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和换热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7350发布日期:2023-12-06 21:4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热泵和换热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热,特别涉及一种热泵和换热单元。


背景技术:

1、热泵(heat pump)是一种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也是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热泵通常是先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然后再向人们提供可被利用的高品位热能。热泵的工作原理就是以逆循环方式迫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装置,它仅消耗少量的逆循环净功,就可以得到较大的供热量,可以有效地把难以应用的低品位热能利用起来达到节能目的。热泵的性能系数可以包括制热性能和制冷性能,如制热性能可以用能效比(cop)来评价,能效比数值越大,表明该热泵使用时能源转换效率越高,则在单位时间内,该热泵的耗电量也就相对越少。但是,目前热泵产品的性能系数无法进一步提升,因此需要进一步对目前的热泵进行改进,以更好的达到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热泵和换热单元,其能够有效提高性能系数。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3、一种热泵,所述热泵包括:

4、压缩单元;

5、第一换热单元;

6、第二换热单元;

7、第三换热单元;

8、第一节流单元;

9、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包括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流经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冷媒能与流经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冷媒进行换热;

10、所述压缩单元的出口能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一节流单元的一端连通;

11、所述第一节流单元的另一端能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三换热单元,与所述压缩单元的进口连通。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冷凝器;所述第三换热单元包括蒸发器。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第三换热流道和第四换热流道,流经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液体能与流经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的冷媒进行换热,所述压缩单元的出口能依次通过所述第三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一节流单元的一端连通。

14、优选地,所述热泵还包括: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用于控制流经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液体的流量,以使流经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液体与流经所述第三换热流道中的冷媒经过一次换热后达到设定温度。

15、优选地,所述热泵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流入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进口的液体的温度;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得到的液体的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对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进行控制。

16、优选地,所述热泵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从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出口流出的液体的温度;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得到的流入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进口的液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得到的从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出口流出的液体的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对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进行控制。

17、优选地,所述第一节流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子节流单元,所述第一子节流单元包括电子膨胀阀。

18、优选地,所述第三换热单元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换热单元相互并联设置。

19、优选地,所述热泵还包括: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压缩单元的出口能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能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连通,所述第三端口能与所述压缩单元的进口连通,所述第四端口能与所述第三换热单元相连通;所述切换装置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连通;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20、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第三换热流道和第四换热流道,流经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液体能与流经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的冷媒进行换热,所述压缩单元的出口能依次通过所述第三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一节流单元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端口能与所述第三换热流道连通。

21、优选地,所述热泵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在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压缩单元的进口之间。

22、优选地,所述热泵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节流单元并联连接的冷媒流道,所述冷媒流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由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向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单向导通。

23、优选地,所述冷媒流道上设置有第二节流单元。

24、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冷凝器,所述第三换热单元包括蒸发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三换热单元包括冷凝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蒸发器。

25、优选地,所述第一节流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

26、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

27、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

28、一种换热单元,包括:

29、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流经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冷媒能与流经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冷媒进行换热,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进口用于与冷凝器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用于接收节流后的冷媒。

3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31、本申请中的热泵利用第二换热单元实现第一换热单元流出的冷媒与经过第一节流单元节流膨胀后的冷媒进行换热,在同等条件下增加了回流至压缩单元的进口的冷媒的吸热量,因此使得压缩单元的功耗降低,从而有效提升了热泵的性能系数,进而使得整个热泵更加节能。另外,利用本申请中的上述方案,可以在不改变第一换热单元、第三换热单元的规格尺寸、换热性能等的前提下就可以有效提高热泵的性能系数。

32、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技术特征:

1.一种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冷凝器;所述第三换热单元包括蒸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第三换热流道和第四换热流道,流经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液体能与流经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的冷媒进行换热,所述压缩单元的出口能依次通过所述第三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一节流单元的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还包括: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用于控制流经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液体的流量,以使流经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液体与流经所述第三换热流道中的冷媒经过一次换热后达到设定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流入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进口的液体的温度;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得到的液体的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对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从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出口流出的液体的温度;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得到的流入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进口的液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得到的从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出口流出的液体的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对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子节流单元,所述第一子节流单元包括电子膨胀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单元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换热单元相互并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还包括: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压缩单元的出口能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能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连通,所述第三端口能与所述压缩单元的进口连通,所述第四端口能与所述第三换热单元相连通;所述切换装置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连通;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第三换热流道和第四换热流道,流经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液体能与流经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的冷媒进行换热,所述压缩单元的出口能依次通过所述第三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一节流单元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端口能与所述第三换热流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在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压缩单元的进口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节流单元并联连接的冷媒流道,所述冷媒流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由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向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单向导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道上设置有第二节流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冷凝器,所述第三换热单元包括蒸发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三换热单元包括冷凝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蒸发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

18.一种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泵和换热单元,其涉及制热技术领域,所述热泵包括:压缩单元;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第三换热单元;第一节流单元;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包括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流经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冷媒能与流经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冷媒进行换热;所述压缩单元的出口能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一节流单元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节流单元的另一端能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三换热单元与所述压缩单元的进口连通。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性能系数。

技术研发人员:乔晓光,张艳丽,汪翰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