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药品、疫苗、试剂的医药恒温冷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0410发布日期:2018-11-27 21:4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冷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药品、疫苗、试剂的医药恒温冷库。



背景技术:

医药恒温冷藏库是指温度在0℃到10℃的冷藏库(目前大多冷藏药品要求储存温度始终在2℃到8℃之间,部分温度敏感药品要求温度始终控制在2到4℃或4到8℃),全程进行温湿度定时监测。目前医药冷库多建在现代化厂房或现代化仓库中,库体保温多采用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拼装组合,便于施工,传统做法是根据用户使用面积需求设计成一间库房,在库房内划分若个使用功能区域;库体安装压力平衡窗,自动平衡库内外压力。制冷系统多采用直接在库内安装空气冷却器(冷风机)的工艺,一对一控制。

由于传统做法设计成一间库房,当开门进出货作业时,库外热气会流入冷库内,造成库内温度波动失控,对库内储存的冷藏医药造成质量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药品、疫苗、试剂的医药恒温冷库,其优点是减少开门进出货对库内温度造成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药品、疫苗、试剂的医药恒温冷库,包括库体以及库门,所述库体靠近库门区域通过软帘围成有封闭的缓冲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进出货时,库体内储存区与缓冲区之间有阻隔软帘,冷库外热气进入到缓冲区后即停止向前,不会影响储存区的温度,人与货物进到缓冲区时外界连接门的门帘会自动物理闭合,此时冷库外的热气停止进入,再掀开储存区与缓冲区的阻隔软帘,能有效延长开门进出货作业的有效安全控制时间,防止储存库内药品温度失控风险,从而实现使冷藏药品储存温度始终保持在要求的温度范围内(包括化霜和开门作业期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区设置在进所述库门1米~2米及门左右各0.5米~1米范围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进出货时,因为缓冲区的设置使得冷库外热气进入到缓冲区后即停止向前,不会影响储存区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软帘为耐低温PVC透明塑料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软帘可以承受低温冷库的温度,使得软帘可以长期稳定地工作,可以阻隔室外热气进入库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库体顶部固定有夹板,所述夹板上固定连接有龙骨,所述龙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所述软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软帘挂在龙骨上,然后通过螺栓将龙骨固定连接于夹板,使得软帘固定连接于夹板上。软帘将储存区与缓冲区隔离,阻隔室外热气进入库体的储存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库体内设有两组相对设置、间隙交替工作的冷风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台冷风机互为备用,提高了机组的使用效率,平衡两台机组的工作频率,大大降低了单台机组长时间运转的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高效运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库体上设有压力平衡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库内外气压差自动开合平衡库内外压力,防止制冷降温时库内空气过快收缩,化霜时库内空气过快膨胀造成库体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库体内侧还连接有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包括连接于库体内壁的侧板和前板,侧板和前板分别与库体内侧形成空腔;

所述侧板和前板设有供气体流通的开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药品放在库体底部,使得药品与前板和侧板抵触,然后通过冷风机给冷库内部进行冷风供给,冷风分别流向前板和侧板与冷库内壁形成的空腔,进而分别通过前板和侧板的开口流向药品,使得药品与冷风接触,保证气流充分循环系统,增强药品冷藏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包括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于库体侧壁的若干立杆和固定连接于立杆的若干连接杆,立杆与连接杆之间形成供气体流通的开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流向侧板与冷库侧壁形成的空腔内的气体可以通过开口流向药品,使得药品与冷库侧壁接触的部位与外界进行通风换气,提高制冷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立杆靠近库体内壁一端的若干第一凸块和固定连接于库体侧壁的供第一凸块插入的若干对第二凸块;

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凸块插入第二凸块,然后通过螺栓将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固定连接,进而将前板和侧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冷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板的结构与侧板结构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前板与冷库侧壁形成空腔,使得冷风机吹吹的冷风可以流向空腔,进而通过开口流向药品,使得药品与冷库前壁接触的部位与外界进行通风换气,提高制冷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减少开门进出货对库内温度造成的影响;

2、使得冷库内与冷库底部接触的药品与外界进行通风换气;

3、使得冷库内与冷库侧壁接触的药品与外界进行通风换气。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软帘与夹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体现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体现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库体;11、库门;2、缓冲区;21、软帘;22、夹板; 23、龙骨;3、冷风机;31、室外制冷机组;4、压力平衡窗;5.隔离装置;51、前板;52、侧板;53、立杆;54、连接杆;6、固定件;61、第一凸块;62、第二凸块;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用于药品、疫苗、试剂的医药恒温冷库,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用于储存冷冻药品的库体1,库体1开设有库门11,在库体1内靠近库门11的区域设有缓冲区2。缓冲区2的范围设置为进库门1米~2米及门左右各0.5米~1米范的围内。缓冲区2与库体1内储存区通过软帘21隔开。

库体1的顶部固定有夹板22,夹板22上固定连接有龙骨23,龙骨23通过螺栓7固定连接有软帘21,使用时,将软帘21挂在龙骨23上,然后通过螺栓7将龙骨23固定连接于夹板22,进而将软帘21固定连接于夹板22。由于冷库内的温度很低,因此软帘21的材质设置为耐低温的PVC透明塑料。

当进出货时,库体1内储存区与缓冲区2之间有阻隔软帘21,冷库外热气进入到缓冲区2后即停止向前,不会影响储存区的温度,人与货物进到缓冲区2时外界连接门的门帘会自动物理闭合,此时冷库外的热气停止进入,再掀开储存区与缓冲区2的阻隔软帘21,能有效延长开门进出货作业的有效安全控制时间,防止储存库内药品温度失控风险,从而实现使冷藏药品储存温度始终保持在要求的温度范围内(包括化霜和开门作业期间)。

库体1的保温采用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拼装组合,保温材料为聚氨酯,防火等级可达到B1级难燃级要求,可根据用户使用需求自由调整组合尺寸大小。

在库体1内安装有两组相对设置的冷风机3,冷风机3对应的室外制冷机组31均安装在库体1之外。室外制冷机组31采用压缩机组与冷凝器一体的箱式冷凝机组,机组接线盒均采用防水设计,不需要加装雨棚,可直接安装在室外露天环境中。

冷库为密封状态,在库体1靠近冷风机3的外侧库墙上方位置加装压力平衡窗4,根据库内外气压差自动开合平衡库内外压力,防止制冷降温时库内空气过快收缩,化霜时库内空气过快膨胀造成库体1变形。

本冷库采用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自控系统采用PLC可编程模块,设有多级帐户及密码管理功能,防止未授权人员非法操作影响冷库正常运行;可以全自动调控库内温度,无须人工值守。两台冷风机3分为两种启动控制方式(主、备用冷风机自动切换控制):

a,时段启动模式:白天A机组运转,晚上B机组运转;

b,温度限值启动模式:当温度达到设定值A机组或B机组因故障无法启动时,自动切换到另一套备用机组工作运转(无须人工启动备用制冷机组)。

AB两台冷风机3互为备用,提高了机组的使用效率,平衡两台机组的工作频率,大大降低了单台机组长时间运转的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高效运转。

本冷库还设有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由温湿度监测终端、温湿度记录仪管理主机、报警器与温湿度监测系统软件组成;温湿度监测终端为温湿度传感器,分布于冷库内药品储存区域的高温点和低温点位上,实时监测库内温度,并对高温、低温情况进行实时预警通知,防止库内温度出现过高或过低现象。

工作过程:药品储存在储存区内,当进出货开门作业时,冷库外热气进入到缓冲区2后即停止向前,不会影响储存区的温度,人与货物进到缓冲区2时外界连接门的门帘会自动物理闭合,此时冷库外的热气停止进入,再掀开储存区与缓冲区2的阻隔软帘21,能有效延长开门进出货作业的有效安全控制时间。

实施例2:用于药品、疫苗、试剂的医药恒温冷库,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库体1内侧还固定连接有隔离装置5,用于将库体1内的药品与库体1内壁隔离。隔离装置5包括通过固定件6固定连接于库体1内壁的侧板52和前板51(与库门对立的一面)。

如图4所示,侧板52包括通过固定件6固定连接于库体1侧壁的若干立杆53和固定连接于立杆53的若干连接杆54,立杆53与连接杆54之间形成供气体流通的开口,且侧板52与库体1侧壁之间形成空腔,使得冷风机3的冷风可以流向空腔内,保证药品隔离和气流充分循环空间。使用时,将药品放置在库体1底部,流向侧板52与库体1侧壁形成的空腔内的冷风通过开口流向药品。相邻立杆53和连接杆54的距离较大,增大药品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气流循环空间,使得制冷效果更好。

结合图3,前板51与侧板52的结构相同,前板51与库体1内壁形成空腔。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药品放在库体1底部,使得冷风机3吹出的冷风可以流向空腔,进而通过开口流向药品,使得库体1内与库体1侧壁接触的药品与冷风接触。进而增大气流循环空间,使得制冷效果更好。

如图5所示,固定件6包括固定连接于立杆53靠近库体1内壁一端的若干第一凸块61和固定连接于库体1底部的供第一凸块61插入的若干对第二凸块62,固定件6还包括将第一凸块61与第二凸块62固定连接的螺栓7,使用时,通过螺栓7将第一凸块61与第二凸块62固定连接,进而将侧板52与前板51分别与库体1内壁固定连接(参考图3)。

工作过程:工作人员将药品放在库体1底部,使得药品与前板51和侧板52抵触,然后通过冷风机3给库体1内部进行冷风供给,冷风分别流向前板51和侧板52与库体1内壁形成的空腔,进而分别通过立杆53与连接杆54之间的开口流向药品,使得药品与冷风接触,保证气流充分循环系统,增强药品冷藏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