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模块及制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7107发布日期:2020-05-15 15:1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制冰模块及制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冰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冰模块及制冰机。



背景技术:

制冰机通常可以出冷热两种水。制冰机的内胆通常将冷水腔设计在高于出水嘴的位置,以利用水的位能向下流出。为确保冷水出水量,会在连接冷水腔和出水嘴的第一管路上设计冷水泵,以驱动冷水加速流出,实现大冷水出水量。但是,冷水泵本身没有截止功能,所以,当需要关闭冷水时,冷水泵停止工作,该第一管路与出水嘴之间形成封闭的管路,导致冷水腔的水会发生虹吸效应,而继续从出水嘴的出水口流出,发生漏水现象。常规解决该虹吸漏水问题的做法,通常是在该第一管路上增加一个冷水阀,利用该冷水阀和冷水泵同步工作,但是这样会增加相应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冰模块,旨在提供一种新的解决虹吸漏水问题方式,降低制冰机的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冰模块,所述制冰模块包括内胆、出水嘴、冷水泵及出水阀。其中,所述内胆设有冷水腔和温水腔。所述出水嘴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冷水泵将所述冷水腔和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阀设于所述内胆的高于所述出水嘴的位置,所述出水阀包括阀座和阀门,所述阀座具有空腔、常闭端、常开端、出口端,所述常闭端与所述温水腔连通,所述常开端与环境大气连通,所述出口端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阀门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空腔,在关闭所述冷水泵时,所述阀门从所述常开端移开并活动至关闭所述常闭端。

可选地,所述冷水腔所在位置高于所述出水嘴的出水口。

可选地,所述冷水泵设于所述内胆的底部,所述出水嘴所在位置高于所述冷水泵。

可选地,所述出水阀和所述出水嘴设于所述内胆的外侧面,且所述出水阀位于所述出水嘴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出水阀的常开端位于其常闭端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制冰模块还包括热罐,所述热罐的进水口与所述温水腔连通,所述热罐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阀的常闭端连通。

可选地,所述制冰模块还包括热水泵,所述热水泵将所述热罐的进水口与所述温水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出水嘴的出水口连接有防溢流管,所述防溢流管的出水端高于所述冷水腔。

可选地,所述制冰模块还包括制冰模组,制冰模组包括中转盘、设于所述中转盘上侧的接冰盘、设于所述接冰盘上侧的蒸发器,以及用以向所述蒸发器供水的淋水件,所述中转盘的底部设有向所述冷水腔排水的漏水孔。

可选地,所述接冰盘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中转盘,所述接冰盘的一侧设有拨冰铲,所述拨冰铲由所述接冰盘带动转动而将所述中转盘的冰拨至所述内胆储冰腔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冰机,所述制冰机包括机壳、饮用水组件及制冰模块。所述机壳设有接水口和接冰口。所述饮用水组件与所述接水口连通。所述制冰模块的出冰口与所述接冰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温水腔和出水嘴之间增加出水阀,该出水阀包括阀座和阀门,阀座具有空腔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常闭端、常开端、出口端;其中,常闭端与温水腔连通,常开端与环境大气连通,所述出口端与第二进水口连通。在取冷水结束后,关闭冷水泵,此时,出水嘴的第二进水口通过出水阀的常开端与环境大气连通,也就破坏了冷水腔和出水嘴的出水口之间密闭管路,使该密闭管路不在密闭,从而不能形成虹吸效应,进而避免在出水嘴的出水口发生漏水。

由上述分析可见,相对于常规制冰模块中连接在温水腔和出水嘴之间的“一进一出阀”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制冰模块的技术方案,相当于采用上述的出水阀(相当于“两进一出”,其中“一进”为进气)取代了常规制冰模块的“一进一出阀”,实现一个出水阀控制冷热两路水路的通断,进而无需在冷水泵和出水嘴之间额外增加冷水阀,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冰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制冰模块中冷热水流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制冰模块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图3中出水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出水阀的处于断电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出水阀的处于通电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制冰模块的内部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制冰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制冰机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冷水”、“热水”等的描述,则该“冷水”、“热水”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冷水”、“热水”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冰模块100,制冰模块100用以制作冰块或冰粒。本实用新型的制冰模块100,包括内胆110、出水嘴120、冷水泵170及出水阀130。其中,内胆110设有冷水腔111(如图7)和温水腔112。出水嘴120具有第一进水口121、第二进水口122及出水口123(如图4所示)。冷水泵170将冷水腔111和第一进水口121连通,用以驱动冷水腔111中的冷水向出水嘴120的第一进水口121流动。出水阀130包括阀座131和阀门132,阀座131具有空腔a10及与所述空腔a10连通的常闭端a11、常开端a12、出口端a13(如图5和图6);其中,常闭端a11与温水腔112连通,常开端a12与环境大气连通,所述出口端a13与第二进水口122连通;阀门132可活动地安装于空腔a10,在关闭冷水泵170时,阀门132从常开端a12移开并活动至关闭常闭端a11。

具体说来,制冰模块100还包括制冰模组150,该制冰模组150设置在内胆110,制冰模组150制成的冰水(冷水)通过水流通道流入到冷水腔111中,冷水腔111中的冷水经出水嘴120供应给用户。温水腔112可以与冷水腔111处于同一高度位置,也可以高于冷水腔111所在位置,在此没有限定。温水腔112连通水源,以储存水源提供的常温水,温水腔112的水经过加热处理(在热罐加热)加热后通过出水阀130输送至出水嘴120。

对于出水阀130而言,如图5所示,出水阀130在断电状态下时,阀门132从常开端a12移开并活动至关闭常闭端a11,使得常开端a12被打开,常闭端a11被关闭,热水不能从常闭端a11进入空腔a10。如图6所示,出水阀130在通电状态下时,阀门132从常闭端a11移开并活动至关闭常开端a12,使得常开端a12被关闭,常闭端a11被打开,热水从常闭端a11进入空腔a10,并从出水端流出。

在取用冷水时,控制出水阀130断电,并开启冷水泵170,此时,温水腔112无热水进入出水嘴,而冷水泵170驱动冷水腔111中的冷水向出水嘴120的第一进水口121流动,而后经出水嘴120的出水口流出,供用户取用。当取冷水结束后,关闭冷水泵170,此时,由于常开端a12处于打开状态,使得出水嘴120的第二进水口122通过常开端a12与环境大气连通,也就破坏了冷水腔111和出水嘴120的出水口123之间密闭管路(虹吸效应漏水的原因在于:①冷水腔111水位高于出水嘴的出水口123;②冷水腔111水位高于出水嘴的出水口123之间存在密封管路),使该密闭管路不在密闭,从而不能形成虹吸效应,进而避免在出水嘴120的出水口123发生漏水。

在取用热水时,控制出水阀130通电,冷水泵170关闭,温水腔112的水经加热后从出水阀130的常闭端a11向出水嘴120的第一进水口121流动。此时,由于温水腔112的经过加热后形成的热水水压高于冷水腔111的冷水水压,冷水腔111的冷水不会进入出水嘴130。

在取用混热水时,控制出水阀130通电,同时开启冷水泵170,冷水腔111中的冷水从出水嘴的第一进水口121进入出水嘴,温水腔112的水在加热处理后经出水阀的常闭端、出水嘴的第二进水口122进入出水嘴,从而与冷水相遇混合,最后从出水嘴的出水口流出混热水,供用户取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温水腔和出水嘴之间增加出水阀,该出水阀130包括阀座131和阀门132,阀座131具有空腔a10及与所述空腔a10连通的常闭端a11、常开端a12、出口端a13;其中,常闭端a11与温水腔112连通,常开端a12与环境大气连通,所述出口端a13与第二进水口122连通。在取冷水结束后,关闭冷水泵170,此时,出水嘴120的第二进水口122通过出水阀130的常开端a12与环境大气连通,也就破坏了冷水腔111和出水嘴120的出水口123之间密闭管路,使该密闭管路不在密闭,从而不能形成虹吸效应,进而避免在出水嘴120的出水口123发生漏水。

由上述分析可见,相对于常规制冰模块中连接在温水腔和出水嘴之间的“一进一出阀”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制冰模块100的技术方案,相当于采用上述的出水阀(相当于“两进一出”,其中“一进”为进气)取代了常规制冰模块的“一进一出阀”,实现一个出水阀控制冷热两路水路的通断,进而无需在冷水泵和出水嘴之间额外增加冷水阀,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请参阅图1和图2,基于上述实施例,内胆110内温水腔112和冷水腔111的具体位置及形状结构,可依据其内部构造进行相应设计。在一实施例中,温水腔112和冷水腔111呈上下向设于内胆110的内部,温水腔112和冷水腔111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可选为隔热材料,用以减少温水腔112的热量向冷水腔111传递。

进一步地,冷水腔111所在位置高于出水嘴120的出水口,以在取用冷水时,冷水腔111中的水可以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辅助冷水泵170驱动冷水向出水嘴120流动,增大冷水出水量。

此外,将冷水泵170设于所述内胆110的底部,出水嘴120所在位置高于冷水泵170,如此可使得连接冷水腔111、冷水泵170及出水嘴120所形成的管路由下向上弯曲,避免在关闭冷水泵170的状态下冷水腔111的水受自身重力势能影响自动向出水嘴120流动。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出水阀130和出水嘴120设于所述内胆110的外侧面,以方便用户从制冰模块100的外侧从出水嘴120接取水,再一方面在需要更换或清洁出水阀130或出水嘴120时,用户可以从内外的外侧进行装配操作,无需打开内胆110,操作简便。再者,还可将出水阀130设于出水嘴120的上方,以使得出水阀130的常开端处在高于出水嘴120的位置,增强防虹吸效应漏水的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制冰模块100还包括热罐140,热罐140将热水泵180的出水口123和出水阀130的常闭端a11连通,用于将温水腔112输送给出水嘴130的水进行加热处理。制取得的热水经出水阀130输送给出水嘴120,供用户取用。

进一步地,为了增大热水出水量,制冰模块100还包括热水泵180,热水泵180将热罐140的进水口与温水腔112连通,热水泵180在开启后,通过热水泵180可增大热水水压,进而驱动热水加速流动,增大热水流量。

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为避免出水嘴120的出水漏水,还可以在出水嘴120的出水口123连接防溢流管(未图示),所述防溢流管的出水端高于冷水腔111。这样设计,可在使得冷水腔111的水位始终低于防溢流管的出水端,从而不会发生冷水腔111的水自动从防溢流管溢出的现象,进而避免虹吸效应漏水。

请参阅图3和图7,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制冰模块的内胆110还设有储冰腔113及与储冰腔113对应的出冰口114,储冰腔113位于冷水腔111的上方。储冰腔113形成在分隔件111,分隔件1将储冰腔113和冷水腔111分隔开。制冰模块100还包括设置在储冰腔113上方的制冰模组150。制冰模组150制成的冰储存于储冰腔113中,而后由出冰螺杆160旋转挤压从出冰口114推出;制冰模组150制成冰水(冷水)通过水流通道流入到冷水腔111中。

在一实施例中,制冰模组150包括中转盘151、设于中转盘151上侧的接冰盘152、设于接冰盘152上侧的蒸发器153,以及用于向蒸发器153喷水的淋水件154,中转盘151的底部设有向冷水腔111排水的漏水孔,制冰模组150制成冰水(冷水)从该漏水孔流入到冷水腔111。

该蒸发器153与压缩机101、冷凝器102通过冷媒管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系统。当制冰模块100制冰时,制冷循环系统开启,淋水件154将水自上向下淋到蒸发器153上,蒸发器153与其表面上的水发生热交换,使得这部分水的温度降低而形成冰和/或冰水。冰和/或冰水先落入到接冰盘152中,而后从接冰盘152转移动中转盘151中。待需要出冰时,再将中转盘151中的冰转移到储冰腔113中,由出冰螺杆160旋转挤出,而中转盘151中的冰水从可从中转盘151的出水空隙流到冷水腔111中。

对于将接冰盘152中的冰转移到中转盘151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但不限于:在接冰盘152设置出冰孔,当接冰盘152中的冰到达一定量后,自行从出兵孔落入到中转盘151中。或者增设机械手,通过机械手将接冰盘152中的冰抓取或拨到中转盘151中。亦或者,将接冰盘152可转动地安装于中转盘151的内侧,通过驱动接冰盘152向下翻转,从而使得接冰盘152中的冰从其一侧向下倾倒于中转盘151中。在此具体地,接冰盘152采用后一种转移冰的方式。

对于将中转盘151中的冰转移到储冰腔113的方式,也可以参照上述接冰盘152的转移冰的方式进行实施。在此为了加速出冰速度,可选地,在所述接冰盘152的一侧设有拨冰铲155,拨冰铲155由所述接冰盘152带动转动而将中转盘151的冰拨至储冰腔113。

举例说来,当接冰盘152向其右侧转动时,接冰盘152内的冰从左侧向下倾倒于中转盘151内,此时,拨冰铲155随接冰盘152转动至中转盘151的右侧。当接冰盘152向左转动恢复至初始位置时,拨冰铲155水接冰盘152向左转动,从而将中转盘151内的冰向左拨动,拨动的冰达到高于中转盘151侧壁170的位置时,从该位置落入到储冰腔113中。

请参阅图8和图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冰机200。制冰机200包括机壳210、饮用水组件及制冰模块100。其中,机壳210设有接水口和接冰口。所述饮用水组件与所述接水口连通。制冰模块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制冰模块100的出冰口113与所述接冰口连通。由于本制冰机2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机壳210包括底盘211、面板212、背板213、左侧板214及右侧板215。底盘211、面板212、背板213、左侧板214及右侧板215围合形成有容腔,所述容腔可供饮用水组件和制冰模块100容置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