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循环低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0271发布日期:2019-02-12 22:4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功能循环低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大气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循环低温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进行反应的过程中,许多定量、定性反应皆对温度的控制要求较高。而实际上,很多反应都会产生大量热,使得反应体系温度上升,影响实验结果。因此,一般会采用循环水给体系降温。然而,循环水水量有限,当吸收的热超过一定量时,此方法无法有效地给体系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在实验室进行反应的过程中,很多反应都会产生大量热,循环水水量有限而无法有效降温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循环低温系统,该方法以解决现有设备情况下,在水量有限时,仍有效地给体系降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多功能循环低温系统,包括循环水箱、潜水泵、第一管道、冷却片、第二管道、蛇形冷却管和第三管道;所述潜水泵设于循环水箱内并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冷却片,所述冷却片内设有风扇用于冷却降温,所述冷却片上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第一管道、所述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蛇形冷却管;所述蛇形冷却管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至循环水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蛇形冷却管为铝管。

采用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循环低温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潜水泵将水箱中的冷却水泵入第一管道中;

2)冷却水通过第一管道进入冷却片-风扇体系;

3)在风扇和冷却片的作用下带走部分热量,从而降低冷却水的温度,使得冷却水以低于之前的温度进入第二管道;

4)经过降温的冷却水通过第二管道进入蛇形冷却管,通过与铝管接触的外壁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反应体系的降温;

5)热量交换后的冷却水通过第三管道重新回到循环水箱,实现冷却水的循环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实验反应过程中,很多反应都会产生大量热,而循环水水量有限。本发明实现可以获得更低温度的冷却水和冷却水长时间的使用,在现有设备及水量有限的条件下,仍有效地给体系降温,解决了实验室中循环冷却水温度在使用途中不可避免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新型多功能循环低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循环水箱;2-潜水泵;3-第一管道;4-冷却片;5-第二管道;6-蛇形冷却管;7-第三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循环低温系统,包括循环水箱1、潜水泵2、第一管道3、冷却片4、第二管道5、蛇形冷却管6和第三管道7;所述潜水泵2设于循环水箱1内并通过第一管道3连接冷却片4,所述冷却片4内设有风扇用于冷却降温,所述冷却片4上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第一管道3、所述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5连接蛇形冷却管6;所述蛇形冷却管6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7连接至循环水箱1。图中箭头所指方向表示水流方向。

所述第一管道3、第二管道5、第三管道7和蛇形冷却管6为铝管。

采用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循环低温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潜水泵2将水箱中的冷却水泵入第一管道3中;

2)冷却水通过第一管道3进入冷却片4-风扇体系;

3)在风扇和冷却片4的作用下带走部分热量,从而降低冷却水的温度,使得冷却水以低于之前的温度进入第二管道5;

4)经过降温的冷却水通过第二管道5进入蛇形冷却管6,通过与铝管接触的外壁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反应体系的降温;

5)热量交换后的冷却水通过第三管道7重新回到循环水箱1,实现冷却水的循环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循环低温系统,包括循环水箱、潜水泵、第一管道、冷却片、第二管道、蛇形冷却管和第三管道;所述潜水泵设于循环水箱内并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冷却片,所述冷却片内设有风扇用于冷却降温,所述冷却片上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第一管道、所述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蛇形冷却管;所述蛇形冷却管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至循环水箱。本发明实现可以获得更低温度的冷却水和冷却水长时间的使用,在现有设备及水量有限的条件下,仍有效地给体系降温,解决了实验室中循环冷却水温度在使用途中不可避免升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华朗钦;张春燕;杨池;章炎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0.31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