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冰箱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6317发布日期:2020-09-01 19:0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入口冰箱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安装在诸如家庭或企业的建筑物的入口处的冰箱。



背景技术:

近来,正在利用用于将新鲜物品递送到预定地点的递送服务。特别地,当物品是新鲜食物时,递送车辆设置有冰箱或取暖器以储存和递送食物,从而防止食物变质或冷却。

通常,食物被包装在包装材料中并且根据食物的类型被递送以保持食物凉爽或温暖。包装材料通常由环境污染物如聚苯乙烯泡沫组成。近来,社会气氛强调减少所使用的包装材料的量。

当用户在递送时在家时,递送人员可以以面对面的方式将食物递送到用户。然而,当用户不在家或当递送时间太早或太晚时,递送人员难以以面对面的方式递送食物。

因此,即使递送人员没有面对用户,也需要能够递送食物,并且需要防止食物变质或冷却,直到食物最终被递送给用户。

为了解决该问题,近年来,已经引入了在预定地点的入口(例如,前门)处安装冰箱的产品,使得递送人员可以将食物递送到冰箱中,以便保持食物新鲜,直到用户可以通过在方便的时间接近冰箱来盛放食物。

韩国专利申请公开2011-0033394(2011年3月31日)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前门上的入口冰箱。

当入口冰箱的储存隔室的温度低于外部温度时,可在储存隔室的底部上形成冷凝物。

当入口冰箱的室外侧门打开时,室外空气可进入储存隔室,而当入口冰箱的室内侧门打开时,室内空气可进入储存隔室。

特别地,在夏季,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高于储存隔室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因此,在将已经进入储存隔室的室内空气或室外空气冷却到储存隔室温度的过程中,包含在室内空气或室外空气中的水可能在储存隔室的底板、壁或顶板上冷凝。

由于重力,形成在储存隔室的顶板上的冷凝物可能落到储存隔室的底部,并且形成在储存隔室的壁上或所储存物品的表面上的冷凝物可能向下流动到储存隔室的底部。

另外,当储存在储存隔室中的物品是蔬菜时,从所储存的物品本身流下的水也可流到储存隔室的底部。

如果收集在储存隔室底部的水没有被快速去除,则细菌和霉菌可能在储存隔室的底部生长,劣化所储存物品的卫生。

另外,当在水存在于储存隔室的底部的同时将储存隔室切换到低于冷冻温度的冷冻储存模式时,冰可形成在储存隔室的底部或壁上。另外,由于冰的尺寸随时间增加,所以储存隔室的空间变窄。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将收集在储存隔室的底部上的水快速排出到储存隔室的外部的方法。

另外,在设置有包括用于冷却储存隔室的热电模块的冷空气供应装置的入口冰箱的情况下,需要一种用于将形成在热电模块的冷槽(coldsink)的表面上的冷凝物快速排出到入口冰箱的外部的方法。

具体地,当储存隔室保持在低于外部温度的温度时,冷凝可发生在附接到热电元件的吸热表面的冷槽的表面上。为了消除冷凝物,需要执行蒸发冷凝物的除霜操作。除霜操作可以例如通过向热电元件施加反向电压来执行。

结果,在执行除霜操作的同时,在冷槽中产生的热渗透到储存隔室中,导致增加储存隔室温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已经提出本公开作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即,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入口冰箱,该入口冰箱能够快速地去除积聚在储存隔室的底部上的水。

另外,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入口冰箱,该入口冰箱能够快速地从热电模块的冷槽的表面去除冷凝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可以包括机柜,该机柜被安装成穿过前门或壁,限定用于在其中储存物品的储存隔室,并且具有形成在储存隔室的底部处的通孔。储存隔室的底部可包括主底板(mainfloor)和低于主底板的副底板(subfloor),副底板具有形成在其中心处的通孔。

入口冰箱可包括安装在通孔中的热电模块。热电模块可包括热电元件、布置在热电元件的吸热表面上的冷槽和布置在热电元件的发热表面上的热槽(heatsink)。

热电模块可以布置成相对于水平面以预定角度倾斜,使得冷槽的上表面的左端和右端中的一者形成为比另一者高。换句话说,热电模块可以布置成倾斜的,使得吸热表面不平行于水平面。排放孔可以形成在副底板中。

因此,形成在冷槽的表面上的冷凝物可通过排放孔排出到入口冰箱的外部。

此外,安装板可以安置在副底板上。排放孔可以形成在安装板的与副底板的排放孔的位置相对应的部分处。

与排放孔连通的排放口可从限定入口冰箱的储存隔室的机柜的底表面延伸。

排放箱可以安装在机柜的底表面上,以允许从排放口排出的水被收集在排放箱中。

壳体可以安装在机柜的底表面上,并且排放箱可以能拆卸地安装在机柜上,使得排放箱可以抽出到壳体的外部。

另外,壳体可以设置有允许排放箱被抽出的打开/关闭端口,并且保护盖可以安装在打开/关闭端口上。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如上配置的入口冰箱具有以下效果。

储存隔室的底部可以设计成向一侧倾斜,并且排放孔可以形成在收集落在储存隔室的底部上的水的点处,从而通过排放孔将收集在储存隔室的底部上的水快速排出到储存隔室的外部。

另外,由于排放箱安装在机柜下方并且在排放孔正下方,所以通过排放孔排出的水可被收集在排放箱中。结果,可以防止通过排放孔排出的水泄漏到入口冰箱的外部并落到入口的地板上。

另外,排放箱可以能拆卸地联接到机柜的底表面,或者排放箱可以从容纳排放箱的壳体中拉出。因此,具有可以容易地执行丢弃填充在排放箱中的水的操作的优点。

另外,当冷空气供应装置的热电模块安装在机柜的底部上时,冷槽安装成朝向排放孔倾斜,使得在冷槽的表面上产生的冷凝水沿着冷槽的表面朝向排放孔流动。因此,可以防止霜或冰在冷槽的表面上的生长。

另外,通过将冷槽设计成使得冷槽的上表面倾斜,即使热电模块以水平状态联接到机柜,在冷槽的表面上产生的水也可以快速地朝向排放孔流动。因此,可以防止霜或冰在冷槽的表面上的生长。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细节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从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其它特征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安装在前门处的入口冰箱的前视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安装在前门处的入口冰箱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的前立体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的后立体图。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的底部立体图。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在为了图示清楚而去除室外侧门的状态下的前立体图。

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在为了图示清楚而去除室内侧门的状态下的后立体图。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的安装板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入口冰箱的机柜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其上安装有排放箱的机柜的底表面的局部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排放箱和机柜分离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13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的排放箱的立体图。

图1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的冷空气供应装置的剖切立体图。

图15是沿着图10中的线15-15截取的入口冰箱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16是沿着图10中的线16-16截取的入口冰箱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

图1是安装在建筑物(例如住宅)的前门处的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的前视图,以及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安装在前门处的入口冰箱10的侧视图。

参见图1和图2,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可以通过穿过前门1或房屋的前壁中的适当尺寸的开口来安装。

详细地,入口冰箱10可以安装在与前门1的把手2间隔开的点处,例如,入口冰箱10可以安装在前门1的中心处。

另外,入口冰箱10优选地安装在从前门1的底部起两米内的高度处,以方便用户并方便将物品递送到入口冰箱10的递送人员。优选地,入口冰箱10可以安装在从前门1的底部起1.5米至1.7米范围内的高度处。

入口冰箱10的一部分暴露于外部o(室外),入口冰箱10的另一部分暴露于内部i(室内)。例如,在入口冰箱10中,暴露于外部o的表面可被限定为门或壁的前侧(外侧)处的前表面(或室外部分),而暴露于内部i的表面可被限定为门或壁的后侧(内侧)处的后表面(或室内部分)。门或壁在建筑物(例如但不限于房屋、公寓、办公室、医院等)中或周围提供屏障。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的配置。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的前立体图,图4是入口冰箱10的后立体图,以及图5是入口冰箱10的底部立体图。

参见图3至图5,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可包括机柜11、室外侧门12、室内侧门13和壳体15。

机柜11具有设置在机柜11的位于门或外壁的前(外)侧的部分中的前开口,以及设置在机柜11的位于门或内壁的后(内)侧的部分中的后开口。机柜11可以具有大致六面体形状,其具有通过多个侧壁互连的前壁和后壁。前开口可以设置在机柜11的前壁中,后开口可以设置在机柜11的后壁中,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根据安装入口冰箱10的位置,前开口和后开口可以设置在机柜11的同一侧。室外侧门12可以能旋转地联接到机柜11,以便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机柜11的前开口。室外侧门12可以由递送人员打开,以便将物品储存在入口冰箱10中。另外,用户可以打开室外侧门12,以便从入口冰箱10中取出物品。

这里,术语“用户”被定义为已经订购了由递送人员储存在入口冰箱10中的物品的人,或者被定义为有权从入口冰箱10释放物品的人。

另外,室内侧门13可以能旋转地联接到机柜11,以便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机柜11的后开口。

可以在室外侧门12上设置显示器14。显示器14可以显示关于入口冰箱10的操作状态、入口冰箱10的内部温度以及入口冰箱10中是否存在物品的信息。

另外,递送物品的递送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器14输入密码等以打开室外侧门12。

用于识别在装运订单或装运箱中提供的加密代码的代码扫描仪可以设置在室外侧门12的一侧。

室内侧门13由用户在室内使用以取出储存在入口冰箱10中的物品。即,用户可以打开室内侧门13以将物品从入口冰箱10中取出并放入室内。

引导灯131可以设置在室内侧门13的一侧。引导灯131可以是用于通知用户物品当前是否储存在入口冰箱10中的装置。例如,可以根据物品是否储存在入口冰箱10中或者入口冰箱10是否为空来不同地设定引导灯131的颜色。即使不打开室内侧门13,用户也可以识别当前是否存在正在储存的物品。

壳体15设置在机柜11的下端处,或者整体地作为机柜11的一部分,或者作为附接到机柜11的单独元件。在壳体15中容纳有后述的冷空气供应装置30(冷空气供应器)。当入口冰箱10安装在前门1或壁上时,壳体15的前表面与前门1或壁的后表面紧密接近,并且壳体15的前表面的一部分与前门1或壁的后表面之间的接触抵消了由于入口冰箱10在前门1或壁的开口内的偏心载荷引起的力矩。

详细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具有这样的结构特征,其中暴露在前门1的室内的部分的体积大于暴露在室外的部分的体积。因此,入口冰箱10的重心形成在从入口冰箱10的中心向后偏心的点处。结果,由入口冰箱10的负载和储存在其中的物品的负载产生力矩。通过这样的布置,入口冰箱10有可能因力矩而拉出前门1。

然而,由于壳体15的前表面接触前门1或壁的后表面,所以作用在入口冰箱10上的力矩被抵消,从而防止入口冰箱10从前门1分离。

一对引导管道16可以设置在壳体15的底表面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处。排出口161形成在每个引导管道16的前端处,使得流入壳体15中的冷空气供应装置30并执行散热功能的室内空气可被排出壳体15。

引导板18可以设置在由机柜11的底表面和壳体15的前表面形成的机柜11的倾斜表面上。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引导板18的功能。

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开口可以形成在壳体15的底表面中,并且吸入板17可以安装在该开口处。多个通孔171可以形成在吸入板17中,并且室内空气通过多个通孔171被引入到壳体15中。引入到壳体15中的室内空气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引导管道16的排出口161被排回到壳体15之外。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在为了图示清楚而去除室外侧门12的状态下的前立体图,以及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在为了图示清楚而去除室内侧门13的状态下的后立体图。

参见图6和图7,在机柜11内设置有可储存物品的储存隔室111。储存隔室111可以被认为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的主体。

其上放置物品的托盘19可以设置在储存隔室111的下部处。

另外,可以沿着机柜11的后边缘形成引导肋25。引导肋25可以从机柜11的后表面突出预定距离并且沿着机柜11的边缘延伸。引导肋25设置成将从壳体15排出的一些空气向上引导到围绕室内侧门13的区域,从而防止在围绕室内侧门13的后表面的垫圈22上形成冷凝物。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的分解立体图。

参见图8,如上所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可包括机柜11、室内侧门13、室外侧门12、壳体15、引导管道16、吸入板17和托盘19。

入口冰箱10还可包括布置在机柜11的底部的基板20。托盘19可以布置在基板20的上方。托盘19的底表面可以与基板20向上间隔开。

入口冰箱10还可包括容纳在壳体15中的冷空气供应装置30。

冷空气供应装置30可以是应用热电元件(珀耳帖元件)的装置,但是冷空气供应装置30不限于此。例如,一般的冷却循环可以应用于冷空气供应装置30。

当向热电元件供应电流时,热电元件的一个表面用作温度下降的吸热表面,热电元件的另一个表面用作温度上升的发热表面。另外,当供应到热电元件的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吸热表面和发热表面交换。

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冷空气供应装置30的结构和功能。

入口冰箱10还可包括安装在机柜11的底部上的安装板24和安装在安装板24的上表面上的导流件23。

另外,导流件23可以被理解为用于形成通过吸热风扇33而强制流动的储存隔室111内部的空气的流动通道的装置。

基板20可布置在导流件23上方,以使异物可直接落在导流件23上的可能性最小化。

在室外侧门12的面向机柜11的内侧设置有外垫圈21,在室内侧门13的面向机柜11的内侧设置有内垫圈22。外垫圈21和内垫圈22防止储存隔室111内的冷空气泄漏到入口冰箱10的外部。另选地,外垫圈21可以设置在机柜11的面向室外侧门12的内侧的部分上,并且内垫圈22可以设置在机柜11的面向室内侧门13的内侧的部分上。机柜11的该部分可以是稍后描述的接触肩115。外垫圈21和内垫圈22防止储存隔室111内的冷空气泄漏到入口冰箱10的外部。

图9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的安装板的立体图。

参见图9,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安装板24可以具有矩形板多次弯曲的形状。

详细地,安装板24可包括导流件安置部分241、前凸缘244和后凸缘245。

导流件23布置在导流件安置部分241的正上方,并且形成在导流件23和导流件安置部分241之间的空间可被限定为冷空气供应流动通道。由于吸热风扇33而流动的冷空气的温度在通过冷槽32时降低。冷空气分布到冷槽32的左侧和右侧,并且沿着冷空气供应流动通道流入储存隔室111的左下侧和右下侧。

通孔242可形成在导流件安置部分241的中心,冷空气供应装置30的一部分可穿过通孔242并安装在通孔242中。详细地,冷槽32布置在通孔242中,使得穿过冷槽32的冷空气和形成在冷槽32上的水流到导流件安置部分241。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穿过冷槽32的冷空气流和形成在冷槽32的表面上的冷凝流。

导流件安置部分241可包括形成在通孔242左侧的左导流件安置部分241a和形成在通孔242右侧的右导流件安置部分241b。

另外,排放孔243可以形成在左导流件安置部分241a和右导流件安置部分241b中的一者或两者中。在此,说明仅在通孔242的左侧设置后述的排放孔243、排放口以及排放箱的示例,但是注意,也可以在通孔242的右侧设置排放孔243、排放口以及排放箱。然而,为了便于描述,下面描述仅在通孔242的左侧形成它们的示例。

另外,形成有排放孔243的底部(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导流件安置部分241a)形成为倾斜以将水引向排放孔243。

即,左导流件安置部分241a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优选地设计成高于排放孔243。类似地,左导流件安置部分241a的前端和后端可设计成高于排放孔243。

前凸缘244可包括从导流件安置部分241的前端向上延伸的竖直部分244a和从竖直部分244a的上端向前延伸的水平部分244b。竖直部分244a不一定需要垂直于水平面,并且水平部分244b不一定需要是与水平面相同的平面。换句话说,前凸缘244足以沿着形成在机柜11的底部处的安置肩111d(参见图16)的轮廓弯曲。

类似地,后凸缘245也可包括竖直部分245a和水平部分245b,以便安置在安置肩111d上。后凸缘245的竖直部分245a不一定需要垂直于水平面,并且水平部分245b不一定需要是与水平面相同的平面。

引导肋246可分别从通孔242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向下延伸,以帮助将冷空气供应装置30保持在适当位置。

图10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入口冰箱10的机柜11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其上安装有排放箱的机柜11的底表面的局部立体图,以及图12是示出排放箱和机柜11分离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机柜11可包括插入穿过前门1或壁的第一部分112(外部部分)和暴露于内部的第二部分113(内部部分)。

第二部分113的下端可以向下延伸得比第一部分112的下端更远。详细地,从第一部分112的底部的后端向下延伸的第二部分113的前表面可以被限定为门接触表面114。类似于壳体15的前表面,门接触表面114防止入口冰箱10因力矩而从前门1或壁分离。

接触肩115可以形成在与机柜11的前端向后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点处。

接触肩115可以从机柜11的内周表面突出预定高度,并且可以具有沿着机柜11的内周表面延伸的矩形带形状。

沿着接触肩115的内边缘限定的矩形开口可以限定用于物品进入或离开储存隔室111的入口部分。

机柜11的前端和接触肩115的前表面之间的空间可以被限定为接收室外侧门12的室外侧门容纳部分。

在室外侧门12关闭的状态下,外垫圈21与接触肩115的前表面紧密接触,以防止冷空气从储存隔室111泄漏。

限定在接触肩115的后部处的储存隔室111的纵向横截面可以具有与入口部分的纵向横截面相同的尺寸。即,储存隔室111的底表面可以与接触肩115的从机柜11的底部的内周表面延伸的上边缘共面。储存隔室111的底表面可以包括基板20。

另外,储存隔室111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可以分别与接触肩115的从机柜11的左内周表面和右内周表面延伸的内边缘共面。

最后,储存隔室111的顶表面可以与接触肩115的从机柜11的上端的内周表面延伸的下边缘共面。

总之,可以理解,储存隔室111的内周表面与接触肩115的内边缘共面。

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配置。例如,储存隔室111的底表面可以与室外侧门容纳部分的底表面共面。

详细地,接触肩115可以被描述为包括下肩115a、左肩115b、右肩(见图6)和上肩115c,并且储存隔室111的底表面(底板)可以被设计成低于下肩115a的上边缘。

另外,储存隔室111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可以设计成比左肩115b和右肩的内边缘宽。

最后,储存隔室111的上表面(顶板)可以设计成高于上肩115c的下边缘。

根据该结构,储存隔室111的宽度和高度可以形成为大于入口部分的宽度和高度。

槽缝116可以形成在机柜11的底部,其对应于室外侧门容纳部分的底部。

槽缝116形成的点可以被描述为从机柜11的前端向后间隔预定距离的点,或者从接触肩115的前表面向前间隔预定距离的点。

槽缝116可以形成在比机柜11的前端更靠近接触肩115的位置处。当具有相对高的温度并且从壳体15排出的空气上升时,空气可以通过槽缝116被引入到机柜11的室外侧门容纳部分中。

流过槽缝116的空气沿着外垫圈21的边缘流动,以蒸发可能在外垫圈21上形成的任何冷凝物。

详细地,向内台阶部分119可以形成在机柜11的对应于第一部分112的底表面中和机柜11的对应于第二部分113的前表面中。向内台阶部分119被引导板18包围,在引导板18和向内台阶部分119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通道119a。空气流动通道119a的下端与壳体15的内部连通,并且空气流动通道119a的上端连接到槽缝116。

由于该结构,从壳体15排出的相对高温的空气沿着空气流动通道119a移动并流入槽缝116中。流过槽缝116的空气沿着外垫圈21的边缘流动,以蒸发可能在外垫圈21上形成的任何冷凝物。

安装板安置部分117可以以预定深度形成在机柜11的内底表面上,特别是形成在机柜11的对应于第二部分113的底表面上。

安置肩111d可以在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每一个处具有台阶形状。安置肩111d可包括前安置肩和后安置肩。

前安置肩可以具有从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底表面延伸预定高度并从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前表面向前突出的台阶形状。

后安置肩可以具有从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底表面延伸预定高度并从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后表面向后突出的台阶形状。

通孔118形成在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底表面上。

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底表面包括形成在通孔118左侧的左排放底板111e和形成在通孔118右侧的右排放底板111g。

安装板24可以安置在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底部上。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底部被设计成以与安装板24的底部相同的形状倾斜,使得安装板24的底部与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底部紧密接触。

即,安装板24的左导流件安置部分241a可以与左排放底板111e紧密接触,并且右导流件安置部分241b可以与右排放底板111g紧密接触。

排放孔111f可以形成在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底表面中,并且排放孔111f的中心可以放置在与形成在安装板24中的排放孔243的中心相同的竖直线上。两个排放孔111f和243的直径可以形成为相同。

另外,安装板24的通孔242可以形成为具有与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通孔118相同的尺寸,并且通孔242和通孔118的中心可以放置在相同的竖直线上。

除了安装板安置部分117之外,储存隔室111的底部可包括前底板111a、左侧底板111b和右侧底板111c(参见图15)。

前底板111a形成在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前面,左侧底板111b和右侧底板111c分别形成在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左侧和右侧。

除了安装板安置部分117之外的储存隔室111的底部,换句话说,前底板111a、左侧底板111b和右侧底板111c可以被限定为主底板,并且左排放底板111e和右排放底板111g可以被限定为副底板。

前底板111a可形成为倾斜以从前端朝向安装板安置部分117降低,使得落在前底板111a上的水朝向安装板安置部分117流下。

类似地,左侧底板111b和右侧底板111c也可以设计成倾斜以朝向安装板安置部分117降低,使得落在左侧底板111b和右侧底板111c上的水朝向安装板安置部分117流下。

冷空气供应装置30穿过通孔118和242,使得冷空气供应装置30的上部部分地暴露于储存隔室,并且冷空气供应装置30的下部部分地暴露于壳体15的内部。

如图12所示,排放口111h可以从机柜11的外底面向下突出预定长度。排放口111h的上部开口与形成在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底部中的排放孔111f连通。

另外,排放箱50安装在机柜11的外底面上,以储存从排放口111h排出的水。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排放箱50的结构。

图13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的排放箱50的立体图。

参见图13,排放箱50可以形成为六面体形状,其中排放箱50的上表面和侧表面的一部分是开放的,但是本公开不一定限于此。

排放箱50可包括底部51、前部52、后部53、左侧部54、右侧部55和敞开的上部。

底部51的短边可以被定义为宽度,并且底部51的长边可以被定义为长度。

前部52从底部51的前端向上延伸预定高度,并且紧固肋521从其上端的外周表面突出。紧固孔522形成在紧固肋521中。

后部53从底部51的后端向上延伸预定高度,并且紧固肋531从其上端的外周表面突出。紧固孔532形成在紧固肋531中。

前部52和后部53的上端可以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可以与机柜11的底表面紧密接触。

左侧部54可以从底部51的左端向上延伸与前部52相同的高度。左凹部541可以形成在左侧部54中以向下凹入预定深度。

右侧部55可以从底部51的右端向上延伸与左侧部54相同的高度。右凹部551可以形成在右侧部55中,以与左凹部541的尺寸相同。

左凹部541和右凹部551可以被理解为由于散热风扇36而朝向壳体15的侧端流动的空气的流动通道的部分。即,左凹部541和右凹部551可以被理解为设置成防止由于散热风扇36而强制流动的空气流受到排放箱50的干扰。

另外,通过左凹部541和右凹部551的空气处于由于与热槽34交换热量而使温度升高的状态下。因此,在通过蒸发储存在排放箱50中的冷凝水而使湿度增加的状态下,流过排放箱50的高温空气被排出到壳体15的外部。

端口接收器56可以从底部51向上突出预定高度。从端口接收器56的上端凹入预定深度d的凹部561可以形成在端口接收器56中。

从机柜11的底表面延伸的排放口111h的端部容纳在凹部561中。因此,从排放口111h排出的冷凝水落入凹部561中,并且从凹部561溢出的冷凝水被收集在排放箱50的由底部51、前部52、后部53、左侧部54和右侧部55限定的主要部分中。

由于排放口111h的端部保持浸没在填充在凹部561中的冷凝水中,所以可以防止空气通过排放口111h从壳体15流入储存隔室111中。

还可以提供用于排放收集在排放箱50中的冷凝水的装置。

例如,排放软管可以设置在底部51的一侧,并且排放软管可以从壳体15向外延伸。另选地,排放泵可以附接到排放箱50的一侧,并且排放软管可以从排放泵延伸到壳体15的外部。

作为另一种方法,打开/关闭端口可以形成在壳体15的后表面上,即,与前门1紧密接触的表面的相对侧上,并且排放箱50可以通过打开/关闭端口从壳体能滑动地抽出。通过这种布置,排放口111h的下端与端口接收器56的上端间隔开。

排放箱50可以安装在机柜11的底表面上,以便能够在机柜11的前后方向上能滑动地移动,并且保护盖可以能旋转地安装在打开/关闭端口上。

换句话说,用于容纳排放箱50的容纳箱可以设置在机柜11的暴露于壳体15的内部空间的底表面上,并且可以设置有排放箱50能滑动地插入容纳箱中的抽屉结构。

图1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的冷空气供应装置30的剖切立体图。

图14中示出的冷空气供应装置30是被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竖直平面切割的冷空气供应装置30,使得冷空气供应装置30的前部被去除。

参见图14,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冷空气供应装置30可包括热电元件31、附接到热电元件31的吸热表面的冷槽32、布置在冷槽32前面(或上方)的吸热风扇33、附接到热电元件31的发热表面的热槽34、布置在热槽34后面(或下方)的散热风扇36以及用于防止冷槽32和热槽34之间的热传递的隔热材料35。

隔热材料35设置成围绕热电元件31的侧表面。冷槽32与隔热材料35的前表面接触,并且热槽34与隔热材料35的后表面接触。

另外,冷槽32和热槽34可以包括分别直接附接到热电元件31的吸热表面或发热表面的热导体,以及从热导体的表面延伸的多个热交换翅片。

吸热风扇33布置成面向机柜11的内部,并且散热风扇36布置在吸入板17的正上方。

冷槽32包括与热电元件31的吸热表面直接接触的槽主体321和布置在槽主体321的上表面上的多个热交换翅片322。槽主体321可包括与热电元件31的吸热表面直接接触的第一部分和形成在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上且面积比第一部分的面积大的第二部分。

热槽34包括与热电元件31的发热表面直接接触的槽主体341,以及布置在槽主体341的底表面上并通过多个热管343与槽主体341连接的多个热交换器翅片342。槽主体341可包括与热电元件31的发热表面直接接触的第一部分和形成在第一部分的底表面上且面积比第一部分的面积大的第二部分。

隔热材料35可以插入在冷槽32的第二部分和热槽34的第二部分之间。隔热材料35可以具有矩形带形状。

冷空气供应装置30的除吸热风扇33和散热风扇36之外的部件可以被定义为热电模块。吸热风扇33可以固定地联接到导流件23的风扇壳体,并且散热风扇36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紧固螺钉固定地联接到吸入板17或热电模块的下侧。

紧固支架38可以联接到隔热材料35的外周表面。紧固支架38可以被理解为允许热电模块固定地安装在机柜11的底表面上的安装构件。

密封构件37可以围绕紧固支架38的上表面。密封构件37与形成在机柜11的底部中的通孔118的边缘紧密接触。因此,密封构件37防止储存隔室111内的空气泄漏到壳体15的内部空间。

图15是沿着图10中的线15-15截取的入口冰箱10的局部纵向剖视图,以及图16是沿着图10中的线16-16截取的入口冰箱10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参见图10、图15和图16,需要一种排放结构,该排放结构在一个地方收集落到储存隔室111的底部上的水或形成在冷空气供应装置30的冷槽32的表面上的水,并将水排出到储存隔室111的外部。

为了实现该目的,储存隔室111的底表面可以向一侧倾斜。

形成储存隔室111的底部的机柜11的内底表面可包括前底板111a、左侧底板111b和右侧底板111c。

当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后端具有与储存隔室111的后端向前间隔开的结构时,限定为安置肩111d的表面也可形成在储存隔室111的底表面的后侧。

储存隔室111的底表面可被设计成倾斜以朝向安装板安置部分117降低。根据该结构,落在储存隔室111的底部上的所有水都沿着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边缘向下流动。

另外,沿着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边缘流动的水流到布置在安装板安置部分117上的安装板24的上表面。

排放孔243(参见图9)形成在安装板24的导流件安置部分241中,并且导流件安置部分241形成为朝向排放孔243向下倾斜。因此,流到安装板24上的水通过排放孔243排出。

另外,落在形成于安装板24的通孔242的右侧的右导流件安置部分241b上的水沿着冷槽32的槽主体321的上表面朝向左导流件安置部分241a流动。为此,槽主体321的左端的上表面和槽主体321的右端的上表面可设计成分别形成与左导流件安置部分241a的右边缘和右导流件安置部分241b的左边缘相同的表面。

作为另一种方法,如上所述,排放孔243可以形成在右导流件安置部分241b中。即,左导流件安置部分241a和右导流件安置部分241b可以相对于将通孔242从左和右分开的竖直平面对称。

热电模块可以安装成相对于机柜11倾斜,如图15所示,使得形成在冷槽32的表面上的水沿着冷槽32的槽主体321的上表面朝向安装板24的排放孔243流动。

详细地,至少冷槽32的槽主体321的左边缘联接在右边缘下方,使得在槽主体321的上表面上向下流动的水朝向排放孔243流动。

通过这种布置,槽主体321的上表面和安装板24的右导流件安置部分241b的上表面形成单个倾斜表面,使得落在右导流件安置部分241b上的水沿着槽主体321的上表面流动并流到排放孔243。另选地,热电模块可以联接到机柜,使得槽主体321的右边缘低于右导流件安置部分241b的左边缘,并且左导流件安置部分241a的右边缘低于槽主体321的左边缘。

由于安装板24的左导流件安置部分241a沿着左排放底板111e的轮廓形成,所以安装板24的左导流件安置部分241a的底表面可以与左排放底板111e的上表面紧密接触。

类似地,由于安装板24的右导流件安置部分241b也沿着右排放底板111g的轮廓形成,所以安装板24的右导流件安置部分241b的底表面可以与右排放底板111g的上表面紧密接触。

虽然冷槽32的上表面的右端被示出为高于冷槽32的左上端,但是如果排放口111h设置在右排放底板111g中,则左上端可以被设计为高于上表面的右端。

排放孔111f形成在安装板安置部分117的底表面处的下排放底板中。

与冷槽32的较高侧端相邻的排放底板可被限定为第一排放底板,而与较低侧端相邻的排放底板可被限定为第二排放底板。

如图15所示,吸热风扇33可以水平地联接到导流件23的风扇壳体232,以水平地定向并平行于地面(即,水平)。

在图15中,散热风扇36被示出为以相对于地面不平行的角度(即,不水平)倾斜地联接到热电模块的下侧。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类似于吸热风扇33,散热风扇36可以水平地联接到热电模块的下侧,以水平地平行于地面定向(即,水平)。

以上公开的主题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覆盖落入本公开的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修改、增强和其它实施方式。

因此,本公开的技术精神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

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由本发明的详细描述限定,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且在该范围内的所有差异将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2月2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9-0021867和于2019年7月1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9-0086941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