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0232发布日期:2019-11-08 22:15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冰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



背景技术:

现冰箱的冷藏室存储温度是0-10度,箱内平均温度4度左右,可存放食品,瓜果蔬菜。但随着物流业的发达,现时令的南方水果也是走进千家万户,但大部分热带水果不适合放进冰箱,如芒果的最佳保存温度在10℃—13℃左右,温度低于8℃果皮就会变黑;没削皮的菠萝在温度11℃—13℃时一般能放一个月,而放进冰箱则很容易变质;香蕉保存在8℃—23℃之间最合适,高温容易过熟变黑,而温度低于5℃则易发生冻伤变黑;木瓜的最适宜保存温度在7℃左右;番石榴在5℃—10℃下可贮藏2—3周,温度低于5℃,番石榴会因受冻而引起果肉损伤和腐烂;化妆品最适合保存护肤品的温度是15度左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该冷藏室结构的上部内设置有新型的冷藏区域,整体的结构简单新颖。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包括冷藏内胆壳,冷藏内胆壳的内端连接有冷藏风道泡沫组件,冷藏风道泡沫组件的上部侧端设置有上出风口,冷藏内胆壳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玻璃搁板、第二玻璃搁板和第三玻璃搁板,上出风口位于第一玻璃隔板的下方,第一玻璃搁板上方的冷藏内胆壳内侧端壁上设置第一滑道壳,第一滑道壳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道壳有两个,冷藏内胆壳上部的左侧端壁上开设有第一内胆壳槽口,冷藏内胆壳上部的右侧端壁上开设有第二内胆壳槽口,两个第一滑道壳分别设置在第一内胆壳槽口内和第二内胆壳槽口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道壳呈l形壳状,第一滑道壳由纵壳部和竖壳部组成,竖壳部连接在纵壳部的外端并且竖壳部靠近冷藏内胆壳的外端,两个第一滑道壳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呈l形槽状;第一密封盖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滑杆组件和第二滑杆组件,第一滑杆组件和第二滑杆组件分别卡入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璃搁板呈方形板状,冷藏内胆壳的内侧端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搁板安装槽,第一玻璃搁板的两端分别卡入到两个第一搁板安装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璃搁板包括第一玻璃卡接壳、第一玻璃板和第一防护壳,第一玻璃卡接壳连接在第一玻璃板的前端,第一防护壳连接在第一玻璃板的后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盖呈方形板状,第一密封盖的高度值小于第一玻璃板到冷藏内胆壳上内端面之间的距离值;第一密封盖竖向连接在第一滑道壳内后,第一密封盖的下端与第一防护壳的中部相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杆组件包括第一上定位杆和第一下定位杆,第一滑槽包括第一竖滑槽和第一纵滑槽,第一上定位杆和第一下定位杆的距离值小于第一竖滑槽的竖向长度值。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杆组件包括第二上定位杆和第二下定位杆,第二滑槽包括第二竖滑槽和第二纵滑槽,第二上定位杆和第二下定位杆的距离值小于第二竖滑槽的竖向长度值。

优选的,所述冷藏内胆壳的中部的内侧端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搁板安装槽,第二玻璃搁板的两端分别卡入到两个第二搁板安装槽中;冷藏内胆壳的下部的内侧端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三搁板安装槽,第三玻璃搁板的两端分别卡入到两个第三搁板安装槽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冷藏内胆壳的风道上部位置不设计风口,风道的上风口在第一玻璃搁板的下方,冷藏内胆壳上部的两内侧端设置有滑道,第一密封盖安装在滑道内,第一密封盖与冷藏内胆壳顶部、后部、第一玻璃搁板形成封闭的空间,基本没有冷空气流入和热空气的对流、没有进风和回风,只能通过冷藏室内部辐射降温,再加上冷气下沉,因此上部形成的区域温度可达到10度以上,可存放热带水果和化妆品。如是电脑智能冰箱,可在上部区域处可设置风门和温度感温头,精确控制温度在10度以上。本发明中的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整体上简单新颖,使用简单灵活,在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内可放置热带水果和化妆品,实用性高,创造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和冰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冷藏内胆壳和第一滑道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冷藏内胆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玻璃搁板和冷藏风道泡沫组件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6是第二滑杆组件和第一密封盖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一滑杆组件和第一密封盖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7,一种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设置在冰箱的箱体的上部内,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包括冷藏内胆壳1,冷藏内胆壳1的内端连接有冷藏风道泡沫组件2,冷藏风道泡沫组件2的上部侧端设置有上出风口21。冷藏内胆壳1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玻璃搁板11、第二玻璃搁板12和第三玻璃搁板13,上出风口21位于第一玻璃隔板11的下方,第一玻璃搁板11上方的冷藏内胆壳1内侧端壁上设置第一滑道壳3,冷藏内胆壳1通过第一滑道壳3连接有第一密封盖4。

第一滑道壳3有两个,冷藏内胆壳1上部的左侧端壁上开设有第一内胆壳槽口14,冷藏内胆壳上部的右侧端壁上开设有第二内胆壳槽口15,两个第一滑道壳3分别设置在第一内胆壳槽口14内和第二内胆壳槽口15内。

第一滑道壳3呈l形壳状,第一滑道壳3由纵壳部31和竖壳部32组成,竖壳32部连接在纵壳部31的外端并且竖壳部32靠近冷藏内胆壳1的外端,两个第一滑道壳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6。

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6均呈l形槽状;第一密封盖4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滑杆组件41和第二滑杆组件42,第一滑杆组件41和第二滑杆组件42分别设置在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6内。

第一玻璃搁板11呈方形板状,冷藏内胆壳1的内侧端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搁板安装槽16,第一玻璃搁板11的两端分别卡入到两个第一搁板安装槽16中。

第一玻璃搁板11包括第一玻璃卡接壳111、第一玻璃板112和第一防护壳113,第一玻璃卡接壳111连接在第一玻璃板112的前端,第一防护壳113连接在第一玻璃板112的后端。

第一密封盖4呈方形板状,第一密封盖4的高度值小于第一玻璃板112到冷藏内胆壳1上内端面之间的距离值。

当第一密封盖竖向连接在第一滑道壳内后,第一密封盖4的下端与第一防护壳113的中部相接。

第一滑杆组件41包括第一上定位杆411和第一下定位杆412,第一滑槽5包括第一竖滑槽51和第一纵滑槽52,第一上定位杆411和第一下定位杆412的距离值小于第一竖滑槽51的竖向长度值。

第二滑杆组件42包括第二上定位杆421和第二下定位杆422,第二滑槽6包括第二竖滑槽61和第二纵滑槽62,第二上定位杆421和第二下定位杆422的距离值小于第二竖滑槽61的竖向长度值。

冷藏内胆壳1的中部的内侧端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搁板安装槽17,第二玻璃搁板12的两端分别卡入到两个第二搁板安装槽17中。

冷藏内胆壳1的下部的内侧端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三搁板安装槽18,第三玻璃搁板18的两端分别卡入到两个第三搁板安装槽18中。

实施例1

上述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在冷藏内胆壳1的上部内设置有第一滑道壳3,第一滑道壳3上连接第一密封盖4,第一密封盖4、第一玻璃搁板11和冷藏内胆壳1的上部区构成冷藏10度以上封闭区域。

本发明中的冷藏10度以上封闭区域设计位置在冰箱的冷藏室最上层区域,因冷气下沉,冷藏室温度自下而上相对越来越高。

本发明中在冷藏内胆壳1两边安装第一滑道壳3,装配第一密封盖4,第一密封盖4与最上层玻璃搁板形成封闭空间,使冷藏10度以上封闭区域无法形成进风和回风,从而使得冷藏10度以上封闭区域温度降低缓慢。

实施例2

本发明中对第一滑道壳3的结构进行设计,并适配设置了第一滑杆组件41和第二滑杆组件42,第一密封盖4可以沿着第一滑道壳3上翻,从而该区域不再封闭,正常使用。本发明中的上出风口21位于第一玻璃搁板11的下方,本发明通过风道的风口下移和后背蒸发器靠下部粘贴,从而达到上部区域温度相对高。

上述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冷藏内胆壳1的风道上部位置不设计风口,风道的上风口在第一玻璃搁板11的下方,冷藏内胆壳1上部的两内侧端设置有滑道,第一密封盖4安装在滑道内,第一密封盖4与冷藏内胆壳1顶部、后部、第一玻璃搁板11形成封闭的空间,基本没有冷空气流入和热空气的对流、没有进风和回风,只能通过冷藏室内部辐射降温,再加上冷气下沉,因此上部形成的区域温度可达到10度以上,可存放热带水果和化妆品。如是电脑智能冰箱,可在上部区域处可设置风门和温度感温头,精确控制温度在10度以上。本发明中的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整体上简单新颖,使用简单灵活,在区温式冰箱冷藏室结构内可放置热带水果和化妆品,实用性高,创造性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