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制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2729发布日期:2019-12-27 16:3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制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片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制冷器。



背景技术:

半导体制冷片,也叫热电制冷片,是一种热泵。它的优点是没有滑动部件,应用在一些空间受到限制,可靠性要求高,无制冷剂污染的场合。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它是一种产生负热阻的制冷技术,其特点是无运动部件,可靠性也比较高。

目前市面上,许多制冷的装置都有使用这种半导体制冷片,但是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这些装置在制冷时,由于装置的结构简单,制冷片所发出的制冷量有一大部分会流失到空气中,严重影响制冷片的制冷效率,因此,有必要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液体制冷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制冷器,在柱形内腔内形成一有效保存制冷的空间,提升了制冷的效果,且体积轻巧,方便携带,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液体制冷器,包括底盖和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固定在所述底盖上,所述外壳上端向内凹陷形成朝外敞口的柱形内腔,所述柱形内腔下方设有贯穿所述外壳的安装区,所述安装区上固定安装有一导温板,所述导温板下端紧贴安装有制冷片。

其中,所述导温板下方设有一安装板,所述制冷片在所述安装板的配合下紧贴安装在所述导温板的内侧中央,所述导温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构成一环形缓冲腔。

其中,所述底盖内安装固定有散热风扇,所述底盖底端设有与所述散热风扇相配合使用的通风口。

其中,所述散热风扇上方设有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安装固定在所述底盖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上端与所述制冷片相紧靠。

其中,所述外壳上对称设有散热排栅,所述散热排栅与所述散热翅片相对。

其中,还包括启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制冷片的启停,所述启动装置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其中,还包括制冷杯,所述制冷杯设置在所述导温板上方,所述制冷杯用于盛装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体制冷器,其有益效果为:在柱形内腔内形成一有效保存制冷的空间,使从制冷片出来的冷气不会轻易的逃脱到空气中,使其在该空间内继续参与制冷一段时间后再流出大气,柱形内腔起到了很好的阻隔与存储冷气的功能,有效的提升了整个装置的制冷效果,而且体积轻巧,携带方便,用户体验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液体制冷器立体图;

图2为液体制冷器爆炸图;

图3为图2中a处示意图;

图4为外壳结构仰视图

图5为底盖结构仰视图;

图6为液体制冷器剖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示意图;

图8为制冷杯安装图。

图中标号说明:1、底盖;2、外壳;3、制冷杯;4、柱形内腔;41、安装柱;5、安装区;6、制冷片;7、安装板;8、散热风扇;9、通风口;10、安装座;11、散热翅片;12、导温板;13、散热排栅;14、启动装置;15、弹簧;16、开关;17、控制板;18、环形缓冲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体制冷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参阅图1、图2,一种液体制冷器,包括底盖1和外壳2,所述外壳2安装固定在所述底盖1上,所述外壳2上端向内凹陷形成朝外敞口的柱形内腔4,所述柱形内腔4下方设有贯穿所述外壳2的安装区5,所述安装区5上固定安装有一导温板12,所述导温板12下端紧贴安装有制冷片6。

其中,柱形内腔4配合制冷片6以及导温板12使柱形内腔4内形成一开口朝上的半封闭的空间,该空间内可在短时间内使制冷量不流失或流失得很慢,在该柱形内腔4内,当制冷片6工作开始制冷时,一部分经由制冷片6发散出来的冷气由于在柱形内腔4的阻隔下,冷气会短时间内会聚集在柱形内腔4内,且参与冷却,使制冷片6发出的冷气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且提高制冷效果。

其中,导温板12用于将制冷片6上的冷量更好的传导出去。

参阅图6-图7,优选地,所述导温板12下方设有一安装板7,所述制冷片6在所述安装板7的配合下紧贴安装在所述导温板12的内侧中央,所述导温板12与所述安装板7之间构成一环形缓冲腔18。

其中,制冷片6设置在导温板12内侧中央上,可以使制冷片6散发出来的冷量更均匀的分布在导温板12上。

进一步地,环形缓冲腔18的作用为:当制冷片6开始制冷时,增设一个环形缓冲腔18,可以增加导温板12下方的冷气量,使导温板12传递上去的冷气量更加的均与,提高制冷效率,而且,由于环形缓冲腔18的存在,冷气可以得到有效的拦截,不容易流失,进一步增加冷气的利用量,同时减轻制冷片6的使用负担,提高使用寿命。

参阅图1和图2,优选地,制冷片在所述安装板7的配合下紧贴安装在所述导温板12上,所述制冷片6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板7上端,其中,制冷片6在安装时,制冷片6的冷面朝上,热面朝下。

参阅图2、图4和图5,优选地,所述底盖1内安装固定有散热风扇8,所述底盖1底端设有与所述散热风扇8相配合使用的通风口9,在本实施例中,柱形内腔4底端设有安装柱41,底盖4通过安装柱41配合螺栓安装固定所述外壳2。

其中,通风口9是配合散热风扇8使用的,所述散热风扇8用于外壳2内的散热,保持外壳2内温度适中,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阅图2,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8上设有安装座10,且所述安装座10安装固定在所述底盖1上,所述安装座10上设有散热翅片11,所述散热翅片11上端与所述制冷片相紧靠,安装座10用于安装固定散热翅片11。

其中,由于散热翅片11是安装在制冷片的热面上的,散热翅片11可以更快的将制冷片6的热量分散开,加快散热,提高散热效率,保证制冷片6在正常的温度范围下工作,延长制冷片6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7上设有隔热棉,使安装板7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防止热面上的热量往上传递,同时具有保温的功效,使制冷片6散发出的冷量可以得到更好的保存。

参阅图1,优选地,所述外壳2上对称设有散热排栅13,所述散热排栅13与所述散热翅片11相对,散热排栅13用于配合散热风扇8使用,通过散热排栅13将柱形内腔4内的热量散发出去,保证制冷片6在正常的温度范围下工作。

参阅图2和图3,优选地,还包括启动装置14,用于控制所述制冷片6的启停,所述启动装置14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0上,所述启动装置14包括弹簧15、开关16以及控制板17,控制板用于控制制冷片以及散热风扇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开关16上设有指示灯,弹簧15套接在控制板17上,开关16与所述弹簧15相紧靠,且开关16嵌入安装在外壳2上实现固定,用户可通过按压开关16来实现控制制冷片6启停的功能。

参阅图8,优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还包括制冷杯3,制冷杯3设置在导温板12上方,制冷杯3用于盛装液体。

参阅图1、图2和图8,优选地,所述柱形内腔4的高度比所述制冷杯3的高度低,柱形内腔4的高度必须为制冷杯3高度的一半或者以下,才能方便制冷杯3的使用,柱形内腔4若设置过高会使制冷杯3不易拿出或放入柱形内腔4内,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体制冷器,其有益效果为:在柱形内腔4内形成一有效保存制冷的空间,使从制冷片6出来的冷气不会轻易的逃脱到空气中,使其在该空间内继续参与制冷一段时间后再流出大气,柱形内腔4起到了很好的阻隔与存储冷气的功能,有效的提升了整个装置的制冷效果,而且体积轻巧,携带方便,用户体验优良。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