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0954发布日期:2023-01-25 01:1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降温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温仪。


背景技术:

2.降温仪是一种常见的温度调节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和医疗作业中,用以实现生物组织保存和物理降温等功能。
3.降温仪包括主体、喷射管和检测元件,主体形成有用于容置待降温物品的存储腔,喷射管设置于主体,并用于向存储腔内排出氮气,以利用氮气进行降温制冷;检测元件设置于存储腔内,并靠近喷射管,以对喷射管的温度进行检测。
4.然而,检测元件的定位难度大,检测元件的测量位置易产生偏移,从而影响检测元件的温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检测元件的定位难度大,检测元件的测量位置易产生偏移,从而影响检测元件的温度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温仪。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温仪,包括主体、喷射管、检测元件和安装支架;
7.所述主体设置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容置所述喷射管,所述喷射管用于向所述存储腔提供氮气;
8.所述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存储腔内,所述检测元件包括检测头和传输线,所述检测头靠近所述喷射管;
9.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穿线管和固定结构,所述穿线管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穿线管容置所述传输线,且所述穿线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检测头对应设置;所述固定结构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固定结构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所述穿线管的第一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穿线管,从而利用穿线管容置检测元件的传输线,以保护传输线;检测元件的检测头对应设置于穿线管的第一端,并通过固定结构的定位件对穿线管的第一端固定,以使穿线管第一端的位置更加稳定,从而通过固定结构使得检测元件的定位过程更加方便,并且减小了检测元件检测头测量位置产生偏移的可能性,保证了检测元件的温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1.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可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
12.所述固定部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活动部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活动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时,所述第二凹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配合使用,所述第二凹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形成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穿设所述穿线管。
13.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固定件;
14.所述活动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时,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层叠设置,所述固定
件固定所述活动部。
15.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开口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开口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
16.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主体,并用于连接所述定位件。
17.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件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件,以使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主体。
18.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固定部,并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
19.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活动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
20.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并用于固定所述穿线管的第二端。
21.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支架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连通所述穿线管的第二端。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降温仪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00、主体;110、存储腔;200、喷射管;300、检测元件;310、检测头;320、传输线;400、安装支架;410、穿线管;420、固定结构;421、定位件;4211、固定部;4212、活动部;422、支撑件;4221、连接件;423、固定孔;4231、第一凹陷部;4232、第二凹陷部;424、固定件;430、连接支架;431、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正如背景技术所述,降温仪包括主体、喷射管和检测元件,主体形成有用于容置待降温物品的存储腔,喷射管用于向存储腔内排出氮气;检测元件设置于存储腔内,并靠近喷射管,以对喷射管的温度进行检测,由于存储腔内氮气分布不均匀,因此需保证传感器的测量位置的准确性,但由于检测元件需要通过传输信号的传输线固定于主体,而传输线结构较软,使得当利用传输线对检测元件进行定位时,传输线容易出现弯折或转动等情况,使得检测元件的定位难度大,检测元件的测量位置和测量角度易产生偏移,从而影响检测元件的温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降温仪,通过设置穿线管,从而能够利用穿线管容置检测元件的传输线,以保护传输线;检测元件的检测头对应设置于穿线管的第一端,并通过固定结构的定位件对穿线管的第一端固定,以使穿线管第一端的位置更加稳定,从而通过固定结构使得检测元件的定位过程更加方便,并且减小了检测元件检测头测量位置产生偏移的可能性,保证了检测元件的温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参照图1-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降温仪,包括主体100、喷射管200、检测元件300和安装支架400;主体100设置有用于存放待降温物品的存储腔110,存储腔110容置喷射管200,喷射管200用于向存储腔110提供氮气,从而能够通过氮气对存放于存储腔110内的待降温物品进行降温。
33.参照图1-图4,检测元件300设置于存储腔110内,检测元件300包括检测头310和传输线320,检测头310靠近喷射管200,以通过检测头310对喷射管200处的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传输线320实现温度信号的传输。
34.安装支架400包括穿线管410和固定结构420,穿线管410连接于主体100,穿线管410容置传输线320,以保护传输线320,且穿线管410的第一端与检测头310对应设置;固定结构420连接于主体100,固定结构420包括定位件421,定位件421固定穿线管410的第一端,从而能够通过将穿线管410第一端固定,实现对检测头310的定位过程。
35.容易理解的是,降温仪可以设置为程序降温仪,以通过程序设定控制存储腔110内的温度;检测元件300可以选用温度传感器等能够检测温度,并能够实现温度信号传输的元件,以与程序降温仪配合使用,保证了存储腔110内温度的准确性。
36.参照图1-图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穿线管410选用金属材料制成,以减小传输线320弯折的可能性,示例性的,穿线管410的第二端高于穿线管410的第一端;安装支架400还包括连接支架430,连接支架430设置于主体100上,并用于固定穿线管410的第二端,从而能够利用固定结构420固定穿线管410的第一端,并利用连接之间固定穿线管410的第二端。
37.具体设置为,连接支架430选用金属材料制成,且穿线管410的第二端可通过焊接固定与连接之间上。且连接支架430设置有穿线孔431,穿线孔431连通穿线管410的第二端,从而使检测元件300的传输线320远离检测头310的一端能够通过穿线孔431穿出,以与设置于存储腔110外侧的信号线连通。
38.应当注意的是,当仅通过连接支架430对穿线管410进行固定,穿线管410的第二端焊接固定于连接支架430时,穿线管410可能由于受热而出现变形,从而使穿线管410的第一端产生偏移,进而影响检测元件300检测头310的位置;而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利用固定结构420固定穿线管410的第一端,则即使穿线管410受热出现变形,而穿线管410的第一端位置不变,从而能够保证检测元件300检测位置的准确性。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结构420的定位件421固定穿线管410的第一端,并利用连接支架430固定穿线管410的第二端,使得穿线管410的安装更加稳定,且设置于穿线管410第一端的测量头的位置更加准确,保证了检测元件300的温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0.下面结合图3和图4对定位件421的结构进行描述,示例性的,定位件421包括固定部4211和活动部4212,活动部4212可活动设置于固定部4211;固定部4211设置有第一凹陷部4231,活动部4212设置有第二凹陷部4232;活动部4212固定于固定部4211时,第二凹陷部4232与第一凹陷部4231配合使用,第二凹陷部4232与第一凹陷部4231形成有固定孔423,固定孔423用于穿设穿线管410,从而能够利用固定孔423将穿线管410的第一端固定。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利用定位件421对穿线管410的第一端进行固定时,将穿线管410的第一端放置于第一凹陷部4231内,随后将活动部4212安装在固定部4211上,从而使第二凹陷部4232靠近第一凹陷部4231,并与第一凹陷部4231配合使用,以在第一凹陷部4231与第二凹陷部4232之间形成固定孔423,且穿线管410的第一端位于固定孔423内,进而能够利用定位件421对穿线管410的第一端固定。
4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动部4212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在固定部4211上,示例性的,固定部4211设置有固定件424,当活动部4212固定于固定部4211时,活动部4212与固定部4211层叠设置,固定件424固定活动部4212,从而能够利用固定将将活动部4212连接在固定部4211上,且第一凹陷部4231与第二凹陷部4232配合使用,并形成固定孔423。
43.将穿线管410的第二端通过焊接连接在连接支架430上时,首先穿线管410的第一端放置固定部4211的第一凹陷部4231内,随后将活动部4212放置在固定部4211的表面,从而使活动部4212与固定部4211层叠设置,再通过固定件424将活动部4212连接在固定部4211上,以利用第一凹陷部4231和第二凹陷部4232之间形成的固定孔423将穿线管410的第一端固定;随后将穿线管410的第二端焊接连接在连接支架430上,使得穿线管410的第二端与连接支架430的穿线孔431对应。
44.容易理解的是,固定件424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只要能够保证活动部4212与固定部42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即可;示例性的,固定件424可以设置为螺钉,从而通过螺钉与固定部4211螺纹连接,以将活动部4212与固定部4211相连接;或者,固定件424还可以设置为配合使用的螺栓和螺母,从而利用螺栓和螺母将活动部4212与固定部4211相连接。
4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4231和第二凹陷部4232均可以设置为多种形状,只要在活动部4212与固定部4211层叠设置时,在第一凹陷部4231和第二凹陷部4232之间能够形成固定孔423即可。
46.参照图3和图4,示例性的,第一凹陷部4231和第二凹陷部4232均具有开口,具体设置为,第一凹陷部4231的开口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凹陷部4232的开口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当活动部4212与固定部4211层叠设置时,第一凹陷部4231的开口和第二凹陷部4232的开口重叠部分构成固定孔423。且容易理解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可以设置为90
°
,或者,夹角还可以设置为180
°
,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进一步限制。
4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利用定位件421对穿线管410的第一端进行固定时,将穿线管410的第一端放置于第一凹陷部4231的开口内,随后将活动部4212与固定部4211层叠设置,使得穿线管410的第一端同时设置于第二凹陷部4232的开口内,且第一凹陷部4231的开口和第二凹陷部4232的开口重叠部分构成固定孔423,从而将穿线管410的第一端固定。
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