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2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8118发布日期:2023-07-06 11:1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CO2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电池温度控制及空调制冷的。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上的co2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1、在汽车领域,由于co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单位容积内制冷量高,传热性能好,运动粘度低,压缩比小,co2制冷越来越受到青睐。

2、但是,co2制冷剂的主要缺点是系统运行压力过高,通常高于70bar,是传统氟利昂制冷剂运行压力的八倍左右。

3、现有汽车空调管路同轴管分为低压管和高压管,空调低压管温度低,会被发动机舱加热,而高压管急需散热。同轴管有效利用了低压管传递高压管的热量,实现了空调系统的二次换热,提高了空调制冷效果。

4、现有技术中的换热结构及作用:为传统同轴管,包括同轴管外管和同轴管内管,同轴管外管和内管分别为金属管,同轴管外管套在同轴管内管上,并形成间隙,同轴管外管的一端为压缩机连接口;同轴管内管沿同轴管外管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蒸发器连接口;同轴管内管向同轴管外管外延伸的一段连接有冷凝连接管;同轴管外管上还连接有管件、充注阀以及支架等。

5、然而,传统同轴管使用大口径铝管,铝管壁厚一般在1.5mm左右,无法满足二氧化碳系统的耐压要求。

6、因为无法满足二氧化氮的耐压要求,同轴管需要低压管和高压管一起加工,加工工艺复杂,如需要满足耐压要求,同轴管壁厚需加大,会使加工工艺更加复杂。

7、此外,同轴管只能通过增加自身长度来增加换热效率,不利于整车系统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co2热交换器,其目的是实现热管理模块的集成化,优化换热器在整车中的布置形式。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本发明的co2热交换器,包括互相连通的换热组件和流通组件;所述的流通组件分成四个部分,围合并覆贴在在换热组件垂直于水平面的四个侧面上。

4、所述的换热组件包括多层沿高度方向堆叠的水平布置的扁管;所述的扁管中设有制冷剂流通的微通道孔。

5、所述微通道孔沿所述扁管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扁管。

6、所述的微通道孔的截面为圆形,其直径的数值范围为0.5~0.7mm。

7、所述的扁管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主板和第二主板;所述的换热组件由设置在其端部的焊板上的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流道,由中间隔板分为左右侧两侧流道;由设在与所述的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相反一侧的换向板进行制冷剂的上下方向换向;所述的制冷剂包括依次连贯的四个流程,其流道走向是:

8、制冷剂第一流程:制冷剂从制冷剂进口进入,通过第一主板的上半部分,再通过扁管一侧上半部分流到第二主板;

9、制冷剂第二流程:制冷剂从第二主板经过换向板流到底部,由扁管另一侧下半部分流到第一主板下半部分;

10、制冷剂第三流程:制冷剂由第一主板一侧下半部分流到另一侧下半部分,通过扁管一侧下半部分流到第二主板下半部分;

11、制冷剂第四流程:制冷剂由第二主板下半部分经过换向板流到第二主板上半部分,经过另一侧上半部分扁管流到到第一主板,到达制冷剂出口流出。

12、相邻两个所述的扁管之间,设置翅片;所述的翅片中设有防冻液流通的防冻液通道孔。

13、所述的中间隔板短于扁管形成防冻液的流通通道;在所述的换热组件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分别设置防冻液进口和防冻液出口;所述的防冻液包括两个连贯的流程,其流道走向是:

14、防冻液第一流程:防冻液从防冻液进口进入,到达翅片,受到中间隔板的阻碍,流向中间隔板短于扁管的部分形成的通道,进入中间隔板另一面翅片;

15、防冻液第二流程:防冻液通过中间隔板另一面翅片流到防冻液出口流出。

16、所述的换热组件的上部设置上边板。

17、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扁管实现了换热器的换热功能,零部件通过挤压或铝型材加工,加工工艺简单;且扁管堆叠的结构可根据整车安装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可应用于热管理模块集成化,有利于优化换热器在整车中布置形式。



技术特征:

1.一种co2热交换器,包括互相连通的换热组件和流通组件,其特征在于: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通道孔的截面为圆形,其直径的数值范围为0.5~0.7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subgt;2</subgt;热交换器,包括互相连通的换热组件和流通组件;所述的流通组件分成四个部分,围合并覆贴在在换热组件垂直于水平面的四个侧面上;所述的换热组件包括多层沿高度方向堆叠的水平布置的扁管(7);所述的扁管(7)中设有制冷剂流通的微通道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扁管实现了换热器的换热功能,零部件通过挤压或铝型材加工,加工工艺简单;且扁管堆叠的结构可根据整车安装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可应用于热管理模块集成化,有利于优化换热器在整车中布置形式。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磊,管小杰,张仕伟,潘帮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