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

文档序号:34343862发布日期:2023-06-03 07:3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属于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功率直流充电桩应运而生。大功率直流充电桩具有输出的电压、电流范围大,功率较大等优点,同时具有散热量大、工作环境恶劣和空间有限等劣势。如果不能及时把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排除,将直接影响功率模块内电子器件正常工作,严重可能会发生充电桩烧毁事故。目前充电桩散热的方式有:强迫对流换热冷却、自然对流换热冷却、蒸发冷却、强迫液体流动冷却等方法,但上述散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的要求。

2、为克服上述技术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两个吸附床进行循环散热的方式克服充电桩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用于对充电桩本体内的充电桩功率模块进行降温,充电桩本体内位于充电桩功率模块的上方设有风机,且充电桩本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该制冷系统包括热水循环回路系统、吸附工质回路系统、冷却水循环回路系统和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所述热水循环回路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器、电加热热水器、第一循环泵和第三循环泵;所述吸附工质回路系统包括第一吸附床、第二吸附床、第二循环泵和第四循环泵;所述冷却水循环回路系统包括直接蒸发冷却器;所述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包括冷凝器、贮液器、蒸发器、第五循环泵和表冷器,所述表冷器位于充电桩本体内且与充电桩功率模块相邻。

4、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管路连接电加热热水器的进水口,所述电加热热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吸附床的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吸附床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太阳能热水器的进水口,第一吸附床的第二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循环泵,第二循环泵连接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连接直接蒸发冷却器的出水口,直接蒸发冷却器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吸附床的第二出水口。

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吸附床的第一出气孔通过气管连接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连接冷凝器的进气孔,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孔通过管路连接贮液器,所述贮液器通过管路连接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通过管路连接蒸发器的第一进液口,所述蒸发器的第一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第六电磁阀,第六电磁阀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吸附床的第一进气孔。

6、作为优选,所述蒸发器的第一出液口连接表冷器的进液口,所述表冷器的出液口连接第五循环泵,所述第五循环泵连接蒸发器的第二进液口。

7、作为优选,所述电加热热水器的出水口还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七电磁阀,所述第七电磁阀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三循环泵,所述第三循环泵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吸附床的第二一进水口,所述第二吸附床的第二一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太阳能热水器的进水口。

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吸附床的第二二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第四循环泵,所述第四循环泵连接第八电磁阀,所述第八电磁阀连接直接蒸发冷却器的出水口,所述直接蒸发冷却器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吸附床的第二二出水口。

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吸附床的第二一出气孔通过气管连接第九电磁阀,所述第九电磁阀通过管路连接冷凝器的进气孔,蒸发器的第一出气口还通过管路连接有第十电磁阀,所述第十电磁阀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吸附床的第二一进气孔。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水口和电加热热水器的出水口两端并联有第十一电磁阀。

11、作为优选,所述表冷器包括框体和内嵌在框体上的多个u型管,u型管的一端通过分液器连通有供液管,u型管的另一端通过集液器连通有回液管,且供液管和回液管均在充电桩本体侧面壳体开洞并引入,其中供液管与蒸发器的第一出液口连通,回液管与蒸汽发生器的第二进液口连通。

12、作为优选,所述充电桩本体内位于表冷器和充电桩功率模块之间还设有挡水板。

13、因此,本实用新型具备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将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用于充电桩,将制冷系统与风冷散热相结合的方式,在充电桩满载运行时,制冷系统和风冷散热同时开启,通过蒸发器蒸发吸热将与功率模块相邻的表冷器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对功率模块降温的目的,最后通过充电桩本体内部的通道迅速将热量排放至大气中,起到对充电桩降温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用于对充电桩本体内的充电桩功率模块(13)进行降温,充电桩本体内位于充电桩功率模块(13)的上方设有风机(23),且充电桩本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25),其特征在于:该制冷系统包括热水循环回路系统、吸附工质回路系统、冷却水循环回路系统和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所述热水循环回路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器(3)、电加热热水器(26)、第一循环泵(7)和第三循环泵(4);所述吸附工质回路系统包括第一吸附床(8)、第二吸附床(5)、第二循环泵(6)和第四循环泵(2);所述冷却水循环回路系统包括直接蒸发冷却器(1);所述载冷剂循环回路系统包括冷凝器(9)、贮液器(10)、蒸发器(11)、第五循环泵(12)和表冷器(14),所述表冷器(14)位于充电桩本体内且与充电桩功率模块(13)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热水器(3)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一电磁阀(201),所述第一电磁阀(201)通过管路连接电加热热水器(26)的进水口,所述电加热热水器(2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电磁阀(202),所述第二电磁阀(202)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循环泵(7),所述第一循环泵(7)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吸附床(8)的第一进水口(811),所述第一吸附床(8)的第一出水口(812)通过管路连接太阳能热水器(3)的进水口,第一吸附床(8)的第二进水口(821)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循环泵(6),第二循环泵(6)连接第三电磁阀(203),第三电磁阀(203)连接直接蒸发冷却器(1)的出水口,直接蒸发冷却器(1)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吸附床(8)的第二出水口(8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床(8)的第一出气孔(831)通过气管连接第四电磁阀(204),所述第四电磁阀(204)连接冷凝器(9)的进气孔,所述冷凝器(9)的出液孔通过管路连接贮液器(10),所述贮液器(10)通过管路连接第五电磁阀(205),所述第五电磁阀(205)通过管路连接蒸发器(11)的第一进液口(111),所述蒸发器(11)的第一出气口(112)通过管路连接第六电磁阀(206),第六电磁阀(206)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吸附床(8)的第一进气孔(8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1)的第一出液口(114)连接表冷器(14)的进液口,所述表冷器(14)的出液口连接第五循环泵(12),所述第五循环泵(12)连接蒸发器(11)的第二进液口(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热水器(26)的出水口还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七电磁阀(207),所述第七电磁阀(207)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三循环泵(4),所述第三循环泵(4)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吸附床(5)的第二一进水口(511),所述第二吸附床(5)的第二一出水口(512)通过管路连接太阳能热水器(3)的进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床(5)的第二二进水口(521)通过管路连接第四循环泵(2),所述第四循环泵(2)连接第八电磁阀(208),所述第八电磁阀(208)连接直接蒸发冷却器(1)的出水口,所述直接蒸发冷却器(1)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吸附床(5)的第二二出水口(5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床(5)的第二一出气孔(531)通过气管连接第九电磁阀(209),所述第九电磁阀(209)通过管路连接冷凝器(9)的进气孔,蒸发器(11)的第一出气口(112)还通过管路连接有第十电磁阀(210),所述第十电磁阀(210)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吸附床(5)的第二一进气孔(53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201)的进水口和电加热热水器(26)的出水口两端并联有第十一电磁阀(2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14)包括框体和内嵌在框体上的多个u形管(20),u形管(20)的一端通过分液器(17)连通有供液管(18),u形管(20)的另一端通过集液器(16)连通有回液管(19),且供液管(18)和回液管(19)均在充电桩本体侧面壳体开洞并引入,其中供液管(18)与蒸发器(11)的第一出液口(114)连通,回液管(19)与蒸汽发生器的第二进液口(113)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位于表冷器(14)和充电桩功率模块(13)之间还设有挡水板(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充电桩本体内设有风机,该制冷系统包括热水循环回路系统、吸附工质回路系统、冷却水循环回路和载冷剂循环回路;热水循环回路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器、电加热热水器、第一循环泵和第三循环泵;吸附工质回路系统包括第一吸附床、第二吸附床、第二循环泵和第四循环泵;冷却水循环回路系统包括直接蒸发冷却器;载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冷凝器、贮液器、蒸发器、第五循环泵和表冷器,表冷器位于充电桩本体内且与充电桩功率模块相邻。本技术用于充电桩本体内部,将本制冷系统与风机相结合,在充电桩满载运行时,制冷系统和风机同时开启,通过表冷器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对充电桩功率模块降温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陈紫鑫,杨梦辉,赵晨卓,杨宗辉,贾倩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科技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