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快速制冰功能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0404发布日期:2019-04-05 21:30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具有快速制冰功能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快速制冰功能的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规家电之一,除保鲜、冷冻功能外,采用冰箱制冰也是越来越普及的一种应用,现有风冷冰箱的制冰过程主要通过冷风直接吹在制冰盒上来制冰。其中所用冷风为整个制冷系统的循环风,但采用系统循环风制冰存在以下问题:冷风经过系统的多次循环后,很容易携带食物异味,甚至会携带一定的细菌,如此制得冰块存在异味,从而影响口感,甚至是食用不安全;其次,由于现有风冷冰箱主要是通过空气进行冷量传递以实现制冰,其制冰速度较慢,通常情况需要五六个小时才可以成冰,即使将制冰盒放到靠近冷冻室内出风量较大的出风口位置,成冰速度也难以大幅提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冰箱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快速制冰功能的冰箱,其具体设计方式如下。

一种具有快速制冰功能的冰箱,包括冷冻室、冷冻蒸发器、供安置所述冷冻蒸发器且向所述冷冻室提供冷气的风道、以及位于所述冷冻室内具有制冰空间的制冰盒,所述冰箱还具有在所述制冰盒制冰时连接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制冰盒以将所述蒸发器的冷量传递至所述制冰盒的导冷组件。

进一步,所述导冷组件包括固定连接至所述制冰盒并在制冰时抵接所述蒸发器的热管,所述冰箱具有隔断所述风道与所述冷冻室的风道盖板,所述风道盖板上形成有供所述热管穿过的插孔。

进一步,所述风道盖板上还设置有在所述热管脱离所述插孔时自动密封所述插孔的密封件。

进一步,所述热管具有若干自所述所述制冰盒一侧伸出以在制冰时穿过若干相应所述插孔的杆状插入部,所述蒸发器的冷媒流动管上形成有若干供所述杆状插入部插入配合的配合孔。

进一步,所述热管具有自所述所述制冰盒一侧伸出以在制冰时穿过所述插孔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于伸出方向的前端呈平面状,所述蒸发器的冷媒流动管上形成有在制冰时与所述插入部平面状前端贴合的平面配合部。

进一步,所述冰箱具有隔断所述风道与所述冷冻室的风道盖板,所述导冷组件包括第一热管以及第二热管,所述第一热管具有抵接至所述蒸发器的前端与延伸至所述风道盖板于所述冷冻室一侧的后端,所述第二热管固定连接至所述制冰盒上并在制冰时抵接至所述第一热管的后端。

进一步,所述风道盖板上设置有由保温材料制成的端盖,所述端盖具有在制冰时允许所述第二热管抵接所述第一热管后端的第一位置以及在未制冰时隔断所述第一热管后端与所述冷冻室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热管的后端自所述风道盖板下侧边缘向上弯折成型以延伸至所述风道盖板于所述冷冻室一侧,所述后端呈长条状,所述第二热管具有在制冰时与所述第一热管长条状后端配合的长条型端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热管穿过所述风道盖板上通孔以延伸至所述风道盖板于所述冷冻室一侧,所述第一热管的后端突伸出所述风道盖板的表面,所述第二热管形成有在制冰时供所述第一热管后端嵌入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冰箱还具有在制冰时保持所述制冰盒位置的位置保持组件,所述位置保持组件包括固定座、以及连接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制冰盒的弹性件,所述冷冻室内形成有在制冰时与所述固定座配合以锁定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冷冻室相对位置的配合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配合部配合时,所述弹性件保持有驱使所述制冰盒朝所述风道盖板方向移动趋势的弹性形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基于本发明所涉及冰箱的结构,在制冰过程中可直接通过导冷组件将蒸发器的冷量传递至制冰盒,改变传统通过风冷制冰的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冰箱的制冰效率;而且基于此种制冰模式,在实际制冰过程中,制冰盒的制冰空间可以保持密封状态,从而使得所制得的冰块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展示了本发明冰箱冷冻室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2展示了蒸发器的第一种实施结构;

图3展示了图2中冷媒流动管中热管配合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展示了风道盖板第一种实施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5展示了图4中a-a'方向上的截面示意图;

图6展示了与图4所示风道盖板配合的制冰盒结构;

图7展示了蒸发器的第二种实施结构;

图8展示了图7中冷媒流动管中热管配合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9展示了风道盖板第二种实施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10展示了与图9所示风道盖板配合的制冰盒结构;

图11展示了风道盖板第三种实施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12展示了图11中b-b'方向上的截面示意图;

图13展示了与图11所示风道盖板配合的制冰盒结构;

图14展示了风道盖板第四种实施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15展示了图14中c-c'方向上的截面示意图;

图16展示了与图14所示风道盖板配合的制冰盒结构;

图17展示了位置保持组件第一种实施结构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18展示了位置保持组件第一种实施结构处于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19展示了位置保持组件第二种实施结构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20展示了位置保持组件第二种实施结构处于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结构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20所示,其为本发明的一些较佳实施方式。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具有快速制冰功能的冰箱包括冷冻室10、冷冻蒸发器2、供安置冷冻蒸发器2且向冷冻室10提供冷气的风道30、以及位于冷冻室10内具有制冰空间40的制冰盒4。实际实施过程中,冰箱还具有围设形成冷冻室10的壳体1,壳体1内通常填充有保温发泡层;具体于本实施例中,位于壳体1内部的风道盖板3与壳体1的后壁之间空腔形成风道30,风道30具有向冷冻室10提供冷气的出风口(图中未展示)。

结合图2-图16所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冰箱还具有在制冰盒4制冰时连接蒸发器2与制冰盒4以将蒸发器4的冷量传递至制冰盒4的导冷组件5。

基于本发明所涉及冰箱的结构,在制冰过程中可直接通过导冷组件5将蒸发器4的冷量传递至制冰盒4,从而改变传统通过风冷制冰的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冰箱的制冰效率;而且基于此种制冰模式,在实际制冰过程中,制冰盒4的制冰空间40可以保持密封状态,从而使得所制得的冰块干净卫生。

在图6、图10、图13、图16所示制冰盒4的具体结构中,制冰空间4由若干槽体阵列构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确保所制取的冰块干净卫生,避免杂质、细菌等由冷冻室空气中进入制冷空间内,槽体上还设置有盖体(图中未展示),从而使得制冰空间40为一与冷冻室隔离的封闭腔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冷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至制冰盒4并在制冰时抵接蒸发器2的热管,风道盖板3隔断风道30与冷冻室10且形成有供热管穿过的插孔30。

参考图2、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构成导冷组件5的热管具有若干自制冰盒4一侧伸出的若干杆状插入部51,风道盖板3上形成有若干与杆状插入部51排布方式一致的插孔30;在制冰时,若干杆状插入部51穿过若干相应插孔30以抵接至蒸发器2,从而可以实现实现冷量的快速转移,并有效提高制冰效率。

更为具体地,参考图2、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为使得杆状插入部51与蒸发器2之间形成较好的接触,蒸发器2的冷媒流动管上形成有若干供杆状插入部51插入配合的配合孔210。此外,为避免影响冷媒流动管内冷媒的正常流动,且增强冷媒与热管杆状插入部51之间的冷量传递,冷媒流动管上形成有热管配合段21,其中,热管配合段21的管径大于冷媒流动管其它位置的管径,若干配合孔210分布于热管配合段21上且与风道盖板3上插孔30的排布方式一致。

具体于本实施例中,杆状插入部51的截面形状、插孔30的形状以及配合孔210的形状均呈圆形。

为使得由蒸发器2传递至热管的冷量能够快速均匀的转移至制冰盒4内水中,参考图6中所示,构成导冷组件5的热管还具有向制冰盒4内侧方向延伸并分布在制冰空间40周边的管体(图中未标示)。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5所示,风道盖板3上还设置有在热管脱离插孔30时自动密封插孔30的密封件300,通常密封件300可采用隔热的弹性材料制成。在需要制冰时,热管的杆状插入部51顶开密封件300并穿过插孔30以抵接至蒸发器2;在不需要制冰时,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件300自动密封插孔30以避免空气在插孔位置处形成对流,如此可以减小对冷冻室10内部空气流通的影响,且隔热材料的隔热特性还可以避免出现插孔30位置处温度过低导致冰箱间室内水汽在此处进行凝结成霜的现象。

参考图10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构成导冷组件5的热管具有自制冰盒4一侧伸出以在制冰时穿过插孔30的插入部52,与图6所示实施结构不同,本事实施例中的插入部52于伸出方向的前端呈平面状。

结合图7、图8、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蒸发器2的冷媒流动管上形成有在制冰时与插入部52平面状前端贴合的平面配合部211。更为具体地,平面配合部211形于蒸发器2热管配合段21朝向冰箱冷冻室10的一侧。由于热管与蒸发器2的冷媒流动管之间以平面形式抵接,大面积接触方式可以有效快速实现冷量转移。

进一步结合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涉及风道盖板3上的插孔30呈长条状以供插入部52顺利插入。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构成导冷组件5的热管可以设置为两段式结构。具体参考图11、图12、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冷组件5包括第一热管53以及第二热管54,其中,第一热管53具有抵接至蒸发器2的前端531与延伸至风道盖板3于冷冻室10一侧的后端532,第二热管54固定连接至制冰盒4上并在制冰时抵接至第一热管53的后端532。

更为具体地,参考图11、图12所示,第一热管53的后端532自风道盖板3下侧边缘向上弯折成型以延伸至风道盖板3于冷冻室10的一侧,通常风道盖板3的下侧边缘位置处为冷冻室10的进风口,通过第一热管53弯折延伸设置的方式即可以实现将蒸发器2的冷量转移至风道盖板3前侧(即面向冷冻室10的一侧),制冰盒4上的第二热管54与第一热管53位于风道盖板3前侧的后端532配合及可以实现冷量转移至制冰盒4,实现过程简单易行。

在图11、图1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热管53的后端532呈长条状,相应地,参考图13所示,第二热管54具有在制冰时与第一热管53长条状后端532配合的长条型端面541。如此配合方式可以保证第一热管53与第二热管54接触后具有足够的冷量传递面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参考11、图13所示,构成导冷组件5的热管可以包括若干组相互匹配的第一热管53以及第二热管54。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热管53的前端531与蒸发器2之间的配合方式可以参考图2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热管与蒸发器2之间的配合方式。

参考图14、图15所示,与图12所示实施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热管53穿过风道盖板3上通孔以延伸至风道盖板3于冷冻室10的一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热管53可以浇筑成型于风道盖板3上。第一热管53的后端532突伸出风道盖板3的表面,进一步参考图16所示,第二热管54形成有在制冰时供第一热管53后端532嵌入的凹槽542。通过突伸的后端532与凹槽542配合可以确保第一热管53与第二热管54之间形成有紧密的配合,从而便于冷量的传递。

进一步结合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风道盖板6上设置有由保温材料制成的端盖6,端盖6具有在制冰时允许第二热管54抵接第一热管53后端532的第一位置以及在未制冰时隔断第一热管53后端532与冷冻室10的第二位置。具体而言,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端盖6通过一转动轴60转动的设置于风道盖板3上。基于该设置,在不需要制冰时,端盖6盖合于第一热管53后端532上可以避免第一热管53直接接触冷冻室10内部空间,端盖6的保温特性可以避免冷冻室10内部空气在第一热管53后端532位置处凝结成霜,影响冰箱性能。

在本发明图11、图12所示实施结构中,盖板3的前侧也可以设置有端盖6,具体在此不作进一步展示。

在以上实施方式的实施基础上,本发明的冰箱还具有在制冰时保持制冰盒4位置的位置保持组件,位置保持组件包括固定座71、以及连接固定座71与制冰盒4的弹性件72,冷冻室10内形成有在制冰时与固定座71配合以锁定固定座71与冷冻室10相对位置的配合部(图中未展示),固定座71与配合部配合时,弹性件72保持有驱使制冰盒4朝风道盖板3方向移动趋势的弹性形变。

本发明中位置保持组件一种详细的结构参考图17、图18所示,于该实施例中,固定座71位于制冰盒4远离风道盖板3的一侧,构成弹性件72的若干弹簧均匀分布且连接于固定座71与制冰盒4之间。固定座71具有可分别朝两侧伸出的升缩杆711,本实施例中的配合部为一对形成于冷冻室10相对两侧内壁上的凹槽(图中未展示),当两升缩杆711分别自固定座71两侧伸出时,两伸缩杆711相对远离的两端部分别卡入两凹槽内以对防止固定座71进一步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升缩杆711与凹槽之间形成固定时,位于固定座71与制冰盒4之间的若干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弹簧可驱使制冰盒4朝风道盖板3一侧顶紧并保持制冰盒4通过导冷组件5与蒸发器2连接的状态,从而实现蒸发器2的冷量稳定转移至制冰盒4。

更为具体地,参考图17、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位置保持组件的固定座71还具有压设置于两伸缩杆711之间的压簧713,两升缩杆711分别抵接压簧713的两端且在在未弹出时对压簧713形成挤压;固定座71上还设置有保持压簧713处于压缩状态的限制件712。具体而言,参考图17所示,限制件712通过两个卡勾7120分别与两个伸缩杆711上的卡勾配合部7110配合以保持压簧713处于压缩状态;参考图18所示,当解除限制件712卡勾7120与伸缩杆711卡勾配合部7110之间的配合关系时,两伸缩杆711在压簧713的作用下向两侧弹出,在制冰时,弹出的伸缩杆711即可与冷冻室10内壁上的凹槽配合以实现锁定固定座71相对冷冻室10的位置。

本发明中位置保持组件另一种详细的结构参考图19、图20所示,于该实施例中,固定座71具有至少一个朝风道盖板3方向延伸的连杆714,连杆714靠近风道盖板3的一端设置有磁铁7140,风道盖板3上相应地设置有供磁铁7140吸附以锁定固定座71相对冷冻室10的位置的磁铁吸附区(图中未展示)。本实施例中构成弹性件72的弹簧一端固定于固定座71朝风道盖板3上、另一端固定于制冰盒4上,且固定于制冰盒4上的一端更靠近风道盖板3。当连杆714端部的磁铁7140吸附于风道盖板3的磁铁吸附区上时,构成弹性件72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从而驱使制冰盒4朝风道盖板3一侧顶紧并保持制冰盒4通过导冷组件5与蒸发器2连接的状态,从而实现蒸发器2的冷量稳定转移至制冰盒4。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