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液氧气化冷量制干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6514发布日期:2019-02-12 21:08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利用液氧气化冷量制干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干冰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回收冷量制干冰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液氧气化冷量制干冰装置。



背景技术:

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干冰蓄冷是水冰的1.5倍以上,干冰受热后不经液化,而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无任何残留、无毒性、无异味,有灭菌作用,由于干冰的温度非常低,温度为摄氏负78.5度,因此经常用于使物体维持冷冻或低温状态,常用作高档宾馆酒店的食品保鲜领域。

目前,液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高压储存的,温度为20℃,压力为5.73MPa时二氧化碳会被液化,现有的制干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降低液态二氧化碳的压强,其中一部分液态二氧化碳蒸发,吸收大量的热,会使另一部分二氧化碳被冷却成雪状固体,把雪状固态二氧化碳压实,即得干冰,该工艺方法在制造过程中会浪费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并且不符合国家关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2)将液态二氧化碳冷却到-21.1℃,压力为0.415MPa,也可形成固态二氧化碳制得干冰,该方法需要用专门的干冰制造机,并且需要利用制冷机组将二氧化碳冷却到所需温度,消耗大量电能,能源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利用液氧气化冷量制干冰装置,以实现结构简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省电能,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液氧气化冷量制干冰装置,包括换热器、收集器、螺杆挤压机、挤出模具和切型刀具;

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壳体,所述换热管内为管程,所述壳体与换热管外壁组成的空腔为壳程,管程入口与液氧充装管道连通,管程出口与需要充装的氧气瓶连通,壳程入口与液态二氧化碳充装管道连通,壳程出口与收集器入口连通;

收集器出口与螺杆挤压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螺杆挤压机的出料口处固定设置有挤出模具,挤出模具的出口端设置有被电磁铁控制而上下运动的切型刀具。

作为限定,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为铜合金管。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换热器的壳程入口设有压力喷嘴,液态二氧化碳经压力喷嘴喷入换热器壳程。

作为第三种限定,所述换热器的壳体内壁设有温度检测器,换热管入口处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温度检测器与流量调节阀间连接有PLC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检测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模块的温度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流量调节阀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作为第四种限定,所述换热器的壳体侧壁上开有法兰孔,所述法兰孔采用盲板密封。

作为第五种限定,所述换热器采用卧式,壳体的一端设有壳程入口,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壳程出口,壳程出口处设有与壳体底部固定连接的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的高度为10mm。

作为再另一种限定,所述收集器为上下开口的倒漏斗形,大开口端与换热器的壳程出口连通,小开口端与螺杆挤压机的进料口连通。

作为再另一种限定,所述螺杆挤压机包括机筒、设置于机筒内的螺杆、作为驱动机构的电机和用于连接电机和螺杆的联轴节,机筒侧壁顶端设有进料漏斗,机筒端部还设有出料口。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挤出模具内设有多个孔道,所述孔道的纵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或四边形。

作为最后一种限定,所述换热器的壳体、收集器、螺杆挤压机、挤出模具和切型刀具均为SUS316L制成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气体厂充装氧气时液氧气化冷量制取干冰,换热器管程内通入液氧,管程介质液氧的温度介于120.5K-155.5K间,壳程内通入液态二氧化碳,管程介质液氧气化吸热,通过换热管热量交换,壳程介质内的液态二氧化碳被冷却为颗粒状干冰,颗粒状干冰经壳程出口进入收集器,收集到的干冰颗粒进入螺杆挤压机中,然后经挤出模具连续挤出一定形状的干冰,电磁铁控制切型刀具上下运动切断干冰,该装置能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原材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且不需要制冷设备为二氧化碳提供冷量,节约电能,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换热管采用铜合金管,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提高能量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壳程入口设有压力喷嘴,液态二氧化碳经压力喷嘴喷入换热器壳程,喷入的液体二氧化碳变为离散状的小液滴,与冷量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均匀,容易换热,二氧化碳小液滴被迅速冷却为雪花状的干冰小颗粒,制取干冰效率更高,并且不会造成干冰在换热器内堆积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4)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壳体内壁设有温度检测器,换热管入口处设有流量调节阀,温度检测器与流量调节阀之间为PLC控制模块连接,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换热器壳体内的温度,将温度信号传输给PLC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根据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转化为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传输给流量调节阀从而控制进入换热器的液氧流量,因此,本装置可以实现对干冰制取产量的智能控制;

(5)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壳体侧壁上开有法兰孔,该法兰孔采用盲板密封,拆卸简单,当换热器内部出现故障或干冰堵塞时,便于维修和清理;

(6)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采用卧式,壳体的一端为壳程入口,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壳程出口,壳程出口处设有与壳体底部固定连接的竖直隔板,竖直隔板的高度为10mm,换热器采用卧式有利于雪花状的干冰被吹出壳程出口,而没有冷却成干冰的二氧化碳小液滴则落入壳体底部,竖直隔板的设置防止二氧化碳液体流入收集器;

(7)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器为上下开口的倒漏斗形,大开口端与换热器的壳程出口连通,小开口端与螺杆挤压机的进料口连通,倒漏斗形设计使干冰容易滑落而不会聚集,利于将干冰颗粒收集到螺杆挤压机内;

(8)本实用新型的螺杆挤压机采用市面上常见的结构,操作简单,技术成熟,实现对干冰颗粒的压实挤出;

(9)本实用新型的挤出模具内设有多个孔道,孔道的纵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或四边形,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形状孔道的挤出模具,可以生产出圆柱状、三棱柱装、条状等多种形状的干冰,适应性广,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10)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壳体、收集器、螺杆挤压机、挤出模具和切型刀具均为SUS316L制成,从而可以生产食品级的二氧化碳,用于食品领域的保鲜等;

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节省电能,适用于制干冰装置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孔道截面为圆形的挤出模具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孔道截面为菱形的挤出模具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孔道截面为圆形的挤出模具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孔道截面为菱形的挤出模具的主视图。

标注部件:1、换热管;2、壳体;3、压力喷嘴;4、温度检测器;5、流量调节阀;6、PLC控制模块;7、竖直隔板;8、收集器;9、电机;10、联轴节;11、机筒;12、螺杆;13、进料漏斗;14、挤出模具;15、切型刀具;16、开关;17、线圈;18、铁芯;1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利用液氧气化冷量制干冰装置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换热器、收集器8、螺杆挤压机、挤出模具14和切型刀具15。

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1和壳体2,换热管1设置于壳体2内,换热管1采用铜合金管提高换热效率,所述换热管1内为管程,所述壳体2与换热管1外壁组成的空腔为壳程,管程入口与液氧充装管道连通从而向管程内通入液氧,管程出口与需要充装的氧气瓶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壳程入口设有压力喷嘴3,液态二氧化碳经压力喷嘴3喷入换热器壳程,喷入的液体二氧化碳变为离散状的小液滴,与冷量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均匀,容易换热;壳程出口与收集器8的入口连通;壳体2的侧壁上开有法兰孔,所述法兰孔上用螺栓固定有盲板从而实现密封,方便拆卸,当换热器内部出现故障或干冰堵塞时,便于维修和清理;

为了实现对干冰制取产量的智能控制,壳体2的内壁上设有温度检测器4,所述换热管1入口管道上设有流量调节阀5,所述温度检测器4与流量调节阀5间连接有PLC控制模块6,所述温度检测器4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模块6的温度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模块6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流量调节阀5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温度检测器4换热器壳体内壳程的温度,将该温度信号传输给PLC控制模块6,PLC控制模块6根据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转化为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传输给流量调节阀5调节其开度从而控制进入换热器的液氧流量;当液体二氧化碳的流量大时,此时换热器壳程内温度升高,温度检测器4通过PLC控制模块6控制流量调节阀5开度增大,增加液氧的流量,从而增大干冰的产量,相反,当液态二氧化碳的流量小时,换热器壳程内的温度降低,流量调节阀5的开度减小,从而干冰产量降低,该种设置既不会浪费能源,又能保证制取干冰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换热器采用卧式,壳体2的一端设有壳程入口,壳体2的另一端设有壳程出口,壳体2开口处设有与壳体2底部固定连接的竖直隔板7,所述竖直隔板7的高度为10mm,换热器采用卧式有利于雪花状的干冰被吹出壳程出口,而没有冷却成干冰的二氧化碳小液滴则落入壳体2的底部,竖直隔板7的设置防止二氧化碳液体流入收集器8。

收集器8的出口与螺杆挤压机连接,螺杆挤压机采用市面上常见的结构,包括机筒11、设置于机筒11内的螺杆12、作为驱动机构的电机9和用于连接电机9和螺杆12的联轴节10,机筒11的侧壁顶端设有进料漏斗13,收集器8的出口与进料漏斗13连接,机筒11的末端还设有出料口。

所述螺杆挤压机的出料口处固定设置有挤出模具14,挤出模具14内设有多个孔道,孔道的纵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或四边形,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形状孔道的挤出模具14,可以生产出圆柱状、三棱柱装、条状等多种形状的干冰,如图2和图4所示,挤出模具14的孔道截面形状为圆形,挤出圆柱状的干冰,如图3和图5所示,挤出模具14的孔道截面为菱形,挤出四棱柱状的干冰,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挤出模具14的出口端设置有被电磁铁控制而上下运动的切型刀具15,所述电磁铁包括铁芯18、缠绕铁芯18的线圈17和设置于线圈下端的弹簧19,所述开关16与线圈17连接控制线圈17是否通电,铁芯18与切型刀具15固定连接,打开开关16后,线圈17通电带动铁芯18向下运动压缩弹簧19,从而带动切型刀具15向下运动切断干冰,关闭开关16,线圈17断电,弹簧19恢复到原来形状,线圈17和铁芯18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切型刀具15向上运动至弹簧19恢复原状,完成一次完整的切断操作。

本实施例的壳体2、收集器8、螺杆挤压机、挤出模具14和切型刀具15可以均为SUS316L制成,从而可以生产食品级的二氧化碳,用于食品领域的保鲜等。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向换热器管程内通入液氧,经压力喷嘴3向壳程内喷入液态二氧化碳,管程介质液氧气化吸热,通过换热管1进行热量交换,壳程介质内的液态二氧化碳被冷却为颗粒状干冰,温度检测器4通过PLC控制模块6控制流量调节阀5的开度从而智能控制干冰的产量,其次颗粒状干冰经壳程出口进入收集器8,收集到的干冰颗粒进入螺杆挤压机中实现对干冰颗粒的压实和挤出,然后经挤出模具14连续挤出一定形状的干冰,最后通过开关16控制电磁铁带动切型刀具15上下运动完成对干冰的切断,最终得到所需形状和长度的干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