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9351发布日期:2020-08-11 21:5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通常,冰箱是能够在设置于箱体的储藏室中低温储藏对象物诸如食物的家用电器。由于所述储藏室由隔热壁包围,因此能够保持所述储藏室内部的温度低于外部温度。

根据所述储藏室的温度带,所述储藏室可以分为冷藏室或冷冻室。并且,可以根据食物的种类或状态将食物存放在冷藏室或冷冻室中。

所述冰箱可以与其他家用电器一起以嵌入式方式设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冰箱的外观设计要与厨房的家具相协调。

另外,近年来,根据用户的各种需求,冰箱的安装位置变得多样化,例如,将冰箱放在客厅或卧室而不是厨房里使用。

随着所述冰箱的安装位置的多样化,所述冰箱的外观设计使所述冰箱的外观与用于安装所述冰箱的空间中的家具相协调。

作为现有文献,韩国登记专利公报第10-1323876号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热电元件的冷却盒(coolingpackaging)以及采用该冷却盒的冰箱。

现有文献的冰箱包括:冰箱本体,形成有冷藏室;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冰箱本体,用于对冷藏室进行开闭;冷却盒,结合于本体结合孔,并且具有热电元件;吸热单元,在冷藏室内部与冷却盒的前端结合;散热单元,在冰箱本体的后方侧与冷却盒的后端结合;以及排水管,利用毛细现象将冷藏室中产生的冷凝水排出到所述散热单元。

在这种现有文献的情况下,当使用具有热电元件的冷却盒时,具有能够减小冰箱的尺寸的优点。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冰箱的情况下,冰箱内的储藏室中会产生冷凝水和除霜水,因此需要应用向储藏室的外侧排出的排水结构,以防止所产生的冷凝水和除霜水积聚在储藏室中。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能够将储藏室中产生的冷凝水和除霜水立即排出到储藏室外侧。

另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能够将储藏室中产生的冷凝水和除霜水无泄漏地排出到储藏室外侧。

另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当从冷却装置的散热风扇吐出的高温空气经过集水部时,能够使集水部中储藏的冷凝水和除霜水更快地蒸发。

另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冰箱,使集水部中储藏的冷凝水和除霜水迅速地蒸发,从而不需要用户额外去排空集水部中储藏的冷凝水和除霜水。

另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冰箱,不需要为了排空集水部中收集的冷凝水和除霜水而将设置有集水部的底座从箱体单独分离出来。

另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冰箱,检测冰箱门打开的检测构件不暴露于外部。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具有储藏室的内壳、结合于所述内壳的下侧以支撑所述内壳的壳体支撑件、以及结合于所述壳体支撑件的下侧的底座;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前方,用于对所述储藏室进行开闭;以及冷却装置,以其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所述储藏室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内壳的背面,在所述内壳的底面的后端形成有集水孔,在所述内壳安装有集水引导件,用于将流入所述集水孔的水引向下侧,在所述底座形成有集水部,通过所述集水引导件的水收集到所述集水部。

在本发明中,所述集水引导件包括:接触部,与所述内壳的外表面面接触并且结合;以及集水管,在其中心部形成有与所述集水孔连通的引导孔。

所述接触部包括:水平接触部,与所述内壳的底面接触;以及垂直接触部,从所述水平接触部的后端向上侧延伸,并且与所述内壳的背面接触。

在所述集水管的上端形成有从上侧向下侧变窄的形状的倾斜部。

在所述壳体支撑件形成有引导管,所述集水管插入到所述引导管。

所述引导管的上端从所述壳体支撑件的顶面向上侧延伸,并且与所述集水管的下端连接,所述引导管的下端从所述壳体支撑件的底面向下侧延伸,并且将从所述集水管排出的水引向所述集水部。

在所述集水部形成有管盖肋,所述引导管的下端插入到所述管盖肋。

在所述管盖肋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切开的狭槽。

在设置有所述冷却装置的所述内壳的内侧面形成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向后方凹陷而形成,以将所述冷却装置中产生的水引向所述集水孔侧。

所述集水槽的上端的宽度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宽度对应地形成,所述集水槽的下端的宽度与所述集水孔的宽度对应地形成。

所述集水槽形成为从上端向下端其宽度逐渐变窄。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向所述内壳的后方凸出的散热风扇,从所述散热风扇吐出的空气经过所述集水部后,排出到所述箱体的外侧。

所述箱体还包括:中间板,覆盖所述内壳的顶面和背面;以及后板,覆盖所述中间板的背面,所述散热风扇配置于所述中间板和后板之间,从所述散热风扇吐出的空气通过所述中间板与后板之间流向下侧后,通过所述壳体支撑件与底座之间流向前方。

所述内壳在底面的中心部包括沿前后方向向上侧凸出的隆起部,在所述隆起部的两侧形成有与所述隆起部具有落差的基部。

在所述隆起部的正面设置有第二检测构件,在所述门中与所述第二检测构件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检测构件。

所述第一检测构件设置于抽屉组件的下侧,所述抽屉组件连接于所述门的下侧,并且与所述门一起在前后方向上进行滑动动作。

发明效果

根据所提出的本发明,能够将储藏室中产生的冷凝水和除霜水立即排出到储藏室外侧。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储藏室中产生的冷凝水和除霜水无泄漏地排出到储藏室外侧。

另外,根据本发明,当从冷却装置的散热风扇吐出的高温空气经过集水部时,能够使集水部中储藏的冷凝水和除霜水更快地蒸发。

另外,根据本发明,使集水部中储藏的冷凝水和除霜水迅速地蒸发,从而不需要用户额外去排空集水部中储藏的冷凝水和除霜水。

另外,根据本发明,不需要为了排空集水部中收集的冷凝水和除霜水而将设置有集水部的底座从箱体单独分离出来。

另外,根据本发明,检测冰箱门打开的检测构件不暴露于外部,因此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门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冰箱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箱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冰箱的储藏室的内侧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部分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示出图5的冷凝水排出管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示出内壳与冷凝水排出管的结合结构的底面立体图。

图9是形成有集水部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a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中的门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冰箱的俯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1可以包括:箱体10(cabinet),具有储藏室111;以及门20(door),连接于所述箱体10,用于对所述储藏室111进行开闭。

所述箱体10可以包括:内壳110(innercase),形成所述储藏室111;以及外壳100(outercase),包围所述内壳110。

所述外壳100可以由金属材质形成。例如,外壳100可以具有铝(al)材质。所述外壳100可以通过折弯或弯曲(bending)至少两次来形成。或者,所述外壳100也可以通过焊接多个金属板来形成。

作为一例,所述外壳100可以包括一对侧板102、103(sidepanel)。

所述内壳110在位于所述一对侧板102、103之间的状态下,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外壳100。

所述一对侧板102、103的前端部102a可以位于所述内壳110的正面的前方。

并且,所述门20的左右宽度可以小于等于所述一对侧板102、103之间的距离。

因此,可以在所述一对侧板102、103之间形成能够设置所述门20的空间。

作为一例,在所述门20关闭所述储藏室111的状态下,所述门20可以位于所述一对侧板102、103之间。

此时,在所述门20关闭所述储藏室111的状态下,所述门20的正面可以与所述各个侧板102、103的前端部102a位于同一平面上,以使所述门20与所述箱体10的外观具有整体感。

即,所述门20的正面和所述各个侧板102、103的前端部102a可以形成所述冰箱1的正面外观。

作为一例,所述门20可以通过导轨组件90(railassembly)连接于所述箱体10。

因此,所述门20在连接于所述箱体10的状态下,可以通过前后滑动(sliding)的方式移动,从而对所述储藏室111进行开闭。

根据本发明,即使将所述冰箱1配置在厨房、客厅或卧室等狭窄空间,但是由于所述门20以滑动方式对储藏室111进行开闭,因此能够使所述门20在不与周边结构物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开放。

所述导轨组件90的一侧连接于所述门20,而另一侧可以连接于所述内壳110。

所述门20可以包括木(wood)材质的正面板210、以及结合于所述正面板210的背面的门胆230(doorliner)。

作为一例,所述正面板210和所述门胆230可以通过紧固构件诸如螺丝钉(screw)来紧固。所述正面板210与所述门胆230形成发泡空间,通过向所述发泡空间填充发泡液,可以在所述正面板210和所述门胆230之间形成隔热材料。

所述门20可以限定用户的手可以伸入的把手用空间290,以便用户为了开放所述门20而抓住所述门20。

作为一例,所述把手用空间290可以由所述门胆230的上侧一部分向下方凹陷而形成。

在所述门20关闭所述储藏室111的状态下,所述把手用空间290可以位于所述正面板210和所述箱体10之间。因此,在所述门20关闭所述储藏室111的状态下,用户可以将手伸入到所述把手用空间290后,通过拉动所述门20来开放所述门20。

根据本发明,在所述门20关闭的状态下,由于诸如把手的结构不会凸出到外部,因此提高了冰箱1的美观度。

所述冰箱1的高度不受限制,但是可以低于一般成年人的身高。随着所述冰箱1的容量越低,所述冰箱1的高度也可以越矮。

如本发明所述,当在所述门20的上侧存在把手用空间290时,即使所述冰箱1的高度较矮,用户也能够在站立状态或者坐着的状态下容易地开放所述门20。

另外,所述一对侧板102、103中的每一个的上端部102b可以高于所述内壳110的上端部。

因此,在所述内壳110的上侧可以形成有空间,并且在所述空间可以设置有箱体盖190(cabinetcover)。所述箱体盖190可以形成所述箱体10的顶面外观。即,所述箱体盖190形成冰箱1的顶面外观。

所述箱体盖190可以直接固定于所述内壳110,或者可以固定于包围所述内壳110的中间板150。

在所述箱体盖190覆盖所述内壳110的状态下,所述箱体盖190可以位于所述一对侧板102、103之间。

并且,所述箱体盖190的顶面可以与所述各个侧板102、103的上端部102b位于同一平面或同一高度上,以使所述箱体盖190与所述箱体10的外观具有整体感。

作为一例,所述箱体盖190可以由木材质形成。

根据本发明,由于所述门20的正面板210和所述箱体盖190分别由木材质形成,因此,在所述门20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门20和所述箱体盖190之间具有材质上的统一性,从而提高了美观度。

并且,在冰箱的高度较矮的情况下,用户可以用肉眼确认到所述箱体盖190,此时,所述箱体盖190由木材质形成,不仅能够提高基本美观度,还能够与所述冰箱1周边的家具形成整体感。

作为一例,本发明的冰箱1可以作为床头柜冰箱来使用。

床头柜冰箱除了储藏食物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兼具床头柜的功能。与一般配置于厨房的普通冰箱不同,床头柜冰箱可以配置于卧室的床边来使用。根据本发明,由于所述箱体盖190和正面板210由木材质形成,因此,即使将冰箱1放置于卧室,也能够与周边家具相协调。

作为一例,为了方便用户,床头柜冰箱的高度优选与床的高度相似,并且可以形成为比普通冰箱矮且紧凑。

所述箱体盖190的正面190a可以位于所述内壳110的正面的前方。因此,在所述门20关闭所述储藏室111的状态下,所述箱体盖190可以从上侧覆盖所述门胆230的一部分。

所述冰箱1还可以包括容纳在所述储藏室111中的一个以上的抽屉组件30、40。

为了提高收纳空间的效率,可以在所述储藏室111中设置多个抽屉组件30、40(drawerassembly)。

多个抽屉组件30、40中的一部分可以以位置固定的状态存在于所述储藏室111内,或者可以配置为连接于导轨(rail)并且可以通过导轨来滑动。

或者,多个抽屉组件30、40中的一部分可以连接于所述门20,并且与所述门20一起滑动推入和拉出。

或者,多个抽屉组件30、40中的一部分可以被配置为,在所述门20的开放过程中的开放初期与所述门20一起滑动拉出,并且在拉出规定距离的位置处停止。

下面,对箱体10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箱体的结构>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箱体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箱体10可以包括外壳100、内壳110和箱体盖190。

所述外壳100还可以包括一对侧板102、103。所述一对侧板102、103可以形成所述冰箱1的侧面外观。

所述外壳100还可以包括后板160(rearpanel),其形成所述冰箱1的背面外观。

因此,除了所述门20以外的冰箱1的外观可以通过所述侧板102、103,箱体盖190以及所述后板160来形成。

所述箱体10还可以包括支撑所述内壳110的壳体支撑件130(casesupporter)、以及结合于所述壳体支撑件130的下侧的底座120(base)。

所述箱体10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内壳110一起形成发泡空间的中间板150(middleplate)。所述中间板150可以在与所述内壳110隔开的位置处覆盖所述内壳110的上侧和后侧。

所述箱体10还可以包括用于冷却所述储藏室111的冷却装置50。

图5是示出冰箱的储藏室的内侧的立体图。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却装置50可以包括热电模块。所述热电模块可以对所述储藏室111进行冷却。

所述热电模块可以利用珀耳帖效应来将所述储藏室111保持在较低温度。由于所述热电模块本身属于公知技术,因此将省略关于驱动原理的详细内容。

所述热电模块的前侧一部分位于所述内壳的内部,而后侧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内壳的外侧。

所述热电模块可以贯通所述中间板150,并且可以配置于所述后板160的前方。

所述热电模块可以包括热电元件、冷却设备(coolingsink)以及散热设备(heatsink)。

所述热电元件可以包括低温部和高温部,并且所述低温部和高温部可以根据施加到所述热电元件的电压的方向来确定。所述热电元件的低温部(吸热侧)可以配置为相比高温部(散热侧)更靠近所述内壳110。

所述低温部可以与所述冷却设备接触,而所述高温部可以与所述散热设备接触。所述冷却设备对所述储藏室进行冷却,而在所述散热设备可以进行散热。

所述冷却装置50还可以包括:冷却风扇,使所述储藏室111的空气流向所述热电模块的冷却设备;以及散热风扇,使外部的空气流向所述热电模块的散热设备。

所述冷却风扇可以配置于所述热电模块的前方,而散热风扇可以配置于所述热电模块的后方。

所述冷却风扇可以配置于所述内壳的内部。所述冷却风扇可以由所述风扇盖540覆盖。

所述风扇盖540可以在配置于所述内壳110的内部的状态下结合于所述内壳110的背面。

在所述风扇盖540可以形成有内吸入孔542和内吐出孔546。

所述内吸入孔542和内吐出孔546的数量、大小及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而不同。

所述冷却风扇可以配置为与所述内吸入孔542相对。当所述冷却风扇驱动时,所述储藏室111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内吸入孔542被吸入,从而与所述冷却设备进行热交换并且被冷却。被冷却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内吐出孔546吐出到所述储藏室111,由此,储藏室111的温度可以保持在低温。

另外,当冷却装置50进行如上所述的运转时,在冷却过程中会产生冷凝水,或者在除霜过程中会产生除霜水。

如上所述,冷却装置50中生成的冷凝水和除霜水将排出到储藏室111外侧。

下面,对设置于储藏室111的冷却装置50中产生的水(冷凝水和除霜水)的排水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排水结构>

图5是示出冰箱的储藏室的内侧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部分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示出图5的冷凝水排出管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示出内壳与冷凝水排出管的结合结构的底面立体图,图9是形成有集水部的底座的立体图。

参照图5至图9,在所述内壳110的底面的后端形成有集水孔117,在所述内壳110的下侧安装有集水引导件180,用于将流入所述集水孔117的水引向下侧,在所述底座120形成有集水部170,通过所述集水引导件180的水收集到所述集水部170。

在上述情况下,设置于储藏室111的冷却装置50中产生的水(冷凝水和除霜水)将沿着储藏室111的后壁从上侧流向下侧,并且可以通过形成于储藏室后端的中央的集水孔117排出到储藏室111的外侧。

另外,通过所述集水孔117排出的水(冷凝水和除霜水)将通过集水引导件180流向集水部170侧。

此后,通过集水引导件180的水(冷凝水和除霜水)可以被收集到形成于底座120的集水部170。

所述集水引导件18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形成为中空的管形状。

另外,所述集水部170从所述底座120的顶面向上方延伸,从而形成储藏冷凝水和除霜水的储藏空间171。作为一例,当从上侧观察时,所述集水部170可以形成闭合曲线(closedcurve)。

另外,所述集水引导件180包括:接触部182、183,与所述内壳110的外表面以面接触的方式结合;以及集水管181,在其中心部形成有与所述集水孔117连通的引导孔185。

详细而言,所述接触部182、183包括:水平接触部182,与所述内壳110的底面接触;以及垂直接触部183,从所述水平接触部182的后端向上侧延伸,并且与所述内壳110的背面接触。

所述水平接触部182和垂直接触部183可以通过双面胶带等附着于内壳110的外表面。

据此,通过集水孔117排出到储藏室111的外侧的水(冷凝水和除霜水),可以通过附着于内壳110的外表面的集水引导件180的集水管181流向下侧。

另外,在所述集水管181的上端形成有从上侧向下侧变窄的形状的倾斜部184。作为一例,所述倾斜部184可以具有出口的大小小于入口的漏斗形状。

此时,所述集水管181的上端可以与所述集水孔117的大小和形状对应地形成。

据此,从所述集水孔117排出的水可以通过倾斜部184更稳定地流入集水管181。

另外,在所述壳体支撑件130形成有引导管137,所述集水管181插入到所述引导管137。

详细而言,所述引导管137的上端从所述壳体支撑件130的顶面向上侧延伸,并且与所述集水管181的下端连接,所述引导管137的下端从所述壳体支撑件130的底面向下侧延伸,并且将从所述集水管181排出的水引向所述集水部170。

通过所述引导管137从所述储藏室111排出后,沿着集水管181流动的水(冷凝水和除霜水)可以通过所述壳体支撑件130被引向下方,并且最终可以排出到集水部170。

另外,集水管181的下端插入到引导管137,从而可以提高集水引导件180的固定力。

在上述情况下,通过储藏室111的集水孔117的水(冷凝水和除霜水)可以顺序地经过倾斜部184、集水管181和引导管137后,吐出到集水部170。

另外,在所述集水部170形成有管盖肋172,所述引导管137的下端插入到所述管盖肋172。

在上述情况下,由于管盖肋172配置为包围所述引导管137的下侧端部,因此在冷凝水和除霜水储藏于所述集水部170的过程中,能够防止冷凝水和除霜水排出到所述集水部170的外侧的现象。

另外,能够提高壳体支撑件130与底座120的结合力。

另外,从集水孔117排出的冷凝水和除霜水可以通过集水引导件180、引导管137和管盖肋172无泄漏地收集到集水部170的储藏空间171。

另外,在所述管盖肋172可以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切开的狭槽173。

如上所述,当管盖肋172形成有狭槽173时,能够使通过所述引导管137流向管盖肋172的水通过狭槽173更容易地排出到管盖肋172的外侧。如上所述,通过狭槽173排出的水可以储藏在集水部170的储藏空间171。

另外,如上所述,当管盖肋172形成有狭槽173时,狭槽173可以根据引导管137的尺寸而张开,从而使各种尺寸的引导管137都可以连接到管盖肋172。

另外,在设置有所述冷却装置50的所述内壳110的内侧面(背面)形成有集水槽116,所述集水槽116向后方凹陷而形成,以将所述冷却装置50中产生的水引向所述集水孔117侧。

此时,所述集水槽116的上端的宽度与所述冷却装置50的宽度对应地形成,所述集水槽116的下端的宽度与所述集水孔117的宽度对应地形成。

在此,所述冷却装置50的宽度可以指风扇盖540的宽度。

另外,所述集水槽116形成为从上端向下端其宽度逐渐变窄。

据此,冷却装置50中产生的水(冷凝水和除霜水)只能流向所述集水槽116,而不会流向集水槽116的外部,最终,冷却装置50中产生的水(冷凝水和除霜水)只能通过集水槽116排出到集水孔117。即,能够防止冷却装置50中产生的水(冷凝水和除霜水)聚集到储藏室111的底面上形成的隆起部118和基部119而不排出到集水孔117的现象。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剖视图,图11是图10的a区域的放大图。

参照图10,所述冷却装置50包括向所述内壳110的后方凸出的散热风扇,从所述散热风扇吐出的热空气经过所述集水部170后,排出到所述箱体10的外侧。

作为一例,所述箱体10还可以包括:中间板150,覆盖所述内壳110的顶面和背面;以及后板160,与所述中间板150隔开,并且覆盖所述中间板150的背面,从而形成箱体10的背面。并且,所述散热风扇配置于所述中间板150和后板160之间,从所述散热风扇吐出的高温空气通过设置于所述中间板150和后板160之间的垂直流路从上部流向下部。此后,流动到垂直流路的下部的高温空气通过与所述垂直流路连通的水平流路流向集水部170侧。详细而言,在所述壳体支撑件130与底座120之间形成水平流路,并且在所述水平流路上形成有集水部170,通过垂直流路的高温空气沿着水平流路从后方流向前方并经过集水部170,经过集水部170的高温空气通过设置于底座120和壳体支撑件130之间的吐出栅格吐出到箱体10正面的下端。

如上所述,当从散热风扇吐出的高温空气经过集水部170时,集水部170中储藏的冷凝水和除霜水自然蒸发,同时,由于高温空气使得所述集水部170中储藏的冷凝水和除霜水能够更快地蒸发。因此,使所述集水部170中储藏的冷凝水和除霜水迅速地蒸发,从而不需要用户额外去排空集水部170中储藏的冷凝水和除霜水。

另外,不需要为了排空集水部170中收集的冷凝水和除霜水而将设置有集水部170的底座120从箱体10单独分离出来,因此,还具有结构简单且稳定的优点。

另外,所述内壳110在底面的中心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向上侧凸出的隆起部118,在所述隆起部118的两侧可以形成有与所述隆起部118具有落差的基部119。

所述隆起部118用于设置后述的第二检测构件920。

另外,可以在未设置额外的检测构件的所述隆起部118的两侧形成基部119,以增加储藏室111的容量。

参照图11,在所述隆起部118的正面设置有第二检测构件920,在所述门20中与所述第二检测构件920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检测构件910。

另外,所述第一检测构件910可以设置于抽屉组件40的下侧,所述抽屉组件40连接于所述门20的下侧,并且与所述门20一起在前后方向上进行滑动动作。

作为一例,所述第一检测构件910和第二检测构件920分别可以由霍尔传感器(hallsensor)和磁铁形成。

如上所述,当检测构件910、920设置于门20和隆起部118时,能够判断门20的开闭。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当第一检测构件910设置于抽屉组件40的下侧时,第一检测构件910和第二检测构件920不会暴露到外侧。

详细而言,当门20向前方开放时,抽屉组件40与门20一起向前方滑动,并且所述抽屉组件40可以阻止第一检测构件910和第二检测构件920暴露。

为了更确切地阻止第一检测构件910和第二检测构件920暴露,所述抽屉组件40的底面可以由半透明材质形成,或者可以形成有细微的凹凸。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能够将储藏室中产生的冷凝水和除霜水立即排出到储藏室外侧。另外,当从冷却装置的散热风扇吐出的高温空气经过集水部时,还能够使集水部中储藏的冷凝水和除霜水更快地蒸发。另外,使集水部中储藏的冷凝水和除霜水迅速地蒸发,从而不仅不需要用户额外去排空集水部中储藏的冷凝水和除霜水,而且不需要为了排空集水部中集水的冷凝水和除霜水而将设置有集水部的底座从箱体单独分离出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