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6009发布日期:2020-04-21 18:2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冷藏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现有冰箱冷藏间室,为统一控温,每一层都是统一的温度为0-5℃设定,而所有的食物的最佳存放温度都不一样。如果用户设定温度为0℃低档位时,冷藏整个间室的温度都是0℃左右。存放最佳温度大于5℃的食物存放在此温度下,就会大大的缩短食物的保鲜周期,加速食物变质腐败。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冷藏冷冻装置,可实现冰箱冷藏间室独立分区、每一分区都可实现温度2、5、10(低、中、高)等一档或多档温度独立调节,以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来调节冰箱每一分区的温度,通过温度和湿度的均衡控制,来达到对不同食物的最佳存储环境区域,引导用户正确放置食物最佳储存空间。为了更好地储存物品,储物空间的合理设置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包括:

第一储物间室,且所述第一储物间室被分隔出多个储物空间;

冷却室,配置成容纳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蒸发器;和

风路系统,所述风路系统具有多个送风口、多个第一回风口和通断控制装置,每个所述储物空间经由至少一个所述送风口接收来自所述冷却室的气流,每个所述第一回风口连通一个所述储物空间和所述冷却室;所述通断控制装置配置成控制来自所述冷却室的气流向多个送风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动,进而控制所述气流中的全部或部分流向相应所述储物空间;且

多个所述储物空间包括被布置成至少两列的第一储物空间,且每列所述第一储物空间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其中任一两列所述第一储物空间中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个数相等或不等。

可选地,多个所述储物空间还包括第二储物空间,设置于至少两列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上侧或下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储物间室还被分隔出第三储物空间;所述第三储物空间设置于至少两列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上侧或下侧;所述风路系统还具有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二回风口连通所述第三储物空间和所述冷却室。

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档位生成装置,配置成生成多个档位指令组;每个所述档位指令组包括多个档位指令,且每个所述档位指令组对应控制一个所述储物空间;每个所述档位指令包括使相应所述储物空间处于一个目标温度处或一个目标温度范围内的控制信息,以使所述冷藏冷冻装置根据每个所述档位指令控制所述通断控制装置,进而控制相应所述储物空间内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风路系统包括:

送风总成,设置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后部,其上具有多个所述送风口;所述通断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送风总成内;和

回风总成,其上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回风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储物空间被布置成两列,其中一列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数量为三个,另一列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储物空间设置于至少两列所述第一储物空间的下侧。

可选地,所述回风总成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送风总成的横向两侧的第一回风总成和第二回风总成,

所述第一回风总成上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回风口,分别与一列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和所述第二储物空间连通;

所述第二回风总成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回风口,分别与另一列所述第一储物空间连通。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回风总成上:

最上方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与其下方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之间的面积比为2至3;中间的两个所述第一回风口中,下侧所述第一回风口与上侧所述第一回风口之间的面积比为1/2至7/10;最下方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与其上侧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之间的面积比为5至10。

可选地,所述通断控制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进风口,且所述壳体的周壁上具有多个出风口;和

调节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气流引导板,每个所述气流引导板平行于所述壳体的轴向方向;且

两个所述气流引导板的一端限定出第一气流口;且所述调节件配置成可转动到多个预设位置处,且在每个所述预设位置处使所述第一气流口与一个所述出风口连通,从而使经所述进风口进入两个所述气流引导板之间的气流进入相应所述出风口;

每个所述出风口经由一个或多个所述送风口连通一个所述储物空间;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冷却室。

可选地,两个所述气流引导板的另一端限定出第二气流口;

所述壳体的周壁上设置有所述进风口,且在所述第一气流口与一个所述出风口连通时,所述第二气流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每个所述气流引导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两个所述第二板段末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一板段的末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板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板段的长度;且两个所述第一板段的末端之间为所述第一气流口;

所述调节件还可转动到使所述第一气流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气流口与多个所述出风口全部连通的位置处;以及所述调节件还可转动到使一个所述气流引导板遮蔽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处,或使一个所述气流引导板遮蔽全部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因为将第一储物间室分隔成立体交错设置的多个储物空间,可实现冰箱冷藏间室独立分区,且储物间室布局合理。进一步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具有风路系统、通断控制装置,可实现冰箱冷藏间室独立分区、每一分区都可实现温度不同,以储存不同种类的物品。

进一步地,冷藏冷冻装置中具有档位生成装置,使得每一分区都可实现温度2℃、5℃、10℃(低、中、高)等一档或多档温度独立调节,使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习惯来调节冰箱每一分区温度,通过温度和湿度的均衡控制,来达到对不同食物的最佳的存储环境区域,引导用户正确放置食物最佳储存空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独创的通断控制装置技术能够实现冷藏间室每一分区的独立控温,快速制冷,减小每一分区的温度波动、保鲜节能,且还能够实现每一分区的温度3档等独立可调节、使食物保存在最佳的温度区间,大大提高了食物的保鲜周期、用户使用更方便,同时更节能。因为通断控制装置的特殊结构,可特别方便地进行气流的分配,且通断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运动稳定性高,调节效果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图3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的局部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内部结构图;

图5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图6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图7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中的送风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中的通断控制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是图8所示通断控制装置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10至图17是图8所示通断控制装置的调节件处于各个预设位置处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至图17,图中箭头可表示气流流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20,箱体20内限定有储物间室,冷藏冷冻装置还具有用于开闭储物间室的门体。

其中,储物间室可以包括第一储物间室、第二储物间室和第三储物间室等。第一储物间室可为冷藏间室,第二储物间室可为冷冻间室,第三储物间室可为变温间室。相应地,门体可包括第一门体30、第二门体和第三门体,以分别打开或关闭第一储物间室、第二储物间室和第三储物间室。进一步地,冷冻间室内的温度范围一般处于-22℃至-14℃。变温间室可随意调到-18℃至8℃。

制冷系统配置成向储物间室提供冷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冷系统可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27等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蒸发器27配置成直接或间接地向储物间室内提供冷量。由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本身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习知的,在此不做赘述。且箱体20内可设置有冷却室,具体可设置于第三储物间室的后侧。冷却室内用于容纳蒸发器27。冷却室和蒸发器27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当蒸发器27可为一个时,为所有的储物间室提供冷量;当蒸发器27为多个时,每个蒸发器27可为一个储物间室提供冷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储物间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搁物架40和竖向分隔架41,以使第一储物间室被搁物架40和竖向分隔架41分隔出多个储物空间21。多个储物空间21包括被布置成至少两列的第一储物空间211,且每列第一储物空间211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其中任一两列第一储物空间211中第一储物空间211的个数相等或不等。例如,可布置两列第一储物空间211,其中一列第一储物空间211的数量可为三个,另一列第一储物空间211的数量可为两个。或者,每列第一储物空间211的数量均可为三个。

进一步地,多个储物空间21还包括第二储物空间212,设置于至少两列第一储物空间211的上侧或下侧。第一储物空间211和第二储物空间212均可直接接收来自冷却室的冷气流。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第一储物间室还被分隔出第三储物空间;第三储物空间设置于至少两列第一储物空间211的上侧或下侧;风路系统还具有第二回风口,第二回风口连通第三储物空间和冷却室。第三储物空间不直接接收来自冷却室的冷气流,其可接收来在其上侧或者下侧的第一储物空间211的冷气流。进一步地,第二储物空间212或第三储物空间内均可设置抽屉23,也可被称为抽屉空间。这样设置可使储物空间能够合理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风路系统和档位生成装置50。风路系统具有多个送风口、多个第一回风口81和通断控制装置,每个送风口连通冷却室和一个储物空间21,每个第一回风口81连通一个储物空间21和冷却室。通断控制装置配置成控制来自冷却室的气流向多个送风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动,进而控制气流中的全部或部分流向相应储物空间21。具体地,通断控制装置可使来自冷却室的气流只向一个储物空间21流动,也可使气流同时向两个或者多个储物空间21流动,即用于调节各个储物空间21的送风。

档位生成装置50配置成生成多个档位指令组;每个档位指令组包括多个档位指令,且每个档位指令组对应控制一个储物空间21;每个档位指令包括使相应储物空间21处于一个目标温度处或一个目标温度范围内的控制信息,以使冷藏冷冻装置根据每个档位指令控制通断控制装置,进而控制相应储物空间21内的温度。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档位生成装置50包括多个显示控板,设置于每个储物空间21的内侧壁上,每个显示控板配置成接收信号并生成一个档位指令组的档位指令;且每个显示控板还配置成显示建议相应储物空间21内储藏物品的种类。每个显示控板可临近相应的储物空间21设置。进一步地,每个显示控板可采用滑动、点击等方式进行信息输入。在本实用新型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档位生成装置50可为冷藏冷冻装置的总触摸显示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档位生成装置50包括多个调节按钮,以及与每个调节按钮的每个档位指令相对应设置的指示图标。每个指示图标至少包括建议相应储物空间内储藏物品的种类的信息。每个调节按钮可为旋钮等机械按键结构。指示图标可为设置于调节按钮附近的设置于冰箱箱体内侧的图标,可采用刻画、丝印、镂空结构等方式进行设置。例如指示图标可为建议相应储物空间内储藏物品的种类的代表物品的符号。进一步地,每个指示图标至少包括相应储物空间内的目标温度或目标温度范围。档位生成装置50还可包括多个指示灯。每个调节按钮的每个档位指令与一个指示灯相关联,以在调节按钮指示到相应档位指令时,相应的指示灯打开,进而使相应的指示图标高亮显示,即点亮,以便于用户观察。可替代地,指示图标也可采用显示屏进行显示,可达到机械按键与显示屏显示进行相结合。进一步地,指示图标也可直接为文字,即显示屏可显示与相应档位指令相关联的所有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因为具有风路系统和档位生成装置50,可实现冰箱冷藏间室独立分区、每一分区都可实现温度2℃、5℃、10℃(低、中、高)等多档温度独立调节,以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来调节冰箱每一分区的温度,通过温度和湿度的均衡控制,来达到对不同食物的最佳的存储环境区域,引导用户正确放置食物最佳储存空间。在本申请之前,冰箱每一分区温度相同,而不同的食物最佳的存储温度和湿度是不同的,导致用户不敢把一些存储温度低温即食、热带瓜果、放入到冷藏冰箱。温度太低不能立即食用,用户只能放在外面;而热带瓜果需要存放在8-10℃的区间里面保存时间才最佳,也不敢放入冰箱。放入冰箱的食物也不是最佳的温度区间,食物衰败快,浪费严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自由调节冰箱冷藏各个分区的温度,使食物保存在最佳的存储空间,引导用户正确放置食物最佳储存空间。每个储物空间21都有自己独立的出风和独立的回风,每个储物空间21都能实现温度的多档变化,自由切换。进一步地,每个档位指令组的档位指令的数量比较多时,如储物空间内的目标温度每变化一摄氏度,就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档位。这也可称为无级档位调节。例如,0℃至10℃的之间可具有11个档位,这样可使得每个储物空间21为0℃至10℃之间任意调节温度。当然,0℃至10℃的之间也可仅仅设置三个档位0℃冰温区,4℃黄金区,10℃热带水果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搁物架40优选为搁物板、分隔板等,且与第一储物间室的间室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搁物板与竖向分隔架41之间等位置处也可设置有密封结构。竖向分隔架41可为中隔板,把同层不同区分隔开。具体地,如图3、5、6所示,第二储物空间212上设置有一横隔板,横隔板上固定了一垂直的中隔板,中隔板上有固定搁物架的筋位。搁物架可自由拉出。后部与内胆上伸出的胆筋配合,起到密封的作用。搁物架交错固定在内胆上,把冷藏间室设置成高低不同的空间区域,方便用户放置高低不同的食物。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置温度。

第一门体30的后侧还设置有多列瓶座,每列瓶座具有至少一个瓶座31,且每列瓶座中的每个瓶座31的下部处于一个搁物架40的前侧,且在第一门体30关闭时,每个瓶座31与搁物架40接触。两列瓶座31中间也可设置竖向分隔板。当多个第一储物空间211下侧为第三储物空间时,最下侧的储物空间21和其前侧的瓶座31之间可允许气流向下流动到第三储物空间。当多个第一储物空间211下侧为第二储物空间212时,最下侧的储物空间21和其前侧的瓶座31之间可阻碍气流向下流动到第二储物空间2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7所示,通断控制装置60可包括壳体61和调节件。壳体61具有进风口62,且壳体61的周壁上具有多个出风口63。调节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61内,且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气流引导板64,每个气流引导板64平行于壳体61的轴向方向。两个气流引导板64的一端限定出第一气流口65;且调节件配置成可转动到多个预设位置处,且在每个预设位置处使第一气流口65与一个出风口63连通,从而使经进风口62进入两个气流引导板64之间的气流进入相应出风口63。第一气流口65的大小可与每个出风口63的大小相当,在通断控制装置60工作时,可使一个出风口63处于导通状态,以向与该出风口63连通的目标空间输送气流。

进一步地,两个气流引导板64的另一端限定出第二气流口66。壳体61的周壁上设置有进风口62,且在第一气流口65与一个出风口63连通时,第二气流口66与进风口62连通。第二气流口66可大于第一气流口65,以使调节件还可转动到使第一气流口65与进风口62连通,第二气流口66与多个出风口63全部连通的位置处。优选地,调节件还可转动到使一个气流引导板64遮蔽进风口62的位置处,或使一个气流引导板64遮蔽全部出风口63的位置处。如图3至图10所示,出风口63的数量可为六个,两个气流引导板64可使通断控制装置60具有8种工作状态,包括每个出风口63单独打开的状态,以及全部出风口63处于打开状态、进风口62处于关闭状态(也可说是,全部出风口63处于关闭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气流引导板6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两个第二板段末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一板段的末端之间的距离,第一板段的长度小于第二板段的长度;且两个第一板段的末端之间为第一气流口65。使用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不仅可使气流流动顺畅,产生的噪音低,还可限定出满足要求的第一气流口65和第二气流口66,使通断控制装置60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为了便于调节件的自动控制,通断控制装置60还包括驱动装置,配置成带动调节件转动;且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设置于壳体61内,且与调节件连接。电机设置于壳体61的径向外侧,可减小通断控制装置60的厚度,使通断控制装置60特别适用于冰箱等冷藏冷冻装置。第二齿轮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且与第一齿轮啮合,以在电机转动时,通过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带动调节件转动,即可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来控制通断控制装置60的工作状态。

通断控制装置60的每个出风口63经由一个或多个送风口连通一个储物空间21;进风口62连通冷却室。调节件可配置成控制来自进风口62的气流向多个出风口63中的一个或全部流动,进而控制气流中的全部或部分流向相应储物空间21。也就是说,每个出风口63连通一个储物空间21,当该出风口63被关闭时,相应储物空间21就被停止供应冷气;当该出风口63被打开后,可向相应储物空间21提供冷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所示,风路系统包括送风总成70和回风总成。送风总成70设置第一储物间室的后部,其上具有多个送风口;通断控制装置60设置于送风总成70内,优选设置于送风总成70的下部。通断控制装置60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出风口63。回风总成上具有多个第一回风口8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第一储物空间211可被布置成两列,第二储物空间212可设置于两个第一储物空间211的下部。其中一列第一储物空间211的数量为三个,另一列第一储物空间211的数量为两个。即把冷藏间室分成多个立体交错独立控温区域,每一区的温度独立控制、快速制冷外,还能够实现每一区的温度3档独立可调节、使食物保存在最佳的温度区间,大大提高了食物的保鲜周期、用户使用更方便,同时更节能。回风总成包括分别设置于送风总成70的横向两侧的第一回风总成85和第二回风总成86。第一回风总成85上设置有四个第一回风口81,分别与一列第一储物空间211和第二储物空间212连通,四个第一回风口81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第二回风总成86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回风口81,分别与另一列第一储物空间211连通。每个第一回风口81设置于相应储物空间21的下部一侧。

通断控制装置60中,多个出风口63沿壳体61的周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送风总成内设置有多个送风风道71,每个出风口63连通一个送风风道71,且每个送风风道71经由一个或多个送风口连通一个储物空间21。出风口63的数量和送风风道71的数量可均为6个。6个送风风道71可沿横向方向依次设置,一侧的三个送风风道71分别连通一列三个第一储物空间211,另一侧的三个送风风道71分别连通另一列两个第一储物空间211和第二储物空间212。

与最上侧的第一储物空间211连通的送风口可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该储物空间21的上部靠近第一储物间室中部的一侧和稍下位置处的横向中部处。与中间的和最下侧的第一储物空间211连通的送风口均可为一个,设置于该第一储物空间211的上部的横向中部处。与第二储物空间212连通的送风口可为一个,设置于该第二储物空间212的上部的横向一侧,其连通的第一回风口81设置于其下部的另一侧。

第一回风总成85和第二回风总成86内设置回风风道,每个第一回风口81均与相应回风风道连通。回风风道具有总回风口83,连通冷却室。送风总成70上还具有进风口,进风口可经由进风管路与冷却室连通,且冷却室的出口处可设置有用于促使气流流动的风机28。

在第一回风总成85中:最上方的第一回风口81与其下方的第一回风口81之间的面积比为2至3;中间的两个第一回风口81中,下侧第一回风口81与上侧第一回风口81之间的面积比为1/2至7/10;最下方的第一回风口81与其上侧的第一回风口81之间的面积比为5至10。为了便于控制,送风总成70内还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51,以分别检测每个储物空间21内的温度,可使冷藏冷冻装置根据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的温度进行控制。每个温度传感器51都能够感测到相应储物空间21的温度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从冷却室出来的冷气传递到达送风总成70里面,送风总成70内装有风量分配器,即通断控制装置60,分配器实现对每一分区风路的独立送风或者组合任意送风,到达每一分区,经过每一分区的独立回风口回风,然后汇流到相应回风风道总成里面一起返回冷却室。搁物架40和箱体20的内胆之间形成密封,防止冷气下沉影响下一层的温度波动及控制。显示控板上设置有2℃、5℃、10℃选择按钮(或者低、中、高)档位选择,同时会有储藏种类的信息显示提醒用户什么物品放置在什么区域。当任一储物空间21需要送风时,风通过相应送风口出来,经过搁物架40到达瓶座31和第一门体30,由于第一回风口81的设置,风会被返回来通过相应储物空间21连通的回风口回风,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当每一分区相对应的温度传感器51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时,通断控制装置60上相应的出风口63关闭停止送风。搁物架40和瓶座31之间温度相同。最下侧的储物空间21的风一部分可经过搁物架40到达瓶座31和第一门体30,另一部分会往下走向抽屉区输送冷量,通过回风口的大小不同来控制每一分区的冷量配比,达到设定温度的平衡。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那个储物空间21的温度高了需要送风,分配器就往哪一分区送风。每一个储物空间21内设置一个独立的回风口,每一个回风口的大小经过了严格的计算和仿真分析,考虑热传导和制冷能力等因素,在第一回风总成85中,从上到下四个第一回风口81的面积比优选为6:2.5:1.5: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可实现冷藏间室多分区控温;每一分区可实现三档变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自由选择温度区间;回风口的大小比列经过严格的计算来达到温度的平衡。回风口的设置结构方式;回风口、搁物架40、瓶座31通过相互配合来实现冷藏冷冻装置的温度变温可调节、湿度调节的风路循环方式。每个显示控板可设置于各个储物空间21的侧壁上且临近第一门体30的位置,便于操作。用户根据自己的习惯来任意调节,方便用户使用。且能够引导用户正确放置食物储存,减少浪费。以前不敢放入冰箱的食物也可以放入冰箱来延长保存期了。能够使食物储存在最佳的温度、湿度环境,大大提高保鲜。各个分区需要送风时才送风,防止食物过冷,节能。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