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高效热回收型空气源热泵谷物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7494发布日期:2018-11-07 08:0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高效热回收型空气源热泵谷物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烘干机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级高效热回收型空气源热泵谷物烘干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泵谷物烘干机,多采用空气源,受室外温度的限制;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时候,制热量不足,能效低。由于谷物在干燥时,会伴随大量的扬尘,在排湿时需要进行除尘处理,现在大部分的做法是通过过滤网过滤,该结构一是增加了排湿风机的功率,同时还需要定期的进行过滤网清洗,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高效热回收型空气源热泵谷物烘干机,其通过喷淋水对排湿风进行除尘处理,排出的无尘热风经过空气全热交换器,进入烘干机组,提供烘干的热量来源,其制热量大、蒸发效率高,且整机操作简单。

一种多级高效热回收型空气源热泵谷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个压缩机,其分别为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n压缩机,其中n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每台压缩机分别独立布置有对应的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每条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对应的所述冷凝器的工质入口,所述冷凝器的工质出口连接对应的膨胀阀后连接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工质出口连接对应的所述压缩机的工质入口,所有的冷凝器布置于对应的冷凝器区域,第一换热管路顺次包裹住每个所述冷凝器的外壳区域,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内所有的冷凝器顺次排布设置,所有的蒸发器布置于对应的蒸发器区域,所述蒸发器区域外围布置有第二换热管路,其还包括有空气全热交换器,所述空气全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第二出口,烘干塔的进风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出口段,所述烘干塔的顶部区域设置有倾斜隔板,所述倾斜隔板的上部区域为导流区域,所述倾斜隔板上设置有烘干后喷淋进风口,所述导流区域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喷淋口,所述倾斜隔板的最低端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导流区域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引导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入口,所述第一入口通入室外新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路的进口,所述第二换热管路的出口连通至外部,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入口。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出口区域对应于最末端的所述冷凝器的后方位置布置有冷凝风机;

所述导流区域对应于所述排气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排风机;

每个所述压缩机所对应的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封闭的循环结构,第一压缩机所对应的第一循环结构位于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压缩机所对应的第二循环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循环结构的外周布置,所述第三压缩机所对应的第三循环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循环结构的外周布置,直至所述第n压缩机对应的第n循环结构位于所述第(n-1)压缩机对应的第(n-1)循环结构的外周布置,其确保整个烘干机的占地面积最少、线路布置合理;

所有的冷凝器位于所述烘干塔的进风口侧呈直线顺次排布设置,确保风依次经过所有冷凝器。

采用本发明后,烘干机的每个压缩机所对应的工质均独立流过对应的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后再次流入压缩机进行循环工作;

烘干机的风处理过程如下:室外新风经过空气全热交换器和来自烘干塔排出的热风进行热交换,使得室外新风升温,然后升温后的室外新风进入到第一换热管路内、顺次经过n个冷凝器,获得烘干所需要的温度后热风被送入烘干塔,热风进入烘干塔加热谷物带走谷物中的水分,之后已经加热谷物的风,夹杂大量的谷物粉尘,进入到导流区域,通过喷淋水进行定尘除尘,风被排出烘干塔外和室外新风进行热交换、温度被部分降低,之后被部分降温的风进入第二换热管路内,蒸发器吸收此风的热量将工质气化,该部分风降温后排出;

其通过喷淋水对排湿风进行除尘处理,排出的无尘热风经过空气全热交换器,进入烘干机组,提供烘干的热量来源,由于烘房出来的风为高湿热风,潜热大,蒸发效率提高,采用多级冷凝器对新风的温度进行升高,使得整机的能效也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第三压缩机3、第一冷凝器4、第二冷凝器5、第三冷凝器6、第一膨胀阀7、第二膨胀阀8、第三膨胀阀9、第一蒸发器10、第二蒸发器11、第三蒸发器12、第一循环结构13、第二循环结构14、第三循环结构15、第一换热管路16、第二换热管路17、空气全热交换器18、第一入口18a、第一出口18b、第二入口18c、第二出口18d、烘干塔19、进风口20、倾斜隔板21、导流区域22、烘干后喷淋进风口23、喷淋口24、排水管25、排气口26、引导管路27、冷凝风机28、排风机29。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级高效热回收型空气源热泵谷物烘干机,见图1:其包括n个压缩机,其分别为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n压缩机,其中n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每台压缩机分别独立布置有对应的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每条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对应的冷凝器的工质入口,冷凝器的工质出口连接对应的膨胀阀后连接蒸发器,蒸发器的工质出口连接对应的压缩机的工质入口,所有的冷凝器布置于对应的冷凝器区域,第一换热管路16顺次包裹住每个冷凝器的外壳区域,第一换热管路16内所有的冷凝器顺次排布设置,所有的蒸发器布置于对应的蒸发器区域,蒸发器区域外围布置有第二换热管路17,其还包括有空气全热交换器18,空气全热交换器18包括第一入口18a、第一出口18b、第二入口18c、第二出口18d,烘干塔19的进风口20连接第一换热管路16的出口段,烘干塔19的顶部区域设置有倾斜隔板21,倾斜隔板21的上部区域为导流区域22,倾斜隔板21上设置有烘干后喷淋进风口23,导流区域2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喷淋口24,倾斜隔板21的最低端一侧设置有排水管25,导流区域22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26,排气口26通过引导管路27连接第二入口18c,第一入口18a通入室外新风a,第二出口18d连接第二换热管路17的进口,第二换热管路17的出口连通至外部,第一出口18b连接第一换热管路16的入口。

第一换热管路的16出口区域对应于最末端的冷凝器的后方位置布置有冷凝风机28;

导流区域22对应于排气口26的位置处设置有排风机29;

每个压缩机所对应的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封闭的循环结构,第一压缩机1所对应的第一循环结构13位于中心位置,第二压缩机2所对应的第二循环结构14位于第一循环结构13的外周布置,第三压缩机3所对应的第三循环结构15位于第二循环结构14的外周布置,直至第n压缩机对应的第n循环结构位于第(n-1)压缩机对应的第(n-1)循环结构的外周布置,其确保整个烘干机的占地面积最少、线路布置合理;

所有的冷凝器位于烘干塔19的进风口20侧呈直线顺次排布设置,确保风依次经过所有冷凝器;

具体实施时压缩机的数量以及功率根据所要进行烘干的烘干塔的工作体积、谷物的干湿程度布置。

具体实施例、见图1:其包括三个压缩机,其分别为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第三压缩机3,第一压缩机1分别独立布置有第一冷凝器4、第一膨胀阀7、第一蒸发器10,第二压缩机2分别独立布置有第二冷凝器5、第二膨胀阀8、第二蒸发器11,第三压缩机3分别独立布置有第三冷凝器6、第三膨胀阀9、第三蒸发器12,第一压缩机1所对应的第一循环结构13位于中心位置,第二压缩机2所对应的第二循环结构14位于第一循环结构13的外周布置,第三压缩机3所对应的第三循环结构15位于第二循环结构14的外周布置。

图中箭头为风的示意流向。

具体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烘干机的三个压缩机所对应的工质均独立流过对应的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后再次流入压缩机进行循环工作;

烘干机的风处理过程如下,室外新风a经过空气全热交换器和来自烘干塔排出的热风e进行热交换,使得室外新风升温得到b,然后b进入到第一换热管路内、顺次经过三个冷凝器,获得烘干所需要的温度后热风c被送入烘干塔,热风c进入烘干塔加热谷物带走谷物中的水分,之后已经加热谷物的风d,夹杂大量的谷物粉尘,进入到导流区域,通过喷淋水进行定尘除尘,风d被排出烘干塔外成为来自烘干塔排出的热风e,并和室外新风a进行热交换、温度被部分降低成为风f,之后被部分降温的风f进入第二换热管路内,蒸发器吸收风f的热量将工质气化,该部分风降温后成为风g被排出;

其通过喷淋水对排湿风进行除尘处理,排出的无尘热风经过空气全热交换器,进入烘干机组,提供烘干的热量来源,由于烘房出来的风为高湿热风,潜热大,蒸发效率提高,采用多级冷凝器对新风的温度进行升高,使得整机的能效也大大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