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油可靠的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22380发布日期:2020-05-29 14:19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回油可靠的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回油可靠的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并联机组一般由多台压缩机、油分离器、经济器、油冷、集气罐、储液器、电控箱安装在同一个框架上面,匹配相关管路件后组成机组。其多台压缩机共用一个油分离器、一个储液器、一个集气罐,形成一个并联的压缩系统,然而其油分离器是按照满负荷的流速进行设计选型的,当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排气流速下降,油分的油分效率显著下降,尤其是旋分及碰撞段的油分效率下降明显,存在机组回油异常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并联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时存在回油异常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将压缩机分为多组且对应设置多个油分离器一一对应从而保证油分效果的回油可靠的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多台压缩机和n个油分离器,所有所述压缩机并联设置,且所有所述压缩机分为n组压缩机组,每组所述压缩机组中的所有所述压缩机均与一个所述油分离器构成油分离回收循环,且任意两个所述油分离器之间设置有旁通管路,n≥2。

在每条所述油分离回收循环中,所有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均与所述油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所有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均与所述油分离器的排油口连通。

所述旁通管路具有使相连的两个所述油分离器相互连通的旁通状态和使相连的两个所述油分离器相互断开的断路状态。

所述空调机组具有部分负荷运行,在所述部分负荷运行时,部分所述压缩机组处于停机状态,且与处于所述停机状态的所述压缩机组相对应的所述油分离器连通的所述旁通管路切换至所述断路状态。

所述油分离器上设置有供油温度传感器,在同一所述油分离回收循环中,所述供油温度传感器与所有所述压缩机电连接。

所述油分离器上设置有油位开关,在同一所述油分离回收循环中,所述油位开关与所有所述压缩机电连接。

与同一所述旁通管路相连的两个所述油分离器中的一个所述油位开关的检测值小于预设阀值,所述旁通管路切换至所述旁通状态。

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旁通管路在所述旁通状态和所述断路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油分离器的排油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器和油冷却器。

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器。

所述油分离器的数量为两个,且包括第一油分离器和第二油分离器,所有所述压缩机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所述第一组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构成所述油分离回收循环,所述第二组与所述第二油分离器构成所述油分离回收循环,且所述第一油分离器和所述第二油分离器之间设置有所述旁通管路。

一种上述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

与发出缺油故障的所述油分离器相连通的所述旁通管路切换至所述旁通状态。

在所述空调机组关机后,所述旁通管路在预设时间段后切换至所述断路状态。

所述预设时间段为5min。

本发明提供的回油可靠的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将多台压缩机分为n组并设置n个油分离器,在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保证有效的油分流速和油分离效率,从而减少进入空调机组内的冷冻油,提高空调机组的换热效率和油分离回收循环的稳定性,比现有技术中串联单向阀的双油分系统阻力损失小,能效比高,旁通管路能够使油分离器中的油位平衡,同时保证空调机组中的压缩机组能够单独运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回油可靠的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压缩机;2、油分离器;3、压缩机组;4、旁通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空调机组,包括多台压缩机1和n个油分离器2,所有所述压缩机1并联设置,且所有所述压缩机1分为n组压缩机组3,每组所述压缩机组3中的所有所述压缩机1均与一个所述油分离器2构成油分离回收循环,且任意两个所述油分离器2之间设置有旁通管路4,n≥2,也即使同一压缩机组3中的所有压缩机1均与一个油分离器2进行连通进行冷冻油的分离回收,保证每一个油分离器2均能够满足对应的压缩机组3中的所有压缩机1的要求,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只设置一个油分离器2而必须满足所有压缩机1同时工作时的要求所造成的部分负荷运行时,排气流速下降,油分效果差的问题,旁通管路4将两个油分离器2进行连通,使得两个油分离器2内的油位平衡从而保证冷冻油能够在整个空调机组内进行使用,从而保证空调机组的可靠性。

其中每一组压缩机组3中的压缩机1数量为至少一台,当为多台时,所有压缩机1均并联设置,且其中的压缩机1的排气口汇总于一条排气总管中进入对应的油分离器2中进行冷冻油分离。

在每条所述油分离回收循环中,所有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均与所述油分离器2的入口连通,所有所述压缩机1的回气口均与所述油分离器2的排油口连通,使得每条油分离回收循环相对独立,仅仅通过旁通管路4进行冷冻油的油位平衡,从而能够使每组压缩机组3能够进行正常的单独工作,从而满足机组部分负荷运行的要求。

所述旁通管路4具有使相连的两个所述油分离器2相互连通的旁通状态和使相连的两个所述油分离器2相互断开的断路状态,在所述旁通状态时,两个油分离器2中的冷冻油由旁通管路4连通,其中冷冻油油位高的油分离器2自动向冷冻油油位低的油分离器2中流动,从而实现油位平衡。

所述空调机组具有部分负荷运行,在所述部分负荷运行时,部分所述压缩机组3处于停机状态,且与处于所述停机状态的所述压缩机组3相对应的所述油分离器2连通的所述旁通管路4切换至所述断路状态,也即当压缩机组3处于停机状态时,其相对应的油分离器2也处于停止工作的状态,为了避免处于工作状态中的油分离器2对不工作的油分离器2产生影响,保证机组能够在部分负荷运行时,工作中的冷冻油不会进入不工作的油分离器2中造成冷冻油的收集,而使机组中冷冻油油量减小造成机组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所述油分离器2上设置有供油温度传感器,在同一所述油分离回收循环中,所述供油温度传感器与所有所述压缩机1电连接,根据供油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冷冻油油温控制对应的压缩机组3中的所有压缩机1的开启和运行。

所述油分离器2上设置有油位开关,在同一所述油分离回收循环中,所述油位开关与所有所述压缩机1电连接,在油位开关检测到油分离器2中的冷冻油油量达到保证正常工作的预设值时,控制对应的压缩机1进行启动。

与同一所述旁通管路4相连的两个所述油分离器2中的一个所述油位开关的检测值小于预设阀值,所述旁通管路4切换至所述旁通状态,也即当其中一个油分离器2中的冷冻油油量过少时,其会报出缺油故障,此时打开旁通管路4,使另一油分离器2将其内部的冷冻油通过旁通管路4流入油量过少的油分离器2,从而使所有油分离器2中的油量平衡。

所述旁通管路4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旁通管路4在所述旁通状态和所述断路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油分离器2的排油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回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器和油冷却器,利用第一过滤器对油分离器2中分离出的冷冻油进行一次过滤,保证回流至压缩机1中的冷冻油的质量,油冷却器能够对经过过滤后的润滑油进行冷却,保证冷冻油对压缩机1的冷却效率。

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压缩机1的回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器,其中第二过滤器的过滤精度高于第一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从而保证压缩机1的工作可靠性。

所述油分离器2的数量为两个,且包括第一油分离器和第二油分离器,所有所述压缩机1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所述第一组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构成所述油分离回收循环,所述第二组与所述第二油分离器构成所述油分离回收循环,且所述第一油分离器和所述第二油分离器之间设置有所述旁通管路4,也即将空调机组分为并列的两套油分离回收循环,在空调机组满负荷运行时,两套压缩机组3中的所有压缩机1均进行正常工作,此时的旁通管路4在旁通状态和断路状态之间根据设定条件切换,而当空调机组进行部分负荷运行时,使两套压缩机组3中的一套进行工作,另一套停止工作,此时进行工作的压缩机组3对应的油分离器2及油分离回收循环进行工作,而停止工作的压缩机组3对应的油分离器2及油分离回收循环停止工作,两个油分离器2之间的旁通管路4处于断路状态,实现两套油分离回收循环中的油路互通,又能够满足两套油分离回收循环不相互影响,在一套压缩机组3的出现故障时,另一套压缩机1可以正常工作。

空调机组还包括储液器、干燥过滤器、经济器、供液管组件、吸气过滤器、集气罐、喷液电磁阀及其管路等构成。从换热末端回来的低温低压冷媒,经集气罐,进行气液分离,然后经各支管、吸气过滤器过滤后,回到压缩机,压缩机将高温高压的油气混合物排到对应的油分离器中,分别经油分离器分离后,经过排气截止止回阀到大型蒸发冷冷凝器,冷媒经冷凝器冷凝为高温高压液体,回到机组的储液器,然后经干燥过滤器进各经济器过冷,然后经供液总管供给客户。经济器阀前取液膨胀后的冷媒吸热后变成中温低压气体回到压缩机补气口,提高整机制冷量及效率。同时每个压缩机配置喷液电磁阀,控制电机温度,有效控制压缩机的电机温度不超标。

一种上述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

与发出缺油故障的所述油分离器2相连通的所述旁通管路4切换至所述旁通状态,发出缺油故障表明对应的油分离器2中的油位过低,而打开旁通管路4后相连通的另一油分离器2将其内部的冷冻油会由旁通管路4流入,从而提升油位,保证正常工作。

在所述空调机组关机后,所述旁通管路4在预设时间段后切换至所述断路状态,使得不论压缩机1是否进行工作,最终的所有油分离器2中的油位均相同。

所述预设时间段为5min。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