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2442发布日期:2021-11-06 04:4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保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2.日常生活中,放置在冰箱冷冻室内的食品,从冰箱内取出需要进行很长时间的解冻,才可以进行烹饪,整个解冻过程等待的时间,让人感觉很漫长;尤其是对于上班族来说,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冷冻食物的解冻,经常上班前将冷冻的食物拿出解冻,但经常会出现下班后食物解冻、并暴露在常温中数小时,导致食物不新鲜或变质等。
3.然而,通过加热装置来解冻食物,一般需要较长的解冻时间,且解冻时间和温度不易掌握,容易造成食物的水分蒸发和汁液流失,使食物的质量受到损失;通过微波装置来解冻食物,速度快、效率高,所以食物的营养成分损失很低,但是由于微波对水和冰的穿透和吸收有差别,且食物的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已融化的区域吸收的能量多,易产生解冻不均匀和局部过热的问题,导致食物的解冻效率低,而且微波装置内的电磁波容易泄漏,泄漏的电磁波与制冷装置的制冷剂相接触容易导致爆炸,会给用户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射频解冻技术相较于其他解冻技术,具有解冻速率快、穿透深度大、加热均匀等优点,已逐渐受到业界的重视。
4.在申请号为cn201820771785.6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解冻腔室及射频解冻装置,采用lc振荡器,其使用金属柱作为电感部件,金属板作为电容部件,但在电感值、电容值均固定不可调时,由于解冻时解冻食物的介电常数变化,不同食物不同重量的介电参数也不一样,lc振荡器很难形成振荡,导致解冻效果差,时间长。而在申请号为cn201910511180.2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可调电容、射频解冻设备及其解冻方法,但其采用了电机驱动第一金属片结构、第二金属片结构,导致解冻设备仍然存在结构复杂、产生噪音、寿命短、占用空间大、控制精度低以及对不同种类不同重量的食物解冻有难度等缺点。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射频解冻设备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使用,还存在占用空间大,成本高,客户使用率低等缺点。
5.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射频解冻模块的最大问题是电磁波的屏蔽,因为电磁波有泄漏再碰上压缩制冷系统制冷剂万一泄漏会有造成爆炸的危险,且现有的技术把电源功放等一些放到了冰箱的压机仓内,会有爆炸的危险。因此,如何最大程度上使射频模块隔离制冷系统或进一步远离制冷系统是很关键的问题,且射频模块工作和对食材进行解冻过程中的散热问题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射频发生模块、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主控板盒内,射频电源和整机电源设置在所述冰箱顶部,本技术通过将射频发生模块和控制系统集成到主控板盒中,利用主控板盒具有较好的密闭和隔离性能,屏蔽射频发生模块所产生的电磁波,同时本技术将发热最大的解冻模块电源设置于冰箱顶部,一方面最大程
度上使射频发生装置隔离制冷系统,另一方面,还解决了射频电源工作过程中的散热问题。
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所述射频发生模块和所述控制系统,本技术通过将所述射频发生模块和所述控制系统集成到所述主控板盒中,利用所述主控板盒具有较好的密闭和隔离性能,屏蔽射频发生模块所产生的电磁波。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所述射频电源和所述整机电源,本技术将发热最大的解冻模块电源设置于冰箱顶部,一方面最大程度上使射频发生装置隔离制冷系统,另一方面,还解决了射频电源工作过程中的散热问题。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第一腔室,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壳体顶部增加第一腔室将所述射频发生模块与所述制冷系统隔离,本技术的所述射频电源和所述整机电源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部,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远离和隔离压缩制冷系统,另一方面是不占用解冻腔室内部及其附近的空间。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所述屏蔽罩,本技术的所述射频电源和所述整机电源设置在所述屏蔽罩内部,避免了电磁波有泄漏再碰上压缩制冷系统制冷剂泄漏会有造成爆炸的情况。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所述解冻腔室,本技术的所述解冻腔室为筒体,不是采用抽屉的形式,所以有较好的密闭性,前面板可以打开取放食材。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所述散热风道,且所述散热风道设置于所述食材腔室和所述调谐腔室的两侧壁,本技术通过所述散热风道实现了将所述解冻腔室内的气流的热量交换到所述解冻腔室外部。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所述循环风道,实现了所述食材腔室内的气流与所述调谐腔室内的气流的连通,且所述调谐腔室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本技术的所述循环风道连通了所述壳体外部和所述解冻腔室,且通过所述循环风道引导气流流动,提升了食材的解冻效率。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所述散热风道和所述循环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和所述循环风道相连通,本技术实现了所述食材腔室内的气流的热量交换到所述壳体外部,同时本技术实现了所述壳体外部的气流与所述食材腔室内的气流的连通。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储藏室和解冻腔室,所述解冻腔室相邻于所述储藏室放置,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制冷装置和解冻装置;解冻装置包括射频电源,以及分别电连接于所述射频电源的射频发生模块和控制系统;制冷装置包括电控系统、整机电源和换热系统,所述电控系统设置在冰箱背板上的主控板盒内且电连接于所述整机电源;所述射频发生模块和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主控板盒内,所述射频电源和所述整机电源设置在所述冰箱顶部。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顶部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射频电源和所述整机电源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部。
1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设有屏蔽罩,所述射频电源和所述整机电源设置在所述屏蔽罩内部,所述屏蔽罩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1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盒具有电磁波屏蔽层。
1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冻腔室包括:筒体和解冻舱室门体,其内限定有具有前向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筒体具有电磁波屏蔽层,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前向开口处,用于
开闭所述解冻腔室。
2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内部容纳空间内设置有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将所述筒体划分为前后并列设置的调谐腔室和食材腔室,以及设置于所述食材腔室和所述调谐腔室两侧的散热风道,所述调谐腔室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连通孔,以连通于所述散热风道。
2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谐腔室后壁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循环风道与所述壳体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循环风道内,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位置分别对应设置有风机组件;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循环风道连通。
2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食材腔室由放置板分隔为食材放置空间和电磁发射空间,所述放置板用于放置待解冻食材,且所述放置板配置为可受控地沿所述筒体的进深方向移动,以便于待解冻食材的放置和取出。
2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冻装置还包括调谐器和射频发射装置;所述调谐器设置在所述调谐腔室,且所述调谐器与所述射频发生装置电连接有同轴电缆,所述调谐器用于将所述射频发生装置产生的电磁波转换成预设频率,所述射频发射装置设置于所述电磁发射空间,所述射频发射装置电连接于所述调谐器,用于将转换后的电磁波发射至所述食材放置空间,对待解冻食材进行解冻。
2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射频发射装置的距离为8~12mm,以防止所述放置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与所述射频发射装置产生摩擦。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冰箱的控制原理连接示意图之一;
28.图3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冰箱的控制原理连接示意图之一;
29.图4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冰箱的散热风道和循环风道的示意图。
30.图5是图2中第一腔室的放大示意图;
31.图6是图3中屏蔽罩的放大示意图;
32.图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冰箱的第一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冰箱的解冻腔室的立体示意图;
34.图9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冰箱的解冻腔室门体的立体示意图;
35.图10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冰箱的解冻腔室的筒体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36.图11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冰箱的解冻腔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00、壳体;110、储藏室;120、主控板盒;121、射频发生模块; 122、控制系统;130、第一腔室;140、屏蔽罩;200、射频电源;300、整机电源;400、解冻腔室;410、筒体;420、解冻腔室门体;430、调谐腔室; 431、进风口;432、出风口;433、调谐器;440、食材腔室;441、放置板; 442、食材放置空间;443、电磁发射空间;500、散热材料;600、散热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0.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前侧,后侧和顶部相对于冰箱的前表面,后表面和顶表面定义,前侧为冰箱的前表面,有开门的一侧,后侧为冰箱后表面的一侧,顶部为顶表面的上侧。
4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冰箱,冰箱为矩形形状。
44.冰箱的外观由限定存储空间的储藏室110、解冻腔室400和设置在储藏室 110中的多个门体限定。
45.其中,门体包括位于储藏室110外侧的门体外壳、位于储藏室110内侧的门体内胆、上端盖、下端盖以及位于门体外壳、门体内胆、上端盖、下端盖之间的绝热层;通常地,绝热层由发泡料填充而成。
46.储藏室110具有开口的箱体,储藏室110被竖直分隔成下方的冷冻室以及上方的冷藏室。所隔开的空间中的每一个可具有独立的存储空间。
47.详细地,冷冻室位于在储藏室110的下侧处并且可通过抽屉式冷冻室门选择性地覆盖。冷冻室上方的空间被隔成左侧和右侧以分别形成冷藏室,冷藏室可通过可枢转地安装在冷藏室上的冷藏室门体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
48.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冰箱,其包括:壳体100,壳体 100为近似长方体形状的壳体结构。
49.壳体100为冰箱的外壳,且壳体100用于限制冰箱的外观。
5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内部设置有解冻腔室400、制冷装置、解冻装置和主控板盒120等元件,且所述壳体10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腔室130。
51.如图1和图8

11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冰箱,冰箱包括解冻腔室400,解冻腔室400为筒状结构。
52.解冻腔室400用于解冻待解冻物品。
53.解冻腔室400相邻于储藏室110放置。
5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解冻腔室400包括筒体410和解冻腔室400门体。
55.另外,解冻腔室400的至少部分壁面为金属材质,能够方便的导出热量至循环风道。
56.如图9

11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解冻腔室400,筒体410为筒状结构。
57.筒体410用于放置待解冻物品。
58.筒体410内限定有具有前向开口的容纳空间。
59.另外,筒体410具有电磁波屏蔽层,以屏蔽射频发生模块121所产生的电磁波。
60.如图10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有较好的密闭性,本技术的筒体410不是采用抽屉的形式,而是筒状结构,前面板可以打开取放物品。
61.如图11所示,本技术的筒体410内设置有隔板组件,隔板组件为板状结构。
62.隔板组件用于将筒体410划分为前后并列设置的调谐腔室430和食材腔室440,以及设置于食材腔室440和调谐腔室430两侧的散热风道600。
63.另外,调谐腔室430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连通孔,以连通于散热风道600。
64.如图8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调谐腔室430后壁上开设有进风口431和出风口432,且进风口431和出风口432在壳体100内部形成循环风道与壳体100外部空间连通,循环风道内,进风口431和出风口432 位置分别对应设置有风机组件,散热风道600与循环风道连通。
65.需要说明的是,解冻腔室400的后壁外面或其后壁外面设置的导热件位于循环风道内,循环风道内设置至少一个风机组件用于加速风的循环和促进散热。
6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解冻腔室400,在其门或盖被关闭时,相对于冷藏室、冷冻室、变温室、压机仓、送风风道等都是封闭的,可以避免电磁波的泄漏的同时通过其金属壁传导出热量。
67.如图11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解冻腔室400包括食材腔室440,食材腔室440由放置板441分隔为食材放置空间442和电磁发射空间443。
68.食材腔室440用于存放食材,电磁发射空间443用于发射电磁波。
69.如图11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放置板441用于放置待解冻食材,且放置板441配置为可受控地沿筒体410的进深方向移动,以便于待解冻食材的放置和取出。
70.另外,放置板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至少一个滚轮,筒体410的横向两侧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沿筒体41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分别位于筒体410的横向两侧的滚轮设置为分别沿两个滑槽滚动,以便于筒体 410的抽拉。
71.需要注意的是,放置板441在可受控地沿筒体410的进深方向移动时,可以通过滑轨结构移动,也可以通过滑道结构移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72.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冰箱,其包括: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由电控系统、整机电源300和换热系统组成。
73.制冷装置用于冰箱制冷。
74.制冷装置安装在壳体100内。
75.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冰箱,其包括:解冻装置,解冻装置由射频电源200,以及分别电连接于射频电源200的射频发生模块121、控制系统122、调谐器433和射频发射装置组成。
76.解冻装置用于解冻待解冻物品。
77.解冻装置安装在壳体100内。
78.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解冻装置,其包括:调谐器433。
79.调谐器433用于将射频发生装置产生的电磁波转换成预设频率,
80.调谐器433设置在调谐腔室430内。
81.其中,调谐器433电连接于射频发射装置。
82.如图2

3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解冻装置,其包括:射频发射装置。
83.射频发射装置用于将转换后的电磁波发射至食材放置空间442,对待解冻食材进行解冻。
84.射频发射装置设置于电磁发射空间443。
85.本技术中,调谐器433和射频发射装置的运行原理:调谐器433与射频发生装置电连接有同轴电缆,调谐器433用于将射频发生装置产生的电磁波转换成预设频率,射频发射装置设置于电磁发射空间443,射频发射装置电连接于调谐器433,用于将转换后的电磁波发射至食材放置空间442,对待解冻食材进行解冻。
86.另外,本技术的放置板441的下表面与射频发射装置的距离为8~12mm,以防止放置板441在移动的过程中,与射频发射装置产生摩擦。
87.如图2

3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冰箱,其包括:主控板盒120,主控板盒120为板状结构。
88.主控板盒120用于安装电器元件。
89.主控板盒120设置在冰箱背板上。
90.参照图2

3,本技术中,本技术的电控系统设置在主控板盒120内,且电控系统电连接于整机电源300。
91.另外,本技术的主控板盒120设置有电磁波屏蔽层,可以很好地屏蔽射频发生模块121所产生的电磁波。
92.本技术中,本技术的射频发生模块121和控制系统122设置在主控板盒 120内,本技术通过将射频发生模块121和控制系统122集成到主控板盒120 中,利用主控板盒120具有较好的密闭和隔离性能,屏蔽射频发生模块121 所产生的电磁波。
93.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冰箱,其包括:第一腔室130,第一腔室130形成于壳体100的顶部。
94.第一腔室130内设置有射频电源200和整机电源300。
95.如图5所示,本技术通过在壳体100顶部增加第一腔室130将射频发生模块121与制冷系统隔离,本技术的射频电源200和整机电源300设置在第一腔室130内部,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远离和隔离压缩制冷系统,另一方面是不占用解冻腔室400内部及其附近的空间。
96.本技术中,本技术将发热最大的解冻模块电源设置于冰箱顶部,一方面最大程度上使射频发生装置隔离制冷系统,另一方面,还解决了射频电源200 工作过程中的散热问题。
97.另外,如图7所示,本技术的第一腔室130内填满导热胶等散热材料500,利于其中部件的散热,保证了散热效率。
98.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通过在冰箱顶部安装屏蔽罩140,将射频电源200和整机电源300设置在屏蔽罩140内部,屏蔽罩140形成用于放置射频电源200和整机
电源300的安放空间。
9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屏蔽罩140上开设了多个散热孔,保证了散热效率。
100.另外,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射频解冻过程的原理是利用水分子在不同温度状态下对射频功率的吸收不同。
101.其中,本技术的射频解冻的工作原理:射频电源200为射频发生模块121 供电,由控制系统控制射频电源200的启动时间,当控制系统接收到解冻命令后,向射频电源200发送启动信号,射频电源200启动后,射频发射装置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到调谐器433中,由调谐器433将电磁波调节到预设的频率,再由射频发射装置将预设频率的电磁波发射到食材放置空间442中,电磁波可以穿透食物,使食物内部和外部的温度一致。
102.本技术中,射频发生模块121经调谐器433调谐后的电磁波为40.68hz,也可以是40mhz、40.48mhz、40.68mhz、41mhz或42mhz等,在此对其频率不做具体限定,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可通过实验得到的频率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0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解冻食物的过程为:
104.用户打开解冻腔室400门体,通过开口将冷冻食物放置在食物腔室内部,再闭合解冻腔室400门体门体,打开解冻程序,控制系统122接收到解冻命令后,开启射频电源200,射频电源200为射频发生模块121供电,射频发生模块121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到调频腔室的调频器中,调频器将电磁波调节到预设的频率,且通过射频发生模块121将预设频率的电磁波发射到食物腔室中,在电磁波的作用下,食物腔室内的食物各部位共同升温,达到均匀解冻的效果,经过预设的时间后即可完成解冻。
105.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解冻腔室400的散热过程为:
106.在调频器调频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量,本方案通过循环风道和散热风道制造室内空气气流的循环,使调频腔室内的热量随着散热风道600的循环气流排出至解冻腔室400外部,解冻腔室400外部的热量随着循环的气流排出冰箱,调频腔室气流循环的过程为:室内空气从冰箱进风端进入到循环风道中,再由循环风道进入进风口431,气流通过调频器再由出风口432流回循环风道,由冰箱的出风端排出冰箱,由此完成调频腔室的散热。
107.在食物解冻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本方案通过循环风道和散风道600 制造室内空气气流的循环,使食物腔室内的热量随着循环的气流排出冰箱,食物腔室气流循环的过程为:室内空气从冰箱的进风端进入到循环风道中,再由循环风道进入进风口431,气流流经散热风道600再由出风口432进入循环风道,从冰箱的出风端排出,整个过程气流的流向由风机组件驱动,由此完成食物腔室的散热。
108.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构思,由于本技术将射频发生模块、控制系统设置在主控板盒内,射频电源和整机电源设置在冰箱顶部,所以本技术通过将射频发生模块和控制系统集成到主控板盒中,利用主控板盒具有较好的密闭和隔离性能,屏蔽射频发生模块所产生的电磁波,同时本技术将发热最大的解冻模块电源设置于冰箱顶部,一方面最大程度上使射频发生装置隔离制冷系统,另一方面,还解决了射频电源工作过程中的散热问题。
109.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构思,本技术通过将射频发生模块和控制系统集成到主控板盒中,利用主控板盒具有较好的密闭和隔离性能,屏蔽射频发生模块所产生的电磁波。
110.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构思,本技术将发热最大的解冻模块电源设置于冰箱顶部,一
方面最大程度上使射频发生装置隔离制冷系统,另一方面,还解决了射频电源工作过程中的散热问题。
111.根据本技术的第四构思,由于本技术增设了第一腔室,所以本技术通过在壳体顶部增加第一腔室将射频发生模块与制冷系统隔离,本技术的射频电源和整机电源设置在第一腔室内部,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远离和隔离压缩制冷系统,另一方面是不占用解冻腔室内部及其附近的空间。
112.根据本技术的第五构思,由于本技术增设了屏蔽罩,所以本技术的射频电源和整机电源设置在屏蔽罩内部,避免了电磁波有泄漏再碰上压缩制冷系统制冷剂泄漏会有造成爆炸的情况。
113.根据本技术的第六构思,由于本技术的解冻舱室为筒体,不是采用抽屉的形式,所以有较好的密闭性,前面板可以打开取放食材。
114.根据本技术的第七构思,由于本技术增设了散热风道,且散热风道设置于食材腔室和调谐腔室的两侧壁,所以本技术通过散热风道实现了将解冻腔室内的气流的热量交换到解冻腔室外部。
115.根据本技术的第八构思,由于本技术增设了循环风道,实现了食材腔室内的气流与调谐腔室内的气流的连通,且调谐腔室的后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以本技术的循环风道连通了壳体外部和解冻腔室,且通过循环风道引导气流流动,提升了食材的解冻效率。
116.根据本技术的第九构思,由于本技术改进了散热风道和循环风道,散热风道和循环风道相连通,所以本技术实现了食材腔室内的气流的热量交换到壳体外部,同时本技术实现了壳体外部的气流与食材腔室内的气流的连通。
117.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1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