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质恒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4524发布日期:2023-06-04 08:0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质恒温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的,具体是一种介质恒温机。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不断深入,不同领域都对气体处理有一定的需求。在工业生产的锅炉作业或者在生活中的汽车尾气会产生大量热废气,这些热废气可能含有一些有毒有害气体,不能直接排放于空气中,因此在排放前需对其进行冷却,再进一步对其进行处理。

2、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5716323a公开的一种气体冷却器,该专利中的半导体制冷片供电后制冷使得底盒内的气体降温,然而这种由底盒表面降温后促使底盒内气体降温的热交换效率低,气体与底盒内壁接触一段时间才能降温,当气体流速较快时,气体进入底盒后未完全接触底盒的内壁就马上脱离底盒,由此气体的降温冷却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3、同时,各行业人员在极端环境下作业的情况愈发普遍,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员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加重疲劳感,影响反应灵敏度危害人员健康及作业安全。为了改善高温环境下的人体微气候,作业人员会选择使用如风冷式或者水冷式的降温服,对防护服内进行冷却以达到一定的防暑降温目的,能够改善人体舒适性,保障作业安全性。

4、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9123834a公开的一种恒温劳动防护服及其使用方法,该专利中使用场景较为单一,水冷头内的水不方便更换,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后与水冷头接触,表面降温的水冷头对其内部流动的水进行热交换,然而当进入水冷头内的水热量较大且流速较快时,水冷头内的水未完全与水冷头接触并进行热交换,就重新留回冷凝管中,一段时间的热量积累后,热交换率变差,造成冷凝管的恒温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5、因此,需要研发一款介质恒温机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满足气体或液体冷却恒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提到现有的制冷设备热交换率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介质恒温机,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且可制冷的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用于将通入介质降温的冷凝管,所述壳体设有内腔,所述冷凝管位于所述内腔内,所述内腔用于装载冷却液,所述冷凝管包括伸出至所述壳体外的入口和出口、位于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且浸没在液体中的冷凝管本体,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制冷片、及与所述制冷片连接的散热组件。

3、为了提高冷凝管的换热效果,所述冷凝管本体为双层设置,所述冷凝管本体呈波浪形且沿所述内腔内壁周侧环绕设置。

4、为了提高换热组件的换热效果,所述制冷片包括一侧连接在所述壳体外侧的制冷端、及散热端,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与所述散热端连接的散热器、及与所述散热器连接的散热风扇。

5、为了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所述散热器包括与所述散热端连接的散热器本体、及多块连接在所述散热器本体上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间隔设置且朝所述散热风扇方向延伸,相邻的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间隙。

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有可拆卸的外盖,所述外盖用于盖合在所述内腔的上端,所述外盖设有供所述入口伸出的外盖第一开口、供所述出口伸出的外盖第二开口、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注液口。

7、为了提高介质恒温机的散热效果,一种介质恒温机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容置所述壳体和所述换热组件的安装腔、及位于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散热进风口及散热排风口。

8、为了提高介质恒温机的散热效果,所述散热进风口设有多个且朝向所述散热风扇,所述散热进风口呈环形设置,所述散热排风口设有多个且朝向所述散热间隙的侧面。

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设有外壳上盖,所述外壳上盖设有供所述入口伸出的外壳第一开口、供所述出口伸出的外壳第二开口、及供所述注液口伸出的外壳第三开口,所述注液口上设有密封件。

10、为了提高冷凝管的换热效果,所述壳体外侧设有保温层。

1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有承托所述壳体与所述换热组件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电源组件。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腔中加入液体,启动制冷片通过壳体对液体进行降温,以使得浸没在液体中的冷凝管内的气体或液体降温冷却,以此提高换热效率,其操作便捷能够满足气体或液体冷却恒温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介质恒温机,包括壳体(1)、与所述壳体(1)连接且可制冷的换热组件(2)、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且用于将通入介质降温的冷凝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有内腔(4),所述冷凝管(3)位于所述内腔(4)内,所述内腔(4)用于装载冷却液,所述冷凝管(3)包括伸出至所述壳体(1)外的入口(31)和出口(32)、位于所述入口(31)与所述出口(32)之间且浸没在液体中的冷凝管本体(33),所述换热组件(2)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的制冷片(21)、及与所述制冷片(21)连接的散热组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质恒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本体(33)为双层设置,所述冷凝管本体(33)呈波浪形且沿所述内腔(4)内壁周侧环绕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质恒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片(21)包括一侧连接在所述壳体(1)外侧的制冷端(211)、及散热端(212),所述散热组件(22)包括与所述散热端(212)连接的散热器(221)、及与所述散热器(221)连接的散热风扇(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介质恒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21)包括与所述散热端(212)连接的散热器本体(2211)、及多块连接在所述散热器本体(2211)上的散热片(2212),所述散热片(2212)间隔设置且朝所述散热风扇(222)方向延伸,相邻的散热片(2212)之间形成散热间隙(22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介质恒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有可拆卸的外盖(5),所述外盖(5)用于盖合在所述内腔(4)的上端,所述外盖(5)设有供所述入口(31)伸出的外盖第一开口(51)、供所述出口(32)伸出的外盖第二开口(52)、及与所述内腔(4)连通的注液口(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介质恒温机,其特征在于:一种介质恒温机还包括外壳(6),所述外壳(6)设有容置所述壳体(1)和所述换热组件(2)的安装腔(61)、及位于所述外壳(6)上且与所述安装腔(61)连通的散热进风口(62)及散热排风口(6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介质恒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进风口(62)设有多个且朝向所述散热风扇(222),所述散热进风口(62)呈环形设置,所述散热排风口(63)设有多个且朝向所述散热间隙(2213)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介质恒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设有外壳上盖(60),所述外壳上盖(60)设有供所述入口(31)伸出的外壳第一开口(64)、供所述出口(32)伸出的外壳第二开口(65)、及供所述注液口(53)伸出的外壳第三开口(66),所述注液口(53)上设有密封件(6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质恒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侧设有保温层(7)。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介质恒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上设有承托所述壳体(1)与所述换热组件(2)的底板(67),所述底板(67)上设有电源组件(68)。


技术总结
一种介质恒温机,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且可制冷的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用于将通入介质降温的冷凝管,所述壳体设有内腔,所述冷凝管位于所述内腔内,所述内腔用于装载冷却液,所述冷凝管包括伸出至所述壳体外的入口和出口、位于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且浸没在液体中的冷凝管本体,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制冷片、及与所述制冷片连接的散热组件。本技术通过在内腔中加入液体,启动制冷片通过壳体对液体进行降温,以使得浸没在液体中的冷凝管内的气体或液体降温冷却,以此提高换热效率,其操作便捷能够满足气体或液体冷却恒温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宋凯,李铨源,莫余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赛米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