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回油控制方法、压缩机以及热交换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2685发布日期:2019-08-17 01:2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的回油控制方法、压缩机以及热交换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机的回油控制方法、压缩机以及热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热交换设备,特别是变频一拖一热泵空调机组,通常在压缩机的运行过程中,根据压缩机的频率和压缩机的固定运行时间等参数,通过提高冷媒流速或使机组回液等方法使排出去的润滑油重新回到压缩机内,从而完成压缩机回油控制,以避免压缩机缺油运行。

但是在上述方法中,无法准确判断压缩机是否缺油,因此经常因回油不及时而导致压缩机缺油运行,进而导致压缩机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压缩机容易缺油运行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压缩机缺油运行的压缩机的回油控制方法、压缩机以及热交换系统。

一种压缩机的回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获取所述压缩机内的安全油位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根据所述安全油位温度与所述排气温度判断所述压缩机处于缺油运行状态或安全油位运行状态;

其中,所述安全油位温度为所述压缩机内的安全油位处的温度;当所述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的油位不低于所述安全油位时,所述压缩机处于安全油位运行状态;当所述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的油位低于所述安全油位时,所述压缩机处于缺油运行状态。

上述压缩机的回油控制方法,由于根据安全油位温度与排气温度可快速、准确地判断压缩机是否缺油,因此可有效防止压缩机缺油运行,提高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避免压缩机因为缺油运行而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所述安全油位温度与所述排气温度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判断所述压缩机处于所述缺油运行状态或所述安全油位运行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差时,所述压缩机处于所述安全油位运行状态;

当所述差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差时,所述压缩机处于所述缺油运行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差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差时,所述压缩机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差及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差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排气腔及连通所述排气腔的排气管,所述排气腔内设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排气腔内的安全油位温度,所述排气管内设有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排气管内的排气温度;

其中,所述安全油位温度为所述压缩机内的安全油位处的温度;当所述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的油位不低于所述安全油位时,所述压缩机处于安全油位运行状态;当所述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的油位低于所述安全油位时,所述压缩机处于缺油运行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位于所述排气腔的安全油位处。

一种热交换系统,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及回油阀,所述油分离器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所述回油阀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油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油口之间,所述回油阀可在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以使所述油分离器与所述回油口连通或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压缩机处于所述缺油运行状态时,所述回油阀处于开启状态以连通所述油分离器与所述回油口;

当所述压缩机处于所述安全油位运行状态时,所述回油阀处于关闭状态以断开所述油分离器与所述回油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热交换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热交换系统的压缩机的回油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热交换系统100,用于调节室内环境温度。热交换系统100包括压缩机110、四通阀120、室内侧换热单元130、节流装置140、室外侧换热单元150以及气液分离单元160等装置。其中,压缩机110包括排气腔、排气管以及进气管,排气管与排气腔连通,排气腔内的制冷剂通过排气管排出,经过循环的制冷剂则通过进气管回到压缩机110内。四通阀120设有可选择地相互连通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以及第四阀口。上述装置以不同的方式连通以形成用于制冷的制冷回路及用于制热的制热回路。

当热交换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压缩机110的排气管、四通阀120的第一阀口、四通阀120的第四阀口、室外侧换热单元150、节流装置140、室内侧换热单元130、四通阀120的第二阀口、四通阀120的第三阀口、气液分离单元160以及压缩机110的进气管通过管道依次连通。

压缩机110的排气管输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0进入室外侧换热单元150,在室外侧换热单元150中放热冷凝形成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流过节流装置140被节流降压,然后进入室内侧换热单元130中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而蒸发气化,从而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功能。从室内侧换热单元130流出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四通阀120进入气液分离单元160分离出液态制冷剂,剩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进气管进入压缩机110中被重新压缩。上述过程不断循环,热交换系统100不断处于制冷工作中以降低室内温度。

当热交换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压缩机110的排气端、四通阀120的第一阀口、四通阀120的第二阀口、室内侧换热单元130、节流装置140、室外侧换热单元150、四通阀120的第四阀口、四通阀120的第三阀口、气液分离单元160以及压缩机110的进气管依次连通。

压缩机110的排气管输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0进入室内侧换热单元130,在室内侧换热单元130内放热冷凝形成液态制冷剂,从而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热功能。从室内侧换热单元130中流出的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140节流降压,进入室外侧换热单元150中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而蒸发气化呈气态。从室外侧换热单元150流出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四通阀120进入气液分离单元160分离出液态制冷剂,剩余的气态制冷剂则进入压缩机110中重新压缩。上述过程不断循环,从而使热交换系统100不断处于制热工作中。

进一步地,由于压缩机110输出制冷剂的同时会将排气腔内的润滑油同时排出,因此热交换系统100还包括油分离器170及回油阀180,压缩机110开设有连通排气腔的回油口。油分离器170用于分离气态制冷剂与润滑油,回油阀180通过管道连接于油分离器170与压缩机110的回油口之间,油分离器170分离出的润滑油可通过回油阀180与回油口重新回到压缩机110内,从而避免压缩机110缺油运行。

具体地,油分离器170包括进口端、制冷剂出口端以及出油端。压缩机110的排气管连通油分离器170的进口端,油分离器170的制冷剂出口端与四通阀120的第一阀口连通,油分离器170的出油端通过回油阀180连接压缩机110的回油口,回油阀180可在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以使油分离器170与回油口连通或断开。

如此,油分离器170分离出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出口端进入四通阀120。当压缩机110处于安全油位运行状态时,回油阀180处于关闭状态,油分离器170分离出的润滑油储存于油分离器170中。当压缩机110处于缺油运行状态时,回油阀180呈开启状态,润滑油通过回油阀180与压缩机110的回油口进入压缩机110的排气腔内,从而使压缩机110回到安全油位运行状态。

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10的回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分别获取压缩机110内的安全油位温度ta与压缩机110的排气温度tb。

具体地,压缩机110的排气腔内设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192,第一温度检测单元192用于实时获取排气腔的安全油位温度ta。排气管内设有第二温度检测单元194,第二温度检测单元194用于实时获取排气温度tb。

其中,第一温度检测单元192设于排气腔的安全油位处,因此第一温度检测单元192获取的安全油位温度ta为压缩机110的安全油位处的温度。当排气腔内的润滑油的油位不低于安全油位(即在安全油位或安全油位以上)时,表明排气腔内的润滑油充足,压缩机110处于安全油位运行状态。当排气腔内的润滑油的油位低于安全油位时,表明排气腔内的润滑油过少,压缩机110处于缺油运行状态。

s120:根据安全油位温度ta与排气温度tb判断压缩机110处于缺油运行状态或安全油位运行状态。

具体地,根据安全油位温度ta与排气温度tb获取安全油位温度ta与排气温度tb的差值△t,(差值△t=|排气温度tb-安全油位温度ta|),然后根据差值△t判断压缩机110处于缺油运行状态或安全油位运行状态。

当排气腔内的润滑油的油位不低于安全油位时,位于安全油位处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192淹没于润滑油中,因此位于安全油位处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192获取的是润滑油的温度,而润滑油的温度远低于充满高温气态制冷剂的排气管内的温度,因此排气温度tb远大于安全油位温度ta,差值△t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差△t1,压缩机110处于安全油位运行状态,回油阀180呈关闭状态以断开油分离器170与回油口。

当排气腔内的油量较少而低于安全油位时,位于安全油位处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192位于油位以上,因此第一温度检测单元192获取的是气态制冷剂的温度,因此排气温度tb与安全油位温度ta的差值△t较小,且差值△t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差△t2(第一预设温度差△t1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差△t2),压缩机110处于缺油运行状态,回油阀180呈开启状态以连通油分离器170与回油口。油分离器170中的润滑油通过回油阀180与回油口进入排气腔内而使排气腔内的油量增加,从而使压缩机110脱离缺油运行状态。

当差值△t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差△t1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差△t2时,压缩机110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因此回油阀180维持关闭状态或开启状态不变。

具体地,当在差值△t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差△t1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差△t2之前,如果差值△t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差△t1,则压缩机110处于安全油位运行状态,虽然油量随着压缩过程下降,但依然高于安全油位,因此回油阀180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当在差值△t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差△t1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差△t2之前,如果差值△t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差△t1,则压缩机110处于缺油运行状态后的回油过程中,因此回油阀180依然保持开启状态以使油量持续回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环境温度t影响压缩机110的排气温度tb与安全油位温度ta,因此第一预设温度差△t1及第二预设温度差△t2a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具体地,环境温度t划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第一预设温度差△t1与第二预设温度差△t2。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t<t1时,第一预设温度差△t1为△t1a,第二预设温度差△t2a。当t1≤t<t2时,第一预设温度差△t1为△t1b,第二预设温度差△t2b。当t2≤t<t3时,第一预设温度差△t1为△t1c,第二预设温度差△t2c。当t≥t3时,第一预设温度差△t1为△t1d,第二预设温度差△t2d。可以理解,t1、t2以及t3的值可根据需要设置,△t1a、△t2a、△t1b、△t2b、△t1c、△t2c、△t1d以及△t2d也根据需要设置,从而使压缩机110的回油控制方法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上述压缩机110的回油控制方法,由于根据安全油位温度ta与排气温度tb的差值快速、准确地判断压缩机110是否缺油,因此可有效防止压缩机110缺油运行,提高压缩机110的运行可靠性,避免压缩机110因为缺油运行而损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