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冰箱用温度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61367发布日期:2020-05-15 18:11阅读:1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冷冰箱用温度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风冷冰箱温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冷冰箱用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人们对于风冷冰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风冷冰箱的温度调节的精度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风冷冰箱通常采用通过传感器的温度值来绝对风门开关的控制方法,此方法虽然能够使间室的平均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但由于传感器精度有限,实际瞬时温度波动的范围较大,对食品的存储保鲜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冰箱用温度控制方法,以解决风冷冰箱内实际瞬时温度波动范围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风冷冰箱用温度控制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风冷冰箱用温度控制方法,根据风冷冰箱的各个间室的设定温度,通过对关机时间toff以及实际开机温度的调整,从而缩小该间室实际瞬时温度的波动范围,实现恒温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确定开机温度ton和关机温度toff,以及风门的关闭时间toff;

步骤二:打开风门,对间室进行制冷;

步骤三:检测间室的实时温度ta,若ta≤tmid,则进入步骤四,否则返回步骤二;

步骤四:关闭风门,停止对间室进行制冷;

步骤五:风门关闭时间达到toff后,则返回步骤二。

进一步的,所述开机温度ton和关机温度toff根据冰箱设定温度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间室内的实际温度从停机温度toff回升至开机温度ton的时间为t;

且同款风冷冰箱在负载固定的情况下,所述时间t由风冷冰箱所处的环境温度决定。

进一步的,toff<t。

进一步的,所述tmid的计算方法是: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对间室风门关闭时间的设定以及打开时间的调整,使间室内的实际瞬时温度保持在原实际瞬时温度范围内的同时,仅在设定温度的上方波动,从而缩小间室瞬时温度的波动范围,保证风冷冰箱内温度的稳定性,达到恒温的效果,提高对食品的保存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风冷冰箱用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风冷冰箱的温度与时间的变化趋势图;

其中,1-现有冰箱保鲜室的实际瞬时温度波动范围,2-采用本发明后冰箱保鲜室的实际瞬时温度波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温度控制方法的风冷冰箱包括多个间室,且每个间室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风门,通过风门将冷风送至间室,达到制冷效果。风冷冰箱内至少设置一个蒸发器,且每个蒸发器均配置一个风扇,通过风路系统对风冷冰箱的各个间室进行制冷。

风冷冰箱的每个间室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各个间室内的温度变化。

一种风冷冰箱用温度控制方法,根据风冷冰箱的各个间室的设定温度,通过对关机时间toff以及实际开机温度的调整,从而缩小该间室实际瞬时温度的波动范围,实现恒温的效果。

具体的,所述温度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确定开机温度ton和关机温度toff,以及风门的关闭时间toff;

具体的,所需调节间室的设定温度为t,而间室内的实际瞬时温度会在一个范围内波动,无法实时保持在设定温度t上,其中停机温度toff即实际温度范围的下限,开机温度ton为实际温度范围的上限,间室内采用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的检测,为了减小实际瞬时温度的波动范围,因此温度传感器所能检测到的最小温度变化ti可以作为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即toff=t-ti,ton=t+ti,而温度传感器所能检测到的最小温度变化即为其检测精度,因此ti为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中采用的温度传感器为精度1℃的传感器,即ti=1℃。

具体的,温度传感器可以选用但不仅限于苏州德坤传感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kst1329gw。

在本发明中各个间室的温度传感器起到辅助作用,通过停机温度toff和开机温度ton,得出风冷冰箱由停机温度toff回升至开机温度ton的时间t,并通过时间t得出风门的关闭时间toff。

而时间t由风冷冰箱所处的环境温度决定,具体的环境温度范围与时间t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1

其中,toff<t。

步骤二:打开风门,对间室进行制冷;

打开风门的状态下,风扇也处于启动状态,便于打开风门的间室进行制冷。

步骤三:检测间室的实时温度ta,存在两种情况:

(1)当ta>tmid时,则返回步骤二,继续对间室进行制冷;

(2)当ta≤tmid,则进入步骤四;

所述tmid的计算方法是:

步骤四:关闭风门,停止对间室进行制冷;

步骤五:风门关闭时间达到toff后,则返回步骤二。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风冷冰箱为一个具有零度保鲜室的单系统风冷无霜冰箱,其各个间室均采用单独风门控制。该风冷冰箱在32℃的环境温度下运行,负载为70%,本实施例为对该风冷冰箱的零度保鲜室进行温度控制,因此保鲜室的设定温度为0℃,且保鲜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ti=1℃,因此开机温度ton为1℃,关机温度toff为-1℃。

由算式可得tmin=0℃。

通过测试得到各个环境温度下其内部温度由停机温度toff为-1℃回升至开机温度ton为1℃的时间t,如下表,且本实施例中选定保鲜室风门关闭时间toff为时间t的1/4。

表2

由于风冷冰箱所处环境温度为32℃,因此由上表2可知,关闭时间toff=540s。

打开保鲜室的风门,对保鲜室进行制冷;

检测保鲜室的实时温度ta,当ta≤0℃时,则关闭风门540s,停止对保鲜室进行制冷。

关闭540s后,则再次打开保鲜室的风门,再次对保鲜室进行制冷,并检测其实时温度ta,并根据ta对保鲜室的风门进行关闭,如此循环进行。

实际测试结果如下:

在保鲜室内均匀布置4个高精度热电偶。

未采用上述方法对保鲜室的温度进行控制的过程时,4个热电偶的平均温度为-0.2℃,而最高温度为3.8℃,最低温度为-2.4℃,温差为6.2℃。

而采用上述方法对保鲜室的温度进行控制后,4个热电偶的平均温度为0.1℃,最高温度为0.8℃,最低温度为-0.9℃,温差为1.7℃。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风冷冰箱为的单系统风冷无霜冷藏冷冻箱,其冷藏室均采用单独风门控制。该风冷冰箱在22℃的环境温度下运行,负载为70%,本实施例为对该风冷冰箱的冷藏室进行温度控制,因此冷藏室的设定温度为4℃,且冷藏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ti=1℃,因此开机温度ton为5℃,关机温度toff为3℃。

由算式可得tmin=4℃。

保鲜室在负载处于70%时,得到各个环境温度下其内部温度由停机温度toff为3℃回升至开机温度ton为5℃的时间t,如下表,且本实施例中选定冷藏室风门关闭时间toff为时间t的1/3。

表3

由于风冷冰箱所处环境温度为22℃,因此由上表2可知,关闭时间toff=900s。

打开保鲜室的风门,对保鲜室进行制冷;

检测保鲜室的实时温度ta,当ta≤4℃时,则关闭风门900s,停止对保鲜室进行制冷。

关闭900s后,则再次打开保鲜室的风门,再次对保鲜室进行制冷,并检测其实时温度ta,并根据ta对保鲜室的风门进行关闭,如此循环进行。

实际测试结果如下:

在冷藏室内均匀布置3个高精度热电偶。

未采用上述方法对保鲜室的温度进行控制的过程时,3个热电偶的平均温度为3.6℃,而最高温度为8.4℃,最低温度为1.9℃,温差为6.5℃。

而采用上述方法对保鲜室的温度进行控制后,3个热电偶的平均温度为4.2℃,最高温度为5.6℃,最低温度为2.8℃,温差为2.8℃。

由此可知,本发明通过在时间t的基础上缩小关机时间toff,并且将开机温度ton设置在tmid值处,能够有效缩小间室内实际瞬时温度的波动范围,使实际瞬时温度更加贴近设定温度,增加恒温的效果,提高对食品的保存效果。而相应的,关机时间toff与时间t的比值越小,则实际瞬时温度的波动范围越小。

本发明所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是基于同款风冷冰箱、且冰箱内负载相同的情况下的比较,即同款冰箱在负载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的温度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缩小实际瞬时温度的波动范围,使其更贴近设定温度,达到恒温的效果。

另外,风冷冰箱的自身结构即其内部发泡层厚度以及负载均会对时间t产生影响,即在发泡层厚度相同且环境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负载越大,时间t越短,同样的,在负载相同且环境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发泡层厚度越厚,时间t越长。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