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水槽防冻结构及空气源热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0705发布日期:2020-02-18 13:20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水槽防冻结构及空气源热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集水槽防冻结构及空气源热泵。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也称为空气能热泵,是一种高效的集热设备,因其在功率负载下可以将室外低温空气中的热量富集于室内供暖,有耗能低,效率高的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空气源热泵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必须化霜,化霜下来的冷凝水要用集水槽收集并经排水管排出,但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室外环境温度通常可低于零下10度,甚至更低,这样冷凝水在集水槽中会迅速结冰,这样冷凝水就流不下去,冰就会越结越厚,直至高出集水槽,导致冷凝水会滴落在空气源热泵的各种器件上,进而结冰,从而不利于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运行,严重情况下还可导致空气源热泵产生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水槽防冻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水槽不能防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水槽防冻结构,包括,集水槽,和设于所述集水槽上的、用于安装排水管的泄水孔,在所述集水槽内设有防冻管,所述防冻管的两端伸出所述集水槽并分别与内通热水的回水管连通,所述防冻管上设有增压泵。

优选地:所述防冻管在所述集水槽内呈s型或网状或直线分布。

优选地:位于所述集水槽外侧与所述回水管之间的所述防冻管上包覆有保温层。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采用橡塑保温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防冻管上还设有控制所述防冻管内热水通止的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或防冻管或所述回水管上还设有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的温控器。

优选地:所述防冻管穿过所述泄水孔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泄水孔位于所述集水槽的最低处。

优选地:所述防冻管采用铝材料、铜材料或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回水管,以及,如上所述的集水槽防冻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水槽防冻结构及空气源热泵,通过在集水槽内设置防冻管,有效的防止了集水槽内的冷凝水结冰,而且防冻管内的热水由空气源热泵的回流管供应,并通过增压泵进行输送,有效保证了防冻管内热水的流动性,这样无需多的外界热源,而且防冻管内的热水对集水槽进行防结冰后继续流入至回水管内,重新进行水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防冻效果好、热量利用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水槽防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水槽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水槽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集水槽;11、泄水孔;2、防冻管;3、回水管;4、增压泵;5、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图3所示,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水槽防冻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该集水槽防冻结构设置在空气源热泵上,空气源热泵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过滤器和膨胀阀,其中,冷凝器还外连接有热水储存箱,各部件之间设有回水管3,回水管3内通入热水。空气源热泵还包括集水槽1,集水槽1用于收集空气源热泵在化霜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并用于将冷凝水排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水槽防冻结构,包括,集水槽1,和设于集水槽1上的、用于安装排水管的泄水孔11,在集水槽1内设有防冻管2,防冻管2的两端伸出集水槽1并分别与内通热水的回水管3连通,防冻管2上设有增压泵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水槽防冻结构,通过在集水槽1内设置防冻管2,有效的防止了集水槽1内的冷凝水结冰,而且防冻管2内的热水由回水管2供应,并通过增压泵4进行输送,有效保证了防冻管2内热水的流动性,保证热交换效果,这样无需多的外界热源,而且防冻管2内的热水对集水槽1进行防结冰后继续流入至回水管3内,重新进行水循环,使得该集水槽防冻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防冻效果好、热量利用率高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回水管3设置在集水槽1的下方,在其他实施例中,回水管3与集水槽1水平设置,或者回水管3位于集水槽1的上方。或者,集水槽1的底部与回水管3相接触,这样可利用回水管3本身的温度对集水槽1进行防冻。

优选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冻管2在集水槽1内呈s型分布。防冻管2呈s型分布,这样能有效增加防冻管2与集水槽1底部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有效地防止集水槽1内的冷凝水进行结冰。在其他实施例中防冻管2还可以呈直线或折行或网状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防冻管2设置有一根,在其他实施例中,防冻管2可设置多根,具体数量可根据集水槽1的大小进行选择。同样,在实施例中,泄水孔11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集水槽1的两端,当然为了冷凝水的快速排出,泄水孔11还可以设置更多如三个、四个或五个,其具体数量根据集水槽1的大小设置,多个泄水孔11等距分布。

优选地:在集水槽1的外侧与回水管3之间的防冻管2上包覆有保温层。保温层用于对集水槽1和回水管3之间的防冻管2进行保温,能有效防止热量损失。具体地,保温层采用橡塑保温材料制成。橡塑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以及具有一定的柔软性,能有效地包覆在防冻管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温层还可以是泡沫、海绵或棉花等保温材料。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冻管2上还设有控制防冻管2内热水通止的电磁阀5。在其他实施例中,防冻管2上还设有控制防冻管2内热水通止的手动控制开关。

具体地,在集水槽1或防冻管2或回水管3上还设有与电磁阀5电连接的温控器。温控器具有温度传感器,温控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温控器控制电磁阀5开启,以供回水管3内的热水经防冻管2内流通,以使热水在防冻管2内流通时,对集水槽1内进行热交换,防止集水槽1内的冷凝水结冰。其中,温控器的预设值可以为零度或零下五度或零下十度。

当然,在防冻管2上还可以设置流量阀,流量阀用于控制防冻管2内热水的流量。此时,就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实际情况来控制防冻管2内热水的流量大小,以提高热水的热置换效率,降低热量损失。具体可以理解为,当环境温度为零度时,防冻管2内的热水流量小,当随着环境温度逐渐降低时,防冻管2内的热水流量逐渐变大,以保证集水槽1内的冷凝水不结冰为准。

在本实施例中,防冻管2优先采用铝材料制成,这样使防冻管2具有热换效率高的优点,同时还具有质量轻、防锈的优点。在其他实施例中,防冻管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防冻管2还可以采用铜材料制成,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有效保证防冻效果。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防冻管2穿过泄水孔11的上方。这样设置能有效防止泄水孔11处的冷凝水进行结冰,以便冷凝水及时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集水槽1的底部为平板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集水槽1的底部倾斜设置,泄水孔11位于集水槽1的最低处,这样能有效避免冷凝水在集水槽1中累积的现象,具体地,集水槽1的底部设置成v型板或u型板,泄水孔11和防冻管2设置在v型板底部或u型板底部的内,这样能有效保证冷凝水不会结冰,而且还能使集水槽1内不积累冷凝水,快速地将冷凝水排出。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过滤器和膨胀阀,其中,冷凝器还外连接有热水储存箱,各部件之间设有回水管3,回水管3内通入热水。空气源热泵还包括上述的集水槽防冻结构,其中,集水槽防冻结构用于收集空气源热泵在化霜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并用于将冷凝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水槽防冻结构,通过利用空气源热泵的回水作为热源,这样利用回水热量的防冻方式,不需要外界能量,因此不需要过多增加外界设备进行防冻,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热能利用率高的优点。

当然,本实施例的集水槽防冻结构,不限于仅使用在空气源热泵上,还可以设有在其他需要防冻的设备上,并利用该设备本身所产生的热量进行防冻,从而提高热量利用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回水管3内还可以设置在其他设备上,而且回水管3内还可以是通入热矿物油等传热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