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的化霜装置

文档序号:31040472发布日期:2022-08-06 04:1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的化霜装置

1.本发明属于化霜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的化霜 装置。


背景技术:

2.空调在冬天制热时,尤其是在低于零下10度的下雪天制热时,雪下到 室外热交换器上,特别是室外热交换器与底盘的配合处,积雪会逐步堆积 在空调器室外机冷凝器下部,随着制热时间的延长,空调器室外机雪越积 越厚,空调室外机的结霜也会越来越严重,如果制热化霜化不干净或未能 及时清除积雪,那么空调的制热能力就将大幅度下降,制热时房间温度不 能维持,严重影响用户热舒适性。
3.公开号为cn109813016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化霜装置及包含其的 空调,所述化霜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及隔热结构;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待化 霜结构上,所述隔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上远离所述待化霜结构的一 侧。通过设置于所述待化霜结构上的所述加热组件加热直接为待化霜结构 进行除霜,在除霜过程中不影响空调正常的供热,保持室内的舒适性。同 时,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所述隔热结构,隔离室外低温空气与所述加热组件 的热交换,减少所述加热组件的热量损失,提高所述加热组件的工作效率, 进而提升室外换热器的除霜效率,然而也存在化霜装置无法自动开关阀门, 如增加电子元件会大大增加化霜装置的成本,从而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的化霜装置,解决了化霜装 置无法自动开关阀门,如增加电子元件会大大增加化霜装置的成本的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的化霜装置,包括外机壳体,外机壳体内壁的底部 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上侧装设有蒸汽机构,蒸汽机构的出气 口装设有管体组件,管体组件的上侧安装有出气阀,蒸汽机构的上侧固定 安装有转动环,转动环的中部转动配合有杆体;
7.外机壳体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管体组件的一侧装设有蒸汽盘, 管体组件的周侧装设有缓冲机构,蒸汽盘的一侧装设有喷头,杆体的一侧 装设有推动机构。
8.可选的,驱动机构包括:电动导轨,电动导轨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外机 壳体的内壁底部。
9.可选的,蒸汽机构包括:雾化器,雾化器的内部装设有多个加热管。
10.可选的,管体组件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的一端与雾化器的出气 口固定安装,第一管体的另一端装设有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一端与蒸汽 盘固定安装。
11.可选的,外机壳体的侧壁处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有风扇。
12.可选的,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圆弧板,第一管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 二圆弧板,第二圆弧板内开设有槽口,槽口的底部与第一圆弧板之间装设 有弹簧。
13.可选的,杆体的周侧开设有螺旋槽,且推杆滑动配合在螺旋槽的内部。
14.可选的,推动机构包括:转动杆,转动杆固定连接在出气阀的上表面, 杆体的中部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中部螺纹配合有螺杆。
15.可选的,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一端开设有与转动杆相 适配的滑槽,且滑杆滑动配合在滑槽的内部。
16.可选的,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杆,雾化器的上侧装设有与矩形 杆相适配的板体,板体的中部开设有与矩形杆相适配的矩形槽。
17.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通过设置的蒸汽机构,蒸汽机构可以对空调 外机进行喷射蒸汽并对空调外机进行除霜,防止空调外机在户外结霜导致 室内成冷气,从而有效的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设置的推动机构, 通过推动机构即可带动出气阀进行闭合,使蒸汽盘在靠近需要化霜部件时 出气阀即可打开,在远离需要化霜部件时出气阀关闭,从而有效的节省了 对蒸汽的使用。
19.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 优点。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 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外机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蒸汽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外机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图1中c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图4中d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0.外机壳体1、出气阀2、转动环3、杆体4、推杆5、蒸汽盘6、喷头7、 电动导轨8、雾化器9、第一管体10、第二管体11、电机12、风扇13、第 一圆弧板14、第二圆弧板15、螺旋槽16、转动杆17、滑杆18、螺杆19、 矩形杆20、板体21。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 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32.为了保持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发明省略了已知功 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33.请参阅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的化霜装 置,包括:外
机壳体1,外机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 机构可为电动推杆/电动导轨8/直线气缸/液压缸,驱动机构的上侧装设有 蒸汽机构,蒸汽机构可为雾化器/压缩机,蒸汽机构的出气口装设有管体组 件,管体组件的上侧安装有出气阀2,蒸汽机构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环3, 转动环3用于固定杆体4并使杆体4可以转动,且在转动环3内壁的周侧 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且杆体4的周侧开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圆弧凹槽, 转动环3的中部转动配合有杆体4;
34.外机壳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5,管体组件的一侧装设有蒸汽 盘6,蒸汽盘6用于接收蒸汽并通过喷头7喷出,然后喷出的蒸汽对外机壳 体1内的部件进行降温,管体组件的周侧装设有缓冲机构,蒸汽盘6的一 侧装设有喷头7,喷头7可为为高压喷头/雾化喷头/增压喷头,杆体4的一 侧装设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用于打开出气阀2,使管体组件可以喷出蒸汽, 推动机构与出气阀2转动配合。
35.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在需要对空调外机壳体1进行降温的时 候,在通过空调自动识别空调外机内是否结霜,如结霜会开启蒸汽机构并 使蒸汽机构散发出蒸汽,然后开启驱动机构,使驱动机构带动蒸汽机构向 靠近结霜部件的一侧运动,同时推杆5通过螺旋槽16带动杆体4转动,然 后杆体4带动推动机构向靠近出气阀2的一侧运动,同时推动机构开启出 气阀2并使蒸汽通过管体组件进入蒸汽盘6内,然后蒸汽盘6通过喷头7 把雾气喷出,然后蒸汽会对空调外机内的结霜部件进行加热,使结霜部件 完成除霜。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所涉及的所有用电设备均可通过蓄电 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36.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的化霜装置的驱动机构,该机构 解决了蒸汽盘6遮挡了空调外机风扇运作的问题,具体包括:电动导轨8, 电动导轨8的输出端与蒸汽机构固定连接,电动导轨8的一侧固定连接在 外机壳体1的内壁底部,同时蒸汽机构可以根据电动导轨8的调整进行远 离或靠近空调外机风扇的一侧运动,从而使空调外机风扇在运作时蒸汽机 构不会造成影响。
37.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的化霜装置的蒸汽机构,该机构 解决了空调外机风扇结霜无法使用的问题,具体包括:雾化器9,雾化器9 的内部装设有多个加热管,通过雾化器9发出雾气,然后加热管对雾气的 加热使雾气成为蒸汽,然后蒸汽可以对空调外机风扇结霜的部位进行融化, 从而完成对空调外机风扇除霜。
38.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的化霜装置的管体组件,该机构 解决了蒸汽无法均匀的对外机风扇进行除霜的问题,具体包括:第一管体 10,第一管体10的一端与雾化器9的出气口固定安装,第一管体10的另 一端装设有第二管体11,第二管体11的一端与蒸汽盘6固定安装,在开启 出气阀2后,蒸汽会沿第一管体10向第二管体11内排出,然后第二管体 11沿第一管体10把蒸汽输入到蒸汽盘6的内部,然后开启蒸汽盘6通过喷 头7把蒸汽均匀的喷洒到外机风扇,从而解决了蒸汽无法均匀的对外机风 扇进行除霜的问题。
39.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的化霜装置的缓冲机构,该机构 解决了出气阀2在推动机构暴力推动时会出现损坏的问题,具体包括:第 一圆弧板14,第一管体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圆弧板15,第二圆弧板15内开设有槽口,槽口的底部与第一圆弧板14之间装设有弹簧,在出气阀 2可以在开启的时候出气阀2挤压第一圆弧板14,使第一圆弧板14挤压弹 簧并缩入槽口的内部,从而对推动机构推动出气阀2的冲击力进行减小。
40.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的化霜装置的推动机构,该机构 解决了出
气阀2无法实时打开的问题,具体包括:转动杆17,转动杆17固 定连接在出气阀2的上表面,杆体4的中部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中 部螺纹配合有螺杆19,螺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18,滑杆18的一端 开设有与转动杆17相适配的滑槽,且滑杆18转动配合在滑槽的内部,滑 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杆20,雾化器9的上侧装设有与矩形杆相适配 的板体21,板体21的中部开设有与矩形杆20相适配的矩形槽,在杆体4 转动后螺杆19带动滑杆18转动,同时滑杆18带动矩形杆20沿矩形槽想 靠近转动杆17的一侧运动,然后矩形杆20沿转动杆17带动出气阀2向靠 近或远离风扇的一侧有运动,使出气阀2可以闭合,从而完成对推动机构 的使用。
41.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4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 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 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 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 施。
4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 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 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 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 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 身的轮廓的内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