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冰箱的风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2426发布日期:2020-09-15 19:1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冰箱的风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冰箱的风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土地有限资源日趋紧张,房价越来越高,如何有效、集约利用寸土寸金的住房面积,最大化利用室内空间,成为用户关注的重点。在用户在购买冰箱时,在冰箱有效容积相同的条件下,外形尺寸更小必定成为用户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有普通冰箱普遍容积率(实用有效体积/产品外形尺寸)不高,大部分在60%甚至更低,产品外形尺寸大,有效容积不大,用户存放的物品有限,但却占用大量的室内空间,对用户来说,非常不划算。

尤其风冷冰箱,由于箱内安装很多风冷部件,如风道、蒸发器、风机等等,整体容积率比直冷冰箱更低。

行业一般采取,如减少保温层厚度,减少产品内部零件厚度,甚至对冰箱减配,取消冰箱内部零件等方法,但却大大降低用户使用体验感。

根据对冰箱用户使用需求现状分析,很大一部分用户在冰箱内部,尤其是冷藏箱内,主要用碗碟等餐具储存各种食物,但一般碗碟多为圆形,而冰箱内部空间多为方形,冰箱内部的储存空间并没有有效利用,尤其后背拐角处,利用率最低。

为了解决用户此类痛点,如何对冰箱空间布局优化、调整相关风冷部件结构、形状和位置,从而增大箱体内部有效空间,成为行业内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冰箱的风冷系统,通过对箱内蒸发器风道、风机等风冷系统空间布局进行优化;以及对间室风道位置进行优化,从而充分利用冰箱内部拐角处空间,而且通过主风道系统和次风道构成的全方位立体式浸润式风场,冷气分布更加均匀,食物保鲜效果更佳,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既可以有效增加产品容积率,又不会使冰箱性能降低或减弱,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冰箱的风冷系统,包括冰箱本体、主风道系统和次风道,所述冰箱本体包括主间室和次间室;所述主间室的内侧面中间设有一第四回风口;所述次间室的内侧面中间设有一第三回风口;所述主风道系统安装在主间室中间将主间室分隔为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所述主风道系统包括蒸发器组件、主风道、主风罩、风扇和主送风罩;所述蒸发器组件固定安装在主风道的中间;所述主风道的一侧面安装有一主风罩;所述主风道和主风罩的上端内侧均设有一凹槽;所述主送风罩安装在主间室的内侧面顶端;所述主送风罩穿过凹槽;所述主送风罩的中间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第一送风口;所述风扇安装在开口内;所述风扇将主风道内的冷风通过第一送风口送至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内;所述次风道安装在次间室内的内侧面下端;所述次风道包括风门、次主风道和侧风道;所述次主风道通过风门与主间室联通;所述侧风道设置在次主风道的两侧;所述主间室内的冷风依次通过风门、次主风道和侧风道进入第二间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上端安装有一温度传感器和一保护器;蒸发器的下端固定有一加热器;所述蒸发器通过连接管道与冰箱压缩机连接;通过设置加热器用以除霜除湿。

进一步地,所述主风道的下端设有一排水口和一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用于此第一间室的回风。

进一步地,所述主风罩的下端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二回风口用于第二间室的回风;通过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配合形成主间室内部风路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次主风道包括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翼边;所述第一固定翼边上并排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斜口;所述第一固定孔通过与螺栓配合将第一弧形板固定在次间室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风道包括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上表面均设有若干第三送风口;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固定翼边;所述第二固定翼边上并排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与螺栓配合将第二弧形板固定在次间室上;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下端面设有一第二斜口;所述第二斜口与第一斜口通过扣合方式进行连接配合;第二斜口与第一斜口的连接处填充有密封材料。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箱内蒸发器风道、风机等风冷系统空间布局进行优化;以及对间室风道位置进行优化,从而充分利用冰箱内部拐角空间,而且通过主风道系统和次风道构成的全方位立体式浸润式风场,冷气分布更加均匀,食物保鲜效果更佳,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既可以有效增加产品容积率,又不会使冰箱性能降低或减弱,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感。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用于冰箱的风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冰箱的风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

图4为次主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e-e处的剖面图;

图6为侧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d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冰箱的风冷系统,包括冰箱本体1、主风道系统31和次风道32,冰箱本体1包括主间室11和次间室12;主间室11的内侧面中间设有一第四回风口1111;次间室12的内侧面中间设有一第三回风口124;主风道系统31安装在主间室11中间将主间室11分隔为第一间室111和第二间室112;主风道系统31包括蒸发器组件311、主风道312、主风罩313、风扇314和主送风罩315;蒸发器组件311固定安装在主风道312的中间;蒸发器311上端安装有一温度传感器3112和一保护器3113;蒸发器311的下端固定有一加热器3114;蒸发器311通过连接管道与冰箱压缩机连接;通过设置加热器3114用以除霜除湿;主风道312的下端设有一排水口3121和一第一回风口3122;第一回风口3122用于此第一间室111的回风;主风道312的一侧面安装有一主风罩313;主风罩313的下端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回风口3132;第二回风口3132用于第二间室112的回风;通过第一回风口3122和第二回风口3132配合形成主间室11内部风路循环;主风道312和主风罩313的上端内侧均设有一凹槽301;主送风罩315安装在主间室11的内侧面顶端;主送风罩315穿过凹槽301;主送风罩315的中间设有一开口3151;开口3151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第一送风口3152;风扇314安装在开口3151内;风扇314将主风道312内的冷风通过第一送风口3152送至第一间室111和第二间室112内;次风道32安装在次间室12内的内侧面下端;

次风道32包括风门321、次主风道322和侧风道323;次主风道322通过风门321与主间室11联通;侧风道323设置在次主风道322的两侧;主间室11内的冷风依次通过风门321、次主风道322和侧风道323进入第二间室12内;次主风道322包括第一弧形板320;第一弧形板32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翼边3221;第一固定翼边3221上并排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3222;第一弧形板32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斜口3223;第一固定孔3222通过与螺栓配合将第一弧形板320固定在次间室12上;侧风道3230包括第二弧形板3230;第二弧形板3230的上表面均设有若干第三送风口3231;侧风道上的出风口3231向次间室12内吹风制冷,最后通过次间室内的回风口124,吹送回主间室11上的回风口1111,送回至主风道系统31内部;第二弧形板323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固定翼边3233;第二固定翼边3233上并排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3234;第二固定孔3234通过与螺栓配合将第二弧形板3230固定在次间室12上;第二弧形板3230的下端面设有一第二斜口3236;第二斜口3236与第一斜口3223通过扣合方式进行连接配合;第二斜口3236与第一斜口3223的连接处填充有密封材料。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