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龙虾加工的高效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9540发布日期:2021-12-25 02:3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小龙虾加工的高效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小龙虾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小龙虾加工的高效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
3.在对小龙虾的加工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冷却装置对小龙虾进行冷却,现有的冷却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冷却池、冷却池内且沿前后向设置的冷却输送带、冷却池左侧或右侧的制冷池和制冷池中的冷却盘管等,冷却池的前部与后部分别与制冷池的前部与后部连通形成循环冷却结构,小龙虾由冷却输送带向后输送并浸泡在冷水中。
4.申请人在采用前述结构对小龙虾进行冷却时发现,现有装置的冷却效果不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将小龙虾降温至规定温度,影响生产效率;另外,现有技术中,还可能出现小龙虾的表面温度减低至预定温度,而其中心处温度仍然较高,不便于后续冷冻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小龙虾加工的高效冷却装置,该装置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且冷却速度更快(通常仅需要8分钟以内,而现有技术需要10分钟以上)。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小龙虾加工的高效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冷却池1、冷却池1内且沿前后向设置的冷却输送带2、冷却池1左侧的制冷池3和制冷池3中的冷却盘管4;所述制冷池3的前部与冷却池1的前部连通且其后部设有与其连通的过滤箱5,所述冷却池1上且位于冷却输送带2的正上方前后并排设有多根第一喷淋管6,所述第一喷淋管6的下侧设有喷淋孔且其通过带喷淋泵7的管路与过滤箱5连接;所述冷却输送带2的正下方前后并排设有多根鼓泡管8,所述鼓泡管8的上侧设有鼓气孔且其通过管路与第一鼓风机9连接。
7.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鼓泡管8的左端封闭且其右端与总气管10连接,所述总气管10沿前后向设置,所述第一鼓风机9设于冷却池1的右侧且其通过倒u形管11与总气管10连接。
8.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冷却池1与制冷池3连通处设有滤网。
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冷却输送带2的左右两侧的相邻上方各设有一块护板12;所述护板12沿前后向设置,其底端设有塑料包边或橡胶包边,其为孔板,其固定在冷却池1上,其上端位于液面上方。
10.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喷淋管6的右端封闭且其通过竖向设置的支杆固定在右侧的护板12的顶端,所有第一喷淋管6的左端均与总水管13连接,所述总水管13
沿前后向设置且其通过管路与喷淋泵7的出口连接。
11.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冷却输送带2由前至后包括水平的水平段14、斜向后上的上升段15和水平的输出段16,所述水平段14位于液面下,所述上升段15向上穿出液面,所述输出段16的后端向后伸出冷却池1,所述第一喷淋管6位于水平段14的上方,所述上升段15的上方且位于液面的上方前后并排设有多根第二喷淋管17,所述第二喷淋管17通过管路与喷淋泵7的出口连接,多根第二喷淋管17位于同一与上升段15平行的平面上且其朝向上升段15的一侧设有喷淋孔。
12.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输出段16的上方沿左右向设有风干结构18,所述风干结构18通过管路与第二鼓风机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小龙虾加工的高效冷却装置,该装置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小龙虾在冷却输送带上翻滚,同时喷淋使冷水的温度更加均匀(喷淋同时也会搅动冷水),不会出现小龙虾的中心降温不到位的问题)且冷却速度更快(通常仅需要8分钟以内,而现有技术需要10分钟以上)。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小龙虾加工的高效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冷却池、2冷却输送带、3制冷池、4冷却盘管、5过滤箱、6第一喷淋管、7喷淋泵、8鼓泡管、9第一鼓风机、10总气管、11倒u形管、12护板、13总水管、14水平段、15上升段、16输出段、17第二喷淋管、18风干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17.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小龙虾加工的高效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冷却池1(具体为矩形池体)、冷却池1内且沿前后向设置的冷却输送带2(具体为链网式输送带)、冷却池1左侧的制冷池3(具体为矩形池体)和制冷池3中的冷却盘管4(用于制冷,通过管路与相应的制冷设备连接)等。前述结构与现有的冷却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制冷池3的前部(设有开口)与冷却池1的前部(设有开口)连通(通过腔体)且制冷池3的后部设有与其连通的过滤箱5(用于对冷水过滤以避免堵塞喷淋孔),冷却池1上且位于冷却输送带2的正上方前后并排设有多根第一喷淋管6(沿左右向设置),第一喷淋管6的下侧设有喷淋孔且其通过带喷淋泵7的管路与过滤箱5连接。冷却输送带2的正下方(位于链网式输送带的两层输送带(构成环形)之间)前后并排设有多根鼓泡管8(沿左右向设置),鼓泡管8的上侧设有鼓气孔且其通过管路与第一鼓风机9连接。
18.具体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鼓泡管8的左端封闭且其右端与总气管10连接,总气管10沿前后向设置,第一鼓风机9设于冷却池1的右侧且其通过倒u形管11(顶端位于液面上方,向上至冷却池1的右侧板的上方,再向下至冷却池1内下部)与总气管10连接以避免倒吸。
1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冷却池1与制冷池3连通处设有滤网,作用有两个:
一是减少喷淋孔堵塞的可能,二是减少杂物附着在冷却盘管4的表面影响制冷效果。
20.优选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冷却输送带2的左右两侧的相邻上方各设有一块护板12(竖向设置,后端至上升段15且后部底端与上升段15配合)用于避免小龙虾从冷却输送带2的左侧或右侧掉落。护板12沿前后向设置,其底端设有塑料包边或橡胶包边以起密封作用,其为孔板,其固定在冷却池1(侧壁和/或底部)上,其上端位于液面上方。进一步地,冷却输送带2上前后并排设有多块挡板(与冷却输送带2垂直),挡板位于两块护板12之间。
21.具体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喷淋管6(位于护板12的上方)的右端封闭且其通过竖向设置的支杆固定在右侧的护板12的顶端(顶端沿前后向设有横梁,支杆的底端固定在横梁上),所有第一喷淋管6的左端均与总水管13连接,总水管13沿前后向设置且其通过管路与喷淋泵7的出口连接。
22.其中,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冷却输送带2由前至后包括水平的水平段14、斜向后上的上升段15和水平的输出段16,水平段14位于液面下,上升段15向上穿出液面,输出段16的后端向后伸出冷却池1。第一喷淋管6位于水平段14的上方,上升段15的上方且位于液面的上方前后并排设有多根第二喷淋管17(可将小龙虾表面的杂物冲洗掉,沿左右向设置),第二喷淋管17通过管路(具体可以为总水管13)与喷淋泵7的出口连接,多根第二喷淋管17(固定在同一支架上)位于同一与上升段15平行的平面上且其朝向上升段15的一侧(下侧)设有喷淋孔。
23.优选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输出段16的上方沿左右向设有风干结构18用于将小龙虾表面的水吹干,风干结构18通过管路与第二鼓风机连接。风干结构18具体可以为风干管(其下侧左右并排设有多个风孔)或风干腔(其下侧沿左右向设有条状的风孔)等。
24.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仅起区分作用,无其他特殊意义。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