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式在线应急冷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2417发布日期:2020-05-29 14:19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式在线应急冷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式在线应急冷源系统。



背景技术:

应急冷源在各系统运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电池系统在高倍率充放电和危险工况下运行时,需要应急冷源系统防止温度急剧上升,空调系统和数据中心在供冷中断时,需要启动应急冷源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应急冷源系统注重及时性,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及时供冷,且能满足系统的冷量需求。目前大部分冷源系统体积较大,放冷速度以及负荷响应速度较慢,难以满足系统运行时的应急冷却需求。冰蓄冷技术具有蓄冷能效高、负荷响应速度快和蓄冷槽设置灵活等特点,可实现制冷装置的紧凑化和一体化,可有效促进工作系统在不同条件下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储能式在线应急冷源系统,通过制冰机组制冰蓄冷,需要用冷时,再快速融冰放冷,可满足短时大功率冷量输出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储能式在线应急冷源系统,包括制冰泵、可控相变换热器、冷源、蓄冰槽、液位计、冰水泵、放冷换热器、喷淋装置、冰浆泵和浓度在线测量装置;

蓄冰槽底部经制冰泵、可控相变换热器一侧与蓄冰槽顶部相连,可控相变换热器另一侧与冷源相连;冰水泵进口与蓄冰槽底部相连,冰浆泵进口与蓄冰槽富冰层相连,喷淋装置设置在蓄冰槽内且位于冰层以上,冰水泵出口和冰浆泵出口合并后经放冷换热器一侧与喷淋装置相连,放冷换热器另一侧与用冷末端相连;浓度在线测量装置设置在冰水泵出口和冰浆泵出口合并后的管道上,液位计用于测量蓄冰槽的液位。

在安全状态时,判断液位计所测量液位高度,当液位高于于所设定的上限值,则开启制冰泵和控制阀门,实现制冰循环。当液位达到下限后,则停止制冰。在紧急工况下,则打开冰水泵和冰浆泵,实现大功率的冷量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源功率小,所需制冷机容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的放冷换热器换热系数较大。

进一步地,所述的放冷换热器的其中一端的换热介质是冰浆。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相变换热器,具备控制水是否相变的功能,在循环制冰循环中,可相变换热器控制液态水不进行相变,流经相变换热器的0℃液态水,被冷却后变成过冷态的液态水。

进一步地,所述的蓄冰槽具有大高径比,可快速实现冰水自然分层,形成富冰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蓄冰槽中形成的冰浆冰晶细小,比表面积大,易于放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制冰蓄冷方式,系统制冰能耗比冰球和盘管技术等降低15%,制冷机组cop提高。

2、制冰机组(制冰泵、可控相变换热器、冷源、配套的促晶器)制取的冰浆相变潜热值大(332kj/kg),需要的蓄冰槽体积小,蓄冷密度高。

3、制冰机组制取的冰浆冰晶细小,比表面积大,可实现快速融冰放冷。

4、蓄冰槽具有大高径比,利用冰水密度差,可快速实现冰水自然分层,形成富冰层。

5、喷淋装置从蓄冰槽上部喷洒高温回水,高温回水与富冰层的冰直接接触,利用冰晶的大比表面积和潜热,实现快速融冰,确保蓄冰槽底部水温的恒定。

6、可通过控制冰水泵和冰浆泵选择冰水输送或冰浆输送,同时可调控冰浆输送浓度,输出功率大,满足短时大功率冷量输出要求。

综上,本发明采用小型冰浆制取系统和大高径比蓄冰槽,将冷量通过冰浆形式进行存储和利用,蓄冷密度高,可实现快速融冰放冷,保证供冷温度稳定,输入功率小,输出功率大,能满足短时大功率冷量输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式在线应急冷源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制冰泵;2-可控相变换热器;3-冷源;4-蓄冰槽;5-液位计;6-冰水泵;7-放冷换热器;8-喷淋装置;9-冰浆泵;10-浓度在线测量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式在线应急冷源系统,包括制冰泵1、可控相变换热器2、冷源3、蓄冰槽4、液位计5、冰水泵6、放冷换热器7、喷淋装置8、冰浆泵9、浓度在线测量装置10以及配套的管道、阀门及控制系统。

制冰泵1进口与蓄冰槽4底部相连,制冰泵1出口与可控相变换热器2一侧的底端相连,可控相变换热器2该一侧的顶端通过管道与蓄冰槽4顶部相连,可控相变换热器2另一侧与冷源3相连构成回路。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采用制冰蓄冷,因此,制冰泵1、可控相变换热器2和冷源3组成的制冰机组,可根据需要在可控相变换热器2热侧回路配套促晶器。

冰水泵6和冰浆泵9的进口均与蓄冰槽4相连,其中冰水泵6进口位于蓄冰槽4底部,冰浆泵9进口位于蓄冰槽4富冰层。冰水泵6和冰浆泵9的出口管路合并后与放冷换热器7一侧的底端相连,放冷换热器7该一侧的顶端通过高温回水管路与喷淋装置8相连。喷淋装置8位于蓄冰槽4内且处于冰层以上,喷洒高温回水,使高温回水与富冰层的冰直接接触,利用冰晶的大比表面积和潜热,实现快速融冰,确保蓄冰槽底部水温的恒定。液位计5用于测量蓄冰槽4的液位。放冷换热器7另一侧与用冷末端连接构成回路。

优选的,蓄冰槽4具有大高径比,可快速实现冰水自然分层,形成富冰层。

蓄冷时,利用制冰机组产生的冷量,将蓄冰槽4内的水制成冰浆进行冷量存储。放冷时,利用放冷换热器7将冷量释放给用冷末端。

下面对本发明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当系统处于蓄冷阶段时,打开制冰机组,制冰泵1从蓄冰槽4底部抽出液态水,若蓄冰槽4内液态水温度较高,则液态水通过可控相变换热器2吸收来自冷源3的冷量,多次循环后逐渐变成接近0℃的液态水,再经过可控相变换热器2换热变成过冷水,过冷水促晶后变成一定浓度冰浆,通过管道从顶部送回蓄冰槽4。冰水存在密度差,在大高径比蓄冰槽4内容易实现自然分层,蓄冰槽4上部形成富冰层,下部为冰水层。

需要放冷时,打开放冷机组(冰水泵6、放冷换热器7、喷淋装置8和冰浆泵9)。当用冷需求较小时,可关闭冰浆泵9,选择冰水输送方式。冰水泵6从蓄冰槽4底部抽取低温水,利用放冷换热器7将冷量释放给用冷末端,换热后的高温回水通过喷淋装置8直接喷洒至蓄冰槽4上部的富冰层。由于冰晶细小,比表面积大,与高温回水接触后,实现快速融冰放冷,同时因为冰浆相变潜热值大(332kj/kg),可确保蓄冰槽4底部液态水水温的稳定。当蓄冰槽4内的蓄冰量降低到设定值(或蓄冰槽内的液位高于设定值),开启制冰机组,开始蓄冷,蓄冷和放冷可同时或分开进行。

当用冷需求较大时,打开冰浆泵9,选择冰浆输送方式。冰水泵6从蓄冰槽4底部抽取低温液态水,冰浆泵9从蓄冰槽4富冰层抽取高浓度冰浆,通过冰浆浓度在线测量装置10控制两个泵的流量,进而调控管路中的冰浆浓度。一定浓度的冰浆通过放冷换热器7将冷量释放给用冷末端,这种方式属于潜热输送,能显著提高冷量输送能力。换热后的回水再通过喷淋装置8与蓄冰槽4内冰浆直接接触,实现冰浆快速融冰放冷。同样,当蓄冰槽4内的蓄冰量降低到设定值(或蓄冰槽内的液位高于设定值),开启制冰机组,开始蓄冷,蓄冷和放冷可同时或分开进行。

本发明通过采用冰浆蓄冷方式对冷量进行存储和利用,具有系统设备紧凑、蓄冷密度高、冷量输送能力强且系统运行稳定等优点。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