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储液干燥器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9329发布日期:2020-08-11 21:5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用于储液干燥器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尤其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系统中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特别是液体冷却的冷凝器,被设计成能够使冷却剂流体和制冷剂流体在相邻但又分开的空间中流通,以允许流体之间的热交换。这些交换导致制冷剂流体的状态从气体变为液体。制冷剂流体由压缩机泵送通过制冷剂回路,该压缩机只能接受气态的制冷剂流体。

在制冷剂流体回路中实施储液干燥器瓶,以收集和捕获来自制冷剂流体的液体和水分,以及用于过滤。由于该瓶附接到热交换器的方式,瓶倾向于振动,这可能会损坏瓶和其所在的热交换器之间的连结。

开发了一些解决方案来解决此问题。不幸的是,所述解决方案不能完全实现其目的,因为它们要么占用大量作为发动机舱中的稀缺资源的空间,要么需要改变或设计一种全新的方式来保持瓶。

本发明旨在通过允许瓶紧凑且有效地附接在热交换模块上而无需修改空调系统的任何部分并确保最小的空间占用,从而为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现有的不完备解决方案的替代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一种热交换模块,其包括热交换器和瓶,所述瓶在瓶的一个第一纵向端附接到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模块包括位于所述瓶的第二纵向端处的至少一个附接装置,所述附接装置限制所述瓶沿所述瓶的纵向尺寸的至少一个轴向运动。

根据本说明书的热交换模块允许沿瓶的纵向延伸限制瓶的运动,而无需制冷剂流体回路的空间消耗地布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为适应本发明,所必需的热交换模块的修改是最小的,这允许降低设计成本。另一个优点在于,无论是在安装过程中还是在为维护或更换而需要分开元件时,附接装置都不会损坏瓶。

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模块包括以下单独地或与彼此组合地采用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附接装置限制了瓶在垂直于瓶的纵向尺寸的方向上的运动。瓶的纵向尺寸是瓶的最大尺寸延伸所沿方向;换句话说,瓶的纵向尺寸与联接装置和瓶的端接(terminalend)相交。

-附接装置包括在垂直于所述瓶的纵向尺寸的平面中延伸的至少一个部分;

所述部分位于瓶的纵向端处。该部分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纵向端。所述部分抵靠瓶的末端;所述纵向端位于用于将瓶联接到热交换器上的联接装置的相对位置;

-附接装置包括止挡部分,该止挡部分在垂直于瓶的纵向尺寸的平面中延伸并且邻接瓶的末端;

-所述部分包括通过间隙彼此分开的至少两个径向突起。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部分包括多于两个的径向突起,两个径向起通过间隙彼此分开。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径向突起规则地布置在该部分周围:

-所述联接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和安装装置,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将所述瓶连接到所述热交换器的至少一个管道。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装置是螺钉,并且在安装支架的内部布置有两个管道;

-附接装置包括圆形部分,该圆形部分旨在至少部分地围绕瓶装配;

-在特定实施例中,圆形部分在给定平面上完全围绕瓶装配。所述给定平面垂直于瓶的纵向尺寸。瓶在瓶的至少一个部段上被圆形部分完全环绕,没有中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圆形部分在给定平面上仅部分地围绕瓶安装。所述给定平面垂直于瓶的纵向尺寸。圆形部分在瓶上留下间隙,在该间隙中所述瓶没有圆形部分。圆形部分可以与抵接瓶的末端并在垂直于瓶的纵向尺寸的平面中延伸的部分结合;

-热交换模块包括框架,附接装置机械地连接到框架;

-附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均连接至框架;

-框架至少包括侧壁和端壁,附接装置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到框架的侧壁,并且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到框架的端壁。端壁是框架的相比于瓶而位于热交换器的相对侧的部分。框架的侧壁垂直于框架的端壁延伸。

-框架至少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端壁,附接装置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到框架的第一侧壁连,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到框架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彼此平行地延伸。框架的第一侧壁在热交换器的第一侧上延伸,框架的第二侧壁在热交换器的与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延伸;

-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在平行方向上以相反的方向延伸。第一连接装置朝向联接装置延伸,而附接装置远离联接装置延伸;

-第一连接装置包括安装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装置包括钩;

-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螺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装置包括卡扣装置。

-附接装置包括将瓶固定在附接装置上的至少一个固定装置;

-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夹和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安装夹的至少一个凹槽。在一特定实施例中,安装夹位于附接装置上,凹槽位于瓶上;

-框架由金属和/或合成材料制成。在一特定实施例中,框架的一部分由金属制成,另一部分由合成材料制成;

-附接装置和框架之间的连接是可逆的。所述可逆连接装置意味着附接装置或瓶可以被更换,而不必更换其他元件。

-附接装置由具有振动阻尼性能的材料制成;

-附接装置由合成材料制成;

-热交换器被构造成接收制冷剂流体的第一回路和构造成接收冷却剂流体的第二回路穿过。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细节和优点可以从下面的发明描述中得出。在附图中示出了各种实施方式,其中:

图1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包括附接装置的热交换模块的透视图。

图2是附接装置位于其上的瓶的透视图。

图3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包括附接装置的热交换模块。

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瓶的透视图,附接装置位于该瓶上。

图5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瓶和附接装置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纵向尺寸是指瓶的最大尺寸延伸所沿的尺寸。在下面将详细描述的各个附图中,该纵向尺寸由附图标记5表示。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模块1,其包括热交换器2和瓶6,所述瓶6由热交换器2支撑。可选地,交换模块1可以包括机械地支撑热交换器2的框架4。

热交换器2被设计成允许制冷剂流体和冷却剂流体在两个分离但相邻的空间中流通,以允许这些流体之间的热交换。为此,热交换器2包括至少四个流体开口12,在图1中可见其中两个。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在热交换器2的主体3中进行。热交换器被设计为仅在制冷剂流体和冷却剂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换句话说,热交换器不适于操作冷却剂流体与空气之间或流体制冷剂与空气之间的交换。

瓶6是管状的,并且被设计成收集和捕获来自在其内部流通的流体的水分。瓶6是用于车辆中的ac回路的储液干燥器。

所述瓶6通过联接装置8连接到热交换器2。瓶6通过联接装置8的附接位于瓶6的第一部分60处。在更精确的描述中,瓶6在瓶6的一个第一纵向端63处附接到热交换器2,所述第一纵向端63是瓶的在相对于瓶6的纵向尺寸5垂直的平面中延伸的面。

在该实施例中,联接装置8包括支撑瓶6的安装支架80和将瓶6固定到安装支架80上的安装螺钉。安装支架80连接到热交换器2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管道。所述管道被设计成允许制冷剂流体从热交换器2流到瓶6,或者从瓶6流到热交换器2或另一元件。

热交换模块1还包括框架4,框架4设计成允许将热交换器2和瓶6、以及将热交换模块1的其他元件进图到外部支撑件,或将热交换模块1紧固到外部支撑件,外部支撑件例如车辆的车身。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框架4包括端壁40、侧壁42和安装臂44。根据该实施例,框架4由金属制成。

端壁40位于热交换器2的与瓶6相对的一侧上,并且在第一平面中延伸。侧壁42在垂直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中延伸。侧壁42包括与附接装置10协作的弯曲区域43。

安装臂44是端壁40的延伸部,并且通过安装装置连接到端壁40,该安装装置可以是螺钉、安装夹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安装装置。不同的安装臂44允许添加不同类型的附接装置10。

框架4还包括支撑区域45,其可以通过侧壁42的或端壁40的延伸部来制成。支撑区域45包括至少一个指部47,这里是两个指部,其允许热交换模块在车辆上的滑动紧固。端壁40包括专用于将框架4附接在车辆的车身上的固定区域49。

瓶6还通过附接装置10连接到框架4。所述附接装置10位于瓶6的第二部分62处,所述第二部分62沿着纵向尺寸5与瓶6的第一部分60相对。

附接装置10连接到框架4,特别是一方面连接到侧壁42,并且另一方面通过安装臂44连接到端壁40,特别是经由弯曲区域43和经由安装臂44。

图2更具体地示出了瓶6和附接装置10。

附接装置10具有圆形部分100,该圆形部分部分地环绕瓶6。在圆形部分100上形成第一连接装置110和第二连接装置120。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装置相对于圆形部分100径向取向。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10整体上径向地延伸且平行于瓶6的纵向尺寸5,例如朝向瓶6的第一部分60延伸。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20整体上径向地延伸并且垂直于瓶6的纵向尺寸5。

第一连接装置110被设计成允许将附接装置10固定到框架4的侧壁42。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装置110包括安装夹112,该安装夹112进入侧壁42中的孔以将附接装置10部分地固定在框架4的侧壁42上。

第二连接装置120被设计成允许将连接装置10通过安装臂44固定到框架4的端壁40。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装置120通过螺钉124连接到安装臂44,螺钉124与螺纹孔122协作,如图1所示。

第一连接装置110和第二连接装置120一起将附接装置10紧固到框架4。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装置110和第二连接装置120均在平行方向上起作用,这意味着仅需要一个移动就可以将附接装置10附接到框架4上。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连接装置,只要附接装置10可以与框架4分离而不损坏一个或另一个。例如,第一连接装置110或第二连接装置120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由螺钉、安装夹、钩或任何其他连接装置代替。

在本发明中,附接装置10限制了瓶6沿瓶6的纵向尺寸5的轴向运动。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制造,但是示例是至少一个部分在垂直于纵向尺寸5的平面中延伸。该部分与纵向尺寸5相交,并且必要时与瓶6的第二纵向端64机械干涉,所述第二纵向端64与瓶的第一纵向端63相对。

该部分形成止挡部分102,该止挡部分102邻接所述瓶6的该第二纵向端64。所述止挡部分102将圆形部分100的第一端104和圆形部分100的第二端106连接在一起,并且位于瓶6的顶部。在瓶6的顶部意味着止挡部分102位于瓶6的纵向端64上。

第一实施例的附接装置10包括大止挡部分102和小止挡部分103,该小止挡部分被制成为齿一样。

止挡部分102、103在纵向尺寸上限制了瓶6的运动。这减轻了瓶6的联接装置8施加在热交换器2上的应力,从而避免了瓶6、联接装置8或热交换器2的破裂,并延长了整个热交换模块1的寿命。

附接装置10可以限制瓶6在垂直于纵向尺寸5的方向上的运动。这种布置限制了联接装置8所承受的机械应力以及破裂的风险。

应当注意,框架4由钢制成,由单件制成或由不同的件制成,这些不同的件全部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框架4。

在图3至图5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3示出了类似于图1的热交换模块1的热交换模块1,其中,它包括:热交换器2;框架4,具有端壁40,、安装臂44和侧壁42;瓶6,通过联接装置8连接到热交换器2,该联接装置8包括安装支架80、安装螺钉和至少一个管道;以及附接装置10,该附接装置10将瓶6优选地经由框架4附接到热交换模块1。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特别在于附接装置10的结构。图4进一步示出了两个实施例之间的异同。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附接装置10,第二实施例的附接装置10包括圆形部分100,止挡部分102,第一连接装置110和第二连接装置120。

圆形部分100围绕瓶6的第二部分62延伸并延伸到所述瓶6的纵向端64上。这种特定的布置意味着附接装置10特定于具有给定直径的瓶6类型。

止挡部分102包括多个径向突起130,这里为六个,每对径向突起130被间隙132隔开。止挡部分102的这些径向突起130通过限制瓶6在其纵向尺寸5上的运动而实现了与第一实施例的止挡部分102相同的目的。

第一连接装置110和第二连接装置120以与第一实施例中非常相同的方式配置:第一连接装置110包括安装夹112,其将附接装置10连接到框架4的侧壁42,第二连接装置120包括螺钉124,该螺钉与在第二连接装置120中形成的螺纹孔122协作,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装置110和第二连接装置120具有在平行平面中延伸的臂,所述平面垂直于所述纵向尺寸5。第一连接装置110朝向瓶6的第一部分60延伸。

如图5所示,附接装置10还包括固定装置134,该固定装置134参与瓶6的支撑。该固定装置134被配置成在纵向尺寸5的两个相反的方向上限制瓶和附接装置10之间的运动。

所述固定装置134包括位于瓶6的第二部分62上的凹槽138。所述凹槽138围绕瓶6可以是连续的或断续的。

固定装置134还包括至少一个夹持装置136,其位于附接装置10的圆形部分100上。

当将瓶6插入附接装置10中时,由于瓶6的直径大于由夹持装置136限定的直径,所以固定装置134的夹持装置136变形并被推离瓶6。当瓶6完全插入附接装置10中时,例如,当纵向端64邻接至少一个径向突出部130时,夹持装置136进入凹槽138中,从而将附接装置10固定到瓶6上。固定装置134允许瓶6和附接装置10的分离。由于该固定装置134,限制了瓶6沿纵向尺寸5的任何位移。

在本发明的可能的实施例中,凹槽138位于附接装置10上,而夹持装置136位于瓶6上。

前面的描述清楚地说明了本发明如何实现其目的,如前言所述,并提供了一种热交换模块1,该热交换模块包括瓶6,并且具有在瓶6的两个不同部分将瓶6附接到所述热交换模块1的装置,与热交换器2相比,所述瓶的纵向运动受到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可以对如上所述的热交换模块1进行一些修改和改进,只要实现瓶6的附接装置10即可。

无论如何,由于可能存在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发明不能也不应该限于本文中具体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应扩展到任何等同的手段和手段的任何技术操作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