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打开的冰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0025发布日期:2018-11-27 21:42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冰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打开的冰柜。



背景技术:

冰柜是一种通过对气体进行冷却进而对物品进行保存的设备,广泛用于家庭或商场中。

由于冰柜的内部是通过气体的降温实现冷却储藏的,气体降温的同时,柜体内部的气体的体积收缩,柜体内形成负压,吸引柜门往下移动使柜门与柜体之间相互贴紧,在打开时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将柜门拉起,操作十分的麻烦且费力。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方便打开的冰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方便打开的冰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打开的冰柜,包括柜体和柜体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柜门,所述柜体的上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柜门的下侧壁设有与卡槽大小位置相匹配的卡板,所述柜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的两侧均设有气囊,所述柜体内底部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输入端输出端均连接有导管。

在上述的一种方便打开的冰柜中,所述柜体的内底部设有两个抽风机,每个所述抽风机的输入端均连接有吸附口,两个所述吸附口位于散热管的两侧,所述柜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出气口,两个所述抽风机的输出端均连通有出风管,每个所述出风管均与其中一个出气口连通,每个所述出风管均与其中一个气囊的外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导热板。

在上述的一种方便打开的冰柜中,每个所述气囊均与其中一个出风管通过连接管连通,每个所述连接管上均安装有单向泄压阀。

在上述的一种方便打开的冰柜中,所述电解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安装在安装板内的压缩机、冷媒罐、气液分离器和电解槽,所述电解槽通过两个连通管与两个气囊的内部连通,所述压缩机与冷媒罐和冷媒罐与气液分离器均通过回流管进行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出水管与电解槽的内部连通,所述电解槽的两侧侧壁上分别插设有电解正极棒和电解负极棒,两个所述导管远离散热管的一端分别与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方便打开的冰柜中,每个所述气囊的上侧壁均连通有输气管,每个所述输气管远离气囊的一端均插设在卡槽的侧壁上并与卡槽的内部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方便打开的冰柜中,每个所述气囊的上侧壁均连通有输气管,所述卡槽的下侧壁连通有多个出气管,两个所述输气管远离气囊的一端均与多个出气管连接,每个所述输气管上均安装有出气阀。

在上述的一种方便打开的冰柜中,每个所述出风管均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导热材料为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方便打开的冰柜操作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具体的优点在于:

1、设置卡槽、卡板、散热管、抽风机、气囊、导热板、出风管和输气管,抽风机工作时将散热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吸出,部分热量通过导热板导至气囊的表面,气囊内的气体受热膨胀,通过输气管输送至卡槽内,对卡板进行支撑,防止卡板在柜体内低温环境造成的负压吸紧,保证柜门不吸紧,方便打开;

2、设置导管、压缩机、冷媒罐、气液分离器、电解槽和连通管,冷媒罐中的冷媒铜管压缩机压缩导出,对柜体的内部进行散热,冷媒吸热后回流至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后,回流至冷媒罐中,分离出的水流至电解槽中,通过电解正极棒和电解负极棒进行水的电解,并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气囊中,以适应气囊内气体的变化;

3、设置连接管、出风管、单向泄压阀和出气口,在电解产生的气体超过气囊所能储存的量时,单向泄压阀打开,将多余的气体通过连接管排入出风管和出气口中排出,保证气囊内气体量的一定,工作环境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对柜体内散热产生的水和热量进行利用,对水进行电解产生气体,通过对热量利用进行气体的膨胀,进而通过输气管导入卡槽内,进而防止卡板在柜体内低温环境造成的负压吸紧,保证柜门的方便打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一中A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一中安装板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图中:1柜体、2柜门、3卡槽、4卡板、5安装板、6散热管、7吸附口、8抽风机、9出气口、10气囊、11出风管、12导热板、13连接管、14单向泄压阀、15输气管、16导管、17连通管、18压缩机、19冷媒罐、20气液分离器、21电解槽、22电解正极棒、23回流管、24出气管、25出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3,一种方便打开的冰柜,包括柜体1和柜体1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柜门2,柜体1的上侧壁开设有卡槽3,柜门2的下侧壁设有与卡槽3大小位置相匹配的卡板4,柜体1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电解装置,电解装置包括安装板5和安装在安装板5内的压缩机18、冷媒罐19、气液分离器和电解槽21,电解槽21通过两个连通管17与两个气囊10的内部连通,压缩机18与冷媒罐19和冷媒罐19与气液分离器20均通过回流管23进行连接,气液分离器20通过出水管与电解槽21的内部连通,电解槽21的两侧侧壁上分别插设有电解正极棒22和电解负极棒,两个导管16远离散热管6的一端分别与压缩机18和气液分离器20连接,电解装置的两侧均设有气囊10,冷媒罐19中的冷媒导出至压缩机18中,压缩机18将冷媒压缩导出至散热管6中,进行柜体1的散热,冷媒吸热后回流至气液分离器20中,进行气液分离后,回流至冷媒罐19中,分离出的水流至电解槽21中,通过电解正极棒22和电解负极棒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的连接,进行水的电解,并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气囊10中,提供后续对卡板4进行顶起时所需的气体。

柜体1内底部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6,散热管6的输入端输出端均连接有导管16,柜体1的内底部设有两个抽风机8,每个抽风机8的输入端均连接有吸附口7,两个吸附口7位于散热管6的两侧,柜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出气口9,为保证出气口9内不导入外部的杂质,出气口9内可以安装防尘网,两个抽风机8的输出端均连通有出风管11,每个出风管11均由导热材料制成,导热材料为铜,铜导热效果好,保证热量的传递,每个出风管11均与其中一个出气口9连通,每个出风管11均与其中一个气囊10的外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2,每个气囊10的上侧壁均连通有输气管15,每个输气管15远离气囊10的一端均插设在卡槽3的侧壁上并与卡槽3的内部连通,散热管6散发的部分热量通过抽风机8吸出,通过导热板12导至气囊10的表面,未吸收的热量通过出风管11和出气口9导出柜体1的外部,气囊10内的气体受热膨胀,通过输气管15输送至卡槽3内,对卡板4进行支撑,防止卡板4在柜体1内低温环境造成的负压吸紧,保证柜门2的方便打开。

每个气囊10均与其中一个出风管11通过连接管13连通,每个连接管13上均安装有单向泄压阀14,在电解产生的气体超过气囊10所能储存的量时,单向泄压阀14打开,将多余的气体通过连接管13排入出风管11和出气口9中排出,使气囊10中的气体量始终一定,保证对卡板3顶升工作的进行,也避免了气囊10内导出的气体量过多将卡板3顶起。

实施例二:

参照图4,每个气囊10的上侧壁均连通有输气管15,卡槽3的下侧壁连通有多个出气管24,两个输气管15远离气囊10的一端均与多个出气管24连接,每个输气管15上均安装有出气阀25。

对于图4所示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将输气管15直接与卡槽3的侧壁连接替换为将输气管15与多个出气管24连接,且出气管24与卡槽3的内底壁连接,相对于实施例一,从下部导出的气体相对与侧壁吹出的气体对卡板3的顶起效果更好,并设置气阀25,在需要打开柜门2时,打开阀门25,即可将气囊10内的气体导出将柜门2顶起。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柜体1、柜门2、卡槽3、卡板4、安装板5、散热管6、吸附口7、抽风机8、出气口9、气囊10、出风管11、导热板12、连接管13、单向泄压阀14、输气管15、导管16、连通管17、压缩机18、冷媒罐19、气液分离器20、电解槽21、电解正极棒22、回流管23、出气管24、出气阀2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