也高。所以实验室制冰一般不采用冰格,都是用一次性杯子或者废旧的塑料盒,例如盛装500gnaoh固体的塑料盒,将上口用剪刀减掉,下半部分装水后放冰箱或冷柜冷冻成冰。这种方法制出来的冰大小都在5cm*5cm*5cm以上,用塑料盒制冰的冰体积会达到10cm*8cm*8cm以上。

实验室经常用到冰水浴和冰盐浴这两种冷却方法,而在使用冰水浴和冰盐浴时,要想达到最好的冷却效果,要求冰的颗粒很小,成碎末状。因为实验室学生用量大,家用冰箱配备的冰格制冰量太小,购买太多冰格的成本也高。所以实验室制冰一般不采用冰格,都是用一次性杯子或者废旧的塑料盒,例如盛装500gnaoh固体的塑料盒,将上口用剪刀减掉,下半部分装水后放冰箱或冷柜冷冻成冰。这种方法制出来的冰大小都在5cm*5cm*5cm以上,用塑料盒制冰的冰体积会达到10cm*8cm*8cm以上。因此,需要一种低成本的实验室碎冰袋和碎冰方法,将上述方法制得的冰块进行破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碎冰袋和碎冰方法,该碎冰方法使用实验室碎冰袋进行,方法简单,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碎冰袋,该实验室碎冰袋包括袋本体;其中,所述袋本体自一端往另一端的方向分别包括:袋口、袋颈和袋身,且顺次连通连接;所述袋颈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绳套,所述绳套上设置有一个开口,封口绳自所述开口伸入所述绳套的腔体内并沿所述绳套的周向方向环绕一周后自所述开口伸出。

优选地,所述袋身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

优选地,所述凸起呈锥形,且远离所述袋身的内壁的一端为尖端。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尖端的夹角为140-170°。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高度为2-6mm。

优选地,所述袋身的内壁设置为弹性塑胶。

优选地,所述弹性塑胶的厚度大于所述凸起的高度3-5mm。

优选地,所述绳套排列设置有2-4个。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碎冰方法,该碎冰方法包括:1):将冰块从冰箱或冷柜取出并装入所述袋本体中;2):将步骤1)中装好的冰块挪动至所述袋身的位置,并通过所述封口绳将所述袋颈位置系紧,随后将袋本体卧放;3):使用锤子反复均匀地敲打所述袋身的外侧壁以击碎冰块;4):解开封口绳并从所述袋口位置取出碎冰。

优选地,在步骤2):中使用封口绳系紧所述袋颈时,使用手挤压所述袋身以将所述袋身内的空气部分排放。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通过以下步骤:1):将冰块从冰箱或冷柜取出并装入所述袋本体中;2):将步骤1)中装好的冰块挪动至所述袋身的位置,并通过所述封口绳将所述袋颈位置系紧,随后将袋本体卧放;3):使用锤子反复均匀地敲打所述袋身的外侧壁以击碎冰块;4):解开封口绳并从所述袋口位置取出碎冰。通过上述的步骤在袋本体内制得颗粒较小的碎冰,一方面满足了实验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袋本体的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了使用锤子锤击的时候冰块四处乱溅的情况,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冰块的利用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冰块过快融化,在整个步骤1)-4)的过程需要快速完成,以进一步提高冰块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中实验室碎冰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外部整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袋身2袋口

3袋颈4绳套

5封口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所示的实验室碎冰袋,该实验室碎冰袋包括袋本体;其中,所述袋本体自一端往另一端的方向分别包括:袋口2、袋颈3和袋身1,且顺次连通连接;所述袋颈3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绳套4,所述绳套4上设置有一个开口,封口绳5自所述开口伸入所述绳套4的腔体内并沿所述绳套4的周向方向环绕一周后自所述开口伸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通过以下步骤:1):将冰块从冰箱或冷柜取出并装入所述袋本体中;2):将步骤1)中装好的冰块挪动至所述袋身1的位置,并通过所述封口绳5将所述袋颈3位置系紧,随后将袋本体卧放;3):使用锤子反复均匀地敲打所述袋身1的外侧壁以击碎冰块;4):解开封口绳5并从所述袋口2位置取出碎冰。通过上述的步骤在袋本体内制得颗粒较小的碎冰,一方面满足了实验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袋本体的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了使用锤子锤击的时候冰块四处乱溅的情况,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冰块的利用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冰块过快融化,在整个步骤1)-步骤4)的过程需要快速完成,以进一步提高冰块的利用率。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对冰块的易破碎性,优选地,所述袋身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增加对冰块的易破碎性,优选地,所述凸起呈锥形,且远离所述袋身1的内壁的一端为尖端。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小凸起的尖端撞击袋身1的内壁对袋身1产生损坏的可能,优选地,所述凸起的尖端的夹角为140-170°。通过广角的凸起设计可以在不减弱凸起破冰的效果的基础上减小了对袋身1内壁的刺穿性,保护了袋身1的结构。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凸起过高减小抗弯折性能,提高凸起的破冰效果,优选地,所述凸起的高度为2-6mm。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保护袋身1的内壁不受凸起损坏,优选地,所述袋身1的内壁设置为弹性塑胶。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保护袋身1的内壁不受凸起损坏,优选地,所述弹性塑胶的厚度大于所述凸起的高度3-5mm。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保证袋颈3的密封性能,优选地,所述绳套4排列设置有2-4个。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袋颈3系紧后袋身1内的气体影响锤子击打的效果,优选地,在步骤2):中使用封口绳5系紧所述袋颈3时,使用手挤压所述袋身1以将所述袋身1内的空气部分排放。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