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液器、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6453发布日期:2019-06-15 00:2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布液器、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布液器、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在商用大型冷水机组用蒸发器类型中,降膜式蒸发器由于换热效率高、灌注量少、维护便捷等优势备受青睐。降膜式蒸发器原理为通过布液器在换热管表面布置的液态薄膜冷媒与换热管表面相变换热。因此布液器在换热管表面布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蒸发器换热效率,然而目前行业内的布液器均存在液效果低且均液效果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均液效果均匀且均液效率高的布液器、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一种布液器,包括上封板和下壳体,所述上封板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部且与所述下壳体共同围成布液腔,且所述下壳体的边沿向所述布液腔外部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上封板固定设置,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孔。

所述上封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布液腔连通的进液口。

所述上封板的边沿突出所述第一弯折部向所述布液腔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厚度。

所述布液器还包括第一均液板,所述第一均液板上设置有第一均液孔,且所述第一均液板设置在所述布液腔内并与所述上封板密封围成第一均液腔。

所有所述第一均液孔呈至少两排的方式分布于所述第一均液板上。

所有所述第一均液孔的面积和大于所述进液口的面积。

所述进液口的圆心在所述第一均液板上的投影处于所述第一均液板的长度方向的中线。

所述第一均液板的宽度由所述第一均液板的中部向所述第一均液板的两端逐渐减小,且处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一均液孔的圆心连线平行所述第一均液板的对应的边沿。

所述布液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上端设置于所述上封板上,所述支撑条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均液板上。

所有所述支撑条均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均液板的宽度方向的中线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均液板上。

所有所述支撑条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均液板的宽度方向的中线上,且将所述第一均液腔分为体积相等的两个腔室,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条之间具有用于连通两个所述腔室的第一间距。

所述布液腔内还设置有第二均液板,所述第二均液板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设置,且所述第二均液板将所述布液腔分为第二均液腔和第三均液腔,所述第一均液腔处于所述第二均液腔内。

所述第二均液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均液孔,所有所述第二均液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均液板上,且所述第二均液腔和所述第三均液腔通过所述第二均液孔连通。

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均液孔在所述下壳体上的投影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出液孔均不重合。

每一所述第二均液孔在所述下壳体上的投影处于相邻四个所述第一出液孔的圆心依次相连形成的四边形的中心位置。

所述第二均液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封板抵接密封。

所述第二均液板的边沿向所述上封板弯折形成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下壳体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上封板和所述第二均液板与所述下壳体均铆接设置。

所有所述第二均液孔的过流面积和大于所有所述第一均液孔的过流面积和。

所述进液口的过流面积、所有所述第一均液孔的过流面积之和、所有所述第二均液孔的过流面积之和以及所有所述第一出液孔的过流面积之和依次增大。

所述第一均液孔、所述第二均液孔和所述第一出液孔的直径尺寸范围为1-6mm。

所述布液器还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焊接于或螺纹连接于所述进液口处。

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边沿与所述第二弯折部接触的位置焊接密封。

一种换热器,包括上述的布液器。

所述换热器内设置有多根换热管,所述布液器设置于所有所述换热管的上方,且所有所述第一出液孔与所述换热管对应设置。

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布液器或上述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液器、换热器及空调机组,通过将上封板和下壳体铆接设置,能够增加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有效的防止布液器焊接变形,而且设置第一均液板和第二均液板能够对布液器进行三次均液,能够保证进入布液器内部冷媒在轴向、径向均摊,保证布液器的布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液器、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的实施例的布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液器、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的实施例的第一均液板和上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液器、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的实施例的布液器的半剖视图;

图中:

1、上封板;2、下壳体;3、布液腔;12、进液口;22、第一出液孔;21、第一弯折部;11、第二弯折部;4、第一均液板;41、第一均液孔;5、支撑条;6、第二均液板;61、第二均液孔;32、第二均液腔;33、第三均液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布液器,包括上封板1和下壳体2,所述上封板1 设置于所述下壳体2上部且与所述下壳体2共同围成布液腔3,且所述下壳体2的边沿向所述布液腔3外部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21,所述第一弯折部21与所述上封板1固定设置,所述下壳体2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孔22,通过采用铆接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布液器的焊接变形,进而增加布液器结构的可靠性。

所述上封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布液腔3连通的进液口12,冷媒由所述进液口12进入所述布液腔3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出液孔22离开所述布液腔3,从而达到对冷媒均摊的效果。

所述上封板1的边沿突出所述第一弯折部21向所述布液腔3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11,所述第二弯折部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 21的厚度,使得如果存在冷媒微漏的情况时,泄漏的冷媒不会向上封板1远离布液腔3的方向喷淋,有效的防止冷媒从出液方向流出,造成吸气带液的问题。

所述布液器还包括第一均液板4,所述第一均液板4上设置有第一均液孔41,且所述第一均液板4设置在所述布液腔3内并与所述上封板1 密封围成第一均液腔31,冷媒经过第一均液腔31均液后在经过第一出液孔22再次均液,达到二次均液的效果,增加均液的效果。

所有所述第一均液孔41呈至少两排的方式分布于所述第一均液板 4上,所述第一均液孔41所呈的排列均沿所述第一均液板4的宽度方向排列,增加第一均液板4在宽度方向上的均液效果。

所有所述第一均液孔41的面积和大于所述进液口12的横街面积 (流通面积),保证进入布液腔3的冷媒能够完全从所述第一均液孔41 内排出,防止冷媒在布液腔3内存留,降低均液效果。

所述进液口12的圆心在所述第一均液板4上的投影处于所述第一均液板4的长度方向的中线,使得经过进液口12进入的冷媒能够均匀的流向所述均液腔的内部。

所述第一均液板4的宽度由所述第一均液板4的中部向所述第一均液板4的两端逐渐减小,且处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一均液孔41的圆心连线平行所述第一均液板4的对应的边沿,利用第一均液板4的斜边起收拢液态冷媒,能够增加冷媒沿所述第一均液板4的宽度方向的均液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均液板4为菱形结构。

所述布液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条5,所述支撑条5的上端设置于所述上封板1上,所述支撑条5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均液板4上,利用支撑条5能够保证第一均液板4和所述上封板1之间的间距,保证第一均液板4和所述上封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

所有所述支撑条5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均液板4的宽度方向的中线上,且将所述第一均液腔31分为体积相等的两个腔室,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条5之间具有用于连通两个所述腔室的第一间距。

所述布液腔3内还设置有第二均液板6,所述第二均液板6与所述下壳体2固定设置,且所述第二均液板6将所述布液腔3分为第二均液腔32 和第三均液腔33,所述第一均液腔31处于所述第二均液腔32内,利用铆接设置,能够保证第二均液板6与下壳体2之间的稳固连接,同时能够使冷媒依次经过进液口12、第一均液腔31、第二均液腔32和第三均液腔33后由第一出液口流出。

特别的所述第二均液板6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均液板4的宽度,从而使第一均液板4能够增加对冷媒在均液腔长度方向上的均液程度,而利用第二均液板6增加对冷媒在均液腔宽度方向上的均液程度,在达到三次均液的效果的前提下,保证均液效果。

所述第二均液板6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均液孔61,所有所述第二均液孔61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均液板6上,且所述第二均液腔32和所述第三均液腔33通过所述第二均液孔61连通,利用第二均液孔61达到第二次均液的效果。

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均液孔61在所述下壳体2上的投影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出液孔22均不重合,防止经过第二均液孔61的冷媒直接由第一出液孔22流出而降低均液效果。

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二均液孔61在所述下壳体2上的投影处于相邻四个所述第一出液孔22的圆心依次相连形成的四边形的中心位置。

所述第二均液板6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封板1抵接密封,增加布液腔3 的密封性能。

所述第二均液板6的边沿向所述上封板1弯折形成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下壳体2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弯折部(21)与所述上封板(1) 和所述第二均液板(6)与所述下壳体(2)均铆接设置,同时第二均液板6上与所述下壳体2进行铆接的部分处于折边上。

所有所述第二均液孔61的过流面积和大于所有所述第一均液孔41 的过流面积和。

所述进液口12的过流面积、所有所述第一均液孔41的过流面积之和、所有所述第二均液孔61的过流面积之和以及所有所述第一出液孔 22的过流面积之和依次增大。

所述第一均液孔41、所述第二均液孔61和所述第一出液孔22的直径尺寸范围为1-6mm。

所述布液器还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焊接于或螺纹连接于所述进液口12处。

当布液器的密封强度不足时,所述第一弯折部21的边沿与所述第二弯折部11接触的位置焊接密封,可以采用间断焊接的方式进行焊接。

一种换热器,包括上述的布液器。

所述换热器内设置有多根换热管,所述布液器设置于所有所述换热管的上方,且所有所述第一出液孔22与所述换热管对应设置。

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布液器或上述的换热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