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系统、制冰机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2891发布日期:2019-05-07 21:1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注水系统、制冰机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该注水系统的制冰机及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将制冰盒放在冰箱中制冰,但是向制冰盒注水一直是制冰系统中的难点。目前已有的方案是将制冰盒放在冷冻室内,从外部向制冰盒加水,消除了制冰盒放入冰箱时内部的水泼洒的不便。

目前在向制冰盒加水的过程中,有通过外接水源并配置传感器加电磁阀的方式,使一定量的水流入到制冰盒内,但成本较高,而手动加水时,加水量无法准确控制,存在储水盒内的水加入过少导致制冰少,或加入过多导致制冰盒内的水溢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冰盒内的水加入量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水系统、制冰机及冰箱。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水系统,所述注水系统包括蓄水部和需水部,所述注水系统还包括定量部和水阀,所述水阀上分别设置连通所述蓄水部的入水口、连通所述需水部的出水口以及连通所述定量部的存水口,所述水阀内形成通道,所述水阀具有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存水口和所述入水口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存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第二状态,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水从所述蓄水部流入所述定量部,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水从所述定量部流入所述需水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连通件,所述通道形成于所述连通件内部,或所述连通件与所述壳体之间。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通道一端连接所述存水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入水口,当所述水阀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连通件转动,连接所述入水口的一端切换为连接所述出水口。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通道一端连接所述存水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入水口,当所述水阀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连通件转动,连通所述存水口的一端切换为连接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入水口的一端切换为连接所述存水口。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件在所述壳体内转动时,所述连通件的侧面始终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阀上连接切换部,所述切换部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连通件转动的轴线重合,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壳体,一端连接所述连通件,另一端连接切换手柄。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量部上设置用于观测内部水量的透明窗口。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冰机,所述制冰机包括上述的注水系统,所述需水部设置为用于制冰的制冰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上述的注水系统,所述需水部设置为用于制冰的制冰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定量部,并通过水阀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使蓄水部打开、定量部进水,或蓄水部关闭、定量部向需水部出水,定量部流出水的总量一定,避免了蓄水部直接向需水部注水,导致注水量过多或过少的问题,方便了加水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注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注水系统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注水系统的水阀处于第一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注水系统的水阀处于第二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蓄水部;2、定量部;21、通气部;3、需水部;4、水阀;41、连通件;411、通道;42、壳体;421、存水口;422、入水口;423、出水口;5、切换部;6、冷藏室;7、冷冻室;s1、第一状态;s2、第二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注水系统,如图1~图4所示,包括蓄水部1和需水部3,蓄水部1用于盛放水或外接水源,需水部3盛接来自蓄水部1的水。

注水系统还包括定量部2和水阀4,水阀4上分别设置连通蓄水部1的入水口422、连通需水部3的出水口423以及连通定量部2的存水口421,水阀4内形成通道411,水的流动方向是从蓄水部1通过入水口422经过水阀4的通道411流向定量部2,再从定量部2经过水阀4的通道411通过出水口423流向蓄水部1。

当蓄水部1内的水为外接水源时,水在水压的作用下从蓄水部1流向定量部2,当水为自然状态的盛放水时,蓄水部1的位置高于定量部2,水靠自身重力流动;同样的,当需水部3未接水泵之类提供外力的设备时,需水部3的位置低于定量部2。

在本实施例中,蓄水部1内的水为盛放水,水靠自身重力从蓄水部1流向定量部2,再在重力作用下从定量部2流向需水部3,为清楚地表达本申请内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大致参照水流动的方向,上游的方向定义为上,下游的方向定义为下,即蓄水部1在最上方,需水部3在最下方。

水阀4包括通道411,通道411连通存水口421和入水口422为第一状态s1,通道411连通存水口421和出水口423为第二状态s2,当水阀4处于第一状态s1时,存水口421和入水口422打开,出水口423关闭,水从蓄水部1流入到定量部2,当水阀4处于第二状态s2时,存水口421和出水口422打开,入水口423关闭,水从定量部2流入到需水部3。

进一步地,水阀4包括壳体42,连通件41转动连接在壳体42内部,通道411形成于连通件41内部,或连通件41与壳体42之间,本实施例中,通道41设置在连通件41内部。连通件41转动时,通道411在第一状态s1和第二状态s2之间以转动的方式切换,切换的过程中,连通件41内的通道411两端连通不同的水口,使入水口422和存水口421,或存水口421和出水口423之间形成通路。

进一步地,连通件41在壳体42内转动时,连通件41的侧面始终与壳体42的内壁相贴合;连通件41可以设置为圆柱体或球形便于转动,当连通件41在壳体42内转动时,需要满足在第一状态s1时堵住出水口423,且入水口422和存水口421的准确对接,水不外流,以及在第二状态s2时堵住入水口422,且出水口423和存水口421的准确对接,水不外流,因此将连通件41的侧面转动时与壳体42的内壁贴合,使得通道411和水口之间对接准确,且当入水口422或出水口423需要关闭时,连通件41与壳体42之间形成阻挡;

具体的转动方式:

转动方式1.

通道411一端与存水口421连接,另一端在入水口422和出水口423之间择一连接;例如附图3和4所示,连通件41为球体,存水口421与连通件41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入水口421和出水口422相对设置,连通件转动180°,即相对于图3的剖视图翻转180°切换到图4状态,完成入水口421和出水口422之间的位置切换;

转动方式2.

连通件41转动,连通存水口421的一端切换为连接出水口423,连接入水口422的一端切换为连接存水口421;通道411两端连接入水口422和存水口421时,转动90°,即相对于图3的剖视图的连通件41的圆周方向旋转90°切换到图4状态,使原来连接入水口422的口改为连接存水口421,连接存水口421的口改为连接423;当连通件41位圆柱体时,连通件41绕其轴线转动,实现切换。

另外,将连通件41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实现入水口422和出水口423之间的切换,也能实现本方案达到的目的。

进一步地,水阀4上连接切换部5,切换部5包括转轴,转轴穿过壳体42,转轴的轴线与连通件41转动的轴线重合,一端连接连通件41,另一端连接切换手柄,通过在外部转动切换手柄,转轴带动连通件41一并转动;对应连通件41的第一状态s1和第二状态s2,切换手柄也在第一状态s1和第二状态s2之间切换,使连通件41的切换方便手动操控;

上述转动方式1中,由于入水口422和出水口423之间180°的切换,所述转轴设置在存水口421的相对位置,上述转动方式2中,由于连通件41为90°的转动,所述转轴设置在垂直于连通件41剖面的圆心位置。

进一步地,当未对蓄水部1内的水施加外力时,即蓄水部1内的水的仅靠自身重力向外流动,定量部2的最高液位低于的最低液位,使得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顺利的从蓄水部1流入到定量部2中。

进一步地,定量部2上设置连通大气的通气部21,防止定量部2内的水在气压的作用下流动不畅,达到了平衡气压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定量部2的顶部设置连通大气的通气管,如图2所示。

进一步地,定量部2上设置用于观测内部水量的透明窗口;由于该注水装置通过水阀4控制定量部2内水的流向,在操作切换部5改变水阀4的状态时,设置透明窗口有利于从外部看到定量部2内的水量的多少,判断水是否达到额定的容量。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冰机,制冰机包括上述注水系统,蓄水部1设置为用于加水的容器,需水部3设置为用于制冰的制冰部。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冰箱,冰箱包括上述注水系统,如图5所示,蓄水部1设置于冷藏室6,需水部3设置于冷冻室7用于制冰,在本实施例中,定量部2设置在冷藏室6中,出水口423通过水管与需水部3连接。由于蓄水部1放置在冷藏室6内,可以直接用较冷的水(4℃)进行制冰,相对于常温水,蓄水部1内的水温更低,制冰速度更快。

另外,定量部2也可以设置在冷冻室7中,蓄水部1通过水管与入水口422连接,以便于在冷冻室7取出需水部3内的冰后,不需要再打开冷藏室6的门,直接在冷冻室7内操作切换部5,控制蓄水部1内的水流入到定量部2内,再转动切换部5,使定量部2内的水流入到需水部3内,即可完成加水的操作;使得制冰和需水部3加水的操作均在冷冻室7内完成,避免了先打开冷冻室7,再打开冷藏室6门的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定量部2,使每次从蓄水部1流入需水部3的水量固定,避免了加入水量过多或是过少的问题。

(2)通过切换水阀4的状态,实现了蓄水部1打开、定量部2加水,或蓄水部1关闭、定量部2向需水部3放水的功能,使得整体操作简便,通过一个部件完成了注水操作。

(3)将蓄水部1放置在冷藏室6内,使得需水部3制冰时直接用温度较低的水制冰,制冰速度更快。

上文所列出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