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冷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35218发布日期:2023-08-16 18:2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卧式冷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风冷卧式冷柜。


背景技术:

1、卧式冷柜是一种保持恒定低温的制冷设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用于低温保藏食物或其他物品的电器,广泛应用于商业、家用领域。

2、目前,依据卧式冷柜的制冷原理一般分为直冷卧式冷柜以及风冷卧式冷柜,其中,直冷卧式冰柜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箱内结霜问题,而风冷卧式冷柜因具有无霜的优势,被用户所青睐。在风冷卧式冷柜中,通过冷空气吹入冷柜内部,以对存放在冷柜内的物品制冷,但是,由于冷空气比重较大,易在冷柜底部聚集,这样,使冷柜内底部温度低,顶部温度高,温度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存放物品的品质。

3、此外,现有的风冷卧式冷柜的中蒸发器的布置方式也对制冷效果、用户体验等有重大影响,例如,蒸发器设置的位置过于靠近风冷卧式冷柜的玻璃门体,一方面会占用较多的空间,另一方面蒸发器所在的风道顶部距离玻璃门体过近,玻璃门体的外表面容易凝露,且风道顶部易结霜。

4、一般卧式冷柜在宽度方向上或者横向方向上较长,现有的风道的送风口及回风后往往设置于靠近卧式冷柜的左侧面与右侧面的位置,使得送风距离延长而不容易送风到箱体对面,若是出风口及回风口设置在同一侧面(左侧面或者右侧面,则箱腔中间部分风量较小,造成箱内温度不均匀。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卧式风冷冷柜,克服了现有的卧式冷柜制冷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冷柜,通过改变蒸发器的设置位置、内胆中风循环的方式,使卧式冷柜具有更均匀的温度分布、内胆上方的玻璃门体不易结露。

2、本发明提供一种卧式冷柜,包括箱体,该箱体包括箱壳内胆,该内胆嵌设于该箱壳中,该内胆具有容置部,该内胆的底部朝向该容置部凹陷形成凹部,该凹部具有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的一端连接于该内胆的底板;风道板邻近该第一侧壁设置,该风道板与该第一侧壁之间的空间构成蒸发器腔室;其中,该风道板位于该容置部中,该风道板包括第一盖板,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一侧壁平行且相对,该第一盖板上设置回风口。

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回风口设置于该第一盖板靠近该底板的下边缘。

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风道板还包括第二盖板,该凹部还包括第二侧壁,其中,该第二盖板位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一侧壁之间,该第二盖板与该底板平行且相对,且该第二盖板的顶表面与该第二侧壁的顶表面相齐平。

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蒸发器,该蒸发器为水平式布置。

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风机组,该内胆包括第一内胆壁,该风机组设置于该蒸发器腔室与该第一内胆壁之间。

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位于该蒸发器与该第一内胆壁之间,且该蒸发器位于该支撑结构的下侧,该风机组位于该支撑结构的上侧,该支撑结构的下侧面对该底板,该支撑结构的上侧面对该第二盖板。

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隔板,该隔板设置于该蒸发器的上侧,该隔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三出风道,该隔板与该底板之间的空间用以收纳该蒸发器。

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蒸发器靠近该风机组的第二端部高于该蒸发器远离该风机组的第一端部。

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该风机组为离心风机。

1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内胆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胆壁和第二内胆壁,第一出风口设置于该第一内胆壁上,第二回风口设置于该第二内胆壁上;其中,还包括出风盖板,该出风盖板与该第一出风口及该第二出风口一一对应,该出风盖板上设置出风微结构,该出风微结构包括出风微孔,该出风微孔贯穿该出风盖板。

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出风微孔自该出风盖板的外侧表面朝向该出风盖板的内侧表面斜向向上延伸并贯穿该风道板,其中,该外侧表面与该内侧表面相背,该出风微孔控制该第一出风口与该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为下倾出风。

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凹部为该底板朝向该容置部弯折形成。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卧式冷柜中,蒸发器腔室位于内胆底部的凹部的一侧;内胆相对侧的内胆壁上分别设置多个出风口及风道板靠近底板的下边缘设置回风口,通过调整蒸发器腔室、出风口回风口的位置,缩短了出风和回风的距离,有效维持内胆中的温度均衡、避免玻璃门体结露。

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卧式冷柜,包括箱体,该箱体包括箱壳、发泡层、及内胆,发泡层位于箱壳与内胆之间,该内胆嵌设于该箱壳中,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顶部保温层和底部保温层,顶部保温层设置于风道板与蒸发器之间,底部保温层设置于蒸发器底部与底板之间,并且顶部保温层和底部保温层面对蒸发器的表面均为斜面结构,以使得前述第一端部低于第二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腔室还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于蒸发器远离风机组的第一端部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冷柜还包括设置于该蒸发器下方的接水盒,所述排水口设置于该接水盒远离该风机组的一侧,靠近第一端部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还包括第三内胆壁和第四内胆壁,所述底板包括一对长边与一对短边,所述第一内胆壁和第二内胆壁分别设置于一对长边上,所述第三内胆壁和第四内胆壁分别设置于一对短边上,所述凹部具有连接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与第三内胆壁的下边缘连接;所述风机组位于蒸发器与第一内胆壁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胆壁上设置多组出风口,该第二内胆壁上设置多组回风口,多组出风口用于送出经蒸发器处理的空气至内胆的容置部中,多组回风口用于将内胆的容置部中的空气回风至蒸发器腔室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胆壁上还设置出风道连接孔,该第二内胆壁上设置回风道连接孔,该出风道连接孔与该回风道连接孔分别连通该蒸发器腔室,该风机组靠近该出风道连接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风盖板,该出风盖板与上述第一出风口、上述第二出风口、上述第三出风口、上述第四出口风一一对应,该出风盖板上设置出风微结构,该出风微结构包括出风微孔,该出风微孔贯穿该出风盖板;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一侧壁平行且相对,该第二盖板位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一侧壁之间;所述风机组位于第二盖板与蒸发器之间;

11.如权利要求5或10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冷柜还包括设置于蒸发器腔室中的隔板,该隔板设置于蒸发器的上侧,并且与第二盖板之间的空气通道形成为第三出风道,隔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用于收纳该蒸发器的收纳空间;所述风机组为离心风机,离心风机自蒸发器一侧吸入空气,朝向第三出风道中送出空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风道板与第一侧壁平行且相对的第一盖板上设置有回风口,所述第一内胆壁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第二内胆壁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与该蒸发器之间设置回风道槽,该回风道槽靠近第二内胆壁一侧设置回风道连接孔,所述回风道槽连通回风口与回风道连接孔;并且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形成的空气通道为回风道。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第一内胆壁的上侧,第二出风口设置于第二内胆壁的中部。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一侧壁平行且相对,第二盖板位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一侧壁之间,并且该第二盖板的顶表面与凹部的第二侧壁的顶表面相齐平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关于一种卧式冷柜,包括箱体,该箱体包括箱壳、发泡层、及内胆,发泡层位于箱壳与内胆之间,该内胆嵌设于该箱壳中,该内胆包括底板、相对设置的第一内胆壁与第二内胆壁,第一内胆壁与第二内胆壁分别自底板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向上延伸;该内胆的底部朝向该容置部凹陷形成凹部;该卧式冷柜还包括邻近该第一侧壁设置的风道板,该风道板位于该容置部中,该卧式冷柜还包括蒸发器和风机组,其中,该蒸发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低于该第二端部。本发明提供的卧式冷柜中,蒸发器腔室的位置、出风口及回风口的改变,缩短了出风和回风的距离,有效维持内胆中的温度均衡、避免玻璃门体结露。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伟,丁剑波,彭灿,蒋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