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装置用单元、热源单元、利用单元以及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61708发布日期:2021-12-24 20:17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冷冻装置用单元、热源单元、利用单元以及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一种冷冻装置用单元、热源单元、利用单元以及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公开的冷冻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压缩机、热源热交换器、膨胀阀、利用热交换器。在制冷剂回路中进行冷冻循环。在冷冻循环中,在压缩机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热源热交换器中放热。放热后的高压制冷剂在膨胀阀中减压,在利用热交换器中蒸发。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4492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在专利文献1这样的冷冻装置中,例如进行使二氧化碳等制冷剂达到临界压力以上的冷冻循环。在该情况下,在膨胀阀等阀机构中流动的高压制冷剂的压力比亚临界区的一般冷冻循环的压力高。
5.膨胀阀等阀机构通过阀芯将流路的端部堵住,从而将流路关闭,并且根据阀芯与流路的端部之间的间隙的间隔调节减压量。因此,当超临界压力以上的制冷剂的压力向使阀芯打开的方向作用时,阀机构可能发生故障。
6.本公开的目的是抑制阀机构的故障。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7.第一形态的冷冻装置用单元设置于冷冻装置1,所述冷冻装置1包括压缩部c、利用热交换器64以及热源热交换器13,并且所述冷冻装置1包括制冷剂回路6,所述制冷剂回路6进行制冷剂的压力达到临界压力以上的冷冻循环,其中,所述冷冻装置用单元包括:供所述制冷剂回路6的高压制冷剂流动的至少一个高压流路i1、i2、o2、o3、48;以及阀机构14a、14b、63a、63b、90,所述阀机构14a、14b、63a、63b、90连接在所述高压流路i1、i2、o2、o3、48上,所述阀机构14a、14b、63a、63b、90具有:阀芯80、95;第一流路81,所述第一流路81形成于与所述阀芯80、95的顶端部80a、95b相对的位置;驱动部85,所述驱动部85使所述阀芯80、95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阀芯80、95的顶端部80a、95b将所述第一流路81封闭,在所述第二位置,该阀芯80的顶端部80a、95b将该第一流路81打开;以及第二流路82,当所述阀芯8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流路82与所述第一流路81连通,所述高压流路i1、i2、o2、o3、48构成为:在所述阀机构14a、14b、63a、63b、90中,所述高压制冷剂始终按照所述第二流路82、所述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
8.在第一形态中,高压制冷剂在阀机构14a、14b、63a、63b、90中不按照第一流路81、第二流路82的顺序流动。因此,能够避免高压制冷剂的超临界压力以上的压力向将阀芯80、
95打开的方向作用。
9.在第二形态中,所述阀机构14a、14b、63a、63b、90由膨胀阀14a、14b、63a、63b构成。
10.在第二形态中,能够避免高压制冷剂的超临界压力以上的压力向增大膨胀阀14a、14b、63a、63b的阀芯80的开度的方向作用。
11.在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的基础上,在第三形态中,所述高压流路i1、i2、o2、o3、48具有限制机构cv4、cv5、cv8、cv9、cv10,所述限制机构cv4、cv5、cv8、cv9、cv10允许制冷剂在所述阀机构14a、14b、63a、63b、90中按照所述第二流路82、所述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禁止制冷剂按照所述第一流路81、所述第二流路82的顺序流动。
12.在第三形态中,在限制机构的作用下,高压制冷剂在阀机构14a、14b、63a、63b、90中始终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
13.在第三形态的基础上,在第四形态中,所述制冷剂回路6构成为切换地进行第一冷冻循环和第二冷冻循环,在所述第一冷冻循环中,将所述热源热交换器13设为放热器,将所述利用热交换器64设为蒸发器,在所述第二冷冻循环中,将所述利用热交换器64设为放热器,将所述热源热交换器13设为蒸发器,至少一个所述高压流路i1、i2、o2、o3、48包括两个高压流路i1、i2、o2、o3,两个所述高压流路i1、i2、o2、o3具有并联连接的并联回路ip、op,在各所述高压流路i1、i2、o2、o3分别连接有所述阀机构14a、14b、63a、63b和所述限制机构cv4、cv5、cv8、cv9,所述并联回路ip、op构成为两个所述高压流路i1、i2、o2、o3的制冷剂的流动彼此反向。
14.在第四形态中,在第一冷冻循环中,高压制冷剂在两个高压流路i1、i2、o2、o3中的一者中流动。该高压制冷剂在阀机构14a、14b、63a、63b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在第二冷冻循环中,高压制冷剂在两个高压流路i1、i2、o2、o3中的另一者中流动。该高压制冷剂在阀机构14a、14b、63a、63b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
15.在第三形态或第四形态的基础上,在第五形态中,所述限制机构由止回阀cv4、cv5、cv8、cv9、cv10构成。
16.在第一形态至第五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在第六形态中,所述制冷剂回路6的制冷剂是二氧化碳。
17.第七形态是一种热源单元,所述热源单元设置于冷冻装置1,所述冷冻装置1包括压缩部c以及热源热交换器13,并且所述冷冻装置1包括制冷剂回路6,所述制冷剂回路6进行制冷剂的压力达到临界压力以上的冷冻循环,其中,所述热源单元是由第一形态至第六形态中任一形态所述的冷冻装置用单元构成的。
18.第八形态是一种利用单元,所述利用单元设置于冷冻装置1,所述冷冻装置1包括利用热交换器64,并且所述冷冻装置1包括制冷剂回路6,所述制冷剂回路6进行制冷剂的压力达到临界压力以上的冷冻循环,其中,所述利用单元是由第一形态至第六形态中任一形态所述的冷冻装置用单元构成的。
19.第九形态是一种冷冻装置用单元,所述冷冻装置用单元设置于冷冻装置1,所述冷冻装置1包括压缩部c、利用热交换器64以及热源热交换器13,并且所述冷冻装置1包括制冷剂回路6,所述制冷剂回路6进行制冷剂的压力达到临界压力以上的冷冻循环,其中,所述冷冻装置用单元包括第一形态至第六形态中任一形态所述的冷冻装置用单元。
附图说明
20.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配管系统图。图2是表示膨胀阀的概略结构的纵剖视图。图2的(a)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膨胀阀。图2的(b)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膨胀阀。图3是表示冷却设备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4是表示制冷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5是表示制冷/冷却设备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6是表示制热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7是表示制热/冷却设备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8是表示制热/冷却设备热回收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9是表示制热/冷却设备余热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10是表示变形例的冷冻装置的配管系统图。图11是表示电磁开闭阀的概略结构的纵剖视图。图11的(a)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膨胀阀。图11的(b)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本质上是优选的例示,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其适用物或其用途的范围。
22.《实施方式》<整体结构>实施方式一的冷冻装置1同时进行冷却对象的冷却和室内的空气调节。此处的冷却对象包括冷藏库、冷冻库、展示柜等设备内的空气。以下,将这样的冷却对象的设备称为冷却设备。
23.如图1所示,冷冻装置1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室外单元10、对库内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设备单元50、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的室内单元60、控制器100。冷却设备单元50以及室内单元60的数量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这些单元10、50、60通过四根连通配管2、3、4、5连接,从而构成制冷剂回路6。
24.四根连通配管2、3、4、5由第一液体连通配管2、第一气体连通配管3、第二液体连通配管4以及第二气体连通配管5构成。第一液体连通配管2以及第一气体连通配管3与冷却设备单元50对应。第二液体连通配管4以及第二气体连通配管5与室内单元60对应。
25.在制冷剂回路6中,通过制冷剂循环而进行冷冻循环。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6的制冷剂是二氧化碳。制冷剂回路6构成为进行制冷剂达到临界压力以上的冷冻循环。
26.〈室外单元〉室外单元10是设置于室外的热源单元。室外单元10具有室外风扇12、室外回路11。室外回路11具有压缩部c、切换单元30、室外热交换器13、第一室外膨胀阀14a、第二室外膨胀阀14b、储罐15、冷却热交换器16以及中间冷却器17。室外单元10是具有高压流路o2、o3的冷冻装置用单元。
27.<压缩部>压缩部c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压缩部c具有第一压缩机21、第二压缩机22以及第三
压缩机23。压缩部c构成为两段压缩式。第二压缩机22以及第三压缩机23构成低段侧压缩机。第二压缩机22与第三压缩机23彼此并联连接。第一压缩机21构成高段侧压缩机。第一压缩机21与第二压缩机22串联连接。第一压缩机21与第三压缩机23串联连接。第一压缩机21、第二压缩机22以及第三压缩机23是通过马达驱动压缩机构的旋转式压缩机。第一压缩机21、第二压缩机22以及第三压缩机23构成为工作频率、进一步说是转速能够调节的可变容量式。
28.第一压缩机21连接有第一吸入管21a以及第一排出管21b。第二压缩机22连接有第二吸入管22a以及第二排出管22b。第三压缩机23连接有第三吸入管23a以及第三排出管23b。
29.第二吸入管22a与冷却设备单元50连通。第二压缩机22是与冷却设备单元50对应的冷却设备侧压缩机。第三吸入管23a与室内单元60连通。第三压缩机23是与室内单元60对应的室内侧压缩机。
30.<切换单元>切换单元30对制冷剂的流路进行切换。切换单元30具有第一配管31、第二配管32、第三配管33、第四配管34、第一三通阀tv1以及第二三通阀tv2。第一配管31的流入端以及第二配管32的流入端与第一排出管21b连接。第一配管31以及第二配管32是供压缩机c的排出压力作用的配管。第三配管33的流出端以及第四配管34的流出端与第三压缩机23的第三吸入管23a连接。第三配管33以及第四配管34是供压缩部c的吸入压力作用的配管。
31.第一三通阀tv1具有第一端口p1、第二端口p2以及第三端口p3。第一三通阀tv1的第一端口p1与高压流路即第一配管31的流出端连接。第一三通阀tv1的第二端口p2与低压流路即第三配管33的流入端连接。第一三通阀tv1的第三端口p3与室内气体侧流路35连接。
32.第二三通阀tv2具有第一端口p1、第二端口p2以及第三端口p3。第二三通阀tv2的第一端口p1与高压流路即第二配管32的流出端连接。第二三通阀tv2的第二端口p2与低压流路即第四配管34的流入端连接。第二三通阀tv2的第三端口p3与室外气体侧流路36连接。
33.第一三通阀tv1以及第二三通阀tv2是旋转式的电动式三通阀。各三通阀tv1、tv2分别在第一状态(图1的实线所示的状态)与第二状态(图1的虚线所示的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的各三通阀tv1、tv2中,第一端口p1与第三端口p3连通,并且,第二端口p2被封闭。在第二状态的各三通阀tv1、tv2中,第二端口p2与第三端口p3连通,并且,第一端口p1被封闭。
34.<室外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13构成热源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13是翅片管型空气热交换器。室外风扇12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13附近。室外风扇12对室外空气进行运送。室外热交换器使在其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风扇12运送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
35.在室外热交换器13的气体端连接有室外气体侧流路36。在室外热交换器13的液体端连接有室外流路o。
36.<室外流路>室外流路o包括室外第一管o1、室外第二管o2、室外第三管o3、室外第四管o4、室外第五管o5、室外第六管o6以及室外第七管o7。室外第一管o1的一端与室外热交换器13的液体端连接。在室外第一管o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室外第二管o2的一端以及室外第三管o3的
一端。室外第二管o2的另一端与储罐15的顶部连接。室外第四管o4的一端与储罐15的底部连接。在室外第四管o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室外第五管o5的一端以及室外第三管o3的另一端。室外第五管o5的另一端与第一液体连通配管2连接。室外第六管o6的一端连接在室外第五管o5的中途。室外第六管o6的另一端与第二液体连通配管4连接。室外第七管o7的一端连接在室外第六管o6的中途。室外第七管o7的另一端连接在室外第二管o2的中途。
37.室外第二管o2与室外第三管o3构成彼此并联连接的室外并联回路op。
38.<室外膨胀阀>第一室外膨胀阀14a与室外第二管o2连接。第二室外膨胀阀14b与室外第三管o3连接。各室外膨胀阀14a、14b是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机构。各室外膨胀阀14a、14b是热源膨胀阀。各室外膨胀阀14a、14b是开度可变的电子膨胀阀。
39.<储罐>储罐15构成为贮存制冷剂的容器。在储罐15中,制冷剂被分离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在储罐15的顶部连接有室外第二管o2的另一端以及气体抽气管37的一端。气体抽气管37的另一端连接在注射管38的中途。在气体抽气管37连接有气体抽气阀39。气体抽气阀39是开度可变的电子膨胀阀。
40.<冷却热交换器>冷却热交换器16对在储罐15中分离出的制冷剂(主要是液体制冷剂)进行冷却。冷却热交换器16具有第一制冷剂流路16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16b。第一制冷剂流路16a连接在室外第四管o4的中途。第二制冷剂流路16b连接在注射管38的中途。
41.注射管38的一端连接在室外第五管o5的中途。注射管38的另一端与第一压缩机21的第一吸入管21a连接。换言之,注射管38的另一端与压缩部c的中间压力部分连接。在注射管38中,在比第二制冷剂流路16b靠上游侧的部分设置有减压阀40。减压阀40是开度可变的膨胀阀。
42.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在第一制冷剂流路16a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二制冷剂流路16b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二制冷剂流路16b供在减压阀40中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动。因此,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在第一制冷剂流路16a中流动的制冷剂被冷却。
43.<中间冷却器>中间冷却器17与中间流路41连接。中间流路41的一端与第二压缩机22的第二排出管22b以及第三压缩机23的第三排出管23b连接。中间流路41的另一端与第一压缩机21的第一吸入管21a连接。换言之,中间流路41的另一端与压缩部c的中间压力部连接。
44.中间冷却器17是翅片管型空气热交换器。在中间冷却器17附近配置有冷却风扇17a。中间冷却器17使在其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冷却风扇17a运送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
45.<油分离回路>室外回路11包括油分离回路42。油分离回路42具有油分离器43、第一回油管44、第二回油管45。油分离器43与第一压缩机21的第一排出管21b连接。油分离器43从压缩部c排出的制冷剂中将油分离出来。第一回油管44的流入端与油分离器43连接。第一回油管44的流出端与第二压缩机22的第二吸入管22a连接。第二回油管45的流出端与第三压缩机23的第三吸入管23a连接。在第一回油管44连接有第一油量调节阀46。在第二回油管45连接有第二油量调节阀47。
46.在油分离器43中分离出的油通过第一回油管44返回至第二压缩机22。在油分离器43中分离出的油通过第二回油管45返回至第三压缩机23。另外,也可使在油分离器43中分离出的油直接返回至第二压缩机22的外壳内的油积存部。也可使在油分离器43中分离出的油直接返回至第三压缩机23的外壳内的油积存部。
47.<冷却设备单元>冷却设备单元50例如设置于冷藏仓库。冷却设备单元50具有库内风扇52和冷却设备回路51。在冷却设备回路51的液体端连接有第一液体连通配管2。在冷却设备回路51的气体端连接有第一气体连通配管3。
48.冷却设备回路51从液体端向气体端依次具有冷却设备膨胀阀53以及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冷却设备膨胀阀53是利用膨胀阀。冷却设备膨胀阀53由开度可变的电子膨胀阀构成。
49.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是翅片管型空气热交换器。库内风扇52配置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附近。库内风扇52运送库内空气。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使在其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库内风扇52运送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
50.〈室内单元〉室内单元60是设置于室内的利用单元。室内单元60具有室内风扇62和室内回路61。在室内回路61的液体端连接有第二液体连通配管4。在室内回路61的气体端连接有第二气体连通配管5。室外单元10是具有高压流路i1、i2的冷冻装置用单元。
51.室内回路61从液体端向气体端依次具有室内并联回路ip以及室内热交换器64。室内并联回路ip具有室内第一管i1、室内第二管i2、第一室内膨胀阀63a以及第二室内膨胀阀63b。
52.在室内第一管i1连接有第一室内膨胀阀63a。在室内第二管i2连接有第二室内膨胀阀63b。各室内膨胀阀63a、63b是利用膨胀阀。各室内膨胀阀63a、63b是开度可变的电子膨胀阀。
53.室内热交换器64是利用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64是翅片管型空气热交换器。室内风扇62配置在室内热交换器64附近。室内风扇62对室内空气进行运送。室内热交换器64使在其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风扇62运送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
54.<止回阀>室外回路11具有第一止回阀cv1、第二止回阀cv2、第三止回阀cv3、第四止回阀cv4、第五止回阀cv5、第六止回阀cv6以及第七止回阀cv7。第一止回阀cv1与第一排出管21b连接。第二止回阀cv2与第二排出管22b连接。第三止回阀cv3与第三排出管23b连接。第四止回阀cv4与室外第二管o2连接。第五止回阀cv5与室外第三管o3连接。第六止回阀cv6与室外第六管o6连接。第七止回阀cv7与室外第七管o7连接。
55.室内回路61具有第八止回阀cv8以及第九止回阀cv9。第八止回阀cv8与室内第一管i1连接。第九止回阀cv9与室内第二管i2连接。
56.这些止回阀cv1~cv9允许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禁止与该箭头相反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
57.<传感器>
冷冻装置1具有各种传感器(图示省略)。作为这些传感器检测的指标的一例,能够列举的有制冷剂回路6的高压制冷剂的温度/压力、低压制冷剂的温度/压力、中间压制冷剂的温度/压力、室外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温度、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的制冷剂的温度、室内热交换器64的制冷剂的温度、第二压缩机22的吸入制冷剂的过热度、第三压缩机23的吸入制冷剂的过热度、第一~第三压缩机c1、c2、c3的排出制冷剂的过热度、室外空气的温度、库内空气的温度、室内空气的温度等。
58.〈控制器〉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器100包括:装设在控制基板上的微型计算机;以及存储有用于使所述微型计算机动作的软件的存储设备(具体为半导体存储器)。控制器100基于运转指令、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对冷冻装置1的各设备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器100对各设备的控制,冷冻装置1的运转被切换。
59.<膨胀阀的结构的细节>关于第一室外膨胀阀14a、第二室外膨胀阀14b、第一室内膨胀阀63a以及第二室内膨胀阀63b的结构,参照图2进行说明。这些膨胀阀14a、14b、63a、63b是相同结构的阀机构。各膨胀阀14a、14b、63a、63b是电子膨胀阀。具体而言,各膨胀阀14a、14b、63a、63b是步进马达驱动方式。
60.膨胀阀14a、14b、63a、63b分别具有接头主体70、针阀80以及驱动部85。
61.接头主体70具有大致圆柱状的主干部71、从该主干部71的端面(图2的上端面)突出的阳螺纹部72。在主干部71形成有第一孔73和第二孔74。
62.第一孔73形成于与针阀80的前端相对的位置。第一孔73位于针阀80的移动方向前方。在第一孔73插通有筒状的阀座75。阀座75保持在第一孔73的内部。在阀座75处,连通路76沿轴向贯穿。连通路76的内径朝向针阀80变小。
63.第二孔74在主干部71的内部沿径向延伸。第二孔74以与第一孔73正交的方式延伸。第一孔73的里侧部分构成能够供针阀80移动的空间。
64.在主干部71的处于阀座75一侧的端面(下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77。第一连接管77与阀座75的连通路76连通。第二连接管78与第二孔74连通。第一连接管77与第二连接管78大致正交。在膨胀阀14a、14b、63a、63b中,第一连接管77的内部流路以及连通路76构成第一流路81。在膨胀阀14a、14b、63a、63b中,第二连接管78的内部流路以及第二孔74构成第二流路82。
65.针阀80是调节膨胀阀14a、14b、63a、63b的开度的阀芯。针阀80沿主干部71的轴向延伸。针阀80形成为棒状、进一步说是细长的圆筒状。针阀80具有与阀座75、进一步说是第一流路81相对的顶端部80a。顶端部80a是外径朝向前端变小的尖细形状。
66.驱动部85设置在主干部71的阳螺纹部72周围。驱动部85具有线圈部86、转子87以及连接构件88。线圈部86是配置在转子87周围的绕组。转子87形成为筒状,在线圈部86的内部被支承为能够旋转。连结构件88形成为筒状,固定于转子87的内周面。在连结构件88的轴心部保持有针阀80。在连结构件88的内周面形成有与阳螺纹部72对应的阴螺纹部。
67.根据线圈部86的通电状态,转子87以及连结构件88被驱动成沿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旋转。当转子87沿正转方向旋转时,连结构件88向紧固方向旋转,针阀80在第一孔71侧被推出。当转子87沿反转方向旋转时,连结构件88向紧固的相反方向旋转,针阀80从第一孔73
侧被拉回。
68.如上所述那样,驱动部85使针阀80沿其轴向移动。具体而言,驱动部85使针阀80例如在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69.第一位置与图2的(a)所示的关闭位置对应。当针阀80处于关闭位置时,针阀80的顶端部80a与阀座75接触,连通路76被顶端部80a关闭。在该状态下,第一流路81与第二流路82被切断。
70.第二位置与图2的(b)所示的打开位置对应。当针阀80处于打开位置时,针阀80的顶端部80a与阀座75分离,连通路76打开。其结果是,第一流路81与第二流路82连通。在膨胀阀14a、14b、63a、63b中,根据顶端部80a与阀座75的间隔,膨胀阀14a、14b、63a、63b的减压量被调节。
71.<室内并联回路>在图1所示的室内并联回路ip中,室内第一管i1与室内第二管i2彼此并联地连接。室内第一管i1是第一高压流路,供高压制冷剂流动。室内第二管i2是第二高压流路,供高压制冷剂流动。在室内第一管i1中,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连接有第一室内膨胀阀63a、第八止回阀cv8。在室内第二管i2中,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连接有第二室内膨胀阀63b、第九止回阀cv9。第八止回阀cv8以及第九止回阀cv9是限制对应的室内膨胀阀63a、63b的制冷剂的流动的限制机构。
72.室内第一管i1构成为供高压制冷剂在第一室内膨胀阀63a中始终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第一室内膨胀阀63a的第二流路82与室内第一管i1的上游侧对应。第一室内膨胀阀63a的第一流路81与室内第二管i2的下游侧对应。
73.室内第二管i2构成为供高压制冷剂在第二室内膨胀阀63b中始终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第二室内膨胀阀63b的第二流路82与室内第二管i2的上游侧对应。第二室内膨胀阀63b的第一流路81与室内第二管i2的下游侧对应。
74.室内并联回路ip构成为室内第一管i1的制冷剂的流动与室内第二管i2的制冷剂的流动是彼此反向的。室内并联回路ip构成为高压制冷剂在第一冷冻循环中在室内第一管i1中流动。室内并联回路ip构成为高压制冷剂在第二冷冻循环中在室内第二管i2中流动。第一冷冻循环是将室外热交换器13设为放热器且将室内热交换器64设为蒸发器的冷冻循环。第二冷冻循环是将室内热交换器64设为放热器且将室外热交换器13设为蒸发器的冷冻循环。
75.<室外并联回路>在室外并联回路op中,室外第二管o2与室外第三管o3彼此并联连接。室外第二管o2是第一高压流路,供高压制冷剂流动。室外第三管o3是第二高压流路,供高压制冷剂流动。在室外第二管o2中,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连接有第一室外膨胀阀14a、第四止回阀cv4。在室外第三管o3中,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连接有第二室外膨胀阀14b、第五止回阀cv5。第四止回阀cv4以及第五止回阀cv5是限制对应的室外膨胀阀14a、14b的制冷剂的流动的限制机构。
76.室外第二管o2构成为供高压制冷剂在第一室外膨胀阀14a中始终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第一室外膨胀阀14a的第二流路82与室内第二管o2的上游侧对应。第一室外膨胀阀14a的第一流路81与室外第二管o2的下游侧对应。
77.室外第三管o3构成为供高压制冷剂在第二室外膨胀阀14b中始终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第二室内膨胀阀63b的第二流路82与室外第三管o3的上游侧对应。第二室内膨胀阀63b的第一流路81与室外第三管o3的下游侧对应。
78.室外并联回路op构成为室外第二管o2的制冷剂的流动与室外第三管o3的制冷剂的流动是彼此反向的。室外并联回路op构成为高压制冷剂在第一冷冻循环中在室外第二管o2中流动。室外并联回路op构成为高压制冷剂在第二冷冻循环中在室外第三管o3中流动。
79.‑
运转动作

对冷冻装置1的运转动作进行详细说明。冷冻装置1的运转包括冷却设备运转、制冷运转、制冷/冷却设备运转、制热运转、制热/冷却设备运转、制热/冷却设备热回收运转、制热/冷却设备余热运转、以及除霜运转。
80.在冷却设备运转下,冷却设备单元50运转,室内单元60停止。在制冷运转下,冷却设备单元50停止,室内单元60进行制冷。在制冷/冷却设备运转下,冷却设备单元50运转,室内单元60进行制冷。在制热运转下,冷却设备单元50停止,室内单元60进行制热。在制热/冷却设备运转、制热/冷却设备热回收运转以及制热/冷却设备余热运转中的任意一者下,冷却设备单元50运转,室内单元60进行制热。在除霜运转下,进行使室外热交换器13的表面的霜融化的动作。
81.制热/冷却设备运转在室内单元60所需的制热能力较大的条件下执行。制热/冷却设备余热运转在室内单元60所需的制热能力较小的条件下执行。制热/冷却设备热回收运转在室内单元60所需的制热能力在制热/冷却设备运转之间的条件下(在冷却设备与制热均衡的条件下)执行。
82.<冷却设备运转>在图3所示的冷却设备运转下,第一三通阀tv1处于第二状态,第二三通阀tv2处于第一状态。第一室外膨胀阀14a以规定开度打开,冷却设备膨胀阀53的开度通过过热度控制被调节,第一室内膨胀阀63a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减压阀40的开度被适当调节。室外风扇12以及库内风扇52运转,室内风扇62停止。第一压缩机21以及第二压缩机22运转,第三压缩机23停止。在冷却设备运转下进行下述冷冻循环:在压缩部c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放热,并且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中蒸发。
83.如图3所示,在第二压缩机22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中间冷却器17中被冷却后,被吸入第一压缩机21。在第一压缩机2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放热。
84.放热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第二管o2中流动。在室外第二管o2中,高压制冷剂流过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一室外膨胀阀14a。此时,如图2的(b)所示,高压制冷剂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然后,高压制冷剂流过第四止回阀cv4。
85.接着,制冷剂流过储罐15,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被冷却。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冷却后的制冷剂在冷却设备膨胀阀53中减压后,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中蒸发。其结果是,库内空气被冷却。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吸入第二压缩机22,被再次压缩。
86.〈制冷运转〉在图4所示的制冷运转下,第一三通阀tv1处于第二状态,第二三通阀tv2处于第一状态。第一室外膨胀阀14a以规定开度打开,冷却设备膨胀阀53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第一室内膨胀阀63a的开度通过过热度控制被调节,减压阀40的开度被适当调节。室外风扇12以及
室内风扇62运转,库内风扇52停止。第一压缩机21以及第三压缩机23运转,第二压缩机22停止。在制冷运转下进行下述冷冻循环(第一冷冻循环):在压缩部c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放热,并且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蒸发。
87.如图4所示,在第三压缩机23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中间冷却器17中被冷却后,被吸入第一压缩机21。在第一压缩机2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放热。
88.放热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第二管o2中流动。在室外第二管o2中,高压制冷剂流过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一室外膨胀阀14a。此时,高压制冷剂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然后,高压制冷剂流过第四止回阀cv4。
89.接着,制冷剂流过储罐15,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被冷却。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冷却后的制冷剂在室内第一管i1中流动。在室内第一管i1中,高压制冷剂在第一室内膨胀阀63a中减压。此时,高压制冷剂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然后,高压制冷剂流过第八止回阀cv8。
90.接着,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蒸发。其结果是,室内空气被冷却。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吸入第三压缩机23并再次被压缩。
91.<制冷/冷却设备运转>在图5所示的制冷/冷却设备运转下,第一三通阀tv1处于第二状态,第二三通阀tv2处于第一状态。第一室外膨胀阀14a以规定开度打开,冷却设备膨胀阀53以及第一室内膨胀阀63a的各开度通过过热度控制被调节,减压阀40的开度被适当调节。室外风扇12、库内风扇52以及室内风扇62运转。第一压缩机21、第二压缩机22以及第三压缩机23运转。在制冷/冷却设备运转下进行下述冷冻循环(第一冷冻循环):在压缩部c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放热,并且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以及室内热交换器64中蒸发。
92.如图5所示,分别在第二压缩机22以及第三压缩机23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中间冷却器17中冷却后,被吸入第一压缩机21。在第一压缩机2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放热。
93.放热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第二管o2中流动。在室外第二管o2中,高压制冷剂流过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一室外膨胀阀14a。此时,高压制冷剂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然后,高压制冷剂流过第四止回阀cv4。
94.接着,制冷剂流过储罐15,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被冷却。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冷却后的制冷剂向冷却设备单元50和室内单元60分流。在冷却设备膨胀阀53中减压后的制冷剂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中蒸发。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中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吸入第二压缩机22并再次被压缩。
95.被送至室内单元60的制冷剂在室内第一管i1中流动。在室内第一管i1中,高压制冷剂在第一室内膨胀阀63a中减压。此时,高压制冷剂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然后,高压制冷剂流过第八止回阀cv8。
96.接着,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蒸发。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吸入第三压缩机23并再次被压缩。
97.〈制热运转〉在图6所示的制热运转下,第一三通阀tv1处于第一状态,第二三通阀tv2处于第二状态。第二室内膨胀阀63b以规定开度打开,冷却设备膨胀阀53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第二室
外膨胀阀14b的开度通过过热度控制被调节,减压阀40的开度被适当调节。室外风扇12以及室内风扇62运转,库内风扇52停止。第一压缩机21以及第三压缩机23运转,第二压缩机22停止。在制热运转下进行下述冷冻循环(第二冷冻循环):在压缩部c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放热,并且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蒸发。
98.如图6所示,在第三压缩机23中压缩后的制冷剂被吸入第一压缩机21。在第一压缩机2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放热。其结果是,室内空气被加热。
99.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放热后的制冷剂在室内第二管i2中流动。在室内第二管i2中,高压制冷剂流过第二室内膨胀阀63b。此时,高压制冷剂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然后,高压制冷剂流过第九止回阀cv9。
100.接着,制冷剂流过储罐15,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被冷却。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冷却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第三管o3中流动。在室外第三管o3中,高压制冷剂流过第二室外膨胀阀14b。此时,高压制冷剂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然后,高压制冷剂流过第五止回阀cv5。
101.接着,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蒸发。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吸入第三压缩机23并再次被压缩。
102.<制热/冷却设备运转>在图7所示的制热/冷却设备运转下,第一三通阀tv1被设置成第一状态,第二三通阀tv2被设置成第二状态。第二室内膨胀阀63b以规定开度打开,冷却设备膨胀阀53以及第二室外膨胀阀14b的开度通过过热度控制被调节,减压阀40的开度被适当调节。室外风扇12、库内风扇52以及室内风扇62运转。第一压缩机21、第二压缩机22以及第三压缩机23运转。在制热/冷却设备运转下进行下述冷冻循环(第二冷冻循环):在压缩部c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放热,并且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以及室外热交换器13中蒸发。
103.如图7所示,分别在第二压缩机22以及第三压缩机23中压缩后的制冷剂被吸入第一压缩机21。在第一压缩机2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放热。其结果是,室内空气被加热。
104.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放热后的制冷剂在室内第二管i2中流动。在室内第二管i2中,高压制冷剂流过第二室内膨胀阀63b。此时,高压制冷剂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然后,高压制冷剂流过第九止回阀cv9。
105.接着,制冷剂流过储罐15,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被冷却。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冷却后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在室外第三管o3中流动。在室外第三管o3中,高压制冷剂流过第二室外膨胀阀14b。此时,高压制冷剂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然后,高压制冷剂流过第五止回阀cv5。
106.接着,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蒸发。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吸入第三压缩机23并再次被压缩。
107.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冷却后的制冷剂的剩余部分在冷却设备膨胀阀53中减压后,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中蒸发。其结果是,库内空气被冷却。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中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吸入第二压缩机22并再次被压缩。
108.<制热/冷却设备热回收运转>在图8所示的制热/冷却设备热回收运转下,第一三通阀tv1处于第一状态,第二三
通阀tv2处于第二状态。第二室内膨胀阀63b以规定开度打开,第二室外膨胀阀14b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冷却设备膨胀阀53的开度通过过热度控制被调节,减压阀40的开度被适当调节。室内风扇62以及库内风扇52运转,室外风扇12停止。第一压缩机21以及第二压缩机22运转,第三压缩机23停止。在制热/冷却设备热回收运转下进行下述冷冻循环:在压缩部c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放热,并且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中蒸发,室外热交换器13实质上停止。
109.如图8所示,在第二压缩机22中压缩后的制冷剂被吸入第一压缩机21。在第一压缩机2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放热。其结果是,室内空气被加热。
110.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放热后的制冷剂在室内第二管i2中流动。在室内第二管i2中,高压制冷剂流过第二室内膨胀阀63b。此时,高压制冷剂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然后,高压制冷剂流过第九止回阀cv9。
111.接着,制冷剂流过储罐15,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被冷却。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冷却后的制冷剂在冷却设备膨胀阀53中减压后,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中蒸发。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中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吸入第二压缩机22并再次被压缩。
112.<制热/冷却设备余热运转>如图9所示,在制热/冷却设备余热运转下,第一三通阀tv1处于第一状态,第二三通阀tv2处于第一状态。第二室内膨胀阀63b以及第一室外膨胀阀14a以规定开度打开,冷却设备膨胀阀53的开度通过过热度控制被调节,减压阀40的开度被适当调节。室外风扇12、库内风扇52以及室内风扇62运转。第一压缩机21以及第二压缩机22运转,第三压缩机23停止。在制热/冷却设备余热运转下进行下述冷冻循环:在压缩部c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64以及室外热交换器13中放热,并且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中蒸发。
113.如图9所示,在第二压缩机22中压缩后的制冷剂被吸入第一压缩机21。在第一压缩机2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放热。
114.放热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第二管o2中流动。在室外第二管o2中,高压制冷剂流过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一室外膨胀阀14a。此时,高压制冷剂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然后,高压制冷剂流过第四止回阀cv4。
115.在第一压缩机2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的剩余部分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放热。其结果是,室内空气被加热。
116.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放热后的制冷剂在室内第二管i2中流动。在室内第二管i2中,高压制冷剂流过第二室内膨胀阀63b。此时,高压制冷剂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然后,高压制冷剂流过第九止回阀cv9。
117.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放热后的制冷剂与在室内热交换器64中放热后的制冷剂汇合后,流过储罐15,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冷却。在冷却热交换器16中冷却后的制冷剂在冷却设备膨胀阀53中减压后,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中蒸发。其结果是,库内空气被冷却。在冷却设备热交换器54中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吸入第二压缩机22并再次被压缩。
118.<除霜运转>在除霜运转下进行与图4所示的制冷运转相同的动作。在除霜运转中,在第二压缩机21以及第一压缩机2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放热。其结果是,室外热交换器13的表面的霜从内部被加热。用于室外热交换器13的除霜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64
中蒸发后,被吸入第二压缩机22并再次被压缩。
119.‑
阀机构的技术问题

在冷冻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6中,进行将制冷剂压缩至临界压力以上的冷冻循环。因此,在室内膨胀阀14a、14b、63a、63b以及室外膨胀阀14a、14b、63a、63b中,临界压力以上的高压制冷剂流过其内部。当高压制冷剂在这些膨胀阀14a、14b、63a、63b中如图2所示的那样依次在第一流路81、第二流路82中流动时,高压制冷剂的压力作用于针阀80的顶端部95b。在该压力的作用下,顶端部95b朝打开方向(图2的上方)被向上推,膨胀阀14a、14b、63a、63b可能发生故障。
120.‑
高压流路的作用

考虑到上述技术问题,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1中,高压制冷剂在各膨胀阀14a、14b、63a、63b中始终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
121.在制冷运转、制冷/冷却设备运转以及除霜运转下,进行上述第一冷冻循环。在第一冷冻循环中,高压制冷剂在室外并联回路op的室外第二管o2中流动。室外第三管o3由于被第五止回阀cv5关闭,因此,没有高压制冷剂流动。
122.在室外第二管o2中,第一室外膨胀阀14a的第二流路82位于上游侧,第一流路81位于下游侧。因此,高压制冷剂在第一室外膨胀阀14a中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
123.在第一冷冻循环中,高压制冷剂在室内并联回路ip的室内第一管i1中流动。室内第二管i2由于被第九止回阀cv9关闭,因此,没有高压制冷剂流动。在室内第一管i1中,第一室内膨胀阀63a的第二流路82位于上游侧,第一流路81位于下游侧。因此,高压制冷剂在第一室内膨胀阀63a中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
124.如上所述,在第一冷冻循环中,在第一室外膨胀阀14a以及第一室内膨胀阀63a中,高压制冷剂未按照第一流路81、第二流路82的顺序流动。因此,能够避免高压制冷剂的压力作用于会将针阀80的顶端部95b向上推的方向,能够防止第一室外膨胀阀14a以及第一室内膨胀阀63a的故障。
125.在制热运转以及制热/冷却设备运转下,进行第二冷冻循环。在第二冷冻循环中,高压制冷剂在室内并联回路ip的室内第二管i2中流动。室内第一管i1由于被第八止回阀cv8关闭,因此,没有高压制冷剂流动。
126.在室内第二管i2中,第二室内膨胀阀63b的第二流路82位于上游侧,第一流路81位于下游侧。因此,高压制冷剂在第二室内膨胀阀63b中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
127.在第二冷冻循环中,高压制冷剂在室外并联回路op的室外第三管o3中流动。室外第二管o2由于被第四止回阀cv4关闭,因此,没有高压制冷剂流动。
128.在室外第三管o3中,第二室外膨胀阀14b的第二流路82位于上游侧,第一流路81位于下游侧。因此,高压制冷剂在第二室外膨胀阀14b中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
129.如上所述,在第二冷冻循环中,在第二室外膨胀阀14b以及第二室内膨胀阀63b中,高压制冷剂未按照第一流路81、第二流路82的顺序流动。因此,能够避免高压制冷剂的压力作用于会将针阀80的顶端部95b向上推的方向,能够防止第二室外膨胀阀14b以及第二室内
膨胀阀63b的故障。
130.在图8所示的制热/冷却设备热回收运转下,高压制冷剂在室内第二管i2中流动。因此,在该运转下,高压制冷剂在第二室内膨胀阀63b中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
131.在图9所示的制热/冷却设备余热运转下,高压制冷剂在室内第二管i2以及室外第二管o2中流动。因此,在该运转下,高压制冷剂在第二室内膨胀阀63b以及第一室外膨胀阀14a中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
132.‑
实施方式的效果

实施方式以下述方式构成:冷冻装置用单元(室外单元10以及室内单元60)设置于冷冻装置1,所述冷冻装置1包括压缩部c、利用热交换器64以及热源热交换器13,并且,所述冷冻装置1包括制冷剂回路6,所述制冷剂回路6进行制冷剂的压力达到临界压力以上的冷冻循环,其中,所述冷冻装置用单元包括供制冷剂回路6的高压制冷剂流动的高压流路i1、i2、o2、o3以及与所述高压流路i1、i2、o2、o3、48连接的膨胀阀14a、14b、63a、63b,膨胀阀14a、14b、63a、63b具有针阀80、第一流路81、驱动部85以及第二流路82,所述第一流路81形成于与针阀80的顶端部80a相对的位置,所述驱动部85使针阀8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针阀80的顶端部80a将第一流路81关闭,在所述第二位置,针阀80的顶端部80a将第一流路81打开,当针阀8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流路82与第一流路81连通,高压流路i1、i2、o2、o3构成为高压制冷剂在膨胀阀14a、14b、63a、63b中始终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
133.在该结构中,能够可靠地避免高压制冷剂以朝打开侧向上推针阀80的顶端部80a的方式作用于该顶端部80a。因此,能够避免膨胀阀14a、14b、63a、63b的故障,能够确保冷冻装置1的可靠性。
134.在实施方式中,具有止回阀cv4、cv5、cv8、cv9(限制机构),所述止回阀cv4、cv5、cv8、cv9允许制冷剂在膨胀阀14a、14b、63a、63b中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禁止制冷剂按照第一流路81、第二流路82的顺序流动。
135.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可靠地避免制冷剂在膨胀阀14a、14b、63a、63b中按照第一流路81、第二流路82的顺序流动。
136.在实施方式中,以下述方式构成:制冷剂回路6构成为切换地进行第一冷冻循环和第二冷冻循环,在所述第一冷冻循环中,将室外热交换器(13)设为放热器,将室内热交换器64设为蒸发器,在所述第二冷冻循环中,将室内热交换器64设为放热器,将室外热交换器13设为蒸发器,制冷剂回路6具有并联回路ip、op,所述并联回路ip、op由第一高压流路i1、o2与第二高压流路i2、o3并联连接而成,在第一高压流路i1、o2以及第二高压流路i2、o3分别连接有膨胀阀14a、14b、63a、63b以及止回阀cv4、cv5、cv8、cv9(限制机构),并联回路ip、op构成为第一高压流路i1、o2的制冷剂的流动与第二高压流路i2、o3的制冷剂的流动彼此反向。
137.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可靠地避免在第一冷冻循环以及第二冷冻循环中,制冷剂在各膨胀阀14a、14b、63a、63b中按照第一流路81、第二流路82的顺序流动。因此,能够提高切换地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冷冻装置1的可靠性。
138.‑
变形例1

在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6连接有均压管48。均压管48的流入端与第一压缩机21的第一排出管21b连接。均压管48的流出端与第二压缩机22的第二吸入管22a连接。均压管48是供高压制冷剂流动的高压流路。变形例的室外单元10是具有高压流路48的热源单元。
139.在均压管48中,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连接有电磁开闭阀90、第十止回阀cv10。电磁开闭阀90是阀机构。第十止回阀cv10是限制机构。第十止回阀cv10以使高压制冷剂在电磁开闭阀90中始终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的方式限制制冷剂的流动。
140.图11中示出了电磁开闭阀90的概略结构。本例的电磁开闭阀90是直动式电磁开闭阀。电磁开闭阀90具有主体部91、收纳部92、柱塞95以及驱动部85。主体部91形成为沿轴向延伸的大致筒状。在主体部91的轴向的一端(图11的右端)形成有第一流路81。在轴向的另一端(图11的左端)形成有第二流路82。
141.第一流路81包括第一主流路81a和第一连通路81b。第一主流路81a沿主体部91的轴向延伸。在第一主流路81a的流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77。第一连通路81b从第一主流路81a的流入端向柱塞95侧延伸。第一连通路81b的流入端与收纳部92的内部空间93连通。第一连通路81b形成于与柱塞95的顶端部95b相对的位置。第一连通路81b位于柱塞95的顶端部95b的移动方向前方。因此,第一连通路81b通过柱塞95打开、关闭。
142.第二流路82包括第二主流路82a和第二连通路82b。第二主流路82a沿主体部91的轴向延伸。在第二主流路82a的流入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78。第二连通路82b从第二主流路82a的流出端向柱塞95侧延伸。第二连通路82b的流出端与收纳部92的内部空间93连通。沿柱塞95的轴向观察时,第二连通路82b位于与柱塞95的顶端部95b不重合的位置。因此,第二连通路82b未被柱塞95打开、关闭,始终与收纳部92的内部空间93连通。
143.收容部92形成为在与主体部91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在收纳部92形成有内部空间93。在收纳部92的内部,柱塞95被收纳成能够沿其轴向移动。
144.柱塞95由铁芯构成。柱塞95具有柱状的主体95a、外径比主体95a大的顶端部95b。顶端部95b的轴心与第二连通路82b的轴心一致。
145.驱动部85具有线圈96、金属制的弹簧97。线圈96在通电的作用下使电磁力作用至柱塞95。在弹簧97的内部插入有柱塞95的主体95a。弹簧97位于顶端部95b与收纳部92之间。弹簧97向第一连通路81b侧对柱塞95进行施力。
146.驱动部85使柱塞95在第一位置(图11的(a)所示的关闭位置)与第二位置(图11的(b)所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具体而言,例如,当线圈96处于非通电状态时,柱塞95在弹簧97的作用下被施力至第一位置。由此,第一连通路81b被柱塞95的顶端部95b封闭,第一流路81与第二流路82被切断。当线圈96处于通电状态时,柱塞95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被吸引,柱塞95的顶端部95b与连通路76分离。由此,第一连通路81b打开,第一流路81与第二流路82被切断。
147.变形例的均压管48构成为供高压制冷剂在电磁开闭阀90中始终按照第二流路82、第一流路81的顺序流动。因此,在变形例中,也能够避免高压制冷剂的压力向将柱塞95朝开放侧向上推的方向作用。因此,能够避免由于柱塞95被推至开放位置侧而引起电磁开闭阀90故障。此外,能够可靠地抑制处于关闭状态的电磁开闭阀90的柱塞95被提起,能够可靠地避免高压制冷剂流过处于关闭状态的电磁开闭阀90。
148.另外,在本例的电磁开闭阀90中,第一连接管77与第二连接管78配置在同轴上。不过,电磁开闭阀90也可与上述膨胀阀14a、14b、63a、63b相同地是第一连接管77与第二连接管78正交的结构。
149.《其他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1是具有室内单元60和冷却设备单元50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可以是具有多个室内单元的多联式,也可以是具有一台室内单元和一台室外单元的成对式。空调装置也可以是在至少一个室内单元中进行制冷运转且在其他室内单元中进行制热运转的方式。
150.此外,作为冷却设备单元50的替代,也可采用对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热藏库。在热藏库的内部设置有对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热交换器。在冷冻装置1中进行下述运转: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4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的同时,通过加热热交换器对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151.也可仅在室内单元60和室外单元10中的一者设置高压流路。
152.膨胀阀也可以是感温式膨胀阀。电子膨胀阀也可以是线性电磁驱动式、脉冲电磁驱动式、双金属式等。
153.压缩部c也可以是具有马达、与该马达连结的一根驱动轴、与该驱动轴连结的两个以上的压缩机构的多段型压缩机。
154.利用热交换器也可不必是空气热交换器。也可将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64设为与水或其他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该结构中,通过将热交换器设为蒸发器,能够对水或其他热介质进行冷却。或者,通过将热交换器设为放热器,能够对水或其他热介质进行加热。
155.以上,对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形式和细节的各种变更。此外,只要不损害本公开的对象的功能,则以上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可以进行适当组合及替换。以上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
”…
的记载用于对带有这些记载的语句进行区分,并非是对该语句的数量、顺序进行限定。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156.如上述说明的那样,本公开对于冷冻装置用单元、热源单元、利用单元以及冷冻装置而言是有用的。(符号说明)
157.1冷冻装置6制冷剂回路10室外单元(热源单元、冷冻装置用单元)13室外热交换器(热源热交换器)14a第一室外膨胀阀(膨胀阀、阀机构)14b第二室外膨胀阀(膨胀阀、阀机构)48均压管(高压流路)60室内单元(利用单元、冷冻装置用单元)63a第一室内膨胀阀(膨胀阀、阀机构)
63b第二室内膨胀阀(膨胀阀、阀机构)64室内热交换器(利用热交换器)80针阀(阀芯)80a顶端部81第一流路82第二流路85驱动部95柱塞95b顶端部cv4第四止回阀(限制机构)cv5第五止回阀(限制机构)cv8第八止回阀(限制机构)cv9第九止回阀(限制机构)cv10止回阀ip室内并联回路(并联回路)i1室内第一管(第一高压流路)i2室内第二管(第二高压流路)op室外并联回路(并联回路)o2室外第二管(第一高压流路)o3室外第三管(第二高压流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