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7219发布日期:2021-08-31 13:4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车辆用热交换器,其与发动机等的冷却对象装置一起搭载在车辆上(参考例如专利文献1)。车辆用热交换器,在内部具有液态制冷剂的流道,使对冷却对象装置冷却后的高温液态制冷剂,从流入部进入流道而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低温液态制冷剂,从流道的流出部排出至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外部,并被再次送入冷却对象装置。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6569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图8所示,在液态制冷剂的流道从流入部朝流出部沿一个方向设置的以往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00中,液态制冷剂的流入部101和流出部102分离地配置在车辆用热交换器100的两端部。该车辆用热交换器100内的制冷剂流道103,设置为使液态制冷剂沿车辆用热交换器100的宽度方向朝一个方向流动。车辆用热交换器100的流入部101和流出部102与冷却对象装置200,以配管301,302连接。

在该以往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00中,冷却对象装置200配置在流入部101的附近。此时,由于冷却对象装置200距离流出部102最远,因此,连接于流出部102的配管302比连接于流入部101的配管301长。因此,在车辆内搭载这种车辆用热交换器100时,在车辆内的狭小空间内,除了需要用于设置配管301的空间之外,还必须确保设置比配管301长的配管302所需的间隙。进而,还需要考虑使配管302与除冷却对象装置200之外的零件不干扰。结果为,存在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设置工作变得复杂的问题。而且,由于配管302较长,因此,还导致零件个数增加、成本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热交换器,用于设置配管的工作不会变得复杂化,并能够减少零件个数。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热交换器(例如,后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1a)具备:热交换器主体(例如,后述的热交换器主体2),其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例如,后述的y1-y2方向)和垂直方向(例如,后述的z1-z2方向)延伸的面形状;及,防护部件(例如,后述的防护部件3),其配置在前述热交换器主体的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例如,后述的x1方向),并保护前述热交换器主体;并且,从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观察时,前述热交换器主体与前述防护部件至少一部分互相重叠,前述热交换器主体具有配置在一端部(例如,配置在后述的y1方向侧的端部2a)的液态制冷剂的流入部(例如,后述的流入部21)和从前述流入部流入的前述液态制冷剂流动的第一制冷剂流道(例如,后述的第一制冷剂流道22),前述防护部件具有前述液态制冷剂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流道(例如,后述的第二制冷剂流道33),前述热交换器主体的前述第一制冷剂流道与前述防护部件的前述第二制冷剂流道,经由配置在前述热交换器主体中的另一端部(例如,配置在后述的y2方向侧的端部2b)的连通部(例如,后述的开口部23,24)连通,前述防护部件,在与前述热交换器主体的配置有前述流入部的一侧相同的端部,具有在前述第二制冷剂流道中流动的前述液态制冷剂的流出部(例如,后述的流出部34)。

(2)在(1)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中,前述连通部也可以配置在前述热交换器主体中的垂直方向的上部。

(3)在(1)或(2)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中,前述连通部是设置在前述热交换器主体上的开口部(例如,后述的开口部23,24),前述防护部件具有插入前述开口部内的突出部(例如,后述的突出部35,37),前述开口部与前述突出部之间由密封部件(例如,后述的o型圈36,38)密封。

(4)在(3)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中,前述开口部也可以是沿前述热交换器主体的垂直方向延伸的纵长形状。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上述(1),液态制冷剂的流入部与流出部,配置在车辆用热交换器上的相同端部。因此,连接于流入部的配管与连接于流出部的配管的布置变得容易,避免了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设置工作变得复杂。而且,由于减少了零件个数,也避免了成本的增加。

根据上述(2),可以防止空气滞留在热交换器主体的第一制冷剂流道内,并能够维持热交换器主体的冷却性能。

根据上述(3),能够使热交换器主体的第一制冷剂流道与防护部件的第二制冷剂流道可靠地连通,并能够可靠地防止从连通部漏液。

根据上述(4),能够减少连通部的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侧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正面图。

图2是从宽度方向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的侧面图。

图3是沿图1的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图3的b部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与冷却对象装置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从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侧观察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正面图。

图7是沿图6的c-c线的剖面图。

图8是示出以往的车辆用热交换器与冷却对象装置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4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构成为包括:热交换器主体2;及,防护部件3,其配置在热交换器主体2的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保护热交换器主体2。

此外,图中所示的xyz的坐标轴,表示将车辆用热交换器1搭载于车辆时的坐标轴。x轴表示车辆行进方向。x1是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x2是车辆行进方向的后方。y轴表示车辆宽度方向。y1是车辆宽度方向的一端部方向,y2是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方向。z轴表示垂直方向。z1是沿垂直方向的上方,z2是沿垂直方向的下方。

热交换器主体2是所谓的散热器(radiator)。热交换器主体2接收对搭载于车辆上的发动机、动力控制单元(powercontrolunit;pcu)等的冷却对象装置(图1~图4中未示出。)进行冷却之后的高温液态制冷剂,并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排出低温液态制冷剂。热交换器主体2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和垂直方向延伸的面形状。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主体2,具有横向较长的矩形形状,并以长度方向沿车辆宽度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车辆内的最前部。

在热交换器主体2中配置在y1方向侧的一端部2a的上部设置有流入部21,所述流入部21接收液态制冷剂。流入部21连接有配管4的一端,所述配管4使液态制冷剂从冷却对象装置朝热交换器主体2流动。

在热交换器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制冷剂流道22,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22流动有从流入部21流入的液态制冷剂。在图1中,第一制冷剂流道22以虚线表示。如图1所示,第一制冷剂流道22构成为,使从流入部21流入的液态制冷剂,从热交换器主体2的一端部2a侧朝另一端部2b侧流动,也就是从车辆宽度方向的y1侧朝y2侧单方向地流动。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制冷剂流道22,由5条横向流道22a和1条纵向流道22b构成,其中,所述横向流道22a从流入部21分支,所述纵向流道22b将5条横向流道22a汇集。纵向流道22b,在热交换器主体2的另一端部2b沿垂直方向延伸。从流入部21流入的液态制冷剂,在横向流道22a内沿热交换器主体2的宽度方向横向流过之后,汇合至纵向流道22b。在纵向流道22b的垂直方向的上部设置有开口部23,所述开口部23朝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呈圆形开口。开口部23构成连通部,所述连通部使第一制冷剂流道22与设置在后述的防护部件3上的第二制冷剂流道33连通。

防护部件3是一种防屑罩,用于防止在行驶时飞来的小石头等损伤热交换器主体2。防护部件3具有与横向较长的矩形形状的热交换器主体2相同形状的横向较长的矩形形状,接触并安装于热交换器主体2的前表面。从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观察时,本实施方式的防护部件3配置为与热交换器主体2完全重合。但是,从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观察时,热交换器主体2与防护部件3只要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可。

如图1所示,防护部件3在矩形的框架部31的内侧具有网状的保护部32,所述保护部32保护热交换器主体2的前表面。以贯穿框架部31之中的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下框架部31a的内部、及在防护部件3中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3b中的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纵框架部31b的内部的方式,设置有第二制冷剂流道33,所述第二制冷剂流道33流动有液态制冷剂。图1中,第二制冷剂流道33以实线表示。详细来说,第二制冷剂流道33由设置在框架部31的下框架部31a内的横向流道33a和设置在框架部31的纵框架部31b内的纵向流道33b构成为l型。

在防护部件3的一端部3a上设置有流出部34,所述流出部34使在第二制冷剂流道33中流动的液态制冷剂从防护部件3流出。详细来说,框架部31的下框架部31a,朝沿车辆宽度方向的y1方向伸长,在其下框架部31a的y1侧的端部设置有流出部34,所述流出部34与横向流道33a连通。在流出部34上连接有配管5的一端,所述配管5使液态制冷剂从防护部件3朝冷却对象装置流动。

如图2~图4所示,在纵框架部31b的上部设置有突出部35,所述突出部35朝热交换器主体2侧呈圆筒形地突出。如图3和图4所示,突出部35插入热交换器主体2的开口部23。第二制冷剂流道33的纵向流道33b,在突出部35朝热交换器主体2开放。由此,防护部件3的第二制冷剂流道33,经由突出部35和开口部23,与热交换器主体2的第一制冷剂流道22连通。

如图4所示,在突出部35的外周面,设置有作为密封部件的o型圈36。开口部23的内周面与突出部35的外周面之间,由o型圈36水密密封,防止液态制冷剂在开口部23中泄露。

参考图1、图3和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对冷却对象装置6(参考图5)进行冷却后的高温液态制冷剂,藉由制冷剂泵(未图示)的驱动,通过配管4流入热交换器主体2的流入部21,在热交换器主体2的第一制冷剂流道22的横向流道22a中,从y1侧朝y2侧,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单方向流动。液态制冷剂,在热交换器主体2的横向流道22a中流动期间,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低温,并汇合在第一制冷剂流道22的纵向流道22b中。纵向流道22b内的液态制冷剂,朝向开口部23向上方流动,并从开口部23流入防护部件3的第二制冷剂流道33。流入第二制冷剂流道33的液态制冷剂,向下方流过第二制冷剂流道33的纵向流道33b之后,在第二制冷剂流道33的横向流道33a中,从y2侧朝y1侧沿车辆宽度方向流动。之后,流过横向流道33a的液态制冷剂,从流出部34流出,并通过配管5再次朝冷却对象装置6流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的效果进行说明。车辆用热交换器1具备:热交换器主体2,其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和垂直方向延伸的面形状;及,防护部件3,其配置在热交换器主体2的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并保护热交换器主体2。从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观察时,热交换器主体2与防护部件3至少一部分互相重叠。热交换器主体2具有配置在一端部2a的液态制冷剂的流入部21和从流入部21流入的液态制冷剂流动的第一制冷剂流道22,防护部件3具有液态制冷剂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流道33。热交换器主体2的第一制冷剂流道22与防护部件3的第二制冷剂流道33,经由配置在热交换器主体2中的另一端部2b的连通部即开口部23连通。防护部件3,在与热交换器主体2的配置有流入部21的一侧相同的端部3a,具有在第二制冷剂流道33中流动的液态制冷剂的流出部34。

利用该构造,液态制冷剂的流入部21与流出部34,配置在车辆用热交换器1的相同端部(y1方向侧的端部)。因此,连接于流入部21的配管4和连接于流出部34的配管5,能够通过大致相同的路径将车辆用热交换器1与冷却对象装置6之间连接。由此,用于设置配管4,5的布置变得容易。结果为,避免了用于设置配管4,5的工作变得复杂。由于车辆用热交换器1的配置不会受到配管4,5的位置的限制,因此,车辆用热交换器1的设置也变得容易。而且,配管4,5可以形成为大致相同的长度,因此,减少了零件个数,也避免了成本的增加。另外,车辆用热交换器1的拆装工作等的可维护性也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连通部即热交换器主体2的开口部23,配置在热交换器主体2的垂直方向的上部。由此,热交换器主体2的第一制冷剂流道22内的空气被顺利地向第二制冷剂流道33排出。因此,可以防止空气滞留在第一制冷剂流道22中,并能够维持热交换器主体2的冷却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防护部件3具有插入开口部23中的突出部35,开口部23与突出部35之间由密封部件即o型圈36密封。由此,能够使热交换器主体2的第一制冷剂流道22与防护部件3的第二制冷剂流道33可靠地连通,并能够可靠地防止从连通部漏液。

图6和图7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相同符号的部位,表示相同构造的部位。因此,重复部位的说明,引用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的说明,并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

在该车辆用热交换器1a中,设置在热交换器主体2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2b的连通部即开口部24,具有沿热交换器主体2的垂直方向延伸的纵长形状。因此,开口部24具有比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的热交换器主体2中的开口部23更大的开口面积。

在防护部件3上设置有朝热交换器主体2侧突出的突出部37。该突出部37,与热交换器主体2的开口部24同样地,形成为纵长的筒形,并插入开口部24。第二制冷剂流道33的纵向流道33b,在突出部37朝热交换器主体2开放。由此,防护部件3的第二制冷剂流道33,经由突出部37和开口部24,与热交换器主体2的第一制冷剂流道22连通。在该突出部37的外周面,还设置有作为密封部件的o型圈38。

根据该车辆用热交换器1a,由于使第一制冷剂流道22与第二制冷剂流道33连通的连通部即开口部24,是沿热交换器主体2的垂直方向延伸的纵长形状,因此,能够减少连通部的压力损失,实现更有效的热交换。

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所示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1a中,液态制冷剂的流入部21和流出部34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y1方向的端部),但也可以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y2方向的端部)。另外,液态制冷剂的流入部和流出部也可以设置在垂直方向的上方和下方之中的任何一个端部上。

附图标记

1、1a车辆用热交换器

2热交换器主体

21流入部

22第一制冷剂流道

23、24开口部(连通部)

3防护部件

33第二制冷剂流道

34流出部

35、37突出部

36、38o型圈(密封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